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將星爭鋒,天下一統 第五十六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4)

受禪壇上讀罷冊封詔書。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禮,登了帝位。大小官僚朝拜於壇下。改年號為黃初元年,國號大魏。曹丕當即傳旨,大赦天下。謚父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董昭奏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漢帝既禪天下,理應退於藩屬之地。陛下請降明旨,安置劉氏於何地?」

曹丕見獻帝劉協已然跪於壇下等著聽旨,心中十分快慰,便降旨封劉協為山陽公,命其即日便行。

劉協雖說從一繼位便是傀儡天子,可畢竟還頂著個皇帝的名頭。如今一朝失了天下,想到劉氏江山斷送在自己手上,心中失落可想而知,一時間竟呆立不動,也不領旨謝恩。

董昭見劉協不動還以為他心有不甘,要出什麼幺蛾子擾亂禪讓大典。於是手按劍柄厲聲而言道:「立一帝,廢一帝,古之常道!今上仁慈,不忍加害,封你為山陽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許入朝!」

劉協自知大勢已去,心痛無用,便含淚拜謝,上馬而去。壇下百姓對於導致天下大亂的劉氏天子雖無好感,可是一想到改朝換代之後,自己便從漢國人變成了魏國人,還是傷感不已。

曹丕看著劉協不甘離去的背影,忽然想到舜、禹受禪繼位之時恐怕也並非前人甘願相讓而是後人勢力逼宮所致,不由感嘆道:「舜、禹之事,朕知之矣!」

百官見曹丕受禪登基,皆呼萬歲。曹丕又在受禪壇前祭拜天地,而後還朝受群臣朝賀。大小官吏,一一升賞。

曹丕自立為大魏皇帝,並於鄴城蓋造宮殿之事一時間傳遍天下。鎮守遼東的司馬懿得知消息不由長嘆道:「魏王如此行事,大亂復起矣!」

消息傳到劉備、孫權耳中已然有些走樣,一說漢獻帝劉協被封山陽公,一說劉協已然被曹丕所害。劉備、孫權皆有細作在鄴城,自然知道劉協未死。可是對於二人來說劉協死了的消息更為有利,一是二人能以弒君為由出兵討伐曹丕,二是劉協一死皇室一滅劉備、孫權便可效仿曹丕稱帝。

劉備、孫權不約而同選擇了相信劉協已死的傳聞,皆下令百官掛孝,遙望設祭。劉備痛哭終日,祭祀之時還給未死的劉協安了個謚號曰「孝愍皇帝」。

祭祀已畢,劉備彙集群臣於殿上商議道:「曹丕弒君篡逆,我欲發兵討之,諸公以為如何?」

荀諶出班道:「主公之言是也!只是還有一事比之發兵討逆更為要緊。」

劉備問道:「不知友若所言何事?」

荀諶道:「曹丕弒君奪璽而稱帝,名不正而言不順。然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先君既已遇害,關中王當即帝位,以繼漢統。而後發兵討逆,名正而言順。」

劉備聞言搖頭道:「此舉與曹丕無異,卿等欲陷我於不忠不義之地否?」

關羽道:「兄長此言差矣!曹丕篡漢自立,兄長乃漢室苗裔,理當繼統以延漢祀。」

張飛同時出言道:「二哥說的是!那曹丕做得皇帝,兄長為何做不得?」

孫乾也道:「今漢天子已被曹丕所弒,主公不繼帝位興師討逆,是不忠義也。天下人皆欲主公為君,為孝愍皇帝雪恨。若不從臣等所議,是失民望矣。」

劉備聽百官勸說不置可否,而是看向了一言不發的諸葛亮。諸葛亮見劉備望來微微搖頭,劉備勃然變色道:「我雖是景帝之孫,卻未有德澤佈於萬民。今一旦自立為帝,與篡竊何異?豈不是效仿逆賊所為?」說罷拂袖而起,歸於府宅。

眾文武見狀面面相覷只得散去。張飛見眾人下殿,一把抓住走在最後的諸葛亮,悶悶不樂道:「適才我等皆出言相勸,軍師因何搖頭不語?莫非軍師不願兄長為帝?」

諸葛亮聞言笑道:「三將軍莫急!稱帝與否要看天意如何。若不得天意,今日稱帝,明日敗亡,又有何益?」

關羽剛才也落在後面沒走,便是想聽聽諸葛亮高見。此時聽諸葛亮搬出天意來,不由皺眉瞪眼道:「天意難測,軍師怎知兄長不得天意?」

諸葛亮道:「天意雖難測,卻有可窺天意之人。若此人不動,主公妄動,必受害矣!」

張飛放開諸葛亮奇道:「不知何人可知天意?」

諸葛亮眼中精光一放即收道:「交州光華國師可知天意。」

這幾年南燁在交州著書立說,名聲雖然更勝從前,但卻一直安分守土,並未捲入任何戰事。這讓關羽、張飛兩個只關心戰局的武將幾乎忘記了南燁的存在。

此時聽諸葛亮一提,張飛便嘿嘿笑道:「俺聽聞國師近年一直在交州著書寫報,陪伴妻妾,照料子嗣,早已不復當年銳氣。想當年袁術、袁紹稱帝之時,國師兵馬早到,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當真有替天行道之意。如今國師便窺知天意又能如何?」

