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四艘戰列艦在內的十二艘英國軍艦面對五艘俄國軍艦,最大的噸位不過是3000多噸的鐵甲艦,這樣的戰鬥本來就沒什麼懸念。當勝利的消息通過電報傳到倫敦的英國海軍部之後,英國海軍部內卻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各種各樣的喜悅有著差不多的共識,「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還能再日歐洲各國一百年。」
也不能怪英國人如此歡喜,如果沒有無線電的話,大英帝國海軍面對在溜得比兔子都快的俄國軍艦,還未必能如此輕鬆就抓個正著。說不定三艘逃竄的俄國軍艦中有一兩艘甚至能逃出生天。靠了無線電聯絡,英國海軍的作戰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兩倍。在北大西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能夠在正面作戰中贏過英國,但是海戰中最難的莫過於如何讓大英帝國有效的正面和敵人作戰。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分享這樣的快樂。「你們這些人是幹什麼吃的?」主管無線電部門的軍官對著犯了錯的下屬大發雷霆。理論上,無線電部門是此次戰爭裡頭功勞極大的部門,不該遭到如此無妄之災,不過偏偏挨罵的就是這些人。因為操作不當,十二台無線電中有兩台無線電的重要部件被電流燒毀了。中國人出售的無線電價格並不算貴,價格超過同重量的純銅好幾倍。但這是購買整機的價錢,關鍵部件的價格大大超過同重量的白銀,現在燒毀的無疑就是這種關鍵部件。
具體操作人員也是哭喪著臉,最初見到無線電發報機的時候,英國方面覺得這體積不大的玩意基本都是由金屬以及木頭製成,應該屬於耐用品。誰知道由這些金屬和木頭包圍的某些部件嬌氣的令人髮指,需要一系列相當認真的預熱,對電壓的調正。這才能正常使用。隨隨便便就開機,引發的結果就是燒管子。
專利本身的介紹裡面包含不少語焉不詳的東西,中國在英國申請的專利保護,除非是英國現在肯投資,花大價錢購買生產設備和技術。否則的話這幫人要麼就老老實實的小心伺候這些嬌貴的器件,要麼就老老實實的花著不菲的價格從中國繼續購買部件。
罵完了自家人,英國技術部門也充分利用了廢物。然而對電子管的分解得到的結果令他們大失所望,這就是一些玻璃和少許金屬網組成的零件。單看分解後得到回收物,無論如何都不像是值那筆錢的物件。可英國人也做過相當的測試,測試結果是,如果沒有電子管的參與,不管用任何別的方式,都無法實現無線電發報的功能。電子管正如中國人所講,乃是發報機的核心零件。
「不管付出什麼代價,無論如何都要讓電子管國產化!」英國技術部門接到了嚴令。
這種不快僅僅發生在很小的範圍內,英國財大氣粗,根本不在乎這點錢。而且與戰果相比,三艘俄國軍艦的價值遠超過這些無線電的支出。更重要的是,三艘軍艦裡面有兩艘竟然看形勢不對就投降了。只有一艘在經過短暫而猛烈的交火之後被英國海軍擊沉。俘獲兩艘俄國軍艦,這收益更大。英國隨即向中國下了訂單,希望能夠購買一百二十台無線電。對於規模龐大的皇家海軍來說,這僅僅是初裝的嘗試而已。
造艦大師威廉·懷特也奉命到英國海軍部,一眾海軍部以及少量陸軍部的官員詢問大師,「聽說您已經確定了中國無線電的使用時間?」
「是的。」設計大師威廉·懷特邊說邊讓助手在黑板上掛起了一幅圖,那是中國作為「戰爭賠款」送給英國人的一艘中國巡洋艦的結構圖。
「這次,在指揮部後面有一個艙室,就在桅杆下面。」威廉·懷特指著圖對一種軍官們講到。海軍部的人對此經驗豐富,他們都參觀過中國軍艦,一看圖紙就能想起那個艙室。至少是知道了那個艙室在全艦上的位置。
「我一直很奇怪這個艙室的作用,其他艙室都有非常明確的作用。只有這一個的位置很好,但是卻又難找到最合適的用途。直到有了無線電之後,我再次仔細查看了圖紙,又對那艘軍艦進行了實地考察。最後我能確定,這個位置是無線電收發室。從這裡通上電纜,直接連通道桅杆頂端的天線上。這裡就是中國軍艦設計時就準備好的艙室。」威廉·懷特大師有條不紊的做著情報分析。
