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第四次黃禍

奧斯曼土耳其海軍擊敗了俄國黑海艦隊之後,奧斯曼土耳其陸軍就在俄國的敖德薩海軍基地以及附近地區,與俄國陸軍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拉鋸戰,並且一打就是1個多月的時間。

奧斯曼土耳其陸軍的後援部隊,雖然源源不斷登陸敖德薩城,但是在兵力上依然比不過本土作戰的俄國陸軍,到了1912年12月初,奧斯曼土耳其陸軍已經向這個戰場投入了超過120萬的部隊,而俄國陸軍更是對這個戰場投入了5個集團軍的部隊,加上後續補充的人員,總投入人數超過200萬。

在1個多月的慘烈拉鋸戰中,奧斯曼土耳其陸軍損失了超過70萬的兵力,而俄國陸軍的損失也超過了70萬,戰損比基本上在1:1。

奧斯曼土耳其陸軍付出了如此之大的代價,卻依然被俄國陸軍死死的壓制在敖德薩海軍基地以及附近地區,並沒有達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前所設想的那樣,攻入到俄國腹地,甚至與德奧兩國陸軍匯合。

至於俄國陸軍其實也挺憋屈,說實話別看奧斯曼土耳其陸軍的武器裝備,已經在整體上略比俄國陸軍強上一些,但是在交手當中,俄國陸軍的戰鬥力依然要佔上風的,可惜交戰的地區臨近大海,奧斯曼土耳其陸軍可以隨時得到奧斯曼土耳其海軍的艦炮支援,俄國陸軍至少有十幾萬官兵,是死在奧斯曼土耳其海軍的炮火之下。

而且要不是有奧斯曼土耳其海軍的助陣,登陸敖德薩城地區的奧斯曼土耳其陸軍,早就被俄國陸軍攆下大海了。

就在奧斯曼土耳其陸軍與俄國陸軍在敖德薩城地區鏖戰的時候,德國和奧匈帝國紛紛對俄軍展開了大規模反攻,並且一舉殲滅了上百萬的俄國陸軍部隊,把戰火一下子燒到了俄國境內,要不是俄國龐大的陸軍規模,讓沙皇尼古拉二世手中的籌碼比較多,立即調集擔任預備隊的2個集團軍,幫助敗退的10個集團軍穩住了陣腳,在俄國波蘭西部地區,擋住了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聯軍,說不定德奧聯軍已經佔領俄國的整個波蘭地區了。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面對氣勢洶洶的德奧聯軍,不得不從敖德薩城地區抽調出來2個不滿編的集團軍投入到了波蘭西部地區,另外又從俄國烏拉爾地區抽調出來1個滿編的集團軍,調遣到了莫斯科附近,作為沙皇尼古拉二世手中的總預備隊,這樣一來,俄國又進一步抽調了防備中華帝國的兵力,這讓沙皇尼古拉二世非常的惱火。

沙皇尼古拉二世致電給英法兩國,希望英法兩國動用龐大的海上力量打通黑海海峽,殲滅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主力,讓俄國陸軍能把登陸敖德薩城地區的奧斯曼土耳其陸軍消滅乾淨,使得俄國能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聯軍。

英法兩國收到俄國的求援之後,不禁有些猶豫,要是英法兩國出動他們的海軍艦隊,同盟國其他幾個國家的海軍,絕對不會坐視不管奧斯曼土耳其海軍的,雙方大部分國家努力避免的海上對決很可能就因此爆發了。

要是沒有中華帝國在一旁虎視眈眈,英國和法國將會非常願意與同盟國的海軍一決雌雄,只要英法能擊敗同盟國5個國家的海軍,那麼這場歐洲大戰的主動權將會落到協約國的手中,至於海戰中損失的戰艦,英法兩國完全可以慢慢補充。

問題是有一個海軍排名世界第一的中華帝國正在邊上看熱鬧,要是英法兩國的海軍在與同盟國的海軍交戰當中損失太大,那麼英法兩國的海軍以後怎麼面對中華帝國皇家海軍的威脅?

當然英法兩國也不可能不去理會俄國人的求援,要是俄國被同盟國打垮了,那麼剩下的英法兩國,基本上就看不到什麼勝利的希望了,英法兩國的高層開始緊急磋商進攻黑海海峽的各種問題。

在東線戰場接連大戰之時,西線戰場也沒有閑著,英法2國的聯軍,在法國境內的幾處戰場上,與德國陸軍一直在進行著殘酷的陣地戰,雙方人員損失非常大,英國已經從印度往法國境內調派了100萬的殖民地軍隊,不過戰爭進行到1912年12月初,英國100萬的殖民地軍隊只剩下不足50萬,而英國陸軍的正規軍部隊也有了近20萬的傷亡。

