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高峽出平湖 第51章 君子

安義軍剩餘軍士,再無其他舉止,在百戰軍上前後,紛紛繳械投降,接受收編。

他們失去了指揮使,失去了副指揮使,也失去了最具有威信的兩名都頭,他們群龍無首,再沒有可以有效反抗的能力,在李從璟絕對實力的威懾下,他們除卻投降活命,別無他途。

這些安義軍再沒有將領,所以他們無法作為。但是李從璟能給他們一個將領,那就是他自己。

這些安義軍的領頭人物皆死於非命,內部缺乏有足夠威信的人物,日後百戰軍要消化他們,就容易得多。李從璟在營前點名,要吳韜為李環復仇,雖然有憤怒的原因,但本質上,就是打得這個主意。這跟他整治原魏博軍,是一個道理。

他本就是個謀定而後動的人,自然不會因為憤怒,就去罵陣,要跟敵將單挑。

這回到梁子山,李從璟不僅成功招安梁子山兩百豪傑,更收編四百安義軍正規軍,而且還是精銳,收穫實在是不小。若是能再招攬君子林衛家,恐怕回去之後,李從璟做夢都會笑醒。

黎明的晨曦終於在天邊出現,萬物從睡夢中醒來,開始新的一天。而梁子山上下,在一夜之間,已經發生巨變。

李從璟讓李紹城主持收編安義軍、整裝準備班師等事宜,他則要再次走一趟君子林。

說起要去見衛行明,陳致遠自然要帶上。衛道一人退千軍,這回無論是李從璟,還是陳致遠,都應該去感謝一番。

桃夭夭閑來無事,與其跟軍營那些純爺們兒呆在一起,倒是跟李從璟同行要有趣一些。雖然李從璟和陳致遠也俱都是大老爺們兒,但她對衛道如何做到一人退千軍這件事,卻是十分好奇。其實不只是她,任何一人對這樣一件離奇的事,都會感到好奇。

「若說衛道一人退千軍,固然離奇。不過,李將軍這回沒有調援軍過來,也是讓人頗感意外。」桃夭夭坐在馬上,微微低著頭,嘴裡咬著吸管。梁子山的事情圓滿解決,她這個中間人,此時心情也是略好。她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不過話里明顯掩蓋不住好奇的意思。

梁子山下至今只有七百百戰軍,也沒有跡象表明周圍還有其他百戰軍,是以桃夭夭有此一說。

李從璟笑道:「你怎麼就能肯定,我沒有調援軍過來?」

「哦?」桃夭夭稍稍抬頭,修長的眉毛輕輕挑了挑,「在哪兒呢?」

李從璟臉抽了抽,半晌露出一絲苦笑,「在路上。」

桃夭夭復又埋下頭去,懶得理他。

李從璟無奈道:「百戰軍剛組建,騎兵本就不多,這回我已經全都帶上了,來援軍隊都是步卒。從淇門到此,比起從潞州到此,距離分毫不短。我調的援軍,也算日夜兼程,但此時,他們確實還在路上。」

桃夭夭怔了一下,瞧見李從璟無力的模樣,長發掩蓋下的嘴角,勾起一絲幸災樂禍的笑意。

桃夭夭道:「不過,若是援軍沒到,而衛道又沒能攔住安義軍援軍,我們豈不是要遭殃?」

「那倒也不至於。」李從璟說道,「我還是有計畫的。」

「什麼計畫?」桃夭夭問道。

李從璟嘆了口氣,無力道:「你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當然。」桃夭夭嘴角微微上揚,「將軍也可以不說。」

李從璟只得如實道:「你也知道,我的斥候,可以觀察到四十里之外的動靜。要是安義軍援軍真來了,我們跑路還是來得及的。」

「逃跑?」桃夭夭好似有些驚奇,「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沒有了。」李從璟掩面道。

「沒有了?哈哈哈哈……」桃夭夭這回是真忍不住了,大笑出聲。

李從璟以手扶額,他真的很想問桃夭夭一句,「你一個姑娘家,笑這麼張揚,真的好嗎?」

陳致遠終於看不下去,為李從璟這個未來東家解圍道:「但是無論怎麼說,眼下,都是都指揮使贏了。」

提起這茬,已經重新看向前方的桃夭夭,微微偏頭,問道:「將軍之前似乎說得很堅定,不會對安義軍動手。但是昨晚動起手來,好像半分也沒有不客氣。」

李從璟攤開手,一臉無辜道:「百戰軍確實不曾動手啊,是李環想要偷襲梁子山,結果反被梁子山的豪傑所殺。至於殺吳韜,那也是他們先動手,我只是為部下出口氣而已。」

桃夭夭剛喝下一口水,頓時被噎住,咳得臉紅脖子粗。桃夭夭再不理會李從璟,臉若冰霜,目不斜視,只是從牙縫裡蹦出兩個字,「無恥!」

陳致遠也被李從璟顛倒黑白的本事所震驚,一時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可這事說出去,恐怕沒人會信吶,畢竟安義軍被都指揮使收編了。」最後,陳致遠擔憂道。

