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了埃及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整個談判又繼續開展,這時候的埃及就顯得要有誠意很多,也沒有了太多的彎彎繞、不能商量的硬性條件。
這一切還是因為在和埃及接觸的時候在,國內的軍隊終於也將目光盯了過來,國內研發的一款教練機,軍隊肯定是要評估一番,雖然國家沒有立項,但這些都不是問題。
在共和國的空軍訓練體制中,飛行員首先要在飛行學校學習初級的飛行技巧,而這些初級的飛行學院的裝備早就老舊不堪。
共和國航校以初教六/殲教五飛機為體系,將教會飛行員最基本的飛行,以及對噴氣式飛機的初步感受。這些都是亞音速的飛行訓練任務,殲教六、殲教七這些飛機自然是不可能用於裝備飛行學校。
而初級訓練體制中的殲教五已經是老的不能再老,空軍在七十年代就多次提出了要研製一款全新的噴氣式初級教練機用以替代殲教五飛機,不過這些初級教練機項目畢竟優先等級不如當時的戰鬥機項目,自然是一拖再拖。
這就一直拖到了現在86年,而空軍終於忍不住了,對洪都這架都已經完成了首飛的初級教練機,軍隊毫不掩飾的表達出自己的興趣,甚至在83年的時候,洪都還沒有和西南科工接觸的時候,更早一步是接觸了空軍方面。
要說空軍對這款飛機沒有需求完全就是假的,國內的老殲教五落後是個人都能看出來,空軍科研部、裝備部、軍校部、訂貨部、裝備論證所都是研究了又研究,但苦於沒有資金,這L8(K8項目在洪都的內部代號就叫L8,這一點有據可查)項目終究還是沒有獲得國家立項。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款飛機雖沒有國家立項,但由洪都和西南科工兩家最有錢的單位合作繼續研製了下去,這在空軍看來是這款飛機大難不死。
既然這款飛機繼續研製下去,並完成了首飛,那還說什麼。必須要考察一番,連埃及人都跑到了前面,這簡直成何體統。
這就有了楊輝他們在接待埃及代表團的時候,又巧遇空軍副司令林福的場面,國內軍隊來人參觀那就不再是埃及代表團那樣的小家子氣,一大群相關的專家又再次蒞臨洪都。
「你新飛機首飛居然也不通知一聲,不能因為國家沒有給這款飛機立項,你們就這樣放棄了我們軍隊的採購,你們應該是知道軍隊對這款飛機也是有很大的需求。」
林福這話說的還真就對了,這次的首飛沒有叫上軍隊領導參觀,主要還是國內沒有立項有關,沒有立項現在就叫上軍隊領導完全是多事,反正現在飛機的研製資金有了著落。
至於軍隊你愛要不要,我們飛機的研製進度就在這裡,有需求你們自己來說,咱懶得當孫子。這不,軍隊還真就屁顛屁顛的來了。
陸總師和林福副司令也是有些交情了,都是老朋友了,什麼都好說。
「哪裡,我們這不是忙著應付埃及方面嘛,這是我們第一筆項目,所以主要精力都在埃及這邊,現在林副司令你來了,我們肯定喜歡,要不就一起聽聽我們這款飛機的情況。」
這就將軍隊、埃及兩大主顧都安排在一起,有了共和國軍隊的參與到這款飛機中,埃及也更加高興。畢竟這就不僅僅只是埃及一家使用,以後還可以更多的分攤成本,至於競標的事早就忘到一邊去了,現在還是務實一些為上策。
這種想法不僅僅只是埃及有,同樣來考察新飛機的軍隊也是如此,畢竟從眾心理是人都有,而在飛機這種重大的裝備採購中更是如此。
既然飛機在沒有國內訂購的情況下,都能吸引到國外訂單,那這款飛機的性能肯定非常不錯,千萬不能錯過。
「我們早就關注到了你們這款飛機的研製,雖然國家沒有立項,但是我們軍隊一直都在關注,現在我們帶來了好消息:你們研製的這款飛機已經進入了國家立項審核程序,我就是前來給你們通報這個好消息的。」
這倒是一個好消息,飛機進入國家立項審核程序,這就意味著這款飛機大致上就快修成正果了,有了國內軍隊、埃及的採購,新飛機可以正大光明的擺脫的黑戶身份,從此成為正規軍。首先激動的不是楊輝、也不是洪都方面,而是埃及來的克里姆。
「這真是太好,貴國軍隊也採購這款飛機的話,我們埃及引進這款飛機的風險就更小,我們現在可以直接進入到後面的具體合作細節商定環節。」
聽到埃及這話,大家都激動了,這國內軍隊這次來的還真是時候,不僅帶來了新飛機進入了國內立項審核程序的消息,還給埃及人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突然感覺這軍隊也不是那麼不懂人情世故了,這不就給辦了件好事?
「好好好,有我們國內軍隊的訂貨,加上埃及的合作,研製進度就可以更加順利,最遲88年就可以定型,這一點我們可以保證。」
楊輝也思考了很多,但他想的更多的卻是這款飛機獲得國內立項一事的可能性質,上一位面中這款飛機立項是在92年,不過當時國內的K8首飛的時候都在90年,立項和首飛之間也相差不大。
由此而推之,現在K8首飛成功,軍隊前來接觸,要準備立項也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基本也還算是靠譜。
這款飛機提前五年研製出來,楊輝原本還以為沒法創造上輩子的戰績,現在看來一切都是天註定的,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飛機的市場問題解決了,但在技術上,楊輝卻一直有所擔心,畢竟這款飛機是教練機,雖然沒有戰鬥機、攻擊機那樣複雜,但也有教練機也有自己的技術難點。
大致的問題談妥之後,楊輝和石屏單獨到一邊,有些事要商量,技術上的問題必須要總師來解答。
「石總師,我們的飛機現在首飛成功也有些時間了,是不是該考慮一下尾旋試飛的問題,這是一款教練機必須要做的項目,我們國內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尾旋試驗設備更是無從談起。」
尾旋試驗在普通的飛機上沒有太多的需求,直接都是由有經驗的試飛員來做,通俗的講作戰飛機、客機、運輸機做尾旋試驗,只是為了得出數據,編寫飛行手冊,讓飛機的使用方知道這款飛機的飛行包線,盡量避開尾旋。
在這些飛機的試驗中,有經驗的試飛員,可以憑藉自己的嫻熟技術自己改出來,在反尾旋設設上沒有太大的需求,人力就可以做到。
但是到了教練機上完全就是另外的一回事,教練機一切都是以訓練飛行員為主,哪位飛行員干敢說自己沒有進入過尾旋?特別是戰鬥機飛行員對這些更是家常便飯,這就要求在飛行員早期的訓練中,就有專門的尾旋改出訓練科目。
要專門訓練飛行員做尾旋改出,這就對教練機的研製提出了一個相當嚴峻的問題:頻繁的進出尾旋,還要求可控、可靠,這項目可比其它的試飛項目都要難上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