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南北之爭 第794章 西路軍接連數戰,李從璟大定江淮(一)

回了滁州,李從璟先是安排第五去休養,而後便召集眾將軍議,在諸將到來之前,李從璟先與眾幕僚將得到的情報淺淺分析了一番。

第五探知的消息比較詳細、全面,當然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包含所有細節,用兵策略的事徐景通不可能對蘇紅袖講解得太透徹,那不僅是蘇紅袖能夠聽懂的問題,也需要太多時間。

無論如何,吳國用兵江北的安排已經清楚,其中有幾處可以謀算的地方,是這回軍議的要點。

三通鼓畢,諸將到齊。

「淮南增援江北,兵分三路。」李從璟親自來到輿圖前,以刀指圖,「自楚地調遣精兵四萬,於廬州登岸,經廬州西進壽州,是為西路;自金陵調遣鐵甲三千,並及新募之勇八千增援揚州,是為中路;另遣水師順江出海,北上增援楚州,兵力四千左右,是為東路。」

李從璟環顧諸將,「西路兵馬日前已經在廬州登岸,如今已然進抵廬江、舒城一帶;據侍衛親軍來報,中路兵馬業已抵達揚州;東路兵馬日前從金陵出發,眼下尚未收到百戰軍來報。」

說完這些,又將一些細節講解一番,李從璟回到案桌後,問眾將:「軍情緊急,何以應對,諸位有何見解?」

眼下情況如此:出征江淮的唐軍,有侍衛親軍四萬、百戰軍一萬、藩鎮軍三萬,塗山與清流關之役,各得俘虜萬餘,總兵力已然超過十萬。

百戰軍攜塗山俘虜數千,戰於楚州,孟平與馬仁裕勝負未分;侍衛親軍主力兩萬餘兵馬,並及五六千滁州軍俘虜,在李從珂帶領下,於揚州攻城掠地,連克六合、天長等重鎮,先鋒日前已到達揚州城下;

李彥卿帶侍衛親軍十個指揮,攻佔盛唐後,向廬州進軍;李彥超帶侍衛親軍十個指揮,並及藩鎮軍攻打壽春;丁茂帶侍衛親軍六個指揮,並及滁州軍俘虜四個指揮,攻打廬州,日前已克慎縣;史叢達帶侍衛親軍四個指揮,並及滁州軍俘虜兩個指揮,攻打和州。

日前得知史虛白、韓熙載對江淮的用兵策略後,李從璟先令史叢達自和州回師——和州刺史王彥儔,拒城堅守,史叢達連攻三日未克;再令李彥超率侍衛親軍十個指揮,南下往盛唐駐紮。

「淮南軍三路北上,東路軍出海,行蹤難覓,中路軍依仗揚州城,難以攻打,眼下所能圖者,唯西路也,朴建議先取西路淮南軍!」諸將依次發言後,王朴開始總結並且提出建議。

他道:「西路淮南軍,意在壽州。壽州者,大軍後方關鍵之所在,不容有失,此為其一;淮南軍增兵江淮,以西路兵馬最盛,彼之西路能勝,則淮南反攻之勢不可扼,換言之,若彼之西路不能勝,則淮南僅能維持守勢,故而破淮南反攻之勢,當破西路,此為其二;西路淮南軍,自楚地遠道而來,正所謂百里趨利蹶上將軍,眼下彼部正疲,且廬江、舒城皆非大城重鎮,彼部無可依託,正好野外與之決戰,野戰乃我軍之長敵軍之短,以長擊短,勝之易也,此為其三。」

「有此三者,當攻淮南軍西路無疑!」

王朴話音落下,桑維翰接話道:「西路淮南軍,精兵四萬,掩有楚地之勝,士氣正高,我部能調遣之兵馬有限,如何敢輕言取勝?」

「沙場爭勝,不以兵馬多寡而論之,況且賊軍雖然勢大,我軍鐵甲亦是不少,何以不能勝之?」王朴說完這話,向李從璟拱手,「請殿下決之!」

桑維翰也向李從璟行禮道:「請殿下決之!」

諸將紛紛起身抱拳,「請殿下決之!」

李從璟站起身,「江淮之戰,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淮南軍三路來襲,退守無益,唯有迎面破之,方能固我江淮戰果,以利來日盡取江淮十四州,王朴之言,深得孤心。」

說到這,李從璟目光銳利,「要破淮南軍西路,先必奪廬州城,得廬州城,則淮南軍側翼不保,圖之易也!令,史叢達率部西進廬州,匯合李彥卿、丁茂所部,攻打廬州城;再令,李彥超率部南下,牽制淮南軍西路,策應廬州之戰!」

