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明末大亂斗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下)

總的來說,由於在後勤方面享受「後娘養」的待遇,所以陳新大帥發動的第二輪濟南攻略,依然非常缺乏科技含量:既沒有飛艇和飛機的轟炸掃射,也沒有通過【隨意門】對城市內部展開的中心突破和斬首戰術,只是由陳大帥親自帶著六萬登州軍,拖著火炮向西一路平推,準備轟開濟南城牆打進去。

而且,由於需要沿途掃蕩各個據點,並且在交通要道上駐留一部分兵力來保衛補給線,所以當登州鎮的軍旗豎立在濟南城外之時,陳新大帥麾下能夠用於攻城的有生力量,已經只剩了兩萬五千人左右而已。

然而,即使是面對這樣一個看似並不強大的對手,皇太極依舊沒有迎戰破敵的信心。

一個無可掩蓋的事實是,大清王朝的家底實在是太單薄了!

而另一個無可掩蓋的事實則是,滿洲八旗已經再也死不起人了!

要知道,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全族的時候,表面上的統治疆域看似已經延綿數千里,堪稱當世之大國。可事實上,當時整個遼東的女真人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區區十幾萬人,之前的女真內戰,葉赫那拉部出兵一千就已經算是興師動眾了。至於努爾哈赤的核心嫡系「建州女真」,更是只有寥寥數萬部民而已。

所以,那會兒的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才會在國書中蔑稱努爾哈赤為「水濱三萬女真之主」。

到了皇太極上台之後,他創立了漢軍旗和蒙軍旗,又逐漸把一部分漢人、蒙古人和朝鮮人「抬旗」,融合進了女真人當中,這才使八旗的總人口達到了三十萬之眾。由於皇太極在位期間一直征戰不斷,消耗了大量男丁,所以這三十萬人口當中的男丁最多也就是十萬左右,而這十萬男丁若是再減去未成年的孩子和年邁的老人,真正可以上戰場的成年壯丁最多是也就六萬人。如果不是依靠八旗制度,把女真人的戰爭潛力發揮到了極限,僅憑如此單薄的人口基數,女真人根本就不可能統一遼東,更不用說入主中原了。

由於人口和兵力的限制,女真人與明帝國之間的幾次大決戰,像薩爾滸大戰,寧遠之戰和大凌河之戰都是傾巢而動,徵集了國中十三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全部男丁上陣。在此次八旗入關之時,由於前一階段大凌河血戰的消耗,八旗軍的總兵力已經減少到了五萬多人。即使加上漢軍旗、蒙軍旗和蒙古科爾沁部落的同盟軍,最多也就是八萬人上下,若非關寧軍的集體倒戈,這點兵力最多也就夠武裝打劫罷了。

然後,在北直隸、山東和南直隸的一系列戰事之中,滿洲八旗又損失了數千之眾,且一時無法補充。再接下來,隨著遼東故土的整體失陷,留守關外的十多萬八旗老弱婦孺,也隨之灰飛煙滅。

等到北京之變爆發後,雖然關寧軍並不想把事情做絕,而是讓開城門,主動釋放聚居於北京城內的八旗軍家屬離開。但在沿途地主民團的頻繁襲擊和明朝降軍的倒戈叛亂之下,當時滯留在北直隸境內的旗人們還是死傷慘重,最後只有大約六成的旗人成功逃到了山東德州,得到了自己人的保護和救援。

於是,待到登州軍發動第二次濟南攻略的時候,整個大清也只剩下了三萬多比較能打的滿洲八旗兵,外加五萬多不太能打的八旗老弱婦孺,論規模大概跟蒙古草原上的一個頂級大部落相差彷彿。不過這個遷入了中原腹地的「滿洲部落」不種地也不放羊,只是一心一意地搶劫和屠殺漢人而已。

當然,除了這三萬多名八旗兵之外,皇太極的手裡還有漢軍旗、蒙軍旗、科爾沁等東蒙古部落的盟軍,以及打著大清旗幟的明朝降軍、聞香教降軍和地主鄉勇團練等武裝力量,全部加起來不下二十萬之眾。但除了蒙軍旗和漢軍旗之外,都是只可共富貴而不可共患難的牆頭草,眼下已經變得非常之不可靠。

尤其是以科爾沁部落為首的東蒙古援軍,在確認了大清已經盡失遼東故地,連北京也換了主人,八旗殘部被困在中原進退兩難之後,原本隨駕駐紮在濟南郊外的兩萬東蒙古援軍,立刻扯掉了大清的旗幟,沒跟皇太極打一聲招呼,就果斷撕毀了盟約,拔營離開,準備跳出中原的這副爛攤子,火速返回草原老家。

在北上途中,一支科爾沁騎兵甚至還在德州洗劫了八旗眷屬的財物,一點都沒念及多年結盟的情分。

這些蒙古人想要回家,就得穿過關寧軍佔據的地盤,不過既然吳襄和祖大壽這兩個著名牆頭草,連跟喪家之犬的女真八旗都不肯撕破臉,自然也不會跟這些一心回家的蒙古騎兵死磕。所以,在跟關寧軍討價還價一番,商定了買路錢的數額之後,這些蒙古人便順利通過了長城關口,回到科爾沁草原上蟄伏了下來。

