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如日中天

李南沒好氣地道:「那你乾脆把她們都帶到武陽來好了。」

聽得出來謝小波對到武陽市來上班,並不是像他說的那麼擔心。

其實,以他父親的身份,在江天省任何地方上班,都不會吃虧。

這次謝正榮讓謝小波到武陽市來上班,估計也是想讓他積累更多的基層經驗,這對他以後的發展也是大有好處的。

現在華夏國在考察幹部的時候,對基層經驗是十分看重的。

謝正榮作為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對這一點肯定十分地清楚,所以是有的放矢地去培養謝小波。

當然,把謝小波放在武陽市,也是有其考慮的,武陽市在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市委組織部長李逸風又是比較可靠的一個人,此外李南那小夥子也在武陽市發展得很好,謝小波跟李南又是好哥們,讓他們相互影響。

「哈哈,那算了,我還是到武陽市後重新發現目標吧。」謝小波道,「不說了,到時候到了武陽,我們隨時都可以聚。」

這個消息,對於李南來說,也算是好消息,一是以後跟謝小波在一個地方工作了,兄弟間可以互相幫助。二是從這個事情看來,至少謝小波的父親謝正榮對自己還是比較認可的。

李南的心情比較好,接下來繼續接受江燕的採訪。

實際上,江燕要寫關於上街和李南的報道,資料只需要從李笑那裡拿就可以了,李笑對李南到上街以後的種種工作措施,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李南把李笑當成親信,有什麼事情,也從來不隱瞞著他。實際上,李笑就相當於李南的秘書一樣。

江燕之所以還是要對李南進行採訪,主要是通過這個方式跟李南接觸,對李南有更多的了解,這樣在文章中報道到有關李南的情況的時候,就更加地真實貼切。

作為一名記者,江燕的基本素質還是很強的,既然要報道,那就寫出做好的報道來。

採訪完李南以後,江燕婉拒了李南吃午飯的邀請,在李笑的帶領下,親自去鄉村查看村村通工程的落實情況,她還帶了相機,到時候要照照片以便配合報道發出來。

對於江燕表現出來的職業素養,李南也是大為佩服的,要知道,現在很多記者,都非常地驕橫,採訪過程之中就喜歡吃拿卡要,在報道時候,往往也是不實之處很多。

九月十八日,武陽日報民生版刊登出了一篇長的報道,正是江燕到上街來採訪以後寫出來的,總結了上街的發展之路、變革之路,描繪出上街蒸蒸日上的前景。

這篇報道寫得非常詳盡,邏輯性很強,將上街發生的巨大變化,功歸於李南推行的幾項重點工程,分別是村村通、蔬菜合作社、費用改革、農民創業協會等,又將這些重點工程的落實情況進行了報道,從而通過這些細節描述來展示上街在管理上面的各種改變。

李南雖然在這篇文章中出現的次數不多,但是都出現在關鍵時刻,成為整篇文章中的一個靈魂,所以人們一看完這篇文章,就知道上街發生的這許多的變化,推行的許多變革,都是在李南的努力下才達到的,是李南的功勞。

「這個江燕,倒是挺會寫文章的。」李南看完報道,笑著道。

至少,江燕在文章之中,並沒有刻意誇大自己的作用,而是一種旁觀者冷靜的態度來描述所見所聞,是一種比較中立的第三者的視覺,這樣的話就更容易讓人信服。

這篇報道出來,很快就有不少領導閱讀到了。

肖冬冬看到這篇文章,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自語道:「這傢伙,到哪裡找來的槍手,這文章寫得好。」

她這樣說,並不是真的在說李南找槍手寫文章,而是一種十分高興的表示。

區委書記李再安看著這篇文章,手指不停地在桌子上敲擊著,李南這小子果然不簡單,到上街也沒有多久,就搞出了不小的動靜,這文章上面寫的東西,他也是知道的,也明白文章並沒有誇大其詞。可以說,這篇文章,是把李南在上街的所作所為,進行了一個全面的總結,把他的工作集中展現了出來。

「想不到,這小子不知不覺就搞出了不小的動靜,粗看起來,似乎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但是一總結,這小子還挺有規劃,這麼搞下去,上街的發展,倒是指日可待。可惜了,這傢伙跟肖冬冬關係太深了,不能為我所用。」