桃夭夭替李從璟回答道:「只怕李將軍不會奢求別人都信,他只不過是給世人一個說法。至於收編一事,李將軍倒是可以說,那是安義軍主動投靠。」

李從璟笑了,他道:「看來,你已經比較了解我了。」

桃夭夭黑著臉撇過頭去,眉眼下拉,這回是真不說話了。

陳致遠心中暗暗嘆息一聲,默默感慨道:「真是夠無恥啊!」

幾人到君子林時,衛道已經回到家中。

衛行明只不過是四十多歲的年紀,衛道比衛子仁雖說大些,卻也大不了多少,但他身上的氣質,卻要成熟得多,有一種久經世事才能錘鍊出來的幹練。

依然是那間小屋,竹簾幾許,帷幄依依,牆前書架上的典籍散發著墨香,墨香飄散在風裡,和茶香共舞在房間里的每一寸空氣中。

「先生神計,智退千軍,破百戰軍之危,解梁子山之難,若鬼斧神工,今李某特來相謝。」李從璟向衛家三人抱拳,誠懇道。

陳致遠也抱拳,「先生鬼才,陳某早知矣,此番領教,驚才絕絕,實在是佩服之至。梁子山上下感念先生大恩。」

衛行明呵呵笑道:「將軍和大當家不必客氣。兩位計擒李環,不費一兵一卒誘降安義軍,才是大才,我兒這點小道,卻是不足掛齒了。」

李從璟看向衛道,微笑道:「若說衛先生一人退千軍的本事都是小道,世間軍謀恐怕再無大道了。衛先生,此事堪稱軍事奇蹟,可否為我等解惑一二?」

「將軍謬讚。」衛道拱手道,復坐好後,輕輕一笑,「世間奇事初看固然令人驚訝,但若是說破其中關鍵,便一文不值了。」

頓了頓,衛道這才道:「其實衛某早在多年前,便已經出仕潞州,李嗣昭老將軍在時,添為掌書記。這回潞州馬軍一千援軍之所以退回,不過是因為衛某偽造了一份軍令罷了。」

饒是以李從璟的定力,聞言也是錯愕不已。

首先,他是驚愕安義軍援軍退回,竟然是因為一份偽造的軍令;其次,他是驚訝衛道年紀輕輕便能做到掌書記這個位置;最後,是驚訝衛道明明為掌書記,竟然會偽造軍令,來幫助梁子山——偽造軍令,可是不折不扣的死罪。此後,別說再回去潞州做官,衛道能否活著,都是個問題。

李從璟和陳致遠感慨道:「衛先生大恩,沒齒難忘。」

衛道倒是看得淡,從容笑道:「陳大當家於家父有救命之恩,萬死難報,此番不必掛懷。」

李從璟隨即道:「衛先生此番雖是為報陳大當家恩情,但於百戰軍而言,也是莫大恩澤,李某銘記於心。」說著,李從璟站起身,向三人拱手一拜,誠摯道:「三位先生俱是當世大才,不亞於卧龍鳳雛,李某不才,願請三位為國家效力!」

李從璟這話含義十分明顯,就是請衛行明三人出仕淇門,所謂為國效力,即是為他效力。

從世俗的角度上來說,他們上了李從璟這條船,沒個萬一情況,也是不可能下船的。這跟後世官場站隊情況相似,只不過嚴肅程度要遠高於站隊。

李從璟態度懇切,衛行明卻是淡然一笑,道:「李將軍少年英才,忠心為國,可敬可佩,來日也必定是前途無量,李將軍相邀,我等本不該推辭。只是無論是子平,還是衛某,都已沒有再出仕的打算,只想隱居山林,與聖賢書和山水為伴,聊度此生。將軍好意,我等心領了。」

子平是衛道的字,他這話,是明顯拒絕了李從璟。

李從璟哪裡肯輕易放棄,勸說道:「子曰『學而優則仕』,三位大才,飽讀詩書,治國安邦之策瞭然於胸,三位不出仕,不是三位損失,而是天下人的損失。」

「先生以此地為『君子林』,李某聽說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若是學有所成,必以天下為己任,必不因世道險阻而退卻。」

「當今天下,諸侯征戰,百姓民不聊生,先生何忍乎?上為弘揚聖人之學,下為救黎明於水火,中成君子之志,先生何辭焉?」

衛行明嘆了口氣,似是若有所感,卻還是道:「古語有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政?將軍所言,固在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