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艦娘也要鬧革命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上)

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五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首都華盛頓。

白宮的橢圓辦公室內,杜魯門總統心情愉快地批閱著文件,不時還哼上幾聲小調——雖然距離核爆蘇聯本土的「血色情人節」一戰,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但由此給他帶來的好心情,依然沒有消耗完。

——還有什麼能夠比先狠狠往敵人的臉上猛揍一拳,打得他頭破血流,然後立刻遠循千里,縮到對方夠不著的地方,看著對方在遠處氣得跳腳,卻拿自己無可奈何……而更讓人感到心情愉快,念頭通達的呢?

雖然美國戰略空軍組織這場核爆遠征的代價著實不菲,光是每架新型的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單架的造價就高達七十萬美元,而若是算上從本土轉場到冰島期間的各種事故損失,還有之前幾次針對北歐各國的偵察行動和小規模騷擾性轟炸,美軍僅僅是為此次行動而損失的B-29轟炸機就多達兩千架以上,也就是一口氣燒掉了十四億美元。再加上護航戰鬥機的損失,十八枚原子彈的造價,兩萬多機組人員的培訓費用……林林總總加在一起,總成本少說也在四十億美元以上,兌換成黃金能堆得跟小山一樣高。

但是,相比於蘇聯人的損失,這點兒代價又算不得什麼了——光是被核彈擊沉在斯德哥爾摩的那艘蘇聯紅海軍總旗艦蘇維埃號戰列艦,其建造成本就有一億美元左右。而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塔林、維堡和列寧格勒這五座波羅的海港口城市和大批商船隊的毀滅,導致的經濟損失更是不下於四千億美元!

(二戰時期美元的含金量比現在高得多,那時候的一美元購買力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四十到五十美元。)

當然,斯大林在列寧格勒的那枚原子彈爆炸之後,立刻暴跳如雷地進行了瘋狂報復,但美國五角大樓的參謀們也並非傻瓜,哪裡會不知道在狠狠捅了北極熊的肚子一刀之後,對方將會有怎樣的反應?

事實上,早在制訂核爆蘇聯本土的作戰計畫之時,美軍就預料到了蘇聯人必定會在事後對冰島基地用核彈進行報復。而且,考慮到此番全面出擊之後,美軍手中的核武庫就會再次告罄,而出擊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也天曉得還能回來幾架,怎麼看都沒法再從冰島發動下一波攻擊了,還是見好就收為妙。

因此就在二月十四日當天,長途奔襲列寧格勒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群尚未抵達目的地,駐紮在冰島基地的美軍,就開始啟動了緊鑼密鼓的撤退行動——結果,等到五天之後,當倉促糾集的蘇聯戰略轟炸機群從摩爾曼斯克出發,攜帶原子彈長途奔襲冰島美軍基地的時候,卻發現冰島大撤退已經鄰近尾聲,冰島上的十幾個軍用機場早已是人去樓空,軍用港口和曾經駐紮了十幾萬大軍的營房也是空空蕩蕩,只剩下極少數南美盟國的雜牌部隊,還有一些三流的美軍黑人部隊和亞裔部隊,被留下來挨核爆和頂缸。

雖然如此,這該從地圖上抹掉的冰島,還是得炸平的——無論是鋼鐵大叔斯大林,還是身負重傷的艦娘蘇菲女士,或者是差一點兒就任務失敗的王秋等人,如今這會兒都已經是氣急敗壞兼杯弓蛇影,無論如何都得把冰島炸得不宜人類生存,至少是不能讓美軍再次利用這裡的機場,對蘇聯本土發動下一次核打擊才行。

於是,一撥又一撥的蘇聯戰略轟炸機群紛至沓來,前前後後往冰島丟了三十多枚原子彈,在這座倒了八輩子霉的島嶼上,種滿了遍地開花的蘑菇雲……美軍在冰島上花費數年時間興建的十幾個機場,以及軍港、碼頭、貨棧、雷達站和氣象站固然被炸得灰飛煙滅不提,冰島原有的十幾萬維京人土著,也幾乎被轟得亡族滅種,最後全島只剩下寥寥數千個生命力特別頑強的死剩種,還在這片高寒地帶的輻射廢土之中垂死掙扎。

再接下來,更讓杜魯門總統感到哭笑不得的是,似乎是因為蘇聯人的亂扔核彈觸怒了上帝,冰島悍然動用了大規模地球物理武器進行報復——或許是因為蘇聯人連番核爆的刺激,冰島的艾雅法拉火山在三月十日的中午突然打了個嗝,噴出的大量煙霧和火山灰,將蘇聯派遣的最後一個對冰島戰略核打擊遠程轟炸機編隊,給當場擊落了四成:除了火山噴發的氣浪聲波之外,空氣中瀰漫的濃密火山灰也極易導致飛機發動機失靈。