李再安心中充滿了遺憾,不管怎麼說,作為領導的,都希望自己的手下有幾個能幹事的人,這樣可以為自己分憂。

同時,市委不少領導也看到這篇文章,其中自然包括市委書記李重喜,市委組織部長李逸風等人,他們對李南都是比較看好的,看到他在上街已經搞出了一些名堂,也都十分地高興。

李逸風本來要給李南打個電話勉勵一番的,不過剛剛拿起電話,又放了下去,李南人還年輕,雖然干出了成績,但是要走的路還很長,就少一些表揚多一些鞭策吧。

武陽市馬上就要開黨代會了,這段時間,武陽日報針對各方面的工作,在做報道,而民生系列,是一個重頭戲,上街則被放在了開篇,影響力自然就要大一些。

經過這篇文章報道,李南的知名度,倒是又增長了不少。

當然,李南也知道,這些名聲,都只是次要的,關鍵是要自己做更多的實事,只有這樣,才能一步步發展得更好。

黨代會,是武陽市政治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市內各家媒體都在進行全方位的報道,現在臨近開會只有幾天時間了,各位市委領導們,也都集中到處視察、發表講話,同時也是安撫人心。

九月十六日上午,市委書記李重喜在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以及分管工業的副市長陪同下,前來利平區視察工作。

李重喜先是在會議室聽取了利平區委的工作彙報,然後便直接前往上街視察工作。

之前他也沒有說要到上街視察,所以,李南也是臨時接到區委辦的通知。

市委書記來視察工作,辦事處自然不敢怠慢,不過這個時侯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準備工作,就是趕緊打掃一下衛生,布置一下會場,同時幾位主要領導趕緊熟悉一下辦事處的各類數據,擬一下彙報大綱,不然的話,到時候面對市委書記,什麼東西都將不出來,那就丟臉了。

要知道,市委書記來視察,武陽電視台是要進行報道的。

十點鐘,李重喜一行便到了上街,不過李重喜並沒有去辦公室聽取奚曉建和李南的彙報,而是要去蔬菜合作社看看。

「小李,聽說蔬菜合作社,是七個大學生搞的,看來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有幹勁了啊。」李重喜笑著對李南道,「你也是年輕人,跟他們應該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要持續不斷地加強對他們的幫助,讓他們的創業做得更好,他們的企業發展了,也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嘛。」

李南恭敬地道:「我一定記住李書記的指示,大力加強扶持。」

上次因為宋嫣然的事情,周正還邀請李南一起去見李重喜的,不過李南卻是拒絕了。

不過從那個事情,李南知道至少李重喜對自己有了一些印象。

李重喜點頭道:「嗯,在基層,就是要多干實事,多為老百姓做好事。」

陶希嘉等人接到通知得知書委書記要視察,心中都十分地激動,早就是嚴陣以待,等到見到李重喜,一個個激動得有點發抖,興奮地跟李重喜握手。

在李重喜視察的過程之中,陶希嘉等人可沒少說李南的好話,畢竟他們也是實話實說,這次他們在上街的創業之說以能夠這麼順利,跟李南的鼎力支持也是離不開的。

視察完蔬菜合作社,李重喜又去看了一下村村通工程的落實情況,順便去走訪了一家農民創業協會支持的農民創業企業。

他很平易近人地跟基層老百姓聊天,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同時也是在細緻地觀察上街的工作情況。

上次看到了日報上那篇文章以後,李重喜就對李南有了更大的興趣,這次到利平區來視察工作,就正好看看上街的情況,是不是真的如報道所說。

通過視察,李重喜感覺到,那些報道基本上是實話實說,上街的這些工作都是做得很紮實的。

「很不錯,我在上街看到了一種為老百姓辦實事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努力去發揚的。我們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可是怎麼為人民服務,很多人沒有一個具體的思路,我看上街的做法,就是很好的為人民服務的典型嘛。為老百姓辦實事,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安定、富裕的生活,這就是最好的為人民服務……」

面對武陽電視台的新聞,李重喜發表了重要講話。

這樣的鏡頭,到時候是要在電視新聞之中全程播放出來的。

這是市委書記李重喜對上街的工作的充分肯定。

當然,很多知道內情的人,都知道這些其實是李南一手促成的,這些工作,都是李南的功勞。

所以說,李重喜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