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以偏概全

作為一款定位為多用途戰鬥機的四代機,你把進氣道給設計到機翼上方,這種設計絕對是非常少見,甚至就連這時候的楊輝也表示有些看不懂了。

要說在這次方案進行公司內部公開之前,楊輝也確實得到了一些來自陸總師的消息,就說過輕四方案在技術上大體是對當年沒有批量生產服役的殲12戰鬥機的技術繼承和優化,而當時的楊輝對此也並沒有太過多的想法,至少上一位面陸總師在晚年設計輕四方案的時候,走的也是在殲12戰鬥機的基礎上大規模優化的路線。

讓楊輝萬萬沒想到的是,陸總師這次拿出來的方案要真的說是在殲12基礎上有繼承的話,似乎也還算是有那麼一點,比如輕四所採用下單翼設計方案。

而由於早年殲12的設計中,採用的是類似殲七一樣的機頭進氣設計,那麼這時候的問題就來了,輕四的進氣道肯定是必須重新設計,基於這種考慮之下,再然後就有了現在眾人所看到的方案。

此時的楊輝,那也是陷入了百思不得其解當中,但就現在的這洪都陸總師所給出的方案,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似乎在飛機的氣動上都和典型的四代機有天壤之別,這雖然是完全杜絕了以後各種找爹黨的口水大戰,但這種設計真的可行嗎?

趁著這時候的眾人還沒有提出問題,楊輝則小聲地提前同陸總師進行著溝通,而得到的回應則是:「這個問題先不忙回答,我馬上就會介紹到這次輕四方案的獨特設計之處,現在對此感到疑惑的人肯定有很多,那大家就一起聽吧。」

話說完,陸總師直接示意那邊播放影像資料的助手先暫停下來,這才轉而又站起來,親自對這次的氣動方案設計思路進行解說。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已經聚集了過來,大家也都知道馬上就要進入到正題了,沒有誰願意錯過陸總師這樣的宗師級總設計師的精彩講解,這次的方案絕是陸總師這輩子飛機設計經驗的集大成設計。

倒是陸總師卻沒有直接說這次為什麼一定要採用翼上布置進氣道的設計,反而先是同所有人一起清理著戰鬥機進氣道的發展之路,而要說起發展之路的話,那就必須要從頭開始。

「自從飛機進入到噴氣式動力時代,進氣道的設計始終貫穿著所有飛機的總體設計之中,這也是所有飛機設計師都必須要各方面權衡取捨的一項重要指標,而每一次進氣道設計的進步也必將引起飛機在氣動上的巨大變化。」

這時候隨著陸總師的講解,大屏幕上面也伴隨著陸總師所講解的內容開始了變化,從最開始的機頭固定不可調進氣道和兩側固定不可調,這一時代的典型設計就是米格17、米格19、F-86等早期的第一批戰鬥機他們都是機頭固定不可調進氣,而共和國的強五,則就屬於兩側固定不可調。

早期固定不可調設計的亞音速進氣道並沒有什麼好說,之後的陸總師直接掠過它,到了可調進氣道的輝煌時代,也就是米格21、幻影3、F-15這些機型分別所代表的機頭三維可調、兩側三維可調、兩側二維可調等設計方案。

這時候,也終於算是說到了一些正題,陸總師則是藉機引出了會議中的第一個問題:「大家都是搞飛機設計的總設計師,肯定自然是知道為什麼蘇聯的戰鬥機在米格23之前一直採用機頭進氣方案不放手的原因,因為機頭進氣可以讓飛機在做大幅度的機動時,依舊保證足夠的進氣需要,所以更加註重戰鬥機機動性能的蘇聯,他們長時間保留了這一設計。」

這時候看起來似乎還是沒有說到正題,但這已經隱隱約約地觸摸到了這次最重要的核心:進氣道布局和飛機機動性之間的關係。

而顯然,當年的蘇聯因為堅持機動至上而選擇機頭進氣,北約國家則因為考慮到要騰出機頭的巨大空間,也就選擇了放棄部分機動性,從而安裝他們認為更加關鍵的雷達電子設備。

所以這就有了六十年代的一個現象,美國的尖頭戰鬥機在機動上總是比不上蘇系的機頭進氣戰鬥機,這就是因為早期的兩側進氣在機動性上並不怎好看,而這更多的則是因為早期美系戰鬥機的機翼採用上單翼的設計原因所造成。

但實際上也有些例外,比如美國的F-4鬼怪戰鬥機和法國的幻影3戰鬥機,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兩款戰鬥機有很多的共同之處,他們都是採用下單翼設計,而兩側的進氣道則是安排從機翼上方通過,進氣口則是稍微延長到了機翼前方。

沒錯,這就是北約國家在對早期兩側進氣設計的飛機深入地做了觀察之後才得出了新的氣動設計,為了讓戰鬥機擁有更好的機動性,首先要知道採用下單翼設計就是最優秀的戰鬥機機翼設計方案,它先天就要比中單翼和上單翼設計擁有更好的機動性。

採用下單翼的設計方案,將無可避免地要讓兩側的進氣道布置到機翼上方去,但要是直接將進氣道布置到機翼上方又會發現一個新的問題:由於機翼前緣對氣流的阻擋和分離,飛機只要稍微仰角大一些就會導致進氣不足。

於是這沒辦法了,就只能是把進氣口前移到機翼前方,以此來避開大仰角時下單翼對氣流的阻擋,代價則是進氣道要往前延伸一些,會有一些額外的重量。

然後基於這樣的理論,就有了F-4和幻影3兩款戰鬥機的進氣道布局,反正只要機翼不會擋了近氣口的氣流,那麼飛機的大仰角機動能力又要好上很多。

至於說進氣道上置在機翼上方會導致機動性下降,這確實會有,就比如A-4攻擊機、K8教練機等等,因為這些飛機進氣口所在的位置和主翼的前緣幾乎是同一位置,飛機進行機動的時候有主翼擋了氣流,而進氣道的進氣量不足自然導致發動機效率下降,這樣的設計下機動能好就怪了。

所以,要是誰再說進氣道上置在機翼上方的飛機機動性非常爛,那絕對是以偏概全。但話又說回來,人們之所以會以偏概全,那自然又是有很多的原因,不然又怎麼可能真的無風而起浪?

那麼,讓這浪泛起來的風又從何來?這就又要說到戰鬥機氣動歷史上的另外一次大發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