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新一代的中運,而且是涉及到了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飛機,雖然這時候不能去直接找安東諾夫設計局,但中航西南絕對也不會是那種簡單的兩眼一抹黑啊!
要說咱中航西南從安東諾夫設計局挖來的工作人員難道還少了?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羅維奇這位來自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大牛,那絕對是不能就這樣放著不用啊,雖然那邊的還正主持著新舟600的研製工作,但要說暫時離開一下項目組的時間還是能夠有的。
得到消息的金琴科總設計師在稍加安排了手頭的工作之後,帶著兩位副手就來到了這邊的雲貴高原,一路上雖然也還沒有太清楚地知道具體情況,但也算是知道了這次大概是這邊打算對安70運輸機有了想法,而這一點倒是有那麼點意思。
……
人員再次到齊之後,楊輝對這次的重磅人物做著介紹:「來,這裡介紹一下,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羅維奇總設計師,之前作為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天才總設計師,在安70運輸機項目中,他雖然沒有當上總設計師,但這主要是因為當時這位是在做安225飛機,但金琴科總師同樣也是深度地參與到了安70項目中,現在我們對新中運有什麼想法,只有他才能給出正確地評價。」
德國這邊在之前第一次同楊輝閉門商討了之後,後來要繼續展開會談的要求都被楊輝暫時拒絕,當時就光聽到說什麼時間還沒有到,還有重要的人物在路上。
那現在可終於算是明白了,就算這德國佬一聽到介紹,那也是兩眼放光啊,滿滿地全都是各種崇拜之情。實在也是沒辦法,這位設計了世界上飛機起飛重量之最的總設計師,居然被挖到了中航西南來,這可真是太令人意外了。
稍微想了想之後,也還算是勉強收拾起心情:「金琴科·瓦列里·彼得洛維奇總設計師吧,以前我們也只是在航展上見到過您的作品,而一直都沒有見到過本人,沒想到您是來到了中航西南工作。」
說要換德國人能夠有如此表現,那也說的過去,畢竟人的名、樹的影,金琴科這樣的一位大牛來到了這會議室裡面,確實是能夠引起巨大的轟動。
而金琴科本人卻對他自己的情況知道的很清楚,現在這也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他當然是參與設計了安124和主持了安225的設計工作,但這兩飛機在蘇聯解體之後馬上就停產,對於這種事,作為飛機總設計師的本人也只能為之奈何。
沒有了項目,實際上就是什麼也做不成,雖然整個設計局唯一的一個項目安70倒是勉強活了下來,但是一根蘿蔔一個坑,人家安70是早就有了總設計師的,現在你金琴科沒有了項目雖然令人惋惜,但也絕對不可能就因為這給安70中途換總師。
於是乎,看不到未來的金琴科總設計師才來到了中航西南,和他本人一起的當然是幾乎一整支安225的設計隊伍,現在有新舟600項目在手,雖然沒有之前安225時代的風光無限,但也還算是手頭有項目可以做。
至於說安70這款飛機,一家設計局的作品,大家相互之間還算是比較了解罷了:「安225那都已經過去了,它和安124一樣,沒有蘇聯這樣的國家,是不可能支持這種空中巨獸的研發和製造,現在轉行客機,這也是我在安東諾夫設計局時代的夢想,所以我現在的工作還算一切都好。」
接著,也不管德國佬聽了這話之後是什麼表情,又開始說著關於這次的安70飛機的一些問題。
「關於安70這款飛機,它其實就是用來代替伊爾76運輸機地位的一款前線戰術運輸機機,飛機的定位就是和伊爾106運輸機一起組成新世紀蘇聯軍隊的野戰運輸體系。」
話還沒有說完,似乎又是怕這裡的人不知道伊爾106是一款什麼飛機,又簡單地解釋了一下:「哦,對了,這個伊爾106你們可以把它稱之為C17斯基就行了,是大概設計和C17如出一轍的一款飛機。」
一邊說著,金琴科總設計師還有些不屑地搖搖頭,也許相對於安東諾夫設計局這樣的巨人來說,同是二戰之前一路走來的老一代設計局,伊留申設計局的這種行為是被同行所不恥的。
當然,這說這話的原因是不是因為有一些蘇聯時代雙方激烈競爭所導致的「仇恨」在裡面,也就是不得而知了。
倒是楊輝這些聽眾們能聽到這些內部消息,自是免不了唏噓不已,若是當年的蘇聯沒有解體,那麼安70和伊爾106的組合也就確實非常的牛逼。只可惜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安70現在苟延殘喘,而伊爾106壓根兒就沒有完成設計便直接下馬,這也都是命!
也許是感嘆夠了,金琴科總師這時候也收拾好心情,才正式地說到了安70項目:「對於安70這個項目,我雖然沒深入地參與到裡面,但當年也算是為這個項目做過一些設計工作,這飛機的主翼就是我做的設計。所以對這項目還是算是比較了解,現在你們就說說到底如何定義新的中型運輸機的?」
金琴科本人是負責了安70飛機的主翼設計,那這倒是說的過去,畢竟當時看這位簡歷上所寫的就正是對飛機的機翼增升、動力增升方面有著深入地研究,那麼這次就算是找對人了。
「好吧,那就由我來說好了,首先我們這次的新中運要求貨艙的尺寸足夠寬敞,所以就看中了安70的4×4貨艙,最後我們覺得安70的機身設計也還算非常的優秀,打算直接採用這種設計。」
隨著楊輝這話說下來,金琴科總師臉上的表情卻是大起大落,先是認可,再是搖頭,這明顯也是很有想法啊!
這時候的楊輝倒是選擇暫時停下來,能夠多聽聽專業人士的看法自然是最好,這時候就必須要充分地考慮到專家的意見,於是這就有了金琴科總師的一句。
「你們要求中型運輸機的貨艙足夠寬敞,這種想法沒有問題,但是你們現在真的有必要這樣做嗎?」
雖然不知道現在項目定位是怎麼想的,但出於職業道德,作為總設計師還是有必要說一說這些問題。
「安70的機體設計,那最多也就能夠承載50噸的極限,一旦超過50噸之後貨艙的結構就會受到永久性地損傷,而你們兩國家的主戰坦克的噸位和T72是一個級別的?」
看了看德國佬,一想到豹二那55噸的最低作戰重量,明顯這安70就不適合德國,而對於共和國這邊的坦克雖然也不是太清楚,但光是看海灣戰爭中共和國出口的MBT2000坦克的指標就知道,共和國自用的坦克在重量更不會輕到哪裡去。
此時才知道金琴科總師應該是想多了,德國那邊連忙站出來解釋著:「不不不,我們並沒有打算研製可以運輸豹二坦克的戰略運輸機,我們要得只是一款極限載重32噸的中型運輸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