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現實中它還不太重要

在殲18電子戰型號中,說到底它只是一個配套功能的存在,使用簡單的吊艙形式可以達到,但它所帶來的戰鬥力成倍提升卻是不爭的事實,就在定好了設計方案構架之後,帶著原本已經毫無收穫的29所所長,再次見到了軍隊方面的項目監察評定人員,或者說是軍代表。

軍代表示一個非常、非常悠閑的職業,雖然同屬於軍隊編製,但他們不需要出生入死,也不需要整天在文職部門裡面處理著各種繁雜的事物,但他們的工作在悠閑的同時,也擔著巨大的風險與責任。

用「一手托著戰友生命,一手托著國家財產」來形容他們是最恰當不過,每一型進入軍隊的產品都需要有經過軍代表的驗收,甚至有的軍代表是常駐在軍工廠裡面,全程監督工廠的運轉,而現在的西南科工就肯定有一批這樣的特殊人群,不僅如此,在西南科工還有著一組才選型了機載雷達的軍隊專家組,現在正好有他們一起來評估項目。

……

「情況就是這樣的,我們和29所這邊經過一番商量之後,認為殲18如果改進成電子戰飛機,它將會是格鬥能力最強的電子戰飛機,同樣在專業的電子作戰中,也將是不可忽視的重量級選手,因此,我們……」

「因此,你們西南科工就認為這次的殲18項目中,還需要再增添上電子戰能力。而要達到此等作戰能力,你們需要更多的研發資金,而現在預計的十億人民幣並不夠科研使用,對吧?」

話說完,那也是無所謂地看著楊輝,似乎這次楊輝提出的電子戰改進計畫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得到軍隊強烈支持,反而有一種強烈反對的味道,這倒是有些耐人尋味了,難道軍隊這時候還沒有看清楚電子戰飛機的作戰能力嗎?或者說是軍隊沒有把制電磁權放在它本該有的位置上。

想到這些,瞬間就感覺有些麻煩了,要解釋清楚電子戰的威力,這在短時間內肯定是很難實現的。畢竟這年代的電子戰還沒有打出多輝煌的戰績,共和國軍隊現在這種情況應該是屬於那種沒有被蛇咬過,只覺得這只是一根井繩而已。

但不管軍隊現在對電子戰能力的重視是否提升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楊輝是必須要想各種辦法促進這次的電子戰改型設計,大不了就是在當一次的科普員好了,這種事楊輝在這些年以來也算是輕車熟路。

「是的,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電子戰戰機,這是現代戰爭所必須要有的一個重要組成力量,它的重要性絲毫不會亞於預警機對軍隊的戰鬥力倍增能力,我們必須要把制電磁權的爭奪放在和制空、制海權同樣的重要位置,這次的殲18電子戰改型是絕對的必不可少。」

「制電磁權嗎?聽起來很新鮮,但也不過是新壺裝老茶而已,它就是用來對敵方的雷達系統進行大規模壓制,並監視、干擾敵方的無線電通話嘛,這東西我們知道,甚至在美越戰爭中我們就早早的體會到這種作戰方式的破壞力。」

說話間也是雙手懷抱著,在同楊輝說了兩句之後,突然又轉過身把目光投向了旁邊的29所所長,看樣子下面要說的和29所是挺有關係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當年我們支援了越南大量的紅旗2地空導彈,作戰性能不俗,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績,但後來因為美國在戰爭中投入了電子戰飛機、反輻射導彈,造成了我們巨大的損失,但這讓我們成為了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認識到電磁作戰威力的國家,才有了這29所的誕生。不過,我們現在急急忙忙的投入到電子戰飛機的研製,我並不認為西南科工的科研力量能同時進行這些技術研究,更大的原因則是我們這次不可能再繼續在殲18上面追加投資了,所以……」

搞了這麼大一天,才明白軍隊這邊對電子戰改型不重視的原因是外因而非內因,這就讓楊輝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來自事物外部的困難從來都是最容易解決的一點,楊輝對此深信不疑。

「擔心科研力量不足嗎?這簡單,我們現在有充足的人手進行殲18的前期設計。西南科工的另外一隊軍用戰鬥機設計隊伍正在進行著JF-17的研製,預計這款飛機在91年就能完成定型設計,那時候我們可以抽調出這隊科研人員,他們正好可以接過雙座殲18的設計,以次達到最優的設計進度,所以人的問題從來不是問題。」

說到這JF-17,楊輝也才是剛得到消息,快反應中心的組裝車間已經開始了整機最後的裝配測試,再有最多的半個月號就要下線進行地面滑跑測試、試飛等科目,有了前面對大邊條翼試驗機YZ-1改裝成側板YZ-1之後的是試飛經驗,JF-17的研製進度同樣會是相當迅速。

也只有這樣,楊輝才敢在這個時候大膽地說出西南科工有足夠的人手同時並行開發兩種不同的殲18設計。

「不,我想你還是沒有聽明白我的意思,我們最擔心的不是西南科工的科研能力,而是在擔心著現在的殲18設計資金不可能再次追加,這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一點,你應該知道國家這次能夠專項投入這十億人民幣是有多困難,甚至它包含了殲18的所有子系統設計費用,包括雷達、發動機、激光瞄準與紅外導航系統,你們現在熱心於電子戰的改型,但國家、軍隊都沒有可能再追加投資。」

國家不給專項資金,同樣的軍隊現在也對電子戰能力沒有太迫切的需要,電子戰能力是典型的為了攻勢作戰而生的,而現在的共和國軍隊在作戰思想上還並沒有完全放開,在帝都的總設計師的幾十年之後不會再有大規模戰爭的預言下,共和國軍隊的攻擊性還沒有發揮出來,自然也就對電子戰沒有迫切的需要。

這就好像是我知道航母是個好東西,但出於現實的需要,近海防禦作戰的軍隊不需要那個大傢伙,要來甚至還會是一個累贅,這是不同作戰思想導致的不同作戰需求,於東西的好壞無關。

這樣之後的楊輝就更加著急了,現在的共和國不知道台海危機肯定就覺得現在還不太需要完備的電磁攻擊能力,不說軍隊,即便是共和國國家高層同樣也沒有想到會在幾年之後爆發台海危機,現在的共和國還在不停的招商引資,海峽對面的「客人」現在可還是各地政府的座上賓,你要在這個時候說給軍隊大量投資,以準備渡海作戰。

那就等著給被主流思想扣上一頂大帽子吧,到時候要想再有什麼大的作為,恐怕就有些困難了。所以,現在的軍隊根據對未來的作戰需求得出的正確結論,楊輝還真沒法就這樣給它掰過來,一切還需要從長計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