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火星人統治下的地球 第二章 我們從毀壞的房子里看見了什麼

我們吃完以後又回到了儲藏室,我一定是又睡過去了,因為後來我往四周一看,只剩下我一個人了。轟響聲仍然在繼續著,讓人心煩意亂。我輕輕叫了牧師幾聲,最後摸索著來到了廚房的門邊。天還亮著,我看見他穿過房間,靠著三角形的缺口躺著,望著外面的火星人。他弓著肩膀,所以我看不見他的頭。

我聽見了好幾次象引擎倉庫里一樣的聲音;房子也隨著轟鳴聲抖動了起來。我從缺口看見給陽光染成了金黃色的樹梢和寧靜,溫暖的藍色夜空。我看了牧師一會兒,然後貓著腰,一面躲避著地上的碎片,躡手躡腳地朝他走去。

我碰到了牧師的腿,他吃驚地一跳,屋外的一塊灰泥滑下來,在地上發出很大的響聲。我抓住他的手,怕他喊出聲來,好長一段時間我們蹲著不敢動。然後我轉頭去看我們的隱蔽處是否完好。落下的牆灰在房子的廢墟上形成了一個垂直的長條開口,我小心地站起身,跨過一根房梁,從開口裡看到了外面的情況,昨天晚上那裡還有一條安靜的鄉村道路,而現在幾乎面目全非了。

第五個圓筒一定是落在我們第一次進去的房子的正中。整個房子消失了,它被衝擊打成碎片,飛散了出去。圓筒現在躺在原來地基的下面——深深地埋進一個洞里,它比我在沃金看到的沙坑還大。四周的土在巨大的衝擊力作用下飛濺了出去——「飛濺」是最合適的詞——在地上形成了一個土堆,把後面的房子給遮住了。土地就象給一把鎚子狠狠地砸過了一樣。我們的房子朝後面倒去;房子的前半部分連底層都給徹底摧毀了;只是因為幸運的緣故,廚房和儲藏室才逃過了同樣的命運,給半埋在泥土和廢墟里。除了對著圓筒的一邊,房子的四周給大堆的泥土包圍了起來。我們正處在大圓土坑的外圍,火星人正在坑裡忙碌著。沉重的敲擊聲就在我們身後響著,一陣陣明亮的綠色蒸汽不時地飄進我們瞭望的缺口。

土坑當中的圓筒已經打開了。大坑的另一邊,在給打斷的堆滿砂石的灌木叢中間,一個戰鬥機器筆直地,高高地站在夜空之下,其它的火星人已經離開它了。雖然因為方便的原因,我前頭已經描寫了土坑的情況,但一開始我並沒有注意到大坑和圓筒,因為我看見了一個非同尋常的閃著光的機械裝置正在忙著挖土,還有大坑旁邊土堆上一個奇怪的生物笨拙地緩緩爬著。

那個機械裝置最早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我們後來稱之為修理機的複雜機械之一,通過對它們的研究,我們得以改善我們自己的機械設計。我剛剛看到它的時候,它就象是一種金屬的蜘蛛,長著五條帶關節的,靈巧的腿,身上有無數帶關節的桿和短棒,還有許多觸手在四周不停地伸縮,抓握著。它的大部分觸手都縮著,三個長長的觸手從外殼上抽出一排桿和短棒,顯然它們是用來加強圓筒的筒壁的。這些東西給抽出來以後,修理機就把它們舉起來,放在後面的平地上。

修理機的動作非常敏捷而複雜,幾乎完美無誤,雖然它身上發著金屬的閃光,我開始都沒有把它當作一架機器。戰鬥機器雖然有非常嚴謹的結構和如動物一般出色的行動能力,但根本無法同這個機器相比。許多人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機器,他們要麼只看過畫家憑想像畫的圖畫,要麼只從象我這樣的目擊者口中聽到過對這種機器不怎麼完美的描述,是很難理解這種機器有著象活著的生物一樣特質的。

我仍然記得一本小冊子中的插圖,這是最早描寫這場戰爭的許多小冊子之中的一本。畫家顯然只對一種戰鬥機器作了很粗淺的研究。他把它們畫成了由三根僵直的桿支起來的一個高蹺,既不靈活又不敏捷,只能做相同的動作,與事實完全不符。這本小冊子曾經風行一時,我所以在這裡提到這本小冊子,只是想提醒一下讀者它給人們造成的錯誤印象。拿它們跟我看見的火星人相比無異於拿蠟像和真人比較。依我看來,這本小冊子還不如沒有這些插圖。

我說過,一開始我並沒有把修理機當作是機器,只當是一隻閃著金屬光澤的螃蟹類的生物。火星人用觸手控制著它的活動,而火星人本身只是螃蟹的蟹殼部分。後來當我察覺到那灰褐色,閃著光澤的蟹殼與遠處爬動著的靈活機器是那麼得相似,就開始理解了這架修理機的真正性質了。一旦了解了這些,我的興趣就轉到那些真正的生物,火星人的身上了。由於對他們已經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所以那種噁心的感覺並沒有影響我對它們的觀察。其次,我藏身的地方非常安全,而且我一動不動,所以沒有必要急著行動。

