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鯀禹治水 第四十七章 多助

虎娃問道:「我飛天而來時,望見巴都城周邊各城郭軍民,皆撤到了巴都城外的原野。附近雖有彭山、丈人山、眉山等高處可躲避洪水,但山中卻安置不了這麼多人長期生存,師兄屆時又想怎麼辦?」

少務:「師弟啊,為兄正想請你幫忙呢。既有仙家高人可在大江上游化出一條山脈,那麼聚集萬民之力,更得師弟等眾高人之助,也能在巴原上築造出一道長堤。」

少務當場以手摶土,堵在了沙盤上眉山與丈人山之間的山坳缺口處,如此一來,彭山、丈人山、眉山這三條山脈蜿蜒相連,在沙盤上圈成了一個澡盆狀,而巴都城便坐落在這個「澡盆」的中央。

彭山與丈人山、眉山與彭山之間的隘口地勢皆較高,洪水漫不過來,此前唯一的缺口就是少務摶土為堤所堵的那個地方,這是他對著沙盤苦思整夜後所想出來的對策。

巴原周邊各城郭的民眾,可以就近遷移到高處,但原巴室國所在,大多是人煙繁茂的平原地帶,沒有那麼多山脈高地。要遷移的民眾又實在太多了,大規模遠徙恐怕來不及,就算時間來得及,也沒有那麼多地方好安置。

於是少務反其道而行之,將他們都遷移到巴都城外的原野上。

少務從侍衛手中接過一桶水,緩緩倒在了沙盤上,模擬洪水到來後最終的地貌。巴國轄境將被淹沒約十分之一的土地,受災的總人口接近三分之一。但是將那個山脈隘口堵住後,巴都城周圍被群山環繞的原野卻不會被淹。

巴國先君鹽兆選擇在這裡建立都城,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這片原野就是巴原土地最肥沃、物產最豐富之處,而且巴都城中的廩倉以及各村寨中的存糧也是最豐足的。

少務已讓倉正大人進行了簡單的測算,假如將能開墾的地帶都開墾,在田地里都換種雖然不那麼可口、但產量卻足夠高的農作物,勉強可供近三分之一的受災人口吃飽。

少務在沙盤上填的只是一小塊泥土,但實際上那條山脈間的缺口有四十餘里,要在