廬州城雖是州城,並非重鎮,廬州兵馬不精,數量同樣不多,這是軍情處與斥候早已探明的消息,因為有機可乘,故此李從璟態度明確。

李彥超、李彥卿並及丁茂史叢達四將,兵馬共計兩萬左右,淮南軍西路雖有四萬精兵,未必不能圖之。

軍令下達,火速傳往各部。

數日後,廬州城前。

最先抵達的丁茂,隨後抵達的李彥卿,以及最後增援過來的史叢達,三將齊舉中軍大帳,共商攻城大計。

三將之中,以丁茂為首,是為攻打廬州之主將。

「你我三部合軍,兵力已達三十個指揮,僅是侍衛親軍精銳就已逾萬,廬州不過一座小城,三四千老弱之卒,日前某已連攻數日,彼之城防力量,已被某消耗過半,如今兩位既到,你我三軍齊心,旬日必克之!」丁茂對史叢達與李彥卿道,廬州並不真是一座小城,丁茂說它小,是說他軍事實力弱。

「丁將軍所言不差,廬州之所以能堅守不降、連日力戰,所依仗者,無非舒城、廬江一帶的四萬援軍,若非如此,此城早已是囊中之物。」史叢達頷首,說出自身見解,「淮南軍西路前日進抵舒城、廬江一帶,本應北上壽州,接廬州求救信,王會勢必分兵來救。」

王會,便是四萬吳軍的主將。

李彥卿資歷最淺,所以最後發言,「要奪得廬州城,必須先敗其援軍,如此既可削弱王會部實力,亦可打擊其部士氣,與來日之戰有利!」

三將正在商討軍機,忽聞斥候來報,卻是如李彥卿所言,王會果真派遣五千精兵,來救援廬州。

聞言,李彥卿頗顯激動之色,「廬州城西南四五十里外,有一片山地,山地前有大片林區,王會自舒城遣軍救援廬州,必經此地,我等若於此地設伏,必能收穫奇效。」

丁茂面露喜色,不過卻沒有輕下論斷,而是詳細詢問了李彥卿與斥候有關情況,最後綜合各種條件,丁茂認為伏擊可行,便讓李彥卿帶領本部兵馬,火速前往山地設伏。

李彥卿所言的那片山地,就是紫蓬山,山前大片地勢平坦的林區,即是後世的英山林場。李彥卿得了丁茂之令,立即集結了兵馬,火速前往英山設伏,這些姑且不提,且說王會。

王會此人,徐知誥伐楚時,用之為百勝軍節度使,在楚地征戰時多有戰功,這回調遣楚地吳軍進援江淮,周本身為軍中柱石,要坐鎮楚地戰場,不可輕動,徐知誥便任命王會為西路軍主將。

王會到達舒城後,接到廬州遞來的求援信。

雖然王會此行任務,是經舒城北上盛唐,由安豐進軍壽春,解高審思之圍,再合力擊破唐軍,但廬州被唐軍攻打,他近在咫尺,卻不能不救。廬州給王會發求援信時,面對的只有丁茂一部,史叢達還未趕到,所以信中言及唐軍不過五六千,好在廬州刺史也不是蠢人,提到了盛唐李彥卿部可能支援丁茂的事情。

「廬州守軍三四千,唐軍以五六千兵擊之,廬州竟不能守,何其無用!」王會接到求援信,第一反應便是如此。

「眼前攻打廬州之唐軍,雖只五六千兵馬,但盛唐李彥卿部既有可能支援,兩相合兵就不容小覷了,廬州刺史發信求援,也是穩妥之舉。」說話的幕僚與廬州刺史有舊,便替對方說了幾句話。

廬州刺史之所以提及李彥卿部,自然不是真的料事如神,而是他本就是藉此衝散一些廬州的無能。

「李彥卿若是果真去了廬州,盛唐空虛,倒是白給我等機會。」王會冷笑一聲,「那就派兵五千,救援廬州,將唐軍擊退!」

派遣五千數量不少,主要還是考慮到李彥卿可能會到廬州去,如若不然只需一兩千兵馬,就足夠廬州守城,再加上一兩個指揮,就足夠裡應外合擊敗丁茂部,王會行事頗為老辣,他派兵五千趕往廬州,是穩重之舉也是激進之舉,打的就是將李彥卿一道擊敗的主意。

至於李彥卿、丁茂合兵後,五千兵馬和廬州軍能否擊敗唐軍,王會卻是不覺得有甚麼問題,殿前軍號稱唐軍至銳,在楚地同樣讓他們打的落荒而逃,侍衛親軍又能厲害到哪裡去?

再者李彥卿就算出兵廬州,也不可能將盛唐兵馬都帶過去,若是如此,盛唐豈非成了一座空城?

此時的王會自然不知道,江淮戰局早已起了變故。

當然,就算他得到徐知誥傳書,得知了某些變故,也無法事先知曉李彥超、史叢達的調動,青衣衙門可沒有人在李從璟身邊竊據情報。

英山。李彥卿率部馬不停蹄趕到此地,四五十里的路程,他部硬是只用了大半日。李彥卿沒有片刻耽擱,顧不上歇息,立即勘察地形安排部曲擇地埋伏。

設伏不是將士往林子里一鑽就完事,大處要講究堵進路截退路,小處得根據地形林木合理布置兵力,最終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發揮己方戰力,同時最大限度限制敵方戰力。

斥候彙報,淮南軍距離此地尚有三十里。

李彥卿看了一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