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盛京卿 第三十六章 別院詩會

盛京宮內廷總管,太皇太后的人?

暮青目光結了冰,寒聲問:「你是說,殺我爹的幕後真兇是太皇太后?」

「下毒之人是安鶴,太皇太后有沒有口諭就不得而知了。安鶴自太皇太后進宮起便跟著她,九皇子夭折,她閉門不出那三年也未曾棄主,是而元家掌權後,安鶴當了盛京宮的內廷總管,這些年來頗養了幾分跋扈性子,宮內宮外處處是其爪牙,太皇太后感念當年,這些年來便縱著他,連他在宮外私開象姑館之事都未管。」步惜歡看著暮青寒著的臉色,嘆了口氣,他與元氏有殺母之仇,這會兒卻得替她說話。

「你的意思是,毒殺我爹可能是安鶴自作主張,與太皇太后無關?」

「嗯,有關無關查了才知。」步惜歡淡道。

她若將元氏當作殺父仇人,他倒是無妨,但他知道,天下無冤乃她一生所求,殺父元兇若是錯冤了人,她這一生都會留下心結。他不願看到,寧願實言相告,讓她將此案查個清楚。

暮青深看步惜歡一眼,她知道這番話對他來說有多難。

其實,她不相信安鶴背後無人指使。

爹是中毒死的,安鶴性情跋扈,這等人若殺人,大多喜歡刀槍棍棒等暴力之法,毒殺不會是首選。尤其爹是仵作,在安鶴這等人看來不過是賤籍蟻民,何需用毒?

安鶴背後八成有人指使,這個人極有可能是太皇太后。柳妃死後,她下懿旨將龍船上的侍衛和服侍柳妃的人全都賜死滅口,爹驗過柳妃的屍身,被滅口也是有可能的。

但這只是八成可能。

還有兩成的可能是安鶴自作主張,她驗屍時,曾聞見爹嘴角有淡淡的杏仁味兒,那毒含有氰化物,不易煉製,若是新毒,許有拿人來驗毒的可能。但這只是推測出來的可能性,到底是不是,查了才知道。

「安鶴平時何時出宮?開的象姑館是哪家?」暮青問。

「你要去象姑館?」步惜歡笑著,眉卻挑得老高,他有點後悔剛才跟她說象姑館。

「不然你指望我在宮裡問他?」

「他在宮外,你也難憑一己之力審問他。他乃大內高手,你不懂內力,很難擒他。你若想擒他,需等些日子,待我得閑,與你一起。」步惜歡道。

暮青看了他一會兒,飯菜漸冷,男子的笑容卻暖著心。

「好。」暮青應下,她想為爹報仇,但不會魯莽行事,已經等了半年,也不怕再等些日子。

暮青望向窗外,廊下燈光斜斜照著窗子一角,隱約見雪花糊了窗紙,聽風從湖邊來,低如夜哭。

爹,害你之人就快查到了……

「去歇著吧,時辰不早了。」步惜歡的聲音傳來,暮青回神時見他已來了她身邊。

剛得知殺父兇手之事,她哪裡睡得著?這一夜定是要不眠了。但步惜歡深夜出宮,想必要早些回去,暮青便沒說什麼,起身入了帳。

步惜歡打了帳簾兒進來,坐在床邊替她掖好被角,卻不肯走。暮青一看他那懶洋洋的笑就果斷翻身,面朝里躺好,免得被吃豆腐。

身後傳來低沉的笑聲,步惜歡瞧著暮青,見少女肩頭線條柔美,如見天上月,清冷獨好。他抬手攏了她的髮絲,細細整理,安放在枕旁,見青絲如雲頸如玉,他忍不住輕輕撫上那玉頸。暮青肩膀微顫,感覺男子指尖兒溫熱,沿著脖頸划過,像羽毛撓在心裡,癢不可言。她閉眼忍著,不出聲,不回身,聽身後男子又笑了聲,隨後便覺得脖頸一痛,那痛極輕,像被人點了一下,她心神一凜,沒來得及思考便覺得困意襲來,抵不住眼皮的沉重,漸漸睡了過去。

步惜歡在床邊靜靜坐了會兒,又替暮青掖了掖被角,這才起身出了閣樓。

風雪正急,月殺立在廊下,見步惜歡出來跪道:「主子。」

「嗯。」步惜歡淡淡應了聲,負手望著院外的大雪,問,「神甲之事如何了?」

「今夜剛收到傳信,刺部已到關外,算算關外到盛京的日子,如今應該已經下了孜牧河。」月殺稟道。

西北軍回朝前,他們便將地宮裡的毒蟲裝在罐子里,秘密送了回來,瑾王爺不愧是毒醫聖手,解藥年前就研製好了,西北軍尚未進京,解藥就已送往邊關了。刺月在西北的暗樁因上俞村一事傾巢動過一回,之後便立刻撤出了西北,元修在地宮裡得知他是刺月門的人之後,曾命軍中暗查過刺月門留在西北的暗樁,因為撤得早,他什麼也沒查到。他一走,暗樁重返,拿了解藥便想辦法混出了關城,算算時日,應該下河去了。

「五日後,新的聯絡就會到。」

「嗯。」步惜歡又淡淡應了聲,道,「這幾日宮中事忙,你多看著她,莫讓她去城中的象姑館。」

「是!」象姑館?那女人還想去象姑館?她還想幹嘛?

