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驚濤初起劍南道 第620章 英雄遲暮未必恨,寒冬不耐早驅秋(二)

在益州境內,除卻東半部的新繁、新都、東陽等城,西半部還有郫縣、犀浦、雙流、廣度四縣,李從璟在調度大軍對成都展開全面進攻的同時,依照莫離的計策,對後四縣遣了偏師攻打。

奉命出征的軍隊是橫衝軍。在禁軍當中,除卻百戰軍外,橫衝軍最負盛名,遣其攻伐各地,最有可能讓四縣畏懼兵鋒,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甚至是令其望風而降的目的。

攻打四縣的要訣在速戰速決,橫衝軍如今戰力完整,是最合適不過的選擇。

而大軍主力對成都的攻打,就是兩個字:強攻。

按照禁軍攻城拔寨的一貫習性,在經過最開始的準備後,大軍四面攻城,先是不計投石車損耗的猛轟城牆,以求在達到先聲奪人效果的同時,最大限度一次性摧毀城牆。

其次,便是大軍蟻附。利用禁軍巢車、攻城樓車、雲梯車、大竹竿弩等軍備的優勢,配合城外土山、箭樓的火力支援,對城頭展開猛攻。

同時,挖掘地道、挖塌城牆等戰術一併進行。

成都攻防戰的激烈程度,乃李從璟領命伐蜀以來最大的一次。無論是李從璟還是孟知祥,都深知此戰為最核心之役,故而莫不傾盡手段,彼此之間再無半分保留,雙方將士幾乎不曾停歇的交戰,令城池內外猶如一片煉獄。

大戰兀一開始,每日里少說都有數百將士傷亡,戰事最激烈的時候,雙方的傷亡甚至達到了千數。

當成都戰事進行到第八日的時候,無論是李從璟還是孟知祥,都預感到戰事進行到了最關鍵的時候。

這個時候,往往也是決定身負的時候。

到得這日,王師中的驍勇之將,如郭威、孟平、李紹城、皇甫麟,甚至是史彥超、符彥琳之流,都曾攻上過城頭。尤其是史彥超,甚至在一輪激戰中,雙腳兩次踏上城頭,其中一次還堅持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

戰事進行到此時,又到了謀盡唯戰的時候,各種布置、計策都已施行或者在準備施行,勝負最終最能用鮮血和生命換來。

李從璟每日在望樓觀察戰場,他能清楚的看到雙方將士一個接一個倒下,他能看到一股接一股鮮血染紅著一寸寸城頭,他能看到己方的雲梯車一架架損壞,他能看到王師甲士大喊著揮動巨斧砍碎了城頭的床弩,他能看到雙方將士下餃子般從城頭掉落城外。

然而,他看到的最多的,還是沖向城牆的鐵甲洪流,以及鐵甲洪流中的巨獸——那些大型工程器械。

他用敏銳的洞察力,一次次觀察出成都城防的薄弱地帶,然後讓旗手揮動令旗。於是,隨即便有一群甲士奔向那處薄弱點,有時王師衝垮了賊軍的防線,衝上了城頭,有時賊軍反應迅捷,雙方陷入鏖戰,薄弱點也就不再是薄弱點,李從璟便又去找下一個破綻。

這場戰鬥,上至三軍主帥下至尋常士卒,包括營中的伙夫走卒與醫官,沒有一人有片刻閑暇,戰爭就是毀滅,支撐這場毀滅盛宴的軍隊機器,卻生機勃勃,運轉得極為精密。

要說相對無事的,便只有那些等著攻破城池後,接收城池軍政的文官文吏。

連日里,捷報接連傳來,先是犀浦被攻克,緊接著是雙流,在橫衝軍出征的第八日夜裡,李從璟接到了廣都被攻取的消息。

與此同時,彭州、眉州等地官吏的文書相繼送到李從璟手裡,他們不願與賊寇同流合污,堅決表示絕對效忠朝廷,眉州刺史更是表達了他願意出兵相助王師的心意。

每接到一封捷報,李從璟便將喜訊向成都轉達,同時丟進城中的,或者是犀蒲守將的頭顱,或者是加蓋了眉州刺史官印的信件。

戰事越是持續,李從璟便越是淡然從容,看成都的眼神便愈發像是在看囊中之物。

「現在只有一個問題,便是孟知祥何時放棄。」戰事第七日,李從璟這樣對身旁的幕僚說道。

孟知祥是否會放棄?

