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因地制宜

採用早期的樹脂基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機翼,F18這條塑料蟲子實現了很好的減重,但要說實現對飛機的減重,其實還有很多的其他方法。

同樣是從材料方面下手,除了複合材料替代鋁鎂合金,還可以採用鋁鋰合金實現同樣的效果。

通過對鋁鋰合金的研究表明,使用鋁鋰合金和鋁鎂合金製造相同的金屬件,鋁鋰合金可以減少約百分之十到百分十五的重量。

這樣的減重效果比起複合材料的減重效果一點兒也不會弱,甚至因為鋁鋰合金可以全面替換掉幾乎所有的鋁鎂合金,對於整機的綜合減重效果還會更加明顯。

畢竟複合材料在飛機的製造中還沒法大規模使用,機身的很多地方依然要使用傳統的鋁合金金屬製造。

這就是說,若是有了鋁鋰合金製造新殲,帶來的減重重量甚至要很多一些,1噸甚至1.5噸都是有可能的。

這就是楊輝準備用來替代F18複合材料減重的方案,要說起來也絕對是大有可為。因為早在84年的時候,西南科工就投入大量資金在鋁鋰合金的研製中。

現在的研製成果已經初步出來了,製造出第二代鋁鋰合金已經可以投入使用,再加把勁兒多投入一些,用上幾年時間,拿出國際鋁業巨頭在83年巴基航展上宣布研製成功的第三代鋁鋰合金也不是不可能。

走這一方案實現減重,要遠比走國內幾乎沒什麼研究的樹脂基碳纖維材料路線靠譜,這也算是因地制宜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就開始問?既然鋁鋰合金這麼牛逼,完全可以和複合材料效果相抗衡,甚至在運用面上更廣,那為什麼在上一位面中各大航空工業巨頭依然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用複合材料替換鋁鋰合金?

這就又要說到複合材料這種東西它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從T300到T800、T1000,這些航空級複合材料飛速發展,除了重量之外的其他方面性能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相比之下,減重效果差不多的鋁鋰合金在發展速度上就有些落後。

這樣一來,就有了航空製造巨頭選擇的最優方案:在使用鋁鋰合金製造了沒法使用複合材料製造金屬件:機身隔框、桁條,又用先進的複合材料製造了那些受力情況比較輕的構件:垂尾、平尾。

總體來說,以後的五十年之內都是鋁鋰合金和複合材料共同發展、佔據市場的時代,兩者會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

現在要說的僅僅是減重的問題,其他比如製造成本、強度、剛度、可修復能力……

這都是另外的事,至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這兩種技術在九十年代之間的性能差距還並沒有拉開太多,都可以做到比傳統的鋁鎂合金更優秀。

基於這些考慮,楊輝搞不遲疑地提出了新殲用於替代F18複合材料減重的方案。

「我們沒有合格的航空級碳纖維複合材料,還可以預料在十年之內也很難拿出可以大規模使用的碳纖維材料成品,所以我們選擇採用鋁鋰合金代替傳統的鋁鎂合金,從而實現對新殲的減重。」

聽到這樣的回答,諾斯羅普方面也沉思良久,對於楊輝提出的這一減重方案,不用多想就知道是可行的,美國國內也有對鋁鋰合金在戰機上使用的研究,得出的結果也很不錯。

想到這裡,也就放心了:「這倒是不錯的選擇,採用鋁鋰合金全面代替鋁鎂合金,就算你們只能製造第一代或者第二代的鋁鋰合金,但全面替換了鋁鎂合金以後帶來的總體減重重量,應該也不會比F18上面使用的複合材料減重的重量少,一噸肯定也還是有的。」

能得到諾斯羅普方面的肯定,這就證明這種方案的可行性是不會有問題了,畢竟人家是最懂F18這一款戰機的。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的麥道只能算是F18的後娘,真正的生母還是諾斯羅普,對於自己孩子的基因那是絕對的各種通透。

楊輝聽到諾斯羅普這邊還只認為西南科工只能拿出第一代或者第二代鋁鋰合金,一開始還有些想要反駁,不過想了一下就釋然了。

既然你認為我技術只能達到這裡那就這裡好了,好東西還是不能暴露出去,兩國之間要不了一年時間就要說分手快樂,能防的還是防著些為好。

「對,我就是這樣打算的,按照我國現在的技術儲備來看,供應第二代鋁鋰合金應該可以做到。」

看楊輝已經如此肯定地確認了消息,似乎現在的西南科工好像就真的有能力對F18進行研製了,這速度好像還真的挺快啊!

四年前的時候,這西南科工還只能在米格21的基礎上各種挖空心思,現在都能研製並改進第三代戰機了,這速度……

無限地感慨之後,心裡卻依然是並不重視,現在都已經快九十年代了,蘇聯、英國、法國、都能研製三機並投入使用了,甚至瑞典、南斯拉夫、日本、印度,乃至台灣都有三代機項目,作為傳統的航空大國,研製一款三代機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又想到美國國內的ATF項目,這心裡就更加踏實了,等到這西南科工的新殲製造出來的時候,F23肯定也要入役了,這又是一個代差的優勢啊!

如此自我安慰一番之後,諾斯羅普方面的心情也是輕鬆加愉快,就等著這次項目拿下之後,又大賺特賺。

「好啊!這樣一來,西南科工就確實有研製新一代大黃蜂的基礎了,相信我們研製的這款新的大黃蜂不會比麥道最近天天念叨的大黃蜂2000(F18E/F的早期技術方案)弱。」

聽到這裡,楊輝卻是不置可否,F18E/F是什麼東西楊輝自然知道,新殲能不能比它更強楊輝不知道,但楊輝可以肯定的是:新殲一定是一款比飛豹更加適合共和國軍隊在新世紀作戰的戰機。

「哦!麥道還有F18的改進方案?這倒是這個值得注意的消息,是不是可以借鑒一下思路也未可知。」

楊輝雖然知道這大黃蜂2000是什麼東西,但關鍵時刻該表演的還是要表演一番。

而回答楊輝的自然也不出所料:「沒什麼好驚訝的,麥道打算對大黃蜂也進行一番大的改進,機體同樣要進行擴大,不過更多的還是在航空電子設備上進行升級,這一點你們肯定是比不上,但要達到F18A/B型的航電水平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對航電進行大規模升級嗎?這麥道想的挺好,不過楊輝記得上一位面的美帝海軍因為後冷戰時代的軍費減少,F18E/F還是延用了老黃蜂的航電系統。

唯一有變化的,好像也就是雷達換上相控陣,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都是遲早要被兔子白菜化的。

「哦,對了,說了這麼久,你打算給新殲設定的空重、載油、最大起飛重量都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