月殺低著頭,眉頭狠皺起來,再抬頭時見步惜歡已在院門口,衣袂舒捲,送大雪入院來,地上雪色瑩白,不見腳印。片刻間,人已被院中桃枝擋了,不見了人影。

次日早朝,刑曹尚書、盛京府尹和五城巡捕司有本聯奏。

宮宴上中毒的勒丹使節多傑已經醒了,巫瑾開了調養的方子,只道再養半個月便沒事了。只是那夜假勒丹神官沒回驛館,勒丹王臣烏圖派人報了盛京府,以為布達讓被賊人所害,失蹤了。盛京府尹鄭廣齊將烏圖請到了刑曹,林孟命人將布達讓的屍身抬來,說明了前夜破廟之事,並將布達讓所戴的面具給烏圖看了。

烏圖大驚,看樣子是不知布達讓已被人暗中掉了包,他怒不可遏,稱定是大興人在五胡使節團進京的途中將勒丹神官殺死換掉,他要求大興查出真的勒丹神官在何處,嚴懲兇手,並向朝廷索要巨額議和賠償,還稱要修書回草原,將此事稟告勒丹王。

戎人、烏那和月氏使節也紛紛懷疑自己人里有假的,如今正查得凶,只是尚未提出議和條件。

狄人意外的安安靜靜,沒跟著摻和此案,也未提出議和條件。

年剛過,大興與五胡還沒開始議和,元相國命刑曹速查此案,又命范高陽和劉淮等人先陪著胡使,待上元節後再談議和之事。

假勒丹神官一案刑曹上下就忙得焦頭爛額,林孟奏請待議和事畢之後再查西北軍撫恤銀兩貪污一案。

元修不同意,「林大人之意是,刑曹連兩件大案都無法同時偵辦?」

說到底不過是林孟想拖著此案,不想查罷了!

元修回朝的本意就是阻止議和,對他來說刑曹越忙,議和之事拖得越久越好,而軍中撫恤銀兩之事他必須要查個清楚,給將士們一個交代,此案他自是容不得刑曹拖著的。

「侯爺誤會了,這兩件案子都是大案,容不得有失,刑曹上下當全力偵破,只是事有輕重緩急……」林孟邊說邊偷偷看向元相國。

元相國道:「此言有理,議和之事為重,待議和……」

「相國大人之意是我西北軍將士之事不重?」元修打斷元相國的話,朝中無父子,此言頗不客氣。

元相國怒容滿面,這些年在朝中,他說話還沒人敢打斷!

這個逆子!

「待議和事畢,刑曹再全力查辦撫恤銀兩一案!」元相國怒瞪元修一眼,咬牙將話說完,這才詢問聖意,「不知陛下之意如何?」

「朕以為西北軍戍守邊關,撫恤銀兩關係軍心。」步惜歡一開口,元相國便猛地抬頭,眼底有看不清的晦暗之色。

這些年在朝上,但凡他問聖意,皇帝只說准奏,今日竟有別的話,果真是……不能再容他了。

「待議和事畢再全力查辦軍中撫恤銀兩案並非不可,只是林愛卿多久能將假勒丹神官一案查清?」步惜歡問道。

「這……」林孟心裡咯噔一聲。

「此案傾刑曹、盛京府和五城巡捕司之全力,想必不會讓朕等太久。」步惜歡倚在御座上,聲懶意卻涼。

元相國望了眼步惜歡,皇帝今日之舉雖有翅膀硬了之嫌,但假勒丹神官一案確實不可拖太久,若是此案破不得,定誤議和大事。他看了林孟一眼,寒聲道:「此案就以一個月為期,林大人可破得了?」

林孟見元相國臉色陰沉,心裡直叫苦,卻不敢說破不了,只得硬著頭皮道:「是……下官定盡全力!」

他原只是想拖延撫恤銀兩一案,不想竟被陛下將了一軍,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還能說什麼?

元相國面色稍霽,朝臣們卻因聖上看重撫恤銀兩一案而面色各異。

暮青掃了眼大殿,將文武百官的神情暗記在心。

隨後,百官又商議了下議和之事,早朝便退了。

下朝後,暮青走在後頭,到了廣場回頭望了眼,見大雪覆了金瓦,金殿巍峨遮了後宮。少年一身武袍,目光比雪清寒,似寶劍鋒刃,穿透巍巍宮牆刺入那永壽宮。

太皇太后……

「咳!」

一聲低咳聲打斷了暮青的思緒,她轉身看去,見元修正望著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