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血潮 第363章 清算前的結算(九)

1881年11月20日,伊斯坦布爾已經很冷,奧斯曼證券交易所裡面雖然新安裝了中國提供的「新式」供暖設施,可證券交易員們的心也幾乎在冰點。美國、法國、英國的股票都在暴跌。拋售,拋售,拋售,所有交易員們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

奧斯曼帝國官方與中國的外交關係還算馬馬虎虎,但是股票交易員們並沒有因此而對中國有什麼好感,他們中間不少人都在低聲咒罵著中國。英國艦隊遭到重創的事情普遍被奧斯曼帝國的交易員認為是此次股票暴跌的根本原因。

距離奧斯曼股票交易所不遠,就是奧斯曼中央銀行。這裡同樣安裝了中國的「新式」供暖設施,壁爐與其他取暖設備都已經停止工作,由鍋爐與鑄鐵暖氣片組成的暖氣系統提供了舒適的溫度,同時也避免了嗆人的氣味。

在中央銀行裡面,中國代表與奧斯曼帝國財政大臣正在討論早就計畫的鐵路網系統。

中國代表已經完成了前面的敘述,此時他陳述著最終結論,「英國已經不可能阻止巴士拉鐵路的興建,這條鐵路已經可以開始動工。」

奧斯曼財政大臣並沒有露出樂觀的表情,開始滲透進中東的中國讓奧斯曼帝國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而且奧斯曼帝國畢竟是一個大國,大國的利益從來不會是單純的。在俄國試圖入侵奧斯曼帝國的時候,英國是奧斯曼帝國背後最大的支持者。中國與俄國在瓜分了中亞之後表現出來的則是一片和平的跡象。

看到奧斯曼帝國財政大臣的表情,中國代表就開始恐嚇起這個歐洲病夫,「我想閣下應該聽說過,俄國已經有了再次對奧斯曼帝國下手的意思。上次的失敗不僅沒有讓俄國人畏懼,反倒讓俄國有著強烈的復仇打算。他們正在挑動亞美尼亞人,挑動波斯灣地區的阿拉伯人。如果沒有鐵路網,貴國準備怎麼對付當地人?而且英國就算是在俄國進攻奧斯曼帝國的時候支持奧斯曼帝國,他們也會樂於見到波斯灣地區脫離奧斯曼帝國的掌握。以閣下的睿智,我相信您肯定很清楚這個鐵路網的意義。」

奧斯曼帝國財政大臣當然很睿智,他的睿智足以分清中國也不是什麼純潔的天使。財政大臣說道:「貴國要求得到巴士拉地區的租界,我國認為這並不合適。」

中國特使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勸說道:「我們修鐵路,所有的物資都得通過海路運到巴士拉。如果沒有一片租界,我們怎麼可能站得住腳?英國人萬一打過來,我們怎麼抵抗呢?」

這理由太過於牽強,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大臣連連搖頭,「我國實在是不能接受這樣的要求。」不管接下來中國特使怎麼威逼利誘,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大臣都堅決不答應。

看談不下來在巴士拉紮下腳跟,中國特使破罐破摔地說道:「我國現在需要在波斯灣有個立足點,你不讓我們去巴士拉,那總得在那附近給我們劃片地,讓我們落腳吧!如果這個要求都無法實現的話,我國在很多地方就只能採取中立的態度了。」

這個威脅是很現實的,如果中國中立了,奧斯曼帝國就只能自己去面對蠢蠢欲動的俄國。英國戰敗之後,俄國不可能對此毫無表示。黑海艦隊在這幾天裡面已經有了動作。即便黑海艦隊的實力不如奧斯曼帝國,他們還是嘗試接近奧斯曼帝國的艦隊。

奧斯曼帝國財政部長裝作沉思,過了好一陣之後他說道:「貴國可以去科威特縣建立自己的停泊點。那裡的位置很不錯呢。」

「科威特縣?」中國使者疑惑的問道。

「對,科威特縣是巴士拉省下的一個縣,距離巴士拉很近。那裡地形平坦,交通方便。距離巴士拉很近,非常適合建立倉庫以存放修鐵路的材料。」奧斯曼帝國財政部長努力扇動著。

「真的有你說的這麼好?那我們得去看看才行。」中國特使狐疑地說道。

「地圖上就看的很清楚了。」奧斯曼帝國財政部長完全沒有讓中國特使實地考察的意思。

「你指一下科威特縣在哪裡。」中國特使想確定一下。等看完奧斯曼帝國財政部長不情不願指出的位置,中國特使怒道:「那裡不是一片沙漠么?!」

廢話!奧斯曼帝國財政部長心道,奧斯曼帝國怎麼可能讓中國在巴士拉紮下腳跟。科威特縣原本屬於薩巴赫家族,1756年取得統治權,建立了科威特酋長國。1822年英國總督從巴士拉遷至科威特。1871年科成為奧斯曼帝國巴士拉省的一個縣。

