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艦娘也要鬧革命 第三章 不一樣的二戰(下)

對於英國方面試探著伸出的和平橄欖枝,克里姆林宮的要求很簡單也很狂妄:

他們要求得到整個歐洲!

嗯,確切地說,是除去不列顛群島以外的整個歐洲大陸。

——面對英國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閣下色厲內荏的詢問,約瑟夫大叔(斯大林)很客氣地表示,布爾什維克的現階段目標「僅僅」是整個歐洲大陸!不列顛群島暫時還不在目標範圍之內。

所以,只要唐寧街十號的那個胖子不再妄想干涉任何歐洲大陸的事務,蘇聯和英國還是可以和平相處的。

再具體一點來說,斯大林對英國方面提出了如下的一攬子要求:

第一,限期撤出所有在法國的英軍,不再對法國法西斯偽政府提供任何支持;

第二,限期撤出入侵挪威的英軍,承認新建立的挪威紅色政權;

第三,限期撤出入侵希臘的英軍,承認新建立的希臘紅色政權;

第四,和平解決義大利問題,各國佔領軍撤離義大利,由義大利人全民投票決定未來前途;

——由於蘇聯方面佔領了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北義大利,佛羅倫薩、米蘭、威尼斯等一系列歷史名城盡在其手,人口遠遠多於美英聯軍控制的義大利南部。所以若是搞全民公投的話,絕對是意共上台的結果……

第五,「象徵性」地賠償三億英鎊,作為對法國、荷蘭、希臘和比利時等國受害左翼組織的彌補。

……

粗俗一點地表述,就是:不列顛蠻子速速從歐洲大陸滾蛋,回你們的小島上玩自己去吧!如此方可饒你一死,嗯,走的時候別忘了把賠償金留下,你之前闖進來搞破壞的時候,可還砸壞了不少花花草草呢!

這種把大英帝國視若無物的態度,頓時氣得丘吉爾一蹦三尺高,差點撞上天花板。在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發泄了一通之後,這個胖子便徹底熄了跟俄國布爾什維克妥協的心思,決定要咬緊牙關戰鬥到底。

於是,就在第二次敦刻爾克大撤退順利結束的當天,丘吉爾在議會發表演說,公開鼓動對蘇宣戰:

「……在納粹德國的魔掌威脅著不列顛的時候,我曾向國會表明過,我將奉獻的我唯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帶領我們的國家戰勝這樣一場極其嚴酷的考驗,度過曠日持久的鬥爭和苦難。

而現在,不列顛又一次走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女生們!先生們!我不得不繼續請求你們,也要像過去一樣,繼續奉獻出你們的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為了我們的自由和生存,與那個東方邪惡的紅色獨裁者做殊死的抗爭,若問我們的政策是什麼?我的回答是:在陸上、海上、空中作戰。盡我們的全力,盡上帝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去作戰,對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最兇殘的組織作戰。這就是我們的政策。

若問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回答,那就是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奪取勝利——不懼一切恐怖,去奪取勝利——不論前路如何漫長、如何艱苦,去奪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不能生存。

我們務必清醒地認識到,沒有勝利就不復有大英帝國,沒有勝利就不復有大英帝國所象徵的一切,沒有勝利就不復有多少世紀以來的強烈要求和衝動:人類應當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我精神振奮、滿懷信心地承擔起我的任務。我確信,大家聯合起來,我們的事業就不會遭到挫敗。

在此時此刻的危急關頭,我覺得我有權要求各方面的支持。我要說:來吧,讓我們群策群力,並肩前進!」

雖然丘吉爾在演講中洋溢的鬥志和激情彷彿跟過去一樣強烈,但在議院里得到的掌聲卻是寥若晨星。

——再豪邁的語言並不能掩蓋現實的蒼白,再熱情的煽動也無法讓枯萎的心靈死灰復燃。

在持續了六年的全方位殘酷戰爭之中,在從北歐冰原、非洲沙漠一直延伸到東南亞熱帶雨林的無數個廣袤戰場之上,大英帝國不僅耗盡了它的全部人力、物力與財力,也被榨乾了它的全部精力、勇力和毅力。

整整一代小夥子都倒在了戰場上,連女人都被徵召進了軍隊,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血液都快要流幹了。

英國人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戰爭,受夠了無所不在的匱乏,再也不想繼續過著這種噩夢般的日子了。

只要能讓大不列顛島上的家園安寧如初,剩下的什麼帝國榮耀,什麼大陸均勢,都統統見鬼去吧!