聽了這個分析,所有英國海軍高官的臉色都變了。這艘軍艦大概是1874年的產品,如果從設計開始算,搞不好是1870年就基本完成了設計。也就是說,早在15年前,中國人已經有了成熟的無線電技術。如果真的如此,那就意味著早在15年前,中國的科級就發展到大大超過英國的水平。
即便不談英國人的自尊心,單從現實中來講,這也讓英國高官們覺得完全不可能。如果中國的科級到了這樣的地步,那為何在1840年中國還被英國人打到落花流水的地步。所以造艦大師威廉·懷特的看法僅僅被認為是一個佐證。英國軍方討論起另外一件事,「我們要不要邀請中國海軍到英國來訪問。」
「如果按照外交部所說,中國海軍並不試圖在大西洋存在。我們現在邀請他們到英國訪問,只是讓歐洲各國覺得英國在懼怕中國。海軍認為這麼做並不合適。就算是我們要和中國進行某些海軍上的合作,印度洋才是最好的場所。」海軍大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太平洋那是沒辦法,英國在太平洋維持一支存在意義的海軍,只是浪費財力。中國人要稱霸太平洋,就讓中國人去折騰吧。但是印度洋卻不能放過,就現在來看,中英兩國之間的海上較量將在印度洋展開。
陸軍也有差不多的想法,在中國海軍大大顯擺一番之後,英國人再做出這樣的動作,在歐洲其他國家眼中的英國未免就是服軟的表現。所以軍方的態度很快就統合起來,英國不接受中國在大西洋擺譜,更沒有理由給中國抬轎。
英國外長得到了軍法給他的會議記錄之後,只能在這個局面之下竭盡自己的力量把戲唱好。9月24日,整個歐洲都知道了一件很轟動的事情,英國艦隊在保加利亞附近海域幹掉了俄國的一支小艦隊。在中國海軍大大顯擺一番之後,英國人用實力證明誰才是歐洲海上的真正老大。
對於俄國挨打的事情,整個歐洲幾乎是一邊倒的表示了支持。俾斯麥首相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只是哼了一聲,甚至懶得評論。三皇同盟的目的是要對付法國,至於源遠流長的英俄矛盾,德國並沒有介入的打算。同樣是三皇同盟成員的奧匈帝國則是喜笑顏開。英國佬打擊俄國海軍,等於是把俄國從保加利亞驅逐出去。對於已經和羅馬尼亞有軍事同盟條約的奧匈帝國,這是天大的好消息。
奧斯曼帝國對此的態度是「英國打得不夠狠!如果直接打到克里米亞,把俄國黑海艦隊給消滅了才好。」
北歐一眾國家與俄國是世仇,他們和俄國打了幾百年的仗,也就這幾十年才消停下來。挪威、瑞典都讓俄國人狠狠的割了不少地,聽說俄國人被打,北歐諸國的宮廷中都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俄國就如班上那個身材魁梧到處欺負人的壞學生,現在被班上看似紳士的小白臉班長瞅准機會猛捶一番,於是班上人人都感覺高興。當然,俄國是不會高興的。
沙皇再也沒有入侵保加利亞時「沙皇在釣魚,歐洲可以等」的豪邁,這位剛滿40歲,還算是不老的君主和他的一眾大臣們在聖彼得堡召開了應對英國行動的會議。說是會議,最初的十五分鐘,會場裡面飛舞著對印度女皇伊麗莎白的精彩怒罵。
理論上俄國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派出海軍襲擊英國艦隊,以找回自家的場子。實際上俄國人完全沒這膽量。已經損失了五艘軍艦,再打起來的結果只能是損失更多。如果不能在海軍方面找回場子,能對英國進行攻擊的大概就只剩陸地。可俄國想在陸地上打擊英國,能剩下的途徑只有對英國的走狗奧斯曼帝國下手。
也就在此時,英國向包括整個俄國在內的「有關各方」發了一份邀請,請這些有關方面的國家到倫敦參加一次國際會議。討論最近歐洲逐漸緊張的局面。
看到會議地點設在倫敦,沙皇尼古拉三世立刻拍著桌子喝道:「如果英國真的要召開這次會議,那就歐洲各國在聖彼得堡開會吧。我是絕不會去倫敦的!」
俄國作為有關方的大頭拒絕開會,這個消息通過報紙在歐洲引發了軒然大波。其他勢力方面也挺為難的,如果俄國拒絕參加會議,那這會議就跟沒開一樣。最後還是沉得住的俾斯麥首相公開提出了倡議,在柏林召開這次會議。
這已經是俄國沙皇能接受的底線,雖然覺得德國在歐洲外交領域越來越出風頭,英國也只能暫時答應了德國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