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雲牽豪情到天外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要什麼紫羅袍共黃金帶?管什麼誰家興亡誰家敗?

一茅齋,野花開。陋巷薄衫也無礙,雲牽豪情到天外

無奈,誰怪?便將這一世漂泊苦,還了她半生風流債!

高辰郡之戰,苑軍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代價,吃下了包含三萬西瞻精兵在內的七萬士兵,俘虜了西瞻的皇長子,繳獲了數不清的糧食、馬匹、軍械、物資……

這樣一場徹底的完勝,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戰爭史上,都值得留下一筆了。

整個雲中和關中的百姓都沸騰了,他們攔在路上,不管是士兵還是衙門裡的衙差,只要有穿著號服的人路過,便將準備好的美食美酒獻上,表達他們心中揚眉吐氣的快樂。

他們知道另外有一支五萬人左右的隊伍漏網,但是元帥不是正帶兵追擊嗎?每個人的信心都空前高漲,彷彿元修大軍到處,敵人便會如同冰雪一般消融,彷彿勝利已經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應該有一點懸念。不是嗎?陛下只出動了幾千人,便將敵軍七萬人殺得幾乎全軍覆沒,元帥手中可是足足十五萬人,那不是更加手到擒來?

青瞳暗自心驚,不禁為元修擔憂起來,所有人都要求你打勝的仗實際上很不好打,壓力太大要求也太高,勝則順理成章,敗則罪該萬死。然而一場戰役沒有開始之前,誰敢說勝敗結果?

老百姓只會比較人數多少,她卻可以理智地分析,蕭圖南能帶著四萬鐵林軍在大苑橫行無阻並非運氣,忽顏既然舍掉兒子,舍掉另外三萬士兵留下這五萬人,那他手中的五萬人必定是聘原禁軍中最精銳的。

在有四十年作戰經驗的忽顏帶領下,在曠野中打這種追逐戰,青瞳自己也沒有把握會勝利,她甚至沒有把握不被伏擊兵敗。一切都要看在戰役過程中的隨機應變。元修是善戰之將,臨敵經驗比起別人足夠了,但是比起忽顏卻未必夠,好在有蕭瑟在身邊,青瞳每每想到蕭瑟就覺得放心了不少,蕭瑟此人謹慎細心,沒有足夠好的機會,他會寧可讓忽顏白白溜掉,也不會讓自己大軍陷入危機。放走西瞻最精銳的精兵雖然很可惜,卻也比拿不下人家的精兵,反而搭上自己的精兵強。

與此同時,京都卻一片愁雲慘霧。

這場大捷之前,青瞳曾經以要急著兵發京都為借口和忽顏議和,議和並沒有人相信,但是她要兵發京都的消息,卻像長了翅膀一般飛遍整個大苑。

「陛下!常勝仍然沒有與敵軍交鋒,臣請陛下下旨命其不得畏戰!」呂慧安雙眼通紅,牙關緊咬,看形象已經接近亡命之徒了。

苑瀣看了他一眼,道:「常勝沒有與敵軍交鋒,這是出發前朕給他的作戰方案,若急於取得一兩場小勝,很容易中了敵軍埋伏。便是像這般逐步收網,才能穩紮穩打,取得最大成效。」

「穩紮穩打!」呂慧安氣急敗壞,「那關中軍為何可以奇兵突擊,取得如此大的勝果。」

「每個人掌握戰機的能力不一樣,那需要對戰局極其敏銳的把握才能做到。」苑瀣微笑,「呂卿,你沒有打過仗,朕卻打過,戰爭要的不是精彩的過程,而是最後的結果。奇兵突襲固然好,但是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穩紮穩打才是上策,只不過時間耗費得長一些,損失大一些,最終卻能夠取勝。」他合上手中正在看的一卷書冊——那是戶部剛剛上報上來的在江澤路試行田畝重新釐定的初步結果,耐心地和呂慧安解釋。

有一句話沒說,作戰方案是青瞳制定的,他只是將之默寫出來,交給常勝而已。雖然那個作戰方案寫得並不詳細,只是大體方向而已,但是苑瀣明白,戰前的作戰指導本來就不能寫得太詳細的,太過詳細的戰前指揮只能讓臨敵大將束手束腳。關鍵是那麼多將領中,青瞳既然選擇常勝做這件事,就是對他足夠了解,她在作戰方案上沒有讓常勝奇襲,必是知道他不具備奇襲的能力,卻有穩紮穩打的本領。

苑瀣跟著霍慶陽作戰這麼久,耐心早就練出來了,霍慶陽的戰爭風格就是穩,他會在戰前事無巨細有用沒用的準備都做好,有些繁瑣的步驟甚至只是為了少死幾個哨兵。昔日定遠軍中,只有這個常勝和霍慶陽的風格最接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交鋒,說明常勝還沒有找到他認為穩妥的機會。苑瀣知道,應該想到的事情常勝絕對會比自己想得周全,他不需要過多提示,耐心等著就好。

