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十章 門門關口

皇城正大門端門外,羽林軍左右列陣,致敬迎迓,敲響三通禮鼓,正是當年征戰盡忠和孫萬榮凱旋而歸,女帝在定鼎門歡迎儀式的重演。

龍鷹熟悉禁軍編製服飾,一眼瞧去,帶頭歡迎者雖囊括了三大禁衛統領,就是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大將軍武攸宜和飛騎御衛代統領李鋒將軍,儀仗隊卻清一色為負責皇城和外門保安的左羽林衛,恰恰顯示出現今宮城、皇城軍系對峙的最新情況,劃地以分勢力範圍。

由於宮城落入飛騎御衛手上,右羽林軍與左羽林軍的聯繫被切斷,任何具規模的調動,均惹起其他軍系的警覺和戒心,故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此形勢正是女帝被千黛換上前,與胖公公一手造成,營造出特殊的環境,讓返神都的龍鷹能有所作為。

關鍵處為駐守玄武門的重兵,可左右大局發展。

表面上,李多祚、武攸宜和李鋒三大頭子相安無事,和衷共濟似的,可是他們間真正的意圖和關係,神都內沒有一個人能弄得清楚,若真有這麼的一個人,該就是龍鷹,但他亦自問只是比其他人較接近真相。

三人里,李多祚是龍鷹第一天到神都便認識者,一直關係良好,李多祚又在遠征東北契丹人之役領禁衛從海路北上,運送糧資和協同作戰,可算是交情深厚,雖在支持李顯上不遺餘力,但對女帝一向忠心耿耿,否則早被換走了。他不單非是出身世族,且像黑齒常之般不是中土漢人,能擢升至今天的位置,全賴女帝栽培提拔。

李鋒是方均的副手,當年橫空牧野坐女帝的座駕舟南遊揚州,由方均負責駕舟,李鋒是方均的隨員之一。

能為女帝駕舟者,該屬武曌的親兵系,故後來龍鷹扮丑神醫伴奚人返國,船隊亦由方均和他本系人馬負責。

方均抵幽州後,作出扭轉命運的決定,就是留下來隨龍鷹遠征契丹的盡忠和孫萬榮,本來當軍的不論官職大小,必須嚴格遵從軍令,除非有新的命令,否則理應返原地述職和等候上頭指示。該次任務,來自武曌聖諭密令,方均更不可能為自己作主。不過,那時的龍鷹是「代駕出征」,等同女帝,他點頭便成。

征戰中,方均表現出色,屢立大功,升至大將軍,當飛騎御衛大統領武乘川榮休,朝廷各大勢力爭奪此要職焦頭爛額之際,女帝不動聲色的以歸降的吐蕃悍將、曾在高原權傾一時的欽陵兒子莽布支,代方均為營州總管,然後調方均返神都出任飛騎御衛大統領一職。由此可見,龍鷹的軍系,等於女帝的軍系,無分彼此。

可是因「南人北徙」的大計,方均被調去負責此事,事成後不會返回神都,而是留在幽州。此更為武曌愛屋及烏的必要措施,使方均不會在未來的政治惡鬥里,中箭下馬。

方均的危險位置,由現在的李鋒接手,雖說只任職半年,期滿另覓人選,偏正是這半年之期,為最兇險的時期,如他堅持忠於女帝和龍鷹,一旦改朝換代,李鋒肯定沒有好的下場。

事實上,若李顯當上皇帝,韋妃和武三思當權,以兩人為求私利,不擇手段,漠視大局,置萬民福祉於腦後的狠毒,遲早清洗所有與龍鷹有關係的大小將領,換上他們的人。幸好這絕非短短數年可辦到的事,且要做得不露形跡,若要動像郭元振般擁重兵的邊疆大帥,首先須問自己手上的兵力,是否足夠應付對方的反撲。兼之李顯尚需一段時日,方能鞏固皇位權力,郭元振遠在邊疆,非實時的威脅,稍有腦袋者,也清楚將龍鷹在軍中的勢力連根拔起,非是當務之急。

這就是政治,在正常情況下,李鋒絕無問題,可是當牽涉到李鋒和他妻兒家族的命運,若龍鷹不能予李鋒一定的保證,想李鋒沒條件的為他賣命,就是痴心妄求。

武攸宜是龍鷹首次西征時在長安認識的,時值武攸宜在與孫萬榮的戰事上犯大錯、吃大虧,令大周朝損失慘重,丟盡面子,被女帝從前線調回來,卻是明貶實升,當上西京長安的總管,皆因他是女帝的親族,其時武承嗣仍是春風得意,武延秀更遠赴突厥,迎娶默啜之女凝艷。

故此,三大禁軍頭領里,以武攸宜最缺服眾之能,手下將領里,如左羽林將軍李湛、薛思行等均暗屬張柬之的朝臣集團,可隨時架空武攸宜的軍權。

假如城衛不是給另一武氏子弟武懿宗控制在手,殺武攸宜是反掌之勞。

城衛不像禁軍般終身任職,屬外戍兵,大多從全國各地調來服役,期滿還鄉,不可能像禁軍般形成「子弟兵」式的密切關係,誰當頭子,聽誰的命令。軍力保持在四、五萬人間,若張柬之對付武攸宜,武懿宗不率兵攻打皇城才怪。武氏子弟里,亦惟武攸宜和武懿宗有領兵打仗的經驗。