我現在得說,他們是我所能想像出的最不象地球生物的動物。他們的身體——或者說是腦袋是巨大的圓形——直徑大約有四英尺,每個身體的前面是一張臉。這張臉上沒有鼻孔——的確,火星人似乎沒有任何味覺,但他們有一對大大的,帶顏色的眼睛,眼睛下面是一個突出的肉鼻子似的東西。在他的身體或者腦袋的後部——我不知道怎麼稱呼它——有一張很緊的鼓膜,後來我們通過解剖發現是他們的耳朵,它在我們稠密的空氣中幾乎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在嘴巴的周圍有十六根細細的,象鞭子一樣的觸手,它們在嘴的兩邊分成兩束,每束各有八個。一位著名的解剖學家,豪維斯教授後來把這些觸手命名為「手」。我第一次看見這些火星人的時候,他們就好象在努力用這些手爬出大坑,當然了,地球上增加的重量使他們做不到這一點。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手在火星上一定是靈活自如的。

在這裡,我想說說對火星人身體內部的解剖情況,他們的身體內部幾乎同樣的簡單。最大的部分是他們的大腦,它發出無數條神經和眼睛、耳朵和有觸角的觸手連在一起。然後就是體積很大的肺,它和嘴巴相連,剩下來就是心臟和血管。稠密大氣和附加的重量給肺部造成了緊張和壓力,這從他們皮膚上的痙攣動作可以看出來。

這就是火星人的全部器官。讓我們人類感到奇怪的是,火星人全然沒有消化器官,而這些器官在我們身上是佔了很大部分的。他們只是一個腦袋。他們沒有內臟。他們不用吃東西,更不用說消化了。他們只攝入其他動物的血,順便說一句,我曾經親眼見他們把動物的血注射進自己的靜脈。但是我實在無法描述那種讓我不能不堪直視的感覺。只能這麼說吧,他們用很小的注射器,把從活著的動物,大部分是活著的人身上抽得的血,注射進自己的血管……

這樣的想法無疑讓我們感到厭惡,但我們也該想想,自己的食肉習慣對兔子來說是多麼的厭惡。

如果我們想想人類在吃東西和消化上浪費的許多時間和精力的話,這種注射行為對體力上的好處顯然是毋庸置疑的。我們身體的一半是由各種腺體,管道和器官構成的,它們把各類食品轉化成血液。消化的物理過程和化學反應消磨了我們的體力,也影響了我們的思維。人們會因為肝臟是否健康而感到高興或者憂愁,而火星人的心情和感情則完全不會受到器官的好壞的影響。

火星人把人作為主要營養來源這一愛好的原因,我們可以從他們從自己星球上帶來的動物食物上得到部分解釋。根據後來落入人們手中的這些動物骨骸來看,它們是兩足動物,有一個脆弱的、海綿狀的骨骼(幾乎象海綿一樣),大約六英尺高,張著一個圓圓的、直立的頭,眼睛很大,嵌在硬眼眶裡。每個圓筒裡帶來了兩到三個這樣的動物,它們在到達地球之前都給殺死了。即便它們不給殺死的話,結果也是一樣的,因為只要它們試圖站起來,身體里的骨頭就會折斷。

在給大家描述這些情況的時候,我想再加入一些開始我們並沒有注意的細節,因為這能幫助不太熟悉火星人的讀者,對這些危險的敵人形成一個更清晰的印象。

從生理方面來說,他們有三個與我們不同的奇怪特點。就象我們人的心臟從來不休息一樣,他們從不睡覺。因為他們不需要恢複肌肉組織的力量,就完全不需要睡眠這樣的間斷性休息。他們很少有,或者沒有疲勞的感覺。在地球上他們的行動總是很費事,但他們始終保持著活動的狀態。他們24小時日夜工作,就像我們地球上的螞蟻那樣。

另外,火星人是完全沒有兩性分別的,這樣就沒有了人類常有的,因性別原因造成的感情波動。經證實,的確有一個火星人在戰爭期間出生,他當時連在出生人的身上,如同個肉芽一樣地長出來,就像是小百合花球莖上的花芽或者珊瑚蟲的幼蟲。

在地球上的高等動物和人的身上,這樣的生殖方式已經不復存在;但在地球上,這是一種非常原始的方法。在低等動物,甚至是較高等一些類脊椎動物當中,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是並存的,但是最後有性繁殖完全佔了主要的位置。但在火星上,情況正好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火星人進攻之前,就有一個知識不很豐富的作者預測,人類最終的結構會變得跟火星人一樣。我記得,他的預言刊登在1893年11月或12月號的《朴爾莫兒雜誌》上,這本刊物早已停刊了。我還記得火星人戰爭之前《笨拙雜誌》上的一張諷刺畫。這個作者用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