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從新上馬?

四個發動機的轟六,似乎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轟六這個傢伙怎麼能整出四個發動機來?這可不是一個好玩的玩笑。

然而在現實中還真就有四發動機轟六的計畫,這個計畫甚至當年還製造出了一款驗證機,代號『轟六I』,這款驗證機製造出來後,驗證了轟六上四台發動機的計畫在技術上的可行性之後就草草下馬。

原因自然是資金問題了,經濟建設嘛,收縮一下國防建設是正常的,這個不可避免。

距離轟六I下馬六年之後,再次被楊輝舊事從提,知道這個項目的皆是一陣惋惜,轟六I、轟8都是在七十年代的遠程轟炸機計畫,甚至有很大關係上的相同點。

轟六I下馬了,是在早期的試驗機都做出來了後下馬,這說明前期的設計工作已經做了很多,重新上馬可以節省很多事,現在把這個方案拿出來或許會有一些參考意義。

張司令不假思索的就想起了下馬的四發動轟六:「轟六I,這個項目已經是下馬的了,現在在提出來依然是令人惋惜,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

咸陽設計所的陳總師對這個項目當然是明白的,現在這個項目依然是咸陽設計所念念不忘的,四台發動機的轟六採用了斯貝512發動機,也就是斯貝202(渦扇九)的民用無加力版本。

單台推力雖然比不上渦噴九,但是四台加起來推力就遠遠超過了兩台渦噴8,在油耗上面同樣有很好的表現,渦噴8的油老虎可是相當的嚇人。

轟六I的試驗機得出來數據,航程由原來的5700公里狂飆到8000公里往上,同樣的以轟六I為平台,製造加油機。加油機本來就不用跑多遠,省下來的油料就可以輸送給受油機,這就是一個絕對的新突破。

海軍對於長航程有著相當執著的追求,一款飛機只要是有可能,海軍就要想辦法增加航程,這幾乎快要成為海軍的執念。劉司令想了想覺得有戲,試探著說道。

「難不成重新上馬轟六I,這樣倒是一個還算不錯的選擇,就是不知道這樣一來我們還能不能找到以前的資料,若是可能的話,我們重啟轟六I項目到也不是不可以。」

四發轟六I研發出,那就不僅在加油機上面有需要,隨後的轟六製造肯定也是進入四發動機時代,所以說這訂單肯定是不會愁。

加油機是急需的項目,是總設計師親自指示過的項目,同樣是四發動機的轟六平台。這個時候換身皮,改為加油機平台也許就能活過來,所謂領導喜好這個在集權國家還真的不是說著玩的。

聽到軍隊在擔心資料問題,陳總設計師就是咸陽設計所過來的,自然對所里的事情都知道,一個全所都念念不忘的四發轟炸機項目,就算下馬了在資料上面也不會流失。

激動的站起來,一臉堅決的保證到:「請領導們放心,我們設計所對轟六I、轟八的資料都保存完整,所有資料全都封存起來定期檢查,現在只要有需要,我們可以馬上就把資料拿出來,一張不少。」

聽到咸陽設計把轟六I的設計資料都保存完整,這就好了。在沒有計算機保存數據的時候,要想將上噸的紙質資料保存完整這確實需要一些能力。

轟六I當年下馬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在發動機上面,當時使用的是斯貝512,現在國內有了斯貝202的資料,要將斯貝202裝上去剛好合適,正好這還是一款軍用發動機。

斯貝下馬了,但是再上馬就好了嘛?再說這次的難度將會小很多,四發轟六並不需要加大推力,也就是說重新上馬渦扇九就不需要再國產化加力燃燒室這個大部件,這樣將會簡單很多。

重新上馬斯貝這能行?這才下馬了不到兩年時間,再上馬恐怕有些……

但是這種上馬、下馬,又上馬的是還少了嗎?當年的強五,後來的殲轟七、甚至殲十都是一直風波不斷。

劉司令看到空軍有意思要重新上馬這個項目,覺得海軍方面還是可以支持一下。

「重新上馬四發轟六,我們海空軍一起抬轎子,一定要將這個項目做出來。還有發動機這方面,我們這次也可以研究一下有沒有可能再次上馬渦扇9,這次上馬渦扇九我們難度可以降低一些,沒有加力燃燒室我們可以更快拿出成果。」

一次就拿出完整的渦扇九,這在資金、時間上都有些困難,先做出無加力燃燒室的渦扇九的確是一個還算不錯的辦法。

本來這次就沒有想到會談到重新上馬轟六I,對於從新上馬斯貝更是沒有一點準備,自然就沒有通知到紅旗廠方面,不過好在在帝都還有一個大能,這位當年可是直接負責斯貝國產化的總設計師,現在需要把他請過來。

空軍方面還是挺實事求是,這個時候還是知道要徵求一下有關方面的意見,空軍張司令建議著。

「關於重新上馬無加力燃燒室的渦扇九項目,我們需要搞過斯貝的專業人員,要有紅旗廠現在的負責人,還需要當年的總設計師吳大觀來參加會議,所以現在先不忙著談加油機項目,在受油機上面我們同樣需要討論一下。」

要談到受油機,那就必須要先由海軍說話了,現在最需要加油機的可就是海軍方面,海軍對受油機的選擇上是,新的超七是排在殲八後面的。

劉司令見這裡說到了受油機方面,自然就要說起海軍最需要的超七。

「受油機方面我們已經有了打算,我們要對現在的超級殲教七修改去掉後面的座艙,重新設計起落架,騰出重型掛點,這款新超七多用途戰機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我們要用它做受油機,所以我們的意見就是受油機現在超七上面做,殲八受油機項目先放放。」

劉司令的一句話就指明要用超七做受油機,空軍也沒有什麼多說的,不管是用超七還是殲八做國內第一架受油機,他們都沒有異議,因為空軍現在對超七同樣有了很大的興趣。

上次軍隊總參派人去參超級殲教七的首飛之後,回來開會討論,可不僅僅只是海軍方面,空軍同樣參加到了這次討論,而得出的結論自然是要大力支持這款新的超七戰機,甚至空軍方面有人建議要放氣其它的殲七改進型號。

這足以看出,新機的設計之先進,已經足以威脅到其它的殲七小改型號了,不過空軍方面對放棄其它的殲七改進項目依然有些不放心。

原因自然是對新的超七能不能如期定型裝備部隊有很大的疑慮,現在的殲七三戰鬥機就是空軍比較看好的,畢竟這次海軍在超七戰機上面佔了主要的大頭,肯定新機就比較偏重中低空機動和多用途。

空軍不需要多用途,他們需要的是殲七那樣的中高空機動性不錯的戰鬥機,如果低空可以得到兼顧自然就更好了,空軍在對地攻擊方面有專門的強擊機,所以在超七的性能上面空軍和海軍依然有不同的需求。

「這個我們沒有意見,但是我們不需要多用途能力,我們需要保留高空作戰能力,以及新機的中距離截擊作戰能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