女帝將陸石夫安插到城衛系統,含有將城衛軍交到龍鷹手上之意。

不過!殺了武攸宜和武懿宗實於事無補,因擒賊未能擒王,在李顯夫婦的庇護下,以龍鷹的聲望、影響力和實力,仍想不到殺武三思的可行之法。

如果情況止於此,龍鷹該已符合「知彼知己」的兵家要旨,可惜有大江聯此一不穩定的因素暗存其中,天才曉得有哪個將領,被大江聯收買了,也惟老天爺清楚,台勒虛雲有何對付他龍鷹的手段。

諸般念頭想法,掠過腦際,龍鷹催馬下橋,經開路部隊移往兩邊讓出來的通路,領符太朝歡迎團馳去。

陸石夫勒馬停下,完成了護送之責。

幾句場面話,表示對國老辭世的哀悼、慰問後,龍鷹、符太、李多祚、武攸宜和李鋒五人,策騎沿御道深進。

從外廓城的正大門定鼎,到皇城的端門,達八里長;而由端門到宮城的外大門則天門,長三里;則天門至後門玄武,亦近三里之遙。皇城皇宮規制之宏大,可以想見。宮城殿宇相迭、樓台林立,各置四面隔牆,牆上設門,殿堂之間連環相通,守衛森嚴。

在宮城內奔走或值勤的太監宮娥、禁衛侍官,各有指定的位置和活動範圍,不可逾越,只有如五人般的身份地位,不受此限。

列隊歡迎的二千左羽林軍,全留在端門處,沒有隨行。依龍鷹估計,是三大禁軍頭子間早有協議,不可大批人馬的進入宮城,合乎現今險峻的形勢。

則天門樓矗立前方,萬象神宮的宮頂在門樓後冒出,輝煌金碧、巍峨壯觀。

則天門道有多闊,御道便是那麼闊,可容兩乘馬車並排而行,寬敞有餘。

人確是奇怪,或許因久未以龍鷹的身份走在御道上,感覺與當丑神醫時大異。身為「丑神醫」,想的儘是環繞身邊的人和事;今次正式以「龍鷹」的身份走在御道上,腦海泛起的意念不但囊括了宮城、皇城的整體,神都的形勢也活然躍於胸懷,就像統帥掌握著所處的戰場。洛水橫貫東西,大橋連接南北,陰陽相濟,六方合和。

龍鷹策騎居中,左為武攸宜,右為李多祚,後為符太、李鋒,五騎分作前後兩排,朝則天門接緩馳,本身似已具某種難言的含意。

龍鷹滿懷感慨、撫今追昔之際,李多祚的聲音在耳鼓內響起,道:「不說或許鷹爺仍未曉得,我們三人,四個月來,都沒有向聖上請安。」

龍鷹大訝,別頭朝李鋒道:「副統領竟也未有見駕的機會嗎?」

李鋒給龍鷹驟瞧過來的目光,看得有點不自然,先左顧右盼,然後警醒過來似的迎上他的目光。

龍鷹心裡打了個突兒,立即魔芒綻射,除符太和李鋒外,李多祚和武攸宜都沒看見。

李鋒肯定心中有鬼,立告不敵,垂下目光答道:「一個月前聖上召屬下往見,隔著屏風頒下口諭,指示若鷹爺回來,須立即入宮覷見聖上。」

龍鷹暗呼糟糕,李鋒現在有愧於心的情態,印證了他剛才的想法,就是給某方的勢力收買了,登時令他再沒有絲毫踏實的感覺,虛虛飄飄。如成功籠絡他者是台勒虛雲一方的人,他和符太立陷險境。

另一方面,依時間計算,千黛該是收到胖公公他拖延一個月才回來的消息,因應下預作安排,不容二張阻撓。

武攸宜道:「聖上有旨,看二張敢否阻撓。」

符太陰惻惻的笑道:「我倒希望有人吃了豹子膽,鷹爺剛才有令,誰敢阻他,由本人立斬之於當場。」

這番話不可從任何人的口說出來,但由符太來說,卻恰為其份,襯托起龍鷹的威勢。

龍鷹提升靈應,全面掌握三人內心的情緒波動。強烈的危機感下,他不得不盡展解數。

現時神都情況的錯綜複雜處,超乎任何人的想像之外,當涉及的是成王敗寇,再不能以常情常理去推斷,也不可依習慣了的關係行事,因朋友可變敵人,敵友難分。互為因果,彼此牽引,時時刻刻處於變化里。

三人同時現出波動。

最激烈的是武攸宜,是來自深心處的情緒動蕩、震駭,難得他一點不在肥臉顯露。他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就是在三人里,也最清楚自己武氏子弟人人得而誅之,危如累卵的處境。失去了女帝這座大靠山,武氏子弟情況一如二張,必須自力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