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雨落幽燕 第224章 十年國辱自今雪,永無休止的戰爭(六)

李從璟送別莫離後,細細和耶律敏齊至面前,未等她倆說話,李從璟已經猜到二人心思,笑道:「既入幽雲,便是分別之時,敏公主你的去處我已替你安排妥當,隨時可以啟程,我會著人護送。細細兒,你定是要回幽薊邊界,我亦會安排人手護送。算來你離家已經多日,想必你祖父也十分擔心,只是我有軍務在身,不能親自相送了,待你歸去之後,替我向劉老問安。」

細細兒抿唇和耶律敏相視一眼,隨即說出來的話讓李從璟頗為意外,她堅定道:「公子,奴不回去了!」

李從璟驚訝道:「不回去?那你欲往何處?」

細細兒望著李從璟,雙眸發亮,其中閃爍的色彩叫李從璟一時竟然無法理解,她忽然下拜道:「奴求公子留奴于軍中,奴願隨公子征戰沙場,驅逐契丹蠻賊,護衛我大唐邊境安寧!」

她這話說得極為認真而且莊重,甚至顯得神聖。然則李從璟卻不能答應,他扶起細細兒,正色道:「劉老年事已高,今又孤身處於鄉野,正需子孫照料,方能頤養天年,你是劉老唯一至親,此事舍你其誰?況且我百戰軍中皆男兒,未有女子從軍者,你至我軍中,也無處安置。」

說完望向不遠處的杜千書,卻見他低頭默然不言。

細細兒懇切道:「奴自知尋常軍中未有女子之位,之前雖心有此念,不敢言及半分。若是未見桃大人、第五姑娘等巾幗英雄,細細今日也不敢對公子說出這些話,公子軍中既有桃大人、第五姑娘為之效力,細細雖然沒幾分本事,但報國之心尚望公子憐惜一二,只要公子願收留,細細定然不至於無處安頓!」

李從璟沉默不語。

細細兒眸子里的神色楚楚可憐,她央求道:「祖父從軍數十載,與蠻賊拼殺百餘回,落得一生傷病,每逢陰雨天痛苦難忍,卻仍是常於半夜挑燈看劍,常恨有生之年不能殺盡蠻賊,奴非鐵石心腸之人,焉能不憐惜祖父?然人倫孝道,伴隨膝前是孝,繼承其願亦是孝,今大敵當前,兩者相比,後重於前!父親本欲承其志,卻不幸死於蠻賊之手,公子說得不差,奴是祖父唯一至親,正因此,唯奴能替祖父完成未竟心愿。奴是女兒身,本無此機遇,幸遇公子,還望公子顧念奴一片真心,容奴隨公子殺賊!」

李從璟嘆息,竟然難得猶豫起來。

幽雲之地,因契丹侵擾,百姓苦難深重,尤其是檀、幽、薊三州,其慘尤甚,如細細這般境遇者不知幾何。亂世兒女本就生存艱難,一旦背負血海深仇,是選擇把自己搭進去,還是苟延殘喘勉強過活?李從璟本以為這是一個艱難抉擇,但細細的決心,讓他重新認識了這個問題。

但念及劉文漢生活無依,李從璟實在不忍讓細細與其相離,一時不決。

杜千書過來向李從璟拱手一禮,看了細細一眼,幫著說道:「細細雖是女兒身,卻素有驅逐契丹蠻賊之念,幾許苦心,還望軍帥體諒。」

思量再三,李從璟終於答應了細細所請。

做出這個決定之後,李從璟非但沒有輕鬆一些,反覺肩上擔子愈發沉重。契丹侵擾幽雲數十年,永無休止的戰爭讓百姓受盡折磨,馮道一介書生,在眼見邊地情景後能決心相助李從璟討伐契丹,不也是為諸番慘狀和其中的恥辱所動?今李從璟忝為幽雲防禦使,擔負起抗敵衛民之責,如何能不深味這其中的分量?

念及此處,李從璟心中有熱流在翻湧,說不清是壯志奔騰還是其他。他忽然想起,在原本歷史上,耶律德光曾領數十萬大軍兩度侵入中原,第二次更是劫掠長達半年之久方才退去,彼時華夏半壁江山皆淪為邊地,其中又蘊含了多少血淚?而現在,作為這個天下、這個時代最直面契丹的人,他也是最有機會改變這一切的人。

細細得到李從璟首肯,激動落淚,又伏地而拜。李從璟將她孱弱的身子扶起,「劉老我會著人接往幽州安置,若是劉老不願離鄉,我也會安排人手照應,不使其再受風吹日晒之苦。你既入我麾下,我便許你進軍情處,不過軍情處雖看似威風,實則清苦兇險,你若受不了這份苦,屆時我再……」

細細兒抹掉小臉上的淚水,堅毅道:「公子放心,為殺蠻賊,細細什麼苦都能吃!」

李從璟點點頭,不復多言。

讓第五將細細兒帶下去之後,李從璟對耶律敏道:「敏公主意欲何時啟程?」

耶律敏歪著脖子,古靈精怪地笑道:「我不啟程去別處,我也要跟著你!」

李從璟失笑,「你跟著我作甚?」他後面尚有半句話未說出口:難不成你要隨我殺契丹人?