更要命的是,一周之後,就在艾雅法拉火山的隔壁,冰島上另一座規模更大的卡特拉火山也隨之劇烈噴發,其噴發的巨響甚至傳到了上千公里之外的蘇格蘭、愛爾蘭和挪威北部……兩座火山噴發的岩漿,覆蓋了八百平方公里的陸地,隨之而來的高溫則融化了亘古不變的堅實冰蓋,在冰島各地引發了大洪水——這個倒是無所謂,反正挨了那麼多核彈之後,冰島上已經沒剩下多少活人了。而與此同時,兩座火山噴發出的數百萬噸火山灰顆粒、塵埃和煙灰,在熱力的作用下一直竄升到大氣層,然後在風的推動下飄向四面八方,形成了一個直徑覆蓋整個冰島的巨型塵埃雲團,並且還在向著南方漂移,讓任何原子彈的蘑菇雲都顯得相形見絀。

一直到現在,冰島上這兩座火山的噴發都還沒有結束,而北大西洋的空中航線也因此被完全切斷。如果是在不列顛淪陷之前,這或許會對美軍的後勤運輸造成不良影響。但在美軍已經撤出歐洲,與紅色陣營隔著大西洋對峙的眼下,卻無異於多了一道天然屏障,堵住了蘇聯轟炸機從北冰洋突防侵入北美洲的進攻路線。

不過,雖然斯大林對已經提前撤出冰島的美軍毫無辦法,但卻並不影響到他把復仇的火焰投擲到艾森豪威爾率領的中東美軍頭上——艾森豪威爾設置司令部的耶路撒冷,作為人類三大宗教的共同聖地,宗教文化歷史價值實在太高,就算是斯大林這位鋼鐵大叔也不敢輕易摧毀。所以,蘇聯人轉而核爆了伊拉克的巴士拉,這個承擔了中東美軍主要後勤任務的港口,企圖讓困守在耶路撒冷的三十萬美英盟軍給養斷絕,不戰自亂。

於是,無奈的艾森豪威爾上將,也只得跟那些穿越撒哈拉大沙漠逃出北非的盟軍一樣,踏上了南下跨越沙漠的艱難旅途——幸好,阿拉伯沙漠的寬度要比撒哈拉沙漠窄得多,而且還有紅海可以作為便捷的補給通道。三十萬美英盟軍就這樣丟棄了重裝備,從耶路撒冷來到紅海岸邊,隨即沿著紅海東岸一路南下。

相比北非那些被迫冒死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平均三個人才能活下來一個的倒霉同僚,從巴勒斯坦地區沿著紅海東岸南下的這三十萬盟軍的旅途要舒適得多。盟軍東非司令部設法組織了六百架運輸機,給他們空投糧食和藥品。此外還緊急改造了兩艘三萬噸的油輪,從厄利垂亞和葉門裝運淡水,拉到紅海東岸,給南下部隊設置了一系列補水站……因此,在付出了損失一千多人的輕微代價之後,艾森豪威爾終於帶著這支碩果僅存的盟軍骨幹力量,在四月初陸續抵達了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港,再一次在阿拉伯半島的南端站穩了腳跟。

至此,隔著廣袤的大沙漠,美蘇兩大陣營再次轉入對峙,三戰初期發生在舊大陸上的軍事行動,到這裡暫時告一段落。雖然以美國為首的白色陣營,在這一階段被打得丟盔棄甲,一潰千里,狼狽不堪,並且被殲滅了數百萬的有生力量,但好歹是通過大踏步的撤退,以空間換取到了時間,穩住了整條戰線不至於崩潰。

——————————————————————————————————————

當舊大陸戰場各條前線趨於穩定的同時,美洲大後方內部的局勢,也在向著對美國有利的一面發展。

首先,在亂糟糟地混戰了三個月,把幾十座城市殺得血流成河,前後死了十幾萬人之後,加拿大的局勢總算是勉強平靜了下來。根據美國政府的調停,英國流亡政府被迫釋放被拘押的加拿大議員,並且與加拿大地方當局就地停戰、協商和解,最終達成以下和平方案——加拿大聯邦從大英帝國分離,不再對溫莎皇室效忠,英國皇室成員和丘吉爾流亡政府被加拿大政府宣布為「不受歡迎人士」,限期一個月內離境。

——眼看著加拿大遍地游擊隊蜂起,已經變成了吞噬兵力和物資的泥潭黑洞,甚至這場戰事還有蔓延過國境線,把戰火燒進美國本土的架勢,杜魯門總統自然不願意再賠本折騰下去,一心只想著儘快息事寧人。

另一邊,對於這樣一個喪權辱國的調停結果,丘吉爾肯定是極度不滿意的,甚至大發謬論,宣稱要憑著英國流亡政府自己的軍事力量,還有加拿大鐵杆保皇派的支持,把「加拿大殖民地平叛戰爭」打到底。無奈白宮和五角大樓已經沒心思陪他繼續玩下去,更不願意被他拖著引火燒身,直接給這個瞎折騰的胖子發出了最後通牒——在美國方面公開威脅要否認丘吉爾流亡政府的合法性,無償沒收其全部海外資產,甚至要派遣美國陸軍將流亡英軍集體繳械的情況下,這個胖子最終還是可恥地慫了,灰溜溜地認栽放棄了加拿大。

眼看著加拿大是沒法待了,但丘吉爾的流亡政府總得有個落腳地。按照杜魯門總統的打算,本來是打算把他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