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盛京卿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二兇手

老太太還真有話說,「此乃我大興屬國南圖進貢的百花煙黛,太皇太后賞下來的,那下賤的戲子怎配用!」

暮青看向巫瑾,巫瑾頷首道:「不錯,是百花煙黛。南圖氣候濕熱,花開常年,此黛以百花、油墨及秘料煙熏調製而成,用時無需研磨,只需蘸水。女子用之,秀眉淡掃,遠觀如山間霧靄,靈秀出塵,故稱之為百花煙黛。」

巫瑾望著暮青手中的百花煙黛,笑容淺淡,意態遙若遠山。

大抵是想念故國了。

巫瑾與步惜歡同年,六歲被故國送來大興為質,如今已過一十九年。

暮青看了眼手中的百花煙黛,她剛拾起時聞之有奇香便知此黛非尋常之物,但當時也只以為是從京中的胭脂水粉老店裡買的,卻沒想到有此來歷。晨梳雲鬢晚倚軒窗,聽雨聲,閑梳妝,這種日子她未過過一日,爹從她十歲那年起便為她攢出嫁的胭脂水粉,他俸銀微薄,又不想苛待了她,便攢著銀兩買醉花軒的胭脂水粉,趁著她的生辰時給她,這年是鉛粉,來年是胭脂,她記得買香黛那年,爹曾說買的是青雀頭黛,深灰顏色,油墨少,產自關外。她雖一次也未畫過,但爹的話句句都記得,那些胭脂水粉被她鎖在小箱子里,擺在梳妝台上,日日擦拭卻從未打開過。

而今,她離家已近一年,家中無人洒掃,那箱子上該落滿灰塵了吧?

暮青見巫瑾想念故國,自己也不由失了神,還是司馬敬忽然開口,將她的思緒拉回來的。

「這是春娘的,孫兒給她的。」司馬敬看著那百花煙黛,失魂落魄,瞧那神情竟像是對春娘有幾分真情。

「你……」老太太不可思議地回頭,痛心疾首。這百花煙黛既然在馬車上,自是她的寶貝孫兒賞給那戲子的,此事她心知肚明,剛才的話不過是想保全司馬家的名聲,借口不認罷了。他難道看不出來?怎能出賣祖母?

「祖母為何要殺春娘?」

「孽障!」司馬忠怒而抬手,恨不得一掌打死這孽子。

老太太抬手,面含厲色,再看向司馬敬時仍是那般痛心疾首,「敬兒!你真被那戲子把魂兒迷去了?你婚事艱難,嫡妻未娶便要納妾,她要是個曉事兒的,怎會此時攛掇著你為她贖身,納她進府?她這是在害你!戲子無情,自古如此,祖母都是為你好!」

此話即是承認了殺春娘之事!

司馬敬身子一晃,蹬蹬退了兩步,「真是祖母?」

「沒錯!」老太太本想強辯不認,沒想到自己養育成人的孫兒為了個戲子竟出賣祖母,痛心疾首之餘不由怒上心頭,「就沖那戲子把你迷得連祖母都忘了,她就該死!一個戲子,賤籍出身,也妄想進我司馬家為妾,她就該死在那牌坊底下,叫她到了陰曹地府也記著身份廉恥!」

老太太咬著賤籍二字,斜睨著暮青,連她也一起罵了!死個戲子罷了,賠些錢財就是,她乃縣主之尊,還能給個下賤的戲子償命不成?但今兒司馬家的顏面之辱,她記下了!

「那為何還要將她割肉剔骨?」司馬敬面白氣虛,已站不穩。

「什麼?」老太太卻愣了,「什麼……割肉剔骨?」

司馬忠也愣了,府中得知敬兒被綁來府衙公堂後便匆匆趕來了,只聽說敬兒在外養著的戲子死了,案情卻知道得不多。

「那戲子不是被勒死的?這割肉剔骨又是怎麼回事?」司馬忠問暮青。

暮青走向女屍,蹲下身去便為女屍寬衣解帶,鄭廣齊抬袖擋臉,季延望天,巫瑾抬袖掩了口鼻,公堂內除了步惜歡和元修,先前見過驗屍的人無不轉開目光。

此景甚怪,司馬忠和老太太剛心生疑惑,暮青便扒開了女屍的上衫,艷紅的肚兜,血腥猙獰的肉骨,司馬忠一驚,老太太啊的一聲便撫上心口,兩眼一翻便往椅子里倒去!