本土作戰的法國陸軍,損失更是慘重,本來法國陸軍在戰前就擁有了超過300萬的正規軍部隊,戰後又接連擴充了150萬的陸軍部隊,結果在與德國陸軍幾個月的交戰中,法國陸軍目前的總兵力,還沒有戰前多,只剩下不足300萬,也就是說,法國已經在這場戰爭當中,損失了差不多150萬的陸軍部隊了。

德國作為同盟國在東線戰場和西線戰場的主力,到了1912年12月初,損失的陸軍部隊也已經超過了110萬,不過得益於德國陸軍完善的預備役制度,目前德國陸軍的總兵力比開戰前還要多出不少,差不多有360萬的德國陸軍部隊。

奧匈帝國主要力量都用在了東線戰場的俄國人身上,損失也基本上是與俄國陸軍交戰當中造成的,在奧匈帝國吞併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的過程當中,奧匈帝國的損失微乎其微,到了1912年12月初,奧匈帝國的陸軍損失也達到了40萬。

同盟國其他2個國家義大利和西班牙,在戰爭初期試探的進攻了法國一次之後,就沒有再對法國境內採取太大規模的進攻,所以戰爭進行了3個月,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損失都不大。

對於歐洲的大戰,世界上其餘沒有參戰的國家,都非常的關注,不過最為關注的確是美國人。

在美國HSD總統辦公室,美國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對副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海軍部部長喬治·杜威和陸軍部部長約翰·約瑟夫·潘興沉聲說道:「目前歐洲的這場大戰愈演愈烈,而且協約國和同盟國經過多年的軍備競賽,各自的軍事實力都非常強大,沒有一方會輕易落敗,很可能把這場歐洲戰場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讓協約國和同盟國所有的國家耗盡元氣,這樣的話,並不符合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的利益,沒有了協約國和同盟國的牽制,我們美利堅合眾國最大的敵人中華帝國,將會變的更加肆無忌憚,我們奪回阿拉斯加的夢想也將破滅,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絕對不能坐視協約國和同盟國這樣消耗下去!」

副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馬上問道:「總統閣下的意思,莫非是想要調解歐洲的這場戰爭?」

美國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點了點頭說道:「我確實有這個想法,中華帝國才是世界最大的毒瘤,協約國和同盟國這些文明國家的力量,不應該消耗在彼此的戰爭當中,只有用於中華帝國的身上,才是最為正確的。」

歷史上美國對於協約國和同盟國打起來是非常高興的,歐洲打起來,美國才能以中立國身份向兩大軍事集團販賣軍火,大發戰爭財。

可是如今的情況卻有些與歷史不同,因為中華帝國的出現,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各個國家近些年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軍備競賽當中,使得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各個國家對於這場歐洲大戰的準備,比歷史上充分很多,戰爭進行了幾個月,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幾個主要國家,也沒有向美國大量購買軍火,使得美國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在這場歐洲戰爭中獲得太多的好處。

考慮到中華帝國對美國的嚴重威脅,美國當然不希望與中華帝國都有很深敵意的協約國和同盟國,互相之間拼個你死我活,讓中華帝國撿了便宜。

副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贊同的說道:「總統閣下說的非常對,中華帝國擁有一個非常具有侵略性的皇帝,當年清王朝的領土面積不過1000餘萬平方公里,現在繼承清王朝的中華帝國,卻擁有超過405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擴大了將近四倍,如果放任中華帝國這麼擴張下去,最終整個世界都會被中華帝國踩在腳下,這就是真真實實的第四次黃禍,而且是最為危險的一次黃禍!」

歐洲以及美國的白人,都認為世界歷史上曾經發生過3次黃種人引起的禍端,第一次黃禍應該發生在4世紀至5世紀的東漢初年,當時匈奴分裂為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附漢稱臣,東漢聯合南匈奴擊敗北匈奴,迫使部分北匈奴西遷,西遷至歐洲的匈奴人對羅馬帝國不斷征伐掠奪,致使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衰敗,間接造成了西羅馬帝國滅亡,改變了歐洲的歷史進程,使當時的歐洲人聞風喪膽。

第二次黃禍則發生在11世紀至12世紀的隋朝,那時突厥分裂為DTZ和西突厥,兩者相繼被唐朝滅亡,部分西突厥部落西遷至西亞,建立了多個國家和王朝,突厥人對東羅馬帝國的征伐引發了十字軍東征,最終突厥人建立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了東羅馬帝國,不過如今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被歐洲人所接受,雖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多年一直是在擔任歐洲病夫的角色。

第三次黃禍發生在13世紀的元朝,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率領的蒙古第二次西征,在攻佔布達佩斯後,前鋒攻至WYN附近的諾伊施達,主力渡過多瑙河攻陷了格蘭城,要不是拔都因為汗位繼承問題撤軍東歸,說不定整個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