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這裡面的關節之處,楊輝實在唏噓不已,也不知道是該說紅旗廠太小氣,還是該說雙方血海深仇太誤人誤己。
這一切都是因為發動機下馬才會有這事,若是渦扇九繼續下去了,自然也就不會紅旗廠和黎明廠的合作,若是渦扇六成功了,同樣也就不會有渦噴14的上馬,這些都是造化弄人。
楊輝不能對紅旗廠的做法評論什麼,但是現在紅旗廠拿出了他們的技術,那就是基地的座上賓,是合作方。
「若是這樣,我們這個項目就更加有希望了,我們新飛機可是等著發動機下鍋,它不能不急啊。」
看過了最關鍵的高溫渦輪葉片,整個人都神情氣爽。隨著白所長繼續往一邊的辦公室而去,期間看到了楊輝剛來所里時,缺研發資金想要自己去賣茶葉蛋的大波哥,不過現在大波哥的環形燃燒室項目『人丁興旺』,忙碌的身影讓楊輝不好意思前去打擾。
最後走到了風扇研發組,這裡是渦輪風扇是發動機的又一個關鍵部分,在這裡需要設計出壓縮效率強大的風扇,風扇壓縮效率越強,自然發動機的效率越高。
只是站到外面,不忍打擾裡面的研發,白所長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發動機的風扇我們自己設計了第二、第三級,第一級風扇比較困難,我們和紅旗廠一起搞。由於我們是中等推力的發動機,同時在尺寸上面限制比較嚴格,第一級風扇要有較高的壓縮效率,我們同時又選擇了優化風扇葉型,提高效率。」
優化葉型倒是一個不增加尺寸的同時增加效率的好辦法,只不過,沒有革命性的葉片造型,就不可能會有太驚人的突破,好在這只是一款小涵道比渦扇,風扇尺寸不放大太多的情況下再優化一下葉型還是可以滿足需要。
加力燃燒室、新的發動機外機匣、發動機控制系統,這些方面都不用太多關注,只要錢投進去了,以所里現在的技術能力還是可以做到。
一路走到了新發動機研製資料室,終於將發動機各個項目進度搞明白了。這個時候白所長突然對楊輝神秘的說著。
「楊輝,你跟我過來,給你看一樣東西,這個是我現在最頭疼的一個項目,現在我都還找不到辦法該怎麼辦。」
神秘的白所長成功的將楊輝的好奇心勾起來了,能夠讓所長頭疼的事因該挺大的,還是好好的去看看。
打開資料室,往裡面走,直到資料室最裡面,在最裡面放著厚厚的好幾大堆書,似乎還是英文原版的,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這種東西不應該是放到圖書室嗎?怎麼跑到了資料室。
走過去拿起厚厚的一本仔細看,楊輝這才看明白是什麼東西。看明白之後,楊輝算是知道了,這東西絕對是個燙手的山芋啊。
「所長,這是紅旗廠那邊拿過來的?英國的發動機研製技術規範可以一點也不好玩兒,這是怎麼回事?」
知道楊輝明白這書的意思,白所長不多贅言,直奔主題:「沒錯,這就是英國羅羅公司的發動機研製規範,這是於總師交給我的,要我們在新發動機的研製中,不要在規範上面全部沿用國內的老規範。我們的技術規範是蘇聯拿過來的,現在不能適應新的要求了。」
聽到白所長所說的,楊輝深有所感,按照老的技術規範是沒辦法指導研製出新一代發動機,一代發動機研製規範,相對應一代研製思想。
國內的老規範落後,羅羅提供的這些規範也先進不到哪裡去,這斯貝的研製時間在六十年代,在那個時候航空器的研製思想相比現在的主流思想還是有些落後了。
在六十年代的時候,航空器研製思想在經歷了五十年代的多次大事故之後,人們不僅找出了在氣動上的原因,同時在飛行器的設計結構上也找到了很多不足之處。
飛行器的設計思想在六十年代前還是老式的動強度設計思想,這種思想說直白一些,就是按照飛行器的材料性能來計算、設計結構。認為只要結構可以承受住飛行器的自身重量和最大載荷就行了。
但是這些並沒有考慮到飛行器的工作環境,在飛行中各種外力反覆交叉施加在飛行器上面,就會發生多次的形變,造成疲勞。比如:
飛機在地面沒有起飛時,機翼受到自身重力和翼下掛載物體的重力載荷,機翼就會向下發生形變,但是在起飛後有了升力,機翼又向上翹起。就在這樣的反覆之下,機翼不斷的重複著形變,加上其它特殊大過載機動,這時候製造材料就出現了疲勞損傷,伴隨著疲勞損傷到了一定的程度,結構就會被破壞,機毀人亡自然就不可避免。
這就是疲勞損傷,在六十年代才被人們發現,隨著疲勞損傷的發現之後,各個機械行業都或多或少的獲益,同樣在發動機製造上面,也引入了疲勞損傷的思想。
概括出來就是疲勞安全壽命設計思想:而這也就是斯貝發動機研製時候的思想,這些思想通過設計規範表現出來,具體指導發動機設計試驗。
疲勞安全壽麵設計思想在從六十年代一直發展,到後世一直沒有被取代。但是疲勞安全壽命設計思想,是指在設計時候認為在結構中不能有缺陷,一單有缺陷那就報廢。
這種思想貫穿了斯貝的設計,同樣共和國引進的蘇聯設計規範也是這樣:只要結構上出現缺陷、裂紋馬上就報廢。
疲勞安全壽命思想指導下的產品自然就是相當可靠,同時也就相當的浪費,有的零部件並不是出現裂紋就不能使用。很多時候零部件出現裂紋到完全斷裂之間還有很長的使用壽命,若是就這樣報廢了那麼就顯得太過於浪費。
這時候怎麼辦?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了新的設計思想:損傷容限和耐久性(經濟壽命)設計思想。
這種思想相當有意思,相當經濟,在這種設計思想中生產的產品不再是一出現裂紋就報廢,而是繼續使用。
有裂紋不可怕,繼續使用就好,按照損傷容限和耐久性設計思想設計的發動機,在設計試驗中已經測試出了零部件斷裂的數據,知道零部件在出現損傷後在什麼時候才會斷裂,那就繼續使用,平時注意多多檢查,按時間返廠大修就好。
這樣的設計思想設計出來的產品自然是壽命長久,這將榨乾零部件的所有使用壽命,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這就是為什麼這種設計思想所測試出的發動機壽命,被稱為經濟壽命的原因。
說了這麼多,終於反應過來。這麼經濟的設計思想,那肯定是窮人的最喜歡的啊,這樣思想設計出來的飛行器肯定是現在共和國軍隊的最愛,現在國內軍隊是最寒磣的時候,恨不得一分錢當兩分錢花。
能夠為軍隊節約資金的同時還能保證產品的質量,這簡直就是求之不得啊。
設計思想的確很不錯,但是在這83年的時候,損傷容限設計還在探索階段,還沒有那個國家真正在新機的設計中引入這種思想,自然在設計規範中也就是使用老式的疲勞安全壽命思想,這在楊輝看來已經是落後了,也不符合共和國國情。
上輩子,在八十年代中後期美國的軍用飛機設計中就引入了這種設計思想,共和國也是九十年代初引入了這種設計思想。現在八三年算是黎明前夜,率先引入這個思想無疑是最好的,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