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群雄逐鹿,八方集星 第三十二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12)

劉備來救孔融卻不想去救陶謙並非沒有道理。孔融遣武安國往平原求援,劉備來救是名正言順。就算到了這裡沒有幫上忙,孔融一樣會感念他的恩情熱情款待,給士卒準備糧餉。可是救援陶謙之事卻不一樣,因為陶謙並沒有請他,只是請孔融而已。劉備也不確定自己去了之後陶謙是什麼態度,若是感謝自己還好,若是怪自己多事,豈不是費力不討好?

原本劉備想用兵微將寡的理由拒絕糜竺,怎奈孔融卻以大義相逼。如此一來劉備想要不去也不行了,於是便道:「非是備不明大義,只是曹孟德兵強將廣,人馬少了恐不濟事。不如請明公先行,容備去公孫瓚處借三五千人馬,隨後便來。」

孔融聽劉備要去借兵不知他是否還在推脫,便囑咐道:「玄德切勿失信。」

劉備道:「明公將備看作何許人也?聖人云: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劉備借得兵馬或借不得兵馬,必然親至,決不食言。」

孔融聞言這才放心,又對南燁道:「我知法師不願與孟德交鋒,也不敢強求法師。但還是想懇請法師與我等同往。不求法師出面助戰,只求法師在戰事膠著之時能出面調停,令孟德休兵也好。」

南燁對此戰心中有底,知道曹操占不到便宜,跟著孔融、劉備一起也沒危險。他還想收服糜竺、陳登等人,自然點頭道:「如此也好!我做事向來貫徹始終,既然伴子仲前來送信,自然要將其平安送回才是。」

糜竺聽南燁說完心中感動。孔融聽南燁同行也鬆了口氣。他的想法很簡單,此戰勝了還好,若是敗了,有南燁法師在也能保住自己一條性命。

孔融說動了劉備、南燁便開始命士卒收拾啟程。南燁則混在孔融大軍中,決定不與曹操碰面。劉備也即刻動身前往公孫瓚處求援。

老實說,劉備對於借兵之事並無十分把握。他跑這一趟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所言的「兵微將寡」不是推脫之詞,而是確有其事。若是借得兵馬自然好,就算借不到兵馬也讓孔融看看自己言而有信。

劉備一路疾行來見公孫瓚,訴說欲救徐州之事。公孫瓚問道:「曹操與玄德無仇,何苦替他人出力?」

劉備道:「備已答應孔北海,不敢失信於人。」

公孫瓚將劉備當成對抗袁紹的重要盟友,雖說捨不得借大軍給他,可是面子上還是要過得去的。於是便道:「袁紹虎視眈眈,我麾下也無許多兵馬在城中。便助玄德馬步軍二千如何?」

劉備來此借兵的心態就是有棗一竿子,沒棗也一竿子。聽公孫瓚肯借兵給自己,他就已然十分高興,也不拘多少,當時謝過公孫瓚領了兩千兵馬,並本部人馬三千,共五千人馬往徐州而來。

不等劉備兵到徐州,孔融、田楷兩路軍馬已然先到。可惜二人皆無上將能敵曹操,懼怕曹兵勢猛,便遠遠依山下寨,不敢輕進。不過就算如此,曹操見兩路軍到,也分了軍勢,以防兩路人馬,不敢再向前攻城。

城中陶謙發現曹操不再攻城暗派細作出城查看,得知兩路大軍齊至心中稍安。可是這種膠著事態反而讓隱藏在孔融營中的南燁感到有些不安。

南燁知道陶恭祖三讓徐州,也就是說這一仗應該是劉備趕走了曹操。可是按照如今局勢看來,就算劉備到了,四家兵馬合在一處也很難戰勝曹操。因為劉備的兵馬只有三千,就算借來了公孫瓚的兵也不會太多。而作為主力的陶謙、孔融、田楷三家人馬實在是太差勁了。

南燁用顯星技能查看了一下,這三家麾下士卒的平均武力值都在20左右,這種水平與沒受過軍事訓練的普通人也差不了多少,甚至還不如各地的山賊、黃巾軍戰力高。反觀曹操士卒的平均武力值已然接近30。

10顆星的武力差距有多大?基本就相當於張飛和張郃比,張郃和張燕比。也就是說雙方兵力相當,一對一單挑的話,曹操士卒可以穩勝三家人馬。而事實就是三家人馬與曹操人馬相比也確實多不了多少。

南燁實在想不明白劉備如何能藉助三家兵馬戰勝曹操,更要命的是他一時也想不起來此戰的詳細經過。這讓南燁產生了一種前途未卜的感覺,就是這種感覺讓他十分不安。

心神不寧的南燁也看出孔融、田楷在劉備到達之前無意進兵,便趁此機會找來了糜竺和陳登,想讓他們二人幫自己解惑,順便拉拉關係。這二人雖不是頂級謀士,不過也算少有的智謀之士,南燁覺得找他們商量商量總不會錯。