答案顯而易見,他不會。

與李紹斌相同的是,孟知祥每日里也需要城頭、帥府兩頭跑,與李紹斌不同的是,孟知祥從始至終都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

至少每日裡面對他撫慰、激勵的將士,都認為成都一定能夠守得下去。

孟知祥也拿出了錢財來激勵將士,與李紹斌不同的是,在府庫銀錢不夠的時候,他開始命令府中護衛搬動帥府的各種物件——字畫、珍玩甚至是他日常所用的起居用具。

戰事艱難的時候,孟知祥雖然沒有親自拔刀沖向戰陣,但卻好整以暇站在能讓儘可能多將士看到的地方,神色從容,半步不退。

種種措施,讓成都堅持了一日又一日。

即便如此,也仍是止不住形勢日趨惡化,在孟知祥看到犀浦守將的頭顱時,他就知道他最擔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李從璟的動作實在是太快。

無論是攻佔犀蒲、雙流,還是得到彭州、眉州刺史的效忠,都太快。

到現在,孟知祥也早就認清:如果說蜀中之役是一盤棋,那麼李從璟落子已經落了好幾年,如果說成都之戰是一場狩獵,那麼李從璟早就布下了重重陷阱。

連日來成都城內人心惶惶,街頭巷尾都在流傳孟知祥是什麼「十世惡人」,還說他麾下那些將領都是什麼修羅投生,原本都是在十八層地獄的,更說如今來伐的王師是怒目金剛,再離譜些的,更是將李嗣源、李從璟父子大為讚頌,稱為佛祖轉世。

這些都是沒頭沒影的事,找不出半分事實根據,但經不住三人成虎,尤其是在如今風雨飄搖的時候,恰巧是這些看似這些沒頭沒影的事格外有煽動力。

比這些更加惡毒的,是城中流傳的孟知祥十大罪狀,有的沒的曆數他入蜀以來的惡事,其中打頭的無疑是不忠不義。值得一提的是,他擅殺李嚴的事被大肆渲染,以此證明他早有反心。

與之相比,什麼腦後生反骨的惡毒程度都要輕了不少。

對這些輿論,孟知祥的應對之策是嚴禁以訛傳訛,一旦發現殺無赦,但他也知道百姓的嘴是堵不住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所以他授意蘇願宣告全城,那些言論都是朝廷細作有意傳出,是為了蠱惑人心,號召百姓萬勿上當。

為了證明他對抗朝廷的正義性,他不惜安排了幾齣魚肚出帛書,寺院現佛諭的戲碼。

當然,這些帛書、佛諭上寫得肯定是類似於「朝廷失道,諸侯伐之」的言論。

民心可以爭奪,流言可以辟除,但戰局的失利卻無法挽回,孟知祥敏銳的覺察出了成都軍民的心思變化。

在多重壓力下,雖然迫於孟知祥一貫的恩威,城中軍民沒有說他的不是,但對戰局為何會不利到這種局面,成都為何會遭受如此大災的控訴,卻逐漸高漲了起來。

無論是親人戰死的平民百姓,還是財產遭受損失的官吏大戶,亦或是生活因為戰爭而變得凄慘的大眾,心中都一股憤恨,現在他們需要發泄這股憤恨。

孟知祥知道,他必須要做些什麼來抵消這股憤恨,否則一旦這種民情發展下去,最終很可能轉變為對他的指責、懷疑,甚至是反叛。

戰事第八日,在看到那封由王師射進城中,有眉州刺史官印的書信後,孟知祥來到了大牢。

大牢里,關押著一名對西川、對孟知祥都至關重要的人物,他曾今為孟知祥的西川大業做出了許多旁人難以企及的貢獻。在孟知祥決意反叛朝廷的時候,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明確表示支持的;在孟知祥兵敗玄武城,倉皇逃回成都時,是他主動替孟知祥背起了戰敗的黑鍋。

他是李仁罕。

大牢的光線很不好,隨處可見的老鼠爬蟲,還有長年潮濕發霉的牆角,都在表明這是人間最不堪的地方。李仁罕雖然受到些照顧,但為免旁人說閑話,孟知祥並沒有給他太多禮遇。

成都正在大戰,諸番動靜李仁罕聽得很清楚。他常常趴在窗口睜大了雙眼,拚命望向窗外,雖然他什麼都看不到,但他仍然保持著這樣的動作,有時半日都不曾動彈,他迫切想知道外面的戰況。

沒有人會告訴他戰況,沒有人能告訴他戰況。

每每臨了的時候,李仁罕都會狠狠一拳捶在堅硬的牆壁上,腦袋也在牆上撞得砰砰作響。然而最後他只能無力順著牆壁跌坐下來,魁梧挺拔的身軀縮成一團,在這片陰濕黑暗的悲慘角落裡倉皇無助。

窗戶有一束光透進來,可它太弱小了些,哪怕它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能夠代表希望,可也太稀薄了些。

從窗外響起激戰聲開始,李仁罕便向孟知祥請命出戰,哪怕只是做一個走卒,他都心甘情願。但這麼多日子過去了,他的呼喊與心聲卻沒有得到回應。

他滿腦子都是昔日馳騁沙場,指揮全軍萬馬縱橫賓士的情景,那是何等顯赫得志,而現在,入眼卻是三尺牢籠——連看看那片戰場都已成了奢望。

忽的,牢籠外響起一陣喧鬧聲,李仁罕猛地一個機靈,他聽到了獄卒的話,他迅速竄到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