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盛京卿 第二十二章 斷案之才

暮青剛吃好,正喝茶,聽聞此言一聲不發。

「愛卿之意呢?」步惜歡問。

宮燈煌煌,明珠耀人,御座中人在那富麗高處,容顏勝玉,眸光奪人,難辨真色,唯見唇角噙笑,慣常的漫不經心。

「胡大人之意呢?」暮青不問林孟,卻問胡文孺。

胡文孺拂袖怒道:「將軍何故問本官,此事當問林大人!」

暮青道:「還是先問胡大人吧,免得出了力,回頭還得被參一本。下官乃武官,不敵文官之嘴。」

她的嘴還不敵人?

胡文孺瞪著暮青,一口血堵在喉口。

林孟看了兩人一眼,對暮青和善地笑了笑,道:「事急從權,本官聽聞將軍頗有斷案之能,今夜之案茲事體大,望將軍莫計前嫌,查凶為重。」

暮青今夜與林孟並無衝突,待他倒比待胡文孺客氣些,淡道:「刑曹諸位大人不介意的話,下官倒可推敲幾句。」

客氣歸客氣,暮青待人冷淡慣了,此言依舊帶著疏離之意。

林孟才不介意暮青疏離與否,兇手查不到,耽誤了議和大事,元相國饒不了他,他只求速查真兇,因此又堆起的笑意又添了幾分和善,連聲道:「不介意,不介意!同朝為官,但求為聖上分憂。」

分憂是假,保官是真,暮青心如明鏡,卻未再多言,點頭道:「好,那我有三事可說。」

三事?

方才驗毒,此案分明已陷入死境,查無可查,這少年竟仍有三事可說?

元相國望著暮青,目光頗深。

林孟卻目光一亮,喜道:「將軍請說!」

「其一,銀器不能試百毒,諸位方才所做之事皆是徒勞。」暮青道。

「什麼?」林孟怔住,隨即笑道,「將軍莫非在說笑?自古試毒皆用銀器,何來不能試百毒一說?」

「我斷案時不說笑。」暮青淡道,「銀器不僅不可能試百毒,甚至就算真的變黑,那東西也不一定就有毒。」

啊?

林孟和一干刑曹屬官們張著嘴,雖一時無話,神態卻都一個意思——你在說笑!

暮青見此,起身對步惜歡道:「啟奏陛下,臣求一物,可當殿驗證。」

「何物?」此乃第一次她向他求一樣東西。

「熟雞蛋!」

「……」他就知道不會是明珠萬斛金銀萬兩,哪日她若跟他求樣女子之物,那日頭定要從西邊出來,「准奏!」

范通領旨便出了殿去,過了兩三盞茶的時辰,提回只食盒來,裡頭放了一食盒的熟雞蛋。

暮青坐在席後未動手,只對范通道:「勞煩總管,剝一隻,放碗里。」

范通乃步惜歡的心腹大太監,去行宮都帶在身邊服侍的人,暮青這般使喚他,看在百官眼裡只當她是未將聖上放在眼裡,待那雞蛋剝好,百官的目光便都盯去了碗里。

碗是銀碗,筷是銀筷,只見暮青將熟蛋夾成兩半,將蛋黃撥開,銀筷扎入了蛋清中。

片刻後,銀筷拿出,暮青往筷枕上一放!

啪!

一聲脆音,在死一般寂靜的金殿上扎得人耳疼。

百官齊驚,林孟與刑曹屬官們快步圍來,只見那銀筷前端有寸許處泛著青暗,其光幽冷。

「這……有毒?!」眾人驚呼。

暮青面無表情,夾了那半塊雞蛋便放入了口中。

滿朝文武張著嘴,驚呼變成了抽氣。

步惜歡臨高下望,眸光微沉,卻未動。她尚有父仇要報,他知道,她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元修離得遠,目力卻不差,見此面色也沉了下來,但也未動。她行事向來有主意,如此做必有她的道理。

呼延昊皺著眉頭,這女人又搞什麼花樣?

「沒毒!」暮青吃完後喝了口茶,淡道。

「沒毒那銀筷怎會……」林孟不解。

「世間之物,相生相剋。蛋清內有一物,名為蛋白質,蛋白質里含一物,名為硫,其與銀相遇易生青黑。不同的蛋,硫含量有差異,顯色結果也會不同,放得越久的色越深。」暮青不管殿上文武能否聽得懂,她已經盡量說得淺顯了。

宮中用膳的器具有銀器、玉器、瓷器,頗為多樣,天子用膳時多用玉器,旁側有宮人布菜,亦有宮人試菜,所謂試菜便是以人試毒。但宮宴上人多,百官們所用的多是銀器,但以銀試毒實不靠譜。