耶律敏眼珠子轉了轉,「反正我在幽雲就識得你一人,你去何處我便去何處,要不然我就真成天涯孤獨浪子了!你可是答應過我哥,要好生照顧我的!」

「……」

最終李從璟也沒拗過耶律敏,他總不至於用暴力手段將其驅逐,便索性不再理會,任由她跟在身後充當尾巴。此行李從璟要去攻打平州,在他看來,嬌生慣養的耶律敏定然不能消瘦征戰之苦,到時不用他相勸,耶律敏自會乖乖離去。

因沒隨大軍行軍,眾人速度要快上許多,接下來數日間李從璟巡查了沿途多處邊軍屯駐之地,大到軍鎮,小至堡子,每每天未亮便動身,往往時至亥時還在舉著火把趕路。多日奔波下來,李從璟自然無恙,倒是苦了耶律敏,因為要照顧趕路速度,她不能再坐馬車,據說大腿內側都磨破了皮,但縱使如此她也沒提出過要離開,咬牙堅持了下來,這倒是讓李從璟不由得高看了她幾眼。

平州位於薊州東、營州西南,東、南兩面臨海,面積不大,轄地近似菱形,盧水和漆河於其境內相匯,交匯處便是州治平州。李從璟攻打平州並非臨時起意之舉,而是北上之前就議定的謀劃。

幽雲十六州雖是大唐疆土,實則營州、平州已落入契丹之手,以薊州為界,東、北邊的土地都在契丹軍隊控制之中。不同於營州地域遼闊、南北狹長,平州轄下不過五郡而已,攻打較易,且營州州治距離平州較遠,營州契丹軍若發援軍,非是兩三日可趕至的。另,平州守將盧文進本就是大唐叛將,其麾下軍士主要還是漢人,這是可以利用的條件。

這日,李從璟在薊州與平州交界處的漆河邊,與大軍匯合。

當日夜,李從璟召集諸將軍議。百戰軍將領李紹城、孟平、郭威、李正、林英、林雄,以及盧龍軍中以李彥超為首的幾位將領,先後趕到帥帳。

此番攻打平州的軍隊由百戰軍一部和盧龍軍一部混合而成,共計萬人。起先陳兵邊境的三萬人,大部都已班師幽州。之所以如此安排,主要是出於三方面考量,一則百戰軍和盧龍軍的協同作戰能力需要磨練,二則攻打平州的軍功不能給予其中任何單獨一方,三則平州守軍只數千人而已,且兵力分散,無需太多軍士參戰。

李彥超是幽雲宿將,軍議開始後李從璟讓他先發言,李彥超當仁不讓,在輿圖前指著平州道:「平州有堅城五座,依次是昌黎、襄平、樂浪、玄菟、帶方,我軍要進攻平州城,首先需得拔出阻塞在半道昌黎、襄平,以及距離平州城甚近的帶方,此三城兵力不多,數百人到千人不等,盧文進坐鎮的平州城,其城內有守軍約在三千左右,這便是平州概況。」

李彥超這番敵情分析,言簡意賅,雖稱不上對敵情瞭若指掌,但在戰事突發而大戰還未開始時,就能知道各城兵力分布情況,已是難得。李從璟點了點頭,「李將軍不妨說說征戰之策。」

李彥超收回手,瓮聲瓮氣道:「依末將看,征戰之策也簡單,兵分兩路分取昌黎、襄平,而後會師平州城,我軍萬人,而盧文進所部不過三千人耳,又皆叛國之賊,取之易如反掌!」

李紹城與李彥超較為熟悉,聞言問道:「帶方位於平州城附近,如何處置?」

「防帶方之敵,是防其在我軍攻打平州城時救援,這也簡單,遣一部圍之即可,若軍帥嫌圍之麻煩,只需在平州城至帶方的道中埋伏一支偏師,在帶方救援平州城時伏擊之,定能叫帶方敵軍有來無回!」李彥超道。

李從璟仍是點頭表示認可,不曾多言,孟平機靈,卻已發現其中不妥,他出聲道:「李將軍方才所言,我大軍只取昌黎、襄平、帶方三城之地,是因其或橫亘道側或位於平州附近,然則樂浪、玄菟之敵雖在平州南部,但若戰事拖延日久,此兩城之敵亦能救援,卻如何防備?另,營州契丹軍也不可不防!」

李彥超見反駁自己的孟平年紀輕輕,冷哼一聲,不滿道:「平州城旦夕可下,何來戰事拖延日久之慮?那樂浪、玄菟的敵軍本就不多,便是來援,亦能反手滅之,何須擔心?至於營州,相隔平州城數百里,更不必擔心!」

孟平聽出李彥超話中輕視之意,並不相讓,爭鋒相對道:「未慮勝,先慮敗,未慮易,先慮難,兵家之道。樂浪、玄菟之敵雖則不多,然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用兵之法變幻莫測,豈可因其人少便輕視之?再者,營州城雖距平州城數百里,但若營州契丹守軍盡發精騎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