第089章 發行版權

蘭斯坦然地看著哈維那瞬間僵硬的臉色,神情淡然、從容不迫,彷佛完全不明白哈維表情底下隱藏的深意,一如當初哈維戲耍蘭斯時一般。

哈維眉頭微微皺了起來,細細地打量著眼前坦然自若的蘭斯,似乎到了此刻才真正地認識眼前之人般。內心的怒火掀起了驚濤駭浪,以他如今在好萊塢的地位——即使無法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等人相媲美,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根本沒有人敢戲耍他,可是現在蘭斯這個「無名小卒」卻如此膽大包天。哈維的情緒確實有一些失控。

但胸口的悶氣很快就長長地吐了出來,所有怒火都被壓制了下去,迅速就平靜了下來。

誠然,哈維現在完全可以直接掉頭就走,放棄「上帝之城」的發行權,甚至還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脈讓蘭斯在聖丹斯多吃一點苦頭。但,這種做法著實太過短視了,哈維看到的是全局、是未來。

「上帝之城」這部作品在聖丹斯好評如潮,而且主題深刻、反思深遠,確實是難得的佳作。由於這是一部葡萄牙語作品,所以制約了它在北美的發行之路,但劣勢同時也可以轉換成為優勢,比如說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正如蘭斯上次會面時所說——這就使得「上帝之城」的優勢獨一無二。

在聖丹斯上率先問世,由美國製作方投資製作,演員陣容全部來自外語當地,但製作陣容卻是美國血統。這就使得「上帝之城」在美國的宣傳優勢得天獨厚,學院公關更是擁有「主場優勢」。如果「上帝之城」可以在巴西和美國同步上映,然後媒體的評價延續聖丹斯的氣勢,年末頒獎季確實是值得期待的。

哈維是一個梟雄,絕對不會犯目光短淺的錯誤。如果有必要,向仇人低頭只能說是小菜一碟。更何況,他和蘭斯也不是仇人。

哈維點了點下巴,嘴角重新出現了一抹笑容,「蘭斯,你知道,你的確是一個十分自大的男人。」這句話充滿了嘲諷的話語卻只是讓蘭斯歪了歪頭,表示了默認,除此之外就沒有更多的反應了,哈維也不在意,「所以,你真的認為,『上帝之城』可以在電影票房上取得佳績?」

一般來說,發行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口價買斷,一種則是版權費加上票房分紅。

對於藝術電影來說,特別是登陸聖丹斯電影節的獨立電影,買斷是更加划算也更加直接的買賣,把發行權賣出去之後就沒有後顧之憂了,不需要擔心宣傳,不需要擔心票房,也不需要擔心虧本。

採用第二種方式也就意味著,電影的成本必須依靠票房分紅來回收,他們不僅需要和發行公司打交道,可能還需要和院線打交道。最重要的是,票房的壓力會逼迫他們展開更多的宣傳——付出和回報難以成正比的宣傳。所以,這就是一場豪賭,百分之九十九會慘敗的豪賭。

目前整個北美市場,票房超過兩千萬美元的外語電影僅僅只有六部,足見非英語作品在這片市場的貧乏吸引力。這也使得票房分紅的發行方式看起來更像是自殺。蘭斯清楚地知道這一點,哈維更是再明白不過。

面對哈維的質疑,蘭斯卻沒有退縮,「在電影上映之前,誰也無法輕易下結論,不是嗎?」

這是大實話,哈維沒有辦法反駁,也沒有反駁的打算,呵呵地輕笑了兩聲,「一百五十萬美元的版權費,然後百分之十五的票房分紅,前提是票房能夠超過三百萬美元。」

蘭斯直接就被逗笑了,「哈維,你真的很幽默。」百分之十五的票房分紅,這幾乎是在侮辱蘭斯的智商,不過蘭斯卻沒有生氣,反而是一本正經地說到,「你應該再努力看看的。相信我,你可以做得更好。」說完,蘭斯就微笑地點了點下巴,然後就繞過了哈維,直接揚長而去。

這一次,哈維沒有再阻攔蘭斯。

哈維知道,他剛才給出的報價著實太低了,但,他不打算再進一步提高價格了——至少現在不要。他已經把自己的底線展示給蘭斯看了,接下來他可以讓蘭斯去和其他人談判,看看派拉蒙影業他們的報價。蘭斯心中有數,他心中也會有數。

