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進退 第174章 危機擴散(十六)

「先生們,你們參加過工人區失業工人集會么?」議員塞西爾·羅得斯在議會裡面大聲說道。

這個問題過於尖銳,所有議員都不敢吭聲。英國經濟起起伏伏,經濟危機十年一次,失業工人們在議員老爺眼裡如同洪水猛獸。這倒不是說這幫議員們天生就良心喪盡,甚至在這幫人執掌了權力之後也不意味著他們的憐憫心從此完全枯竭。但是,這幫人是有立場的。讓議員先生們討論增加就業機會,提高人民收入,最後惠及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民眾。他們會談。可公開談失業工人,還是用某種程度認同失業工人理念的語氣去講,這無疑是大忌。

「在那些會議上,我聽到工人們喊得最多的只有一個詞,『麵包』『麵包』『麵包』!」塞西爾·羅得斯根本不在乎其他議員的目光,不管別人怎麼看待他,他對自己的評價挺高。包括賺錢能力與道德水平。

「我想很多議員,或者說所有議員都知道一件事。根據《泰晤士報》報道的消息,中國已經提出了國家兜底的社會制度。由於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超出了中國人食用的絕對上限,他們準備以保證人民吃到不至於挨餓的糧食為基礎,建立起一個社會保障體系。對這個體制,我們有批評,有嘲笑。可是我相信,在中國失業工人的集會中,大概是不會喊出『饅頭』『饅頭』『饅頭』的呼聲來。」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食品的介紹欄目在歐洲挺多。中國餐廳在歐洲開始流行,塞西爾·羅得斯自己也吃過中國饅頭,很清楚中國的饅頭等同英國的麵包。

「中國為什麼強大起來?在東南亞,他們生產棕櫚、橡膠和柚木。在蘇丹,他們生產食鹽與苜蓿。在東非,他們修鐵路,開礦山,源源不斷的把金、銀、銅等物資送回他們本土。在北美,我們曾經視為負擔的殖民地在中國人手中變成了擁有上萬英里鐵路的富庶之地。平原上有無邊無際的農場,山區則是大量的葡萄園。我聽說在北美西部的河口地區,中國人甚至搞起了人工孵化鮭魚卵的工作,50%以上的鮭魚卵都能孵化成功,讓中國人每年都收穫更多的鮭魚。」

「幾百年來,我們英國的船隻在這些地區來來往往。船上的英國人在望遠鏡裡面看到那些陸地之後,只是輕蔑哼一聲,稱其為蠻荒之地。或者帶著疑惑問,那裡能夠捕獵黑奴么?」

一陣自嘲的笑聲從議員群中傳出來,塞西爾·羅得斯把英國人描述的非常形象。直到中國人登上東非的土地之後,英國人乃至整個歐洲人才明白,原來盛產糧食的肥沃之地並非只有埃及尼羅河兩岸那塊。

蘇丹在歐洲人的印象里原本是酷熱荒漠,尼羅河從沙漠中滾滾而過。現在歐洲超過三分之一的苜蓿都是從蘇丹進口,品質高,價格低,歐洲農場主們都愛用。連盛產苜蓿的荷蘭都成了蘇丹苜蓿的大客戶,荷蘭優質乳酪大量進入歐洲市場。

質量高,還能說中國人有眼光,善於種植。價格低,那隻能說英國人走了眼。事後想想,那樣的荒漠土地根本沒人要,在蘇丹種苜蓿的土地成本等於零。苜蓿價格能不低么?

等笑聲停歇,塞西爾·羅得斯神色堅毅地說道:「先生們。提起土地,有些人想到的是在交易市場上的財富,有些人想到的是收取地租的來源,還有些人想到的是建設成狩獵場,或者擁有廣大土地的榮耀。可是對中國人來說,土地僅僅是用來搞生產的生產資料,除了用於生產之外,土地所有其他含義都被無情剝奪。我認為,中國的強大就在於此!」

這群嘲放的夠大,英國議會裡面代表土地交易的議員,代表地主利益的議員,還有本身就是大富豪的議員都感覺到某種程度的被冒犯。不過用掌聲來表達支持的議員也不是沒有,數量不能算低。英國畢竟是老牌工業國,已經脫離舊土地制度的力量代表比例頗高。