「母親!」

「婆母!」

「祖母!」

「老夫人!」

司馬忠一家和林孟忙圍過去,林氏就坐在老太太身旁,忙將她扶住,司馬忠見巫瑾在此,忙道:「還請王爺瞧瞧。」

巫瑾袖手不理,淡漠疏離,「驚厥罷了,大人可掐人中一試。」

他連脈都不診,司馬忠也知巫瑾為人看病的規矩,他肯說句話已是給司馬府面子了,雖然此法人盡皆知,但眼下情急,只能一試。

鄭廣齊不敢坐視不理,忙差衙役去請郎中,司馬家的人圍著老太太忙活,公堂里亂成一團。

暮青望向公堂之外,見黑雲翻墨,似銜猛雨,好在劉黑子等人騎著戰馬來去頗快,回來時雨點已降,卻尚未大雨傾盆澆濕證物。證物都放在一隻木箱里,那箱子用粗繩捆著,石大海策馬回來的路上拿手拎回來的。

箱子上了鎖,烏雅阿吉抽來衙差的刀,一刀便要把那鎖劈了,暮青攔下他,奪來鑰匙,當著司馬家的人的面打開了箱子。長隨身上的鑰匙能打開的箱子自是司馬府里的箱子,暮青為防有人抵賴才不讓烏雅阿吉毀鎖。她將昨夜馬車裡鋪著的錦墊、團墊和圍錦都拿出來鋪在了青磚上,只見錦墊上滿目皆是擦蹭的鞋印,長而深,一看便知是春娘被人從窗外勒住脖子時雙腳蹬踹掙扎時所留。另外,窗邊的兩塊圍錦上也可見抓撓痕迹,一朵綉工繁美的牡丹花瓣被勾出了長絲,鮮紅如血。

暮青脫了女屍的一隻繡鞋,在錦墊上留下的鞋印上比了比——一般大小,鞋碼一致!

「老夫人,你還有何話說?」暮青問。

老太太已被掐醒,只是年事已高,乍一受驚,難以緩神兒。她不看暮青,只指著女屍,手指發抖。司馬忠會意,命衙差將草席一卷,把女屍猙獰的模樣蓋住,老太太這才把氣喘得順了些。

「英睿都督難道沒有聽見老縣主的話?」林孟皺眉道,「此案有蹊蹺,老縣主承認春娘是她命人勒死懸於牌坊下的,可她有何理由將春娘割肉剔骨?」

「別人也就罷了,林大人身為刑曹尚書,聽審如此粗心大意?」暮青聲涼入骨。

「都督何意?」

「我只說下令勒死春娘的是老夫人,何時說過割肉剔骨也是老夫人下的令?」

什麼?

聞者皆怔。

暮青看向車夫,對他道:「春娘是你勒死的,但你只是將人勒死了,屍體甚至都不是你懸到牌坊底下的。」

車夫怔住,暮青轉身便走向女屍,將白綾展開,蹲到女屍的頭後,把白綾在女屍的脖子上纏繞了一圈兒,還原了其吊在牌坊下的現場,說道:「當時這根白綾便是如此勒在屍體脖子上的,白綾的末端有凌亂的臟污,邊緣有摩擦起毛的情況,推斷是兇手將白綾的一端綁上大石,再將屍體牽拉上去的。而白綾的兩側,右側相對乾淨,左側卻滿布臟污,顯然是兇手在左側用的力。一般人習慣在右側用力,兇手的用力方向卻在左側,說明兇手是個左撇子。」

說完此話,暮青放下白綾便來到了女屍腳旁,女屍的褲腳處扎著紅繩,這兩條紅繩她一直沒有解開過,驗屍時也只是將女屍的中褲褪及膝處,沒有碰褲腳一分。

「這繩結也是左撇子系的,左撇子的繫繩方法和普通人是反著的,且因用力方向不同,繩結呈現的方向也是反著的。」暮青邊說邊將女屍的袖口處系著的繩結展示了出來,「這是我驗屍過後重新繫上的,與兇手所系的繩結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說話間,暮青開始解繩結,她解得很慢,先解了自己系的那根,在解到最初繫繩的那步時,說道:「我系此繩結時是右壓左,而兇手所系的繩結是左壓右。」

她邊說邊走到女屍的腳邊解其中一根繩結,解到最後時,四周屏息注目,果見是左壓右!

「此二事可證明兇手是個左撇子,而他——」暮青起身看向車夫,忽然抬手將一物拋出,車夫下意識一接,低頭一看,竟是長隨身上的鑰匙。

「他用右手接的。」暮青說話時已走到車夫身旁,將鑰匙取走,掰開他的掌心,「他掌心的勒痕右手比左手重,說明勒死春娘時,右手使力比左手大,他不是左撇子,所以不是割肉剔骨之人。」

當看到車夫掌心的勒痕後,她就知道,兇手還有第二人。

沒人接話,車夫已聽得傻愣,直到暮青問他話,他才回過神來。

「你昨夜殺了春娘後,將她的屍體交給了誰?」暮青問道,「屍體所穿的繡鞋是新的,而車墊子上卻留有死者掙扎的腳印,顯然死者死後,鞋子被換過了,而存放證物的箱子里卻沒有見到那雙繡鞋和死者可能同時被換下來的衣衫,這說明給死者換衣衫的人很可能不是你,你在勒死死者後,把屍體交給了旁人。那個人是誰?」

「小、小的不知。」車夫已經服了,早就聽聞英睿都督斷案如神,今日一見,果真如此。他不待暮青問,便答道,「昨夜小的奉命殺了春娘後,本來是想想辦法將春娘吊到牌坊下,可馬車趕到牌坊附近時,竟見旁邊的小巷裡還停著輛馬車。小的原以為事情要暴露,沒成想那人拿出了府里的腰牌,命小的將屍體交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