科威特縣是英國人試圖在波斯灣紮下的釘子,既然中國與英國打仗,那麼就讓中國和英國在這裡爭奪去吧。巴士拉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交匯的夏台·阿拉伯河西岸,南距波斯灣55公里。這個富饒的要害之地是奧斯曼帝國控制波斯灣的核心城市,怎麼可能接受讓其他國家的人在此盤踞。

雙方又撤了好一陣子,看奧斯曼帝國財政部長態度堅決,中國特使只能說先回去向中央稟報一下。奧斯曼帝國財政部長還敲著邊鼓,「請你們快一些,租借科威特縣的事情在宮廷裡面有很多人反對,我們現在也是頂著壓力做出的決定,如果貴國遲疑不決,這件事只怕會有變數。」

在奧斯曼帝國的逼迫之下,中國特使只能和中國駐奧斯曼帝國大使商量了一下,最終簽署了條約。中國免費為奧斯曼帝國修建鐵路網,作為報償,奧斯曼帝國答應中國租用科威特10年。續租由兩國在之後商量著辦。

12月10日,協議正式簽署之後,中國特使回國復命。電報立刻就把消息發回了中國國內,中央隨即命令駐英國大使前去與英國談判。

此時中國駐英國大使呂成不在倫敦。英國外交經驗豐富,戰敗兼經濟危機的當下,他們恰恰是沒有絲毫的讓步。這種時候的輕率讓步只會給中國撈取更多好處的機會,所以第一輪談判中雙方各說各話,坦率的表達著自己的立場,談判無疾而終。

中國駐英國大使呂成也沒有再逼著英國表態,他乾脆出門旅行。旅行的目的地是位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

在16世紀初,格拉斯哥已是重要的宗教與學術城市,也是蘇格蘭對美洲貿易的重要中心,商人從美洲大量輸入美國煙草和加勒比海地區的白糖,然後再轉售至不列顛群島和歐洲大陸的其他地方。1770年代克萊德河的加深使到較大的船隻航行到河的更上游,這對19世紀格拉斯哥工業,特別是造船業的勃發起了直接的促進作用。到了19世紀末維多利亞時代,格拉斯哥已有了「大英帝國第二城市」的美譽。當時全世界的船隻和火車大多都是在格拉斯哥製造的。

12月12日,格拉斯哥的最低氣溫已經降到0度以下,中國大使呂成坐在溫暖的馬車裡面,圍著以格拉斯哥銀行為中心的街區饒了一圈。倒不是呂成不想在目的地格拉斯哥銀行正門那裡下車,而是太多人此時正堵在銀行門口,他們要求格拉斯哥銀行支付他們在銀行裡頭的存款。

呂成大使看著街上洶湧的人群,悠然的打了個哈欠。大冬天裡面,每個人都抄著手,口鼻處噴著白霧。從服裝上看,要求格拉斯哥銀行支付存款的人大多都是工人、小商人之類的城市階層。他們的情緒都很激動,表現出來的則是憤怒或者沮喪。在呂程的位置上能看到的是大量的警察正在圍著銀行,看來不想讓群眾們衝進銀行裡面去。

「呂大使,咱們還是先回去等消息吧。」隨行的警衛勸道。最近因為戰爭的關係,英國對中國的態度非常不友好。加上英國報紙連篇累牘的大罵中國是造成此次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這讓英國群眾本來就敏感的神經更加脆弱。脆弱就代表失控,已經發生多起英國民眾針對旅英中國人的衝突。呂程大使是以慰問中國留學生的名義到格拉斯哥來的。格拉斯哥大學始建於1451年,是全球最為古老的十所大學之一,英國老牌名校。不少中國留學生都在這所學校留學。

當然,呂成大使的真正目的則是來看看局面。如果真的如中國所期待的那樣,負債纍纍的格拉斯哥銀行倒閉了,那可就太爽了。格拉斯哥銀行與太多當地製造企業有業務往來,很多企業完全依靠格拉斯哥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所以倒掉的可不是一家銀行,英國重要的火車製造業的金融服務體系會遭到重創,引發相當一段時間的混亂。

在這種時候中國大使出現在格拉斯哥的行動也是在提醒英國人,別以為中國不知道英國的底細。

呂成大使在格拉斯哥待到了12月15日。上午十點半,負責收集情報的使館工作人員滿臉喜色的衝進了會議室,他激動地喊道:「格拉斯哥銀行在九點半宣布破產啦!」

「很好!很好!」呂成滿臉喜色的站起身來,「我這就準備回倫敦去,和英國佬繼續談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