關羽聞聽張飛之言突然若有所悟,驚出一身冷汗道:「軍師之意可是說光華國師此次要效仿那楚莊王一鳴驚人?」

諸葛亮搖頭苦笑道:「國師早已名揚天下,又何必效仿庄王?只是你等近年多聞國師文才,皆忘國師之勇名矣!」

張飛聞言環眼一亮道:「軍師可是說光華國師會出兵討伐曹丕?」張飛對出兵打仗之事比劉備稱帝之事還熱心,在他看來能和南燁一同討伐曹丕也是一件樂事,不比劉備稱帝差。

諸葛亮搖頭嘆道:「這便是天意了!若國師欲征討曹丕,必過主公或孫權之地。主公要仿曹丕稱帝,國師便可能先來戰主公,而後攻曹丕。如此主公便不可稱帝。反而言之,若國師銳氣已失,不欲征討曹丕,反而也欲自立為帝,繼續保境安民。主公便可放心稱帝,而後攻曹丕,不必憂心腹背受敵。」

關羽此時皺眉問道:「國師之意軍師如何可知?」

諸葛亮一笑道:「三將軍適才言國師醉心於著書寫報,我等一看便知。」

話音剛落便有一侍衛小跑到殿前躬身施禮道:「關中王有請軍師和二位將軍入府,說有要事相商。」

諸葛亮三人聞言一驚,不敢耽擱,直奔劉備居所。進門一看,便見劉備端坐榻上,手中正拿著一份報紙,眉頭緊鎖。

劉備聽到腳步聲響,這才不再緊盯報紙抬起頭來。眾人見禮落座之後,劉備便將報紙交給諸葛亮道:「這便是新到的報紙,孔明先生請看。」

諸葛亮接過報紙,關羽、張飛也湊了過來,只見報紙頭版頭條便寫著幾個大字「曹丕廢帝篡炎劉,國師是否會興兵?」

三人再往下看具體內容,便是曹丕如何殺死伏皇后,又如何逼迫獻帝劉協禪讓的具體過程。一樁樁一件件宛如親眼所見,令人信服不已。而且每一段內容背後還有一段評述,比如在說伏皇后之事時,便插了南燁一段詩文:「曹丕兇殘世所無,伏完忠義欲何如。可憐帝後分離處,不及民間婦與夫!」又見殿上奪璽一段寫著:「奸佞專權漢室亡,詐稱禪位效虞唐。滿朝群獠皆尊魏,僅見忠臣符寶郎。」

在文章最後,筆者以疑問的語氣道:「……今曹丕篡位,貶先帝為山陽公。在此漢祀將終之時,國師是否會一如以往興師討逆?若國師出兵,君等是否願從,同為大義而戰?」

張飛看這篇文章以疑問結尾,不由疑惑道:「國師這是何意?究竟發不發兵?」

關羽道:「三弟何必多此一問。文中從頭至尾稱曹丕為篡逆之賊,贊伏完、祖弼之忠義。雖以問句結尾,實則激勵軍民一心討賊。」

劉備聞言道:「雲長所言是也!軍師以為我等該當如何?」

諸葛亮自從看完這篇文章便沉默不語。這些年交州的報紙他是一份也沒落下,每看完一份便對南燁的才華驚嘆不已。諸葛亮能自比管仲樂毅也是極為高傲之人,輕易不會服人。可是對於南燁他卻不得不服。不論是南燁詩文中表現出的才華,還是南燁通過報紙宣傳公布的各種政令,都讓諸葛亮感到震驚。光是南燁通過報紙造勢的手段,就讓諸葛亮真心佩服。

熟悉南燁宣傳手法的諸葛亮一眼便看出這篇文章就是一篇戰前動員令,可讓軍民同仇敵愾,一心伐曹。別以為古人不懂的輿論宣傳的重要性,在孫子兵法五事中便提到:天、地、道、將、法。天是指天時,地是指地利,將是指將領,法是指軍法,而這道便是指道義。只有出師有名,讓民眾相信自己是正義的一方,才能軍民一心,士氣高昂。這一點沒人能比南燁做的更好。

讓諸葛亮感到奇怪的是,在這篇文章中並沒有宣稱劉協已死,更沒有一點為南燁登基造勢的意思。這讓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莫非天下還真有不願做皇帝的諸侯?還是說南燁真的心向漢室?

劉備很少遇到諸葛亮在議事的時候愣神,不由又問了一句:「孔明先生可是有何疑難之處?」

諸葛亮聽劉備點名,這才將心中疑團放在一邊,回過神道:「國師出兵之事再無疑慮。報紙中又明言先帝未亡。主公切不可此時繼位登基,當遣使與國師共議出兵之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