「上帝之城」的發行權爭奪戰,這才剛剛拉開帷幕而已。

哈維臉上露出了一個慈祥的笑容,看著蘭斯的背影就好像長輩在欣賞後輩一般,輕聲低語到,「蘭斯洛特·施特雷洛,小心不要玩火燒身。」

和哈維的交鋒前後不過五分鐘而已,但卻火花四溢、氣氛緊繃。蘭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也知道,他和哈維都是商人,兩個人是在博弈,第一輪交手僅僅只能說是試探而已,每個人都在試圖利益最大化。顯然,即使到了最後,哈維還是在壓價。

一百五十萬的版權費,再加上百分之十五的票房分紅,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個笑話。蘭斯知道這一點,哈維也知道這一點。

一般來說,電影收入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票房收入和周邊收入,後者包括了錄像帶租賃、周邊產品、主題公園等繁多的名目,前者就是人們所熟悉的電影票房了。

一部電影收穫票房之後,將會分別落入三方的口袋:院線方,發行方,製片方。

院線方會制定兩種方式來獲取分紅,一種是議定保底價,比如這部作品在若干銀幕上映四周,支付十萬美元,這是固定的,製片方多掙多得,少掙就賠了;不過在北美都是採用第二種方式,分成。

分成的結構十分簡單,目前發行方與院線方的慣例就是,前三周九比一,發行方拿九成的票房,院線方拿一成;亦或者是選擇保底七成。

簡單來說,比如說一部電影的票房是一萬美元,扣除固定開支的九百美元,那麼得到的數字是九千一百美元,這是第一個選項;而保底七成是第二個選項,是在不扣除開支的情況下乘以百分之七十,這個數字將會是七千美元。發行方都會看,這兩個選項哪個數字大,就選擇更大的那個數字作為收入。

從第四周開始,比例就是六比四,第六周是五比五,第七周是四比六,第八周是三比七。換而言之,播放時間越長,院線提成比例越高。這也是為了鼓勵電影院更久的放映影片。當然,這個數字只是慣例,根據作品的不同,會有一些變動,比如說大製作電影九比一分紅持續時間就會相對來說長很多。

其中,所謂的「固定開支」,事實上這個數字也不是固定的,會根據院線內部播放銀幕的多少、播映廳的大小而發生改變,這也是第一選項和第二選項會互有高低的原因。

扣除數字的上下浮動之後,整體而言,院線方平均可以拿走電影票房的百分之四十。剩下百分之六十則由發行方和製片方瓜分,一般情況下,發行方的分紅比例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之間浮動,而製片方則拿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四十五。

其中,製片方的分紅還需要分成兩個部分,一份給製片公司自己,一份給包括導演、演員、編劇、製片人在內的劇組成員。正常情況下,製片公司留下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其餘則由劇組獲得。

舉例說明,「上帝之城」拿到了一千萬美元的北美票房,那麼院線方會拿走四百萬,發行方會拿走一百五十萬,製片方拿走一百五十萬,劇組成員則瓜分剩下的三百萬。

如果是大型電影公司,發行和製片身兼一體,比如說派拉蒙影業,那麼他們就收穫三百萬美元;如果是獨立藝術電影,製片方和劇組成員不分彼此,又或者是劇組成員不具備分紅的資格,比如說「上帝之城」,那麼混沌影業就可以把四百五十萬收入囊中。

當然,這些百分比都只能說是大致水準,具體百分比還是會根據每個作品的不同情況而發生變化。特別是劇組成員的部分,採用湯姆·克魯斯這樣的大牌,分紅比例自然就會更高,如果再加上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樣的大導演,那麼僅僅是劇組部分的分紅就可能高達百分之四十,乃至百分之五十,如此一來,其他三方的收入自然必須相對應得做出調整。

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製片公司是根本不賺錢的,因為他們的分紅還需要扣除宣傳費用、製作成本等等,不僅不賺錢,甚至還要貼錢。所以人們一般會說,一部電影想要依靠票房為製片公司賺錢,票房只要必須是製作成本的兩倍甚至三倍以上,這才是可能的。比如說「上帝之城」,成本三百萬,如果收穫七百萬的票房,那麼混沌影業就可以拿到三百一十五萬,扣除和宣傳費用之後,基本持平。

製片公司真正賺錢的部分,還是周邊收入,不過,這又是截然不同的一個系統了。

剛才哈維給「上帝之城」提出了一百五十萬加上百分之十五的分紅條件,在混沌影業至少可以拿百分之四十票房分紅的情況下,任何人都知道是一個虧本的買賣。其實也暗示了哈維的態度,他並不認為「上帝之城」可以贏得票房,這部電影應該是衝擊獎項的作品。

蘭斯必須承認,哈維的考量是正確的,因為從上一世的發展軌跡來看,「上帝之城」的票房確實不怎麼樣。可是,蘭斯從電影拍攝期間就已經開始策划了,好不容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