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方案內部公開

當三總師和楊輝再一次碰頭的時候,這大概就已經是公司決定要自主投資研製輕四項目的第三天,這中間四人閉門詳細討論了關於中航西南自主籌集資金研製輕四項目的可行性。

而得到的結果則表明,輕四的發動機可以到時候直接使用為重四研製的17噸小涵道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雷達方面也將會採用重四上面的相控陣雷達設計,不同之處就在於到時候會通過減少T/R組件的辦法來縮小雷達的口徑、重量,從而做到可以適配到輕四的體格。

至於航電系統,這東西就實在是沒有辦法了,重型機和輕型機的座艙尺寸差距太大,所以兩款飛機在航電設計上會有較大的差距,但是按照計畫,到時候輕四的航電系統會轉而直接搭載為殲18研製寶石柱航電系統改進型。

畢竟殲18的座艙在空間上相對於輕四來說就可以算是差不多大小,而在殲18上面使用較為成熟的寶石柱航電系統用在四代機上面也能算是早期主流配置,至少算是能夠到達F-22的水平,一款輕四能夠做到這樣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而且,使用為殲18研製的航電系統,同樣也意味著新的輕四將具有優秀的多用途作戰能力,這對於一款註定需要對外銷售的四代機來說,那絕對又是相當不錯的外銷優勢,再加上航電系統較成熟不需要從頭開發,自然成本也不會居高不下。

在現代戰鬥機製造中,三代機之所以比二代機的價格翻一翻甚至更多,特別是到了颱風、陣風時代,那一架飛機就直接高達上億美元的價格,那簡直就是聳人聽聞,而大名鼎鼎的F-35之所以造價也是一再超過早期的估計,同樣也還是因為F-35的航電太尼瑪高端了,直接就佔了飛機造價的一半,因而也就難怪價格控制不下來。

那麼現在好了,把輕四的航電控制在颱風、殲18後期型、或者說是F-22的航電水準,那也絕對是夠用了。

在共和國肯定會首先發展重四的情況下,輕四的造價絕對不能夠太高,這一點是必須要保證的。而要說國外的銷售,似乎願意採購共和國戰鬥機的國家,能夠接受戰鬥機單價1.5億往上的客戶,似乎還真沒有。

當然了,若是2010年之前能夠把輕四定型生產並且面向國際出售,那麼中東地區的王爺們因為在這一位面同共和國的關係不錯,或許也會採購一些輕四,美國佬不會對中東的伊斯·蘭出售F-35,那就由咱共和國接盤好了,大不了王爺們要是絕對航電不夠高端的話,那就直接拿錢來改就行了嘛!

所以,輕四的大致情況也就出來的,標準的四代4S性能,單大推、小口徑相控陣雷達,夠用的寶石柱航電系統,電傳飛控設計,這樣的方案顯然就不會讓飛機的造價太過於驚人,大概算起來也就是雙風的造價水平,或者更高也高不到哪裡!

到時候輕四方案從96年左右隨著重四同時開始立項,那麼就會發現,共和國的輕四就將和F-35肥電一起開始研製,而一想到上一位面被海軍陸戰隊和北約盟友坑慘了的F-35,對比之下一開始就定位精準的共和國輕四方案,就有非常大的可能就會先一步定型服役,那時候就看一票的F-35成員國哭吧!

輕四的大致技術方案算是一早就定了下來的,只不過這次因為要總公司和洪都兩方投資進行開發,那麼自然就需要比之前更多的控制一些成本,所以也算是適當地做了一些妥協,但就恰好是這些妥協又顯得輕四方案在各方面都能更平衡。

……

此時的會議室裡面又增加了幾位總師的座位,至少這種大項目肯定是需要集總公司的所有戰鬥機總師的智慧,孫總師、吳總師還有洪都那邊L-8教練機的石屏總師,眾人是一起做到這不大的圓桌周圍,室內的窗帘已經拉起來,昏暗地會議室內只能看到大屏幕上由數字式投影儀所投影出的圖像。

一台老式的PC電腦擺在一旁,不斷閃動的電腦屏幕上顯示的已經是比較友好的圖形操作系統,而當眾人都到齊之後,陸總師帶來的年輕助手倒是直接點開了第一張圖片,並且確認投影到屏幕上。

當大屏幕上的圖像有了變化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屏幕上所顯示的信息,這飛機直棱直角的設計,漂亮的DSI進氣道,還有外傾雙垂尾以及其它的各種細節,這些都毫無疑問的讓人聯想到傳說中的四代機。

現目前這種情況下,唯一還不清楚這次會議主題的大概也就只有負責閃電戰鬥機項目的吳總師和殲18孫總師兩位,要說不知道公司秘密開展了四代機項目沒問題,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見到過美國現在的已經投入到緊張測試中的F-22戰鬥機諜照,在心中進行了簡單的對比之後。

「我……我……公司這是要開展四代機的研製論證,楊總這可是真的?」

既然問到了自己這裡,楊輝對於吳總師的問題也就肯定地點點頭,這種時候叫他們來的本意也就是讓他們參與到這次的交流論證會當中,特別是在現目前這種情況下,作為中航西南自擔風險的四代機項目,則需要更加謹慎地爭求眾人的意見。

「沒錯,公司確實展開了四代機的早期研製和論證工作,現在總公司的打算就是不管軍隊最後選擇什麼樣的重型四代機,我們則必須要自己開發一款輕型四代機,而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正是洪都陸總師歷時兩年時間研究設計出的輕型四代機氣動設計,現在對此方案,都說說各自的意見吧!」

一說到可以讓大家各抒己見的時候,此時的幾位戰鬥機總師們第一時間鎖好奇的,自然就是這次陸總師帶來的方案為何會一反常規,把進氣道設計到機翼的上方。

雖然同樣是兩側進氣中,把進氣道設計到機翼的上方對飛機的隱身指標會有非常大的幫助,但就這種進氣道布局方案而言,明顯也會有很多的不妥之處啊!

沒錯,這次陸總師帶來的設計雖然是常規氣動布局,但這「常規」也僅僅是相對於機翼布局是常規氣動,其它的自然也有不常規之處;進氣道上置於機翼上方。

而這種設計在戰鬥機中絕對是少見,倒是和F-117、B-2、以及一大票隱身無人機的進氣道設計思想有些不謀而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