但是他有耐心,朝中大臣可實在沒有耐心了。呂慧安嘴角含著一股煞氣,「陛下!我們現在急需一場勝利,不需要大勝,只要一場小小的勝利就好!只要一次小小的勝利,臣就有辦法造出聲勢,說這是一場空前大勝!」

「空前大勝。」苑瀣微笑,「關中剛剛取得一場空前大勝,還不夠嗎?」

「陛下!」呂慧安咬著牙道,「就是關中軍剛剛取得了大勝,我們才急需一場勝利啊!」

「那可難了。勝利並非想要就可以得到的東西。」

「常勝原本統領的江澤路也有幾萬兵馬,陛下又調撥一半西北軍,足足五萬人給了他,陛下可以命他全軍壓上,只需要一場小勝,砍下個小隊長的頭顱,我就可以說成是西瞻大元帥的腦袋!至少短時間內,要讓陛下的聲望足以抗衡關中,否則士氣就沒了!」

苑瀣好笑地看著他,「那要是西瞻大元帥又冒出來了呢?呂卿怎麼解釋?」他毫不避諱地笑著道,「就像朕剛剛大肆宣揚父皇遺詔,接著就冒出那麼多遺詔,那可十分狼狽啊!呂卿讓朕重蹈覆轍?」

呂慧安目瞪口呆地看著他,既驚訝於他如此毫無顧忌地說出這番話,又驚訝於這個時候了,他怎麼還笑得出來?

「陛下……至少能瞞過一時!要不然怎麼辦?」

看著他的樣子,苑瀣更笑得從容,他笑道:「怎麼辦嘛,朕也暫時沒有什麼主意,不過,只要有呂卿這等忠臣在,朕就放心了,有什麼困難,呂卿自會為朕分憂。」

呂慧安垂頭喪氣地走出殿外,心想這位皇帝倒是看得很透徹,他當然必須為皇帝分憂,現在不分憂,將來憂的就是他呂氏家族了!沒別的辦法,動員身邊同等命運的官員,一起想主意吧!

顯宗皇帝從容的笑容還清晰地在他眼前,呂慧安愁眉苦臉地想,你倒是輕鬆,可是你怎麼能笑得出來呢?最後一個牽絆她南下的障礙——西瞻大敵也快解決了!她就要毫無顧忌地撲回來了!這個時候,你怎麼能笑得出來呢?該笑的是關中軍那位,你怎麼還笑得出來呢?

呂慧安判斷得不對,青瞳現在才是真的笑不出來。元修大軍一去多日,毫無音信,彷彿和忽顏一起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一般。

之後這幾天接連下了幾場大雪,軍隊行進的痕迹早就無影無蹤,青瞳想找他們都無從找起。她只知道元修率軍渡過漬水,向雲中另外一個州——雲州追了過去。

雲中三州里,涉州是因多江河,經常需要涉水而過得名,而雲州則是因多高山,高接入雲得名。

其實雲州的山並沒有太高,雲中整個已經是草原地貌,不會出現像大青山山脈那般雄偉壯闊的高山,只不過高大的山體比別處多些罷了。但是雲州整體的海拔高,不需要多麼高的山峰就可以看到上接白雲的景象了,加上草原上高山本就稀罕,一眼望去,放牧能到達的高山基本都在這裡,所以當地牧民才稱之為雲州。

雲州是雲中三州地勢最北的一個,也是大苑抵禦西瞻人最多的門戶。漬水的上游、昔日定遠軍的營地、呼林關、上揚關……這些對於青瞳來說十分親切的地方,都坐落於雲州。

如果是昔日,楊寧之亂前的雲州,有定遠軍守衛,牧場叢叢、良田處處,到處都有牧民百姓生存棲息,青瞳一定能找到軍隊,因為不難碰到人跡,那這麼多人的一支隊伍,是不可能沒有一點痕迹落入牧民眼中的。

可是雲中和關中兩地的人口在連年的旱災、蝗災、兵災中,損失了兩千萬之巨。大苑靠北的關中雲中,相對於內陸地區本就地廣人稀,去了這兩千萬人口之後更加凄涼。現在,關中還算略好,可雲中三州里,除了涉州還有部分人口外,其餘廣袤的沃土都成了一片荒蕪。沒有人煙,只有草原野獸。

十五萬士兵聽起來人數很多,可設想一下,雲中三州原本足有一千萬人口,卻也還經常跑馬一天才能看見人跡,現在把十五萬士兵撒進去,和沒有又有什麼區別?

所以,她只有等,毫無辦法。

十五萬士兵如果中伏全部都死在草原,她很可能連這些人的屍骨都找不回來。也許只有第二年春天,當地野獸有了足夠的營養,繁衍得特別多的時候,才能隱約判斷。

她哆嗦著想,如果蕭瑟也化成一抔黃土,她怎麼和花箋交代?還有那十五萬將士……她說了會安排前途的元修……

所以在京都呂慧安認為她該笑的時候,她連哭都哭不出來。

苦苦等待了半月左右,那一天凌晨,青瞳正在睡夢之中,忽然一人在遠處大喊:「元帥回營了!」

青瞳豁然坐起,起身之後側耳傾聽,卻又沒了聲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