糜竺、陳登一聽南燁法師有請不敢怠慢,都到南燁帳中集合。三人落座之後,南燁便道:「子仲,元龍,如今兩軍對陣多日卻尚未交鋒,你二人以為此戰勝負如何?還要打多久?」

二人聽南燁問及軍事,還以為南燁法師是在考校自己,誰讓南燁法師百戰百勝的威名已然傳遍天下。兩人對視一眼都直搖頭,糜竺道:「此戰勝負難料,時日更難估量。」

陳登則想了片刻道:「若我用計,此戰不勝不敗之局,曹軍糧盡自退為止。」

南燁一聽便知道陳登計高一籌,看來行軍方略糜竺不如陳登。於是南燁問道:「元龍所用何計?」

陳登道:「曹操兵精將廣,若是平地交鋒我等必敗。正因如此孔、田二人才據險而守,一直不敢與曹軍交戰。若依我之計,待劉玄德兵到,可借其銳氣引兩家兵馬殺入城中,而後死守城池。待曹軍無糧自退。」

糜竺聞言搖頭道:「元龍此言差矣!三家兵馬入城之後倒是不愁無兵守城,可我怕曹操糧草未盡,城中糧草先絕。」

陳登笑道:「子仲怎麼忘了,法師早將城中窮苦人家遷往交州。如今城中多是富戶,不愁沒有餘糧。兩軍相持下去,曹操就算有糧,待到入冬也會退兵。」

南燁聞聽二人所言茅塞頓開。對啊!就算正面交鋒無法取勝,也還有一些原因可退曹操兵馬,比如斷糧或是天寒。於是南燁問道:「除了斷糧、入冬之外還有什麼事情能讓曹操不戰而退?」

糜竺直言道:「法師肯戰便可!」

陳登則道:「袁術北上,袁紹南下,曹操自退。」

南燁平時不喜歡帶謀士在身邊,他倒不是認為自己絕頂聰明勝過一切謀士,而是擔心謀士聰明反被聰明誤,會為了統一天下破壞了自己的百年大計。可是今天他卻意識到了謀士的重要,儘管糜竺、陳登不是卧龍、鳳雛,可是他們的話的確讓南燁感到醍醐灌頂。他也總算想起曹操因何退兵了。

糜竺見南燁面露喜色便問道:「法師今日問計於我等,可是心中已有了破曹之計?不知能否告知我等以退曹兵?」

南燁聞言輕輕搖頭。陳登見狀便道:「法師不肯當面與曹操對壘,難道連一計都不肯出嗎?若是法師如此心向曹操,為何還要在此?直接去投曹營便是。」

糜竺拉了拉陳登衣襟,讓他慎言。南燁也知道這是陳登又在激將,也不生氣,胸有成竹道:「此戰曹操不戰自退,又何必用什麼計策?你等看著就是。」

陳登、糜竺聞言都覺得南燁法師今日有些莫名其妙。怎麼商議了半天退敵之計,最後卻變成不用計策了?難道說南燁法師也沒有更好的計策,想要等著曹操無糧退兵?

數日之後劉備兵到來見孔融。孔融道:「曹兵勢大,曹操又善於用兵,未敢輕戰。玄德且觀其動靜,然後進兵不遲。」

劉備道:「我恐城中無糧,難以久持。不如備領雲長、翼德殺入重圍,投徐州去見陶公商議。待有定計內外夾擊可好?」

糜竺、陳登得了南燁囑咐,也不獻計,只是閉口不言。孔融聞言倒是大喜,與田楷商議為掎角之勢,以分操兵,好令劉備更易突圍。

南燁此時出言道:「子仲、元龍皆是陶公麾下智士,玄德若要入城定計少不得二人相助。他二人是隨我出城,如今也該我送其入城才是。不如我等扮作玄德麾下士卒一同入城如何?」

劉、關、張三人一聽南燁要隨行當時大喜。且不說南燁的法師親衛比尋常士卒強出百倍,就說典韋、周倉、趙雲三將若是混在士卒之中誰人能敵?恐怕全天下也沒有這麼強的士卒了。

孔融雖說不想讓南燁遠離自己身邊,可是此時也沒理由阻止,只好點頭答應。待南燁一行換好了衣裝,便直接混進了劉備軍中。

次日士卒飽餐戰飯,孔融、田楷先行分兵,在山間險要處鳴金擊鼓不絕。曹操人馬見兩軍異動便分兵列陣嚴加防範。

劉備見曹操分兵,圍城之兵減少,便引關、張二將和五千士卒殺入曹兵寨邊。正行進間,曹操寨內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蜂擁而來。當頭一員大將,乃是樂進,勒馬大叫道:「何處狂徒!要往哪裡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