另外,民間投毒多用砒霜,但砒霜本身並不會致銀變黑,只因砒霜乃礦中所煉製,提純不夠,其中亦含硫元素,這才致使銀變色。所謂銀針探毒,其實探的並非毒,而是硫。現代砒霜提純技術好,銀針探毒根本就沒有效果。

但銀針試砒霜之毒在古代確實可用,因此此事暮青便未多提。

林孟等人聽得一頭霧水,唯獨巫瑾面露沉吟之色,似對此言頗感興趣。

「銀能試出的毒多為礦中所煉,勒丹使節所中之毒乃雷公藤,其毒用銀是試不出來的。」暮青道。

刑曹屬官們雖未聽懂前言,此言卻聽懂了,但都有些將信將疑。

「那依將軍之言,酒菜或是勒丹使節的衣物上未必無毒?」林孟問,查案才是最要緊的,不管此人有何異才,他只想儘快查出兇手。

「不,酒菜無毒,衣物與酒囊上也無毒。」暮青卻道。

什麼?

林孟詫異萬分。

「這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暮青看向那刑曹屬官里推測案情最多的員外郎,問,「你可知雷公藤為何物,是何形態,中毒者何症?」

那員外郎微怔,隨即有些尷尬,道:「下官未曾習過醫藥之術。」

「雷公藤性味苦、辛、涼,有大毒,其花與根莖皆含毒,碾成的粉末是土黃色的,你看看多傑的衣袖與酒囊是何顏色?」

刑曹員外郎望去那還浸在水盆里的衣物和酒囊,一看之下便怔了——那酒囊乃乳白鑲金的,兩袖則滾著雪白狼毛。

「若以你的推測,兇手是將毒粉撒在酒囊或衣物上的,如此大的色差,勒丹使節又如何看不出來呢?」暮青在西北時曾易容成勒丹騎兵混入狄部,自然知道勒丹部族的一些習俗。五胡部族信奉的神靈一樣,但各有崇尚的顏色,比如狄部尚黑,認為黑是天鷹的羽毛,而勒丹尚白,認為白是天鷹翱翔在天際時的雲。唯有部族中地位高的人才有權利穿著這些顏色的衣物。多傑在部族有金剛之名,地位自是極高,高到他可以代表部族前來大興議和。

「這……即便酒囊與衣袖不可能,難道不可能撒在衣物的其他地方?」那員外郎有些不服輸,多傑的衣袖是雪狼毛的,但他的衣物其他地方可是綉圖複雜,顏色花里胡哨,若撒在衣物的其他地方,他未必看得見。

「所以我才問你可知雷公藤為何物,中毒者何症。且不提撒在其他地方,兇手能否保證受害者定能觸碰到撒有毒粉的衣物部分,假設受害者真的沾到了手上,抓了羊腿吃下,其後中了毒,你可知中毒癥狀為何?」

「這……」

「你不清楚,我來告訴你。受害者會出現頭暈心悸、腹痛嘔吐、四肢抽搐、肝腎疼痛,繼而出現血便血尿、唇甲發紺、口鼻出血等症,若無救治,從毒發到身亡,其痛苦可持續一日到四日。」暮青道。

「……」

「而受害者毒發之症又是如何?腹痛嘔吐、四肢抽搐、唇甲發紺,險些當場身亡!如此大的差距,你可知代表了什麼?」不待人答,暮青便給出了答案,「毒量的差距!若是將毒粉撒在衣物上,靠沾在手上那點毒入口,根本不足以立刻將人毒殺!」

「……」

「瑾王爺乃毒醫聖手,是否如此,你等可問他!」暮青看向巫瑾。

巫瑾笑望暮青,眸光皎澈如月,頷首由衷贊道:「將軍所言分毫不差,不想將軍竟懂毒理。」

「研讀過幾本醫書,不敢稱懂。」暮青道,她的確不太通曉藥草毒草之道,只是在汴河行宮時看過幾本醫書,下午在閣樓里見有毒草的古籍便翻來看了。

雷公藤乃江南和西南州縣深山裡常見的毒草,因易尋得,書中便有記載,她恰巧看了,這才有此推理。

兩人一來一去說話間,刑曹屬官們相互間看了看,皆露驚意。

瑾王說是,那便真的是了!

如此說來,此事也叫這少年說對了?

「英睿將軍真乃學識淵博之人,本官欽佩之至。」林孟笑道,稱讚是虛,哄人是真,他只想哄得這少年開懷,好速速告訴他此案兇手是誰。

「真正該學識淵博的應是林大人!」暮青卻面色一寒,冷聲道,「刑曹掌刑獄之事,複核各地刑案命案,確無疑問的案子核准秋審,有疑問的案子發回重審,其中許多案子是死刑案,毒殺案定然也有。每年不知有多少命案卷宗被呈送上來,審閱卷宗之人若無縝密的心思、豐富的斷案經驗和淵博的學識,如何能從如山的卷宗里發現冤案錯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