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雨落幽燕 第433章 風卷黃旗過大崗,北境今起無戰事(二)

軍帳中燈火通明,前帳里幽州各司文吏在核算戰損、消耗,統計登冊。此類事務每戰之後皆會有,此番不過是要核算正州會戰的情況,再得出總數罷了,工作量不大不小。後賬里李從璟與大明安對案而坐,溫一壺酒,佐幾樣小菜,秉燭夜談。明日里正州城會有慶功宴,今日兩人只得先將就一二,不過此情此景,也正好兩人商談秘辛。

「西樓生變,耶律阿保機倉皇退去,此戰契丹雖敗,耶律阿保機攻滅渤海之心卻未必會死。」李從璟對大明安說道,「於契丹而言,若是不滿足於僅為草原霸主,想要蓄力逐鹿中原,稱霸天下,渤海國就必須納入囊中。一者,渤海乃海東盛國,人力物力豐厚,得之可擴充實力;二者,契丹要南下中原,便不能不先安定後方,卧榻之側不容他人鼾睡。於耶律阿保機而言,此人素有飲馬黃河之志,加之韓延徽等漢官鼓動,使其無一日不想將縱掠繁華中原。」

大明安點點頭,「由是觀之,耶律阿保機雖從正州倉皇敗退,長嶺、扶余兩府卻未必會輕易吐出來,以我觀之,其必在這兩地布置重兵,說不得為防我兩軍乘勝追擊,耶律阿保機已在沿路險要之處設下埋伏。」

「不錯。」李從璟道,「這也是我之所以不讓大軍立即出動的原因。」

兩人對飲一盅。放下酒盅,李從璟繼續道:「長嶺、扶余兩地殘留的契丹軍,你大可拿去做練兵。即便我不這麼說,相信你也會這樣做。至於何時發動對這兩地的全面攻勢,徹底收復失地,我相信時機到來的時候,你自然會知曉。」

如今渤海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大明安的地位便穩如磐石,即便是大諲撰想扳倒他,都不再是輕而易舉之事。而大明安只需將在此戰中組建、成長起來的軍隊牢牢控制在手裡,大諲撰何時去做太上王,都要看他的心情。攻打長嶺、扶余,無疑是不立即交出兵權的絕佳理由。此戰至此,大明安在渤海軍民中的威望,已足以讓他不懼任何政敵,只要他自身不犯致命失誤,來日渤海王舍他無人。

這些話兩人自然無需拿到明面上來,稍作論及都心知肚明。

大明安問李從璟:「征伐西樓,李兄打算如何進軍,渤海又該如何襄助?」

「長嶺、扶余兩府尚有契丹駐軍,幽州軍無意在途中耽擱,自當避過,大軍出征西樓,當取道遼東。渤海軍還需要征戰長嶺、扶余,襄助幽州軍,只需出動輔兵、保障後勤即可。」李從璟道,笑了一笑,「當然,兵甲軍械醫藥財物,除卻事先允諾我的,多多益善!」

最後一句話立即叫大明安啞然。

兩人至此已是醉意微醺,遂攜手步出大帳,登上營中望樓。

兩個曾今普通而今不凡的年輕人,借著酒意,敞開心胸,在連營燈火上指點江山。望樓下的將士抬頭相望,見兩人背枕星海衣炔飄飛,真如神仙之姿,讓他們欽羨不已。

從同光元年西樓相遇,兩人都還未入耶律阿保機之眼,那時候誰也不曾想到,數年之後,合兩人之力,會使那位讓萬里草原敬畏的皇帝,哪怕是親率舉國之兵,也要敗走麥城。兩人並肩作戰,時至今日,已是相交莫逆、惺惺相惜。

各有艱難,相逢卻不必訴衷腸,談古論今,往事付諸一笑。

「往後,這渤海國就是你的了!」李從璟摟著大明安的肩膀,大手一揮。

大明安也不矯情,微微一笑,有什麼比這更能安慰他這一路來的艱難?他隨即認真道:「大氏為渤海之王一日,渤海國始終都是大唐藩屬!」

「好,一言為定!」

「永世不欺!」

兩隻手掌在空中重重相擊。

這世間有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或許多年以後世間事免不得物是人非,但至少在一刻,兩顆年輕的心真誠相待。當歲月成為一頁青史,轟轟烈烈的壯舉會濃縮為小小一段文字,然則歷史循環往複,卻始終驚心動魄,他們留給後人的這一段傳奇、一份情懷,將經久不滅。

……

相比之出征渤海時的鬥志昂揚,離開渤海西歸的契丹軍則有些暮氣沉沉。任何一支因敗而歸的軍隊,士氣的萎靡度怕都是相似的。雖則如此,契丹軍行軍陣型卻依舊嚴整,沒有潰亂之象。

隊列中耶律阿保機的御用皇車,依舊富麗堂皇得如同一座移動的小型宮殿,只是不時從帷幔中傳出的咳嗽聲,讓它看起來並不那麼偉岸。隨行的契丹大臣知曉:雄獅已然病重,英雄終究遲暮。