最終,對蘇聯宣戰的提案遭遇否決,反倒是有人拋出了結束戰時狀態的建議,並且迎來了一片歡呼。

面對議會的一陣陣反對聲浪,丘吉爾首相的臉色異常鐵青。如果他真有足夠崇高的威望,此時或許已經在琢磨著要不要學習克倫威爾和拿破崙兩位先賢,發兵用武力解散議會了。

但很遺憾,他沒有。不列顛的軍人並不喜歡丘吉爾,反倒因為一系列的失敗而對他怨氣衝天。

——由戰前的一流強國衰落到美國跟班的地步,同時還要在最前線直接面對蘇聯毛熊的恐怖。

把大英帝國一手摺騰到這樣凄慘的地步,丘吉爾這個首相實在是難辭其咎。

一旦戰時狀態結束,國防法失效,那麼他這個戰時首相的下台,恐怕也就進入了倒計時。

到了這個時候,孤立無援的丘吉爾首相,發現自己似乎只剩下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於是,他扭過頭來,將期盼的目光投向了西方,那個大西洋彼岸的「民主國家兵工廠」……

但是,美國的楊基佬們,真的願意付出自己的鮮血和金錢,為大英帝國的歐洲霸權去買單嗎?

——————————————————————————————————————

大洋彼岸,美國。

自從太平洋戰爭爆發開始,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漩渦,前後也已經有四年之久了。

因為戰火始終都沒有怎麼燒到美國本土,所以,相比於到處充斥著死亡和匱乏的歐洲各國,戰時美國人的生活算是寬裕得多。紐約的百老匯依然燈紅酒綠,佛羅里達的海濱浴場也依舊熱鬧繁華。

但不管怎麼樣,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還是給普通美國人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汽油的限量配給,讓美國人沒法再愜意地開車兜風。而戰時的市場管制,又使得市場上只有些發青的凍雞肉和土豆,孩子們喜歡的糖果總是難覓其蹤,黃油、牛肉乾和水果也是時有時無——吃飽是沒問題,但吃好就別想了。除非有著特殊的關係,否則就算拿出再多的美鈔,也很難買到牡蠣和龍蝦之類的高檔食品。

因為軍隊徵發了太多的男青年,為了彌補勞動力的不足,出現在工廠里的女性也越來越多。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在戰爭期間多次公開發表講話,呼籲婦女們從家裡走出來,用雙手為家庭和國家做出貢獻。

總的來說,此時的美國人還沒有明顯的厭戰情緒,依然全心全意地支持國家打贏這場反法西斯戰爭。

但是,如果敵人不再是法西斯的話,情況又會變成怎麼樣呢?

華盛頓,白宮。

雖然已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但科德爾·赫爾國務卿還是拿著一個文件夾,來到了橢圓形辦公室的門外。

望著從門縫裡射出的橘黃色燈光,他先是輕輕地咳嗽一聲,然後敲了敲門。

「……進來吧。赫爾先生!」

從房門裡面傳來的,卻不再是那個「輪椅上的巨人」的和藹嗓音,而是另一個略顯陌生的回答。

是啊,那位二十世紀最著名的美利堅大統領、現代人類希望神光之集大成者,儘管瘸腿卻身殘志堅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已經在不久之前病死了。現在這間辦公室里坐著的,是杜魯門總統。

一個以副總統身份倉促上位的幸運兒,一位強硬的右翼保守派人士,以及一名好面子的愣頭青。

總的來說,杜魯門總統並不怎麼理解羅斯福總統之前制訂的宏大全球戰略規劃,也不喜歡羅斯福總統留下的政府班子,但因為根基淺薄、缺乏人望的緣故,又不得不捏著鼻子繼續跟諸位「前朝老臣」勉強合作。

然後,在合作的過程之中,因為彼此觀念的南轅北轍,一直在不斷地鬧出各種矛盾和衝突。

如果是和平時代,這樣的磕磕碰碰倒也不算什麼。但在眼下這種戰爭年代,可就顯得非常要命了——幾百萬美軍正在全球各個戰場殊死搏殺,白宮的任何一個錯誤判斷都有可能葬送成千上萬條年輕的生命!

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因為杜魯門總統和整個執政團隊的各種意見對立,白宮的一系列戰略決策被搞得一團糟,很多計畫都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執行下去了。比如說,在徹底消滅了德國納粹之後,原本應當儘快敦促蘇聯對日宣戰……但若是完全按照杜魯門總統的想法一意孤行的話,蘇聯恐怕就要對美國宣戰了!

上帝啊!他似乎真的把英國當成了需要不惜一切代價支持的親密盟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