——雖然科爾沁部落這種落井下石的做法,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或者說是背信棄義,但在環境嚴酷的草原上,生存規則一貫就是這般的弱肉強食。只有足夠強大的霸主,才能得到眾多小部落的臣服和效忠,希望得到強者庇護和分享好處。反過來說,任何強者一旦露出了頹勢,接下來的命運就鐵定是眾叛親離。

不管怎麼說,東蒙古同盟部落的集體叛離,還是給了原本就風雨飄搖的大清朝廷以沉重一擊。連帶著漢軍旗和蒙軍旗也有些不穩起來,很快就出現了零星的開小差逃亡現象。其中一部分逃亡者在山東就地當了山賊土匪,另一部分逃亡者則在關寧軍那邊找到了新工作——滿清的漢軍旗之中,有不少人原本就是被俘的關寧軍改編而來。同樣在關寧軍的編製里,也有不少蒙古騎手的崗位。

面對著這樣一片人心惶惶的崩壞之局,焦頭爛額的皇太極,再也沒有心思跟登州軍在濟南死磕:八旗兵只剩了這麼幾萬人,而且孤懸中原得不到補充。且不說登州軍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況且就算打贏了濟南這一仗,又能怎麼樣?如果把最後的本錢也折損在了這裡,他這個所謂的大清皇帝又還能剩下些什麼?

跟任何游牧民族的蠻夷可汗一樣,在眼下這種時候,皇太極也不會太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

於是,當登州軍再次逼近的時候,清軍很沒骨氣地又一次放棄了濟南,倉皇向西退往運河畔的東昌府。

——————————————————————————————————————

然而,當英明神武的大清皇帝,帶著他的八旗大兵遠逃千里之後,山東濟南府的漢族地主縉紳,卻硬著頭皮為了保衛大清帝國治下的最後一座省會城市,再次與「倒行逆施」的登州軍展開了殊死的廝殺……在鋪天蓋地的炮火轟擊之下,濟南府的鄉勇團練們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先是在城牆上被轟死了近千人,但依然死死守著城牆的各處缺口,用灰瓶、金汁、萬人敵和霰彈,打退了登州軍的兩次突擊。

在濟南城牆被炮彈砸得大面積坍塌,再也無法據守之後,這些鄉勇又退入城內街坊,在巷戰之中跟登州軍周旋了一天一夜,利用複雜的地形,成功延緩了登州軍的猛烈攻勢。剛剛新官上任的第二任大清濟南知府,甚至還派遣使者悄悄出城,聯絡附近鄉下潛伏的地主團練,企圖偷襲登州軍的營地。

最後,忍無可忍的陳新下令火攻濟南城,偏生在這時候卻下了一場瓢潑秋雨,使得火攻之策失效,而守軍的士氣也更加高漲,以為自己得到了上天保佑,繼續在殘破的街巷間頑強戰鬥……

這場慘烈的城市攻防戰,一共持續了整整五天五夜。待到新任大清濟南知府懸樑自盡,府衙屋頂上的最後一面旗幟被砍倒之時,整個濟南城已是遍地殘牆瓦礫、處處焦痕濃煙,七零八落的屍首堆滿了街道,其場景簡直宛如地獄。而陳新大帥在破城之後的大清算,更是讓剩下的地主縉紳也多半被吊上了樹丫。

然後,在攻陷了濟南府之後,登州軍的攻勢也再次達到了極限,使得山東戰場再一次沉寂了下來。

——————————————————————————————————————

然而,當濟南城的漢族地主縉紳,正在率領著他們的鄉勇團練,為了大清王朝的榮耀死戰到底之時,「轉進」到東昌府的皇太極,在給八旗眷屬安排好了車船糧秣之後,卻又繼續向南開始了大踏步的撤退。

雖然這種避戰逃亡的策略實在是很丟臉,但對於此時的皇太極來說,也確實是不得不為的無奈之舉。

因為,如今正在土崩瓦解的大清王朝,根本就守不住那麼大的地盤。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來,如今大清的佔領區沿著運河一線排開,北到德州,南到揚州,不僅大多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易攻難守至極,而且四面八方都是正在交戰的敵人和潛在的敵人,從古至今也沒人能守得住這樣奇葩形狀的疆土。

如今關寧軍倒戈背叛,八旗上下人心離散,北上收復遼東故土已然無望。鑒於這樣的情況,皇太極決定放棄佔領區最北端的德州、臨清等地,舉族遷徙到泰山以南的兗州府。

這樣一來,在兗州府的東面和北面,就能依託巍峨高大的東嶽泰山,與登州軍的兵鋒分割開來。而西面是多爾袞先前掘開黃河大堤水攻開封之後製造出的黃泛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