彷彿在一夜間鬚髮皆白的耶律阿保機,再不復征戰時意氣風發,他躺在皇榻上,大地雖已回春,他卻蓋著極厚的棉被貂裘,臉上血色全無,顯得有氣無力。

韓延徽就跪坐在車中伺候,這位輔佐耶律阿保機締造了契丹帝國神話的大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憂心忡忡。

征戰渤海期間,耶律阿保機的病情就有反覆,一直不見徹底好轉,正州會戰的失利則讓耶律阿保機在一夜之間失了精氣神。再清楚不過耶律阿保機抱負的韓延徽,自然清楚原本水到渠成的滅國之戰,被一個事先誰也不曾多重視的小人物攪了局,導致出征失敗,對耶律阿保機的打擊有多大。

「大軍還有幾日抵達西樓?」耶律阿保機從昏睡中睜開眼,掙扎著問。

「皇上,你醒了?」韓延徽連忙起身到塌邊,見到耶律阿保機枯瘦的臉龐,不禁鼻頭一酸,心道耶律阿保機連行程都已算不清楚,當真是病情極重了,「前軍精騎已經率先回援,不日即可抵達,大軍尚須十來日。」

耶律阿保機嗯了一聲,又問道:「唐軍有無什麼異動?」

「唐軍並未追擊。」韓延徽強忍著心酸答道,「昨日得到消息,唐軍已離正州,正向遼東方向運動,想必是打算回盧龍了。」

費力搖了搖頭,耶律阿保機嘆息道:「你不用寬慰朕了。李從璟什麼脾性,你我之前不清楚,難道現在也不清楚?倘若他真是意欲班師回盧龍,就不會這麼早離開正州。他費了這麼大勁,糾集韃靼部趁西樓空虛時進兵,現在形勢於他如此有利,他又怎會不進軍西樓?」

「皇上……」眼見耶律阿保機恢複神智,韓延徽卻無半分喜悅,他在塌邊拜倒,哭著勸道:「請皇上安心休養,萬勿再為他事憂心,只有皇上龍體安康,契丹才能無恙啊!」

良久的沉默後,耶律阿保機道:「我軍雖在正州失利,但大軍根本未損多少,李從璟率軍進軍西樓,他必然也知曉無法與我正面決戰,其所謀之重點,還是在西樓,那是他唯一的機會。只要能保西樓不失,李從璟便是兵臨城下,也無可奈何。傳令下去,前軍要防備韃靼部、君子都半道截擊,當分成數股,分路回援西樓。」

「皇上……」

「留守長嶺、扶余兩府之軍,當閉門謝戰,無論此間戰況如何,無朕敕詔不得妄動、馳援,以免被渤海軍有機可乘。」耶律阿保機呼吸急促起來,閉上眼靜了良久,才緩過氣來,緩緩道:「眼下唯有先佔據長嶺、扶余兩府,待國內安定下來,再加強兩地防衛,倒也不怕渤海軍來奪。有了這兩地,也能讓契丹實力得到一個提升。」

說到這,又緩了緩呼吸,「只不過,此番進軍渤海失利,渤海大權必落入大明安之手,其又有李從璟為外援,日後想要攻滅渤海,可謂難上加難。」

終是無法控制內心的憤怒,耶律阿保機呼吸變得起伏不定,以拳狠狠擊塌,咬牙道:「可恨,可恨哪!朕二十萬大軍,原本攻滅渤海只在旦夕之間,卻不曾想落得這番結局,大軍倉皇回撤不說,國都都危在旦夕!可恨李從璟,可恨李從璟,李從璟……」

耶律阿保機大叫三聲,聲音悲涼,猛然直起上身,一口黑血噴出,隨即眼前一黑,倒在塌上昏了過去。

「皇上……」

……

幽州軍從正州開拔時,大明安、李四平、大明邢等帶領正州軍和各級官吏,出城三十里相送,不僅如此,正州百姓也自發隨行,這一日,正州城萬人空巷。對挽救他們於危亡之境的天朝王師,這些百姓發自心底敬畏和感激,雖然大部分人家都因戰火蒙受損失,但這些心地善良而單純的人們,仍舊拿出自家的糧食、特產,一路上不停塞給幽州軍將士們。

正州會戰時,大明邢與李從璟有過一場默契的戰術配合,李從璟能率軍成功突入契丹營地,大明邢出城奮戰、吸引契丹軍注意、讓契丹分兵的行為,可謂至關重要。兩人告別時,大明邢感慨良多,多次開口欲言,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臨了,這位老將軍端正身姿,給李從璟行了一個標準而有力的軍禮。

這一禮,也引起送行的正州將士共鳴,無人命令,卻不約而同整齊向幽州軍行禮。

當幽州軍將士的身影消失在大道上,路面上只剩下陣陣塵土時,正州軍民仍駐足原地目送,久久不曾離去。

離開正州,途徑恆州,沿鴨綠江而下,幽州軍經由泊汋進入遼東。

重傷昏迷的彭祖山終於醒了過來,好歹保住一條性命。李從璟去探望時,彭祖山尚且不能下床。行軍緊迫,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