簡單向支持自己的議員揮手致意,塞西爾·羅得斯鏗鏘有力的繼續說了下去,「把土地視為財富,視為賺錢工具的觀點讓我們英國在競爭中全面落在中國後面。現在到了改變這種看法的時候啦!先生們,我們大英帝國擁有的土地難道不足以讓每一個居民過上富裕的生活么?我們的土地夠!我們大英帝國擁有的土地難道不足以讓英國的工廠都得到最廉價的礦石供應么?我們的礦山夠!我們大英帝國擁有的土地難道不能讓每一個英國家庭養五個到六個孩子,又讓每一對孩子還能繁衍五個到六個孩子么?我們的土地絕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現在大英帝國四千萬萬居民,下一代就應該有一億兩千萬萬,再下一代應該有三億六千萬。廣袤的國土,眾多的人口,強大的工業必將可以扭轉我們現在面對中國的劣勢。改變的時刻就在當下。只要一步,走出扭轉我們對土地觀念的一步,光明的未來就會降臨在大英帝國的身上!」

如果韋澤、馬叔、恩叔也在英國議會席位上聽議員塞西爾·羅得斯的演講,他們大概會呆住吧。中國搞了土地國有化的制度,中國剝奪了土地的私有屬性,將土地的屬性定位為社會大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料。這個制度在歐洲激發了土地私有者們的無比仇恨,大富豪仇恨它,大地主仇恨它,甚至普通的土地私有者們都敵視土地國有制度。然而在資本主義領頭羊英國的議會中,塞西爾·羅得斯這位殖民政治家除了用響亮的聲音喊出那句「土地國有」的禁忌之言外,明確表明了改變土地屬性的意見……

資本主義制度的生命力看似還沒到枯竭的時候呢。

在怒斥的反對聲和叫好鼓掌的支持聲中,塞西爾·羅得斯結束了自己的發言。

這位殖民帝國主義者並不打算把自己的想法限於一次演講,之後的幾天裡面,塞西爾·羅得斯把英國重量級人物拜訪了一圈。有些人已經聽過塞西爾·羅得斯的理念,有些人並沒有聽過塞西爾·羅得斯的設想。

鑽石巨頭,礦業巨頭,英國議會議員,牛津大學畢業生,塞西爾·羅得斯先生推銷著他的理念:收復美國,把英國首都遷到北美,建立起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工業發達的新英國。

英國本土狹小,土地早就有主。議員塞西爾·羅得斯並不准備在關係錯綜複雜的英倫三島上搞土地革命。他著眼的是土地面積幾十倍於英倫三島的美國。如果能拿下美國,把大英帝國從一個歐洲邊緣的島國變成一個真正的強大大陸國家,英國的未來就完全不同。

「大英帝國並不是從一個歐洲國家變成一個北美國家。如果您這麼認為,我認為只是一種曲解。無線電報與海底電纜讓英倫三島和北美之間的通訊變得無比迅捷。情報交流不過是一小時,甚至是幾分鐘的事情。」面對重量級人物有關英國屬性變化的質疑,議員塞西爾·羅得斯努力解釋著。

「當下的現狀是英倫三島支撐著整個大英帝國,如果我的建議能夠得到通過的話,本來就已經無比強大的英倫三島背後有一個實力超過英倫三島十倍的強大本土支持。英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不僅不會降低,反倒會幾倍,十幾倍的增加。閣下,以現在英國的土地,您認為英國人口能在未來四十年內增加到現在的四倍么?可一旦奪回北美,我可以保證,英國人口就能達到現在的四倍,甚至更多。那時候大英帝國一國人口就相當於整個歐洲人口的總和,面對這樣的大英帝國,歐洲國家還敢有任何反抗不成?」

這個前景很容易理解,英國巨頭們唯一不能接受的大概是議員塞西爾·羅得斯這種革命性的態度。付出巨大的代價吞併美國之後居然要在北美搞起土地國有制。議員塞西爾·羅得斯應該表示由英國巨頭們在北美搞起新一輪瓜分才對么。

但是議員塞西爾·羅得斯是個有理想的人,他堅信,新的英國應該以有全新的進步姿態。

1873到1881年的8年里,羅得斯除了從事經濟投機活動外,還用近一半的時間回國到牛津大學學習經濟和哲學。在這8年中,羅得斯的一整套極端反動的理論開始形成。牛津的一位哲學家曾經告訴他,英國要成為「全世界光明的源泉,和平的中心」,就「必須抓住任何一塊它能插足的富饒的荒地,盡它所能,又快又遠地建立由最有力量、最勇敢的人開拓的殖民地」。

英國當下的強敵中國的崛起雖然很意外,甚至很古怪,可中國的崛起之路在議員塞西爾·羅得斯看來恰恰是走了這樣的道路。強大勇敢的中國人所到之處,野蠻變成了文明,蠻荒變成了富饒。既然土地國有制度被證明其行之有效,英國沒有理由拒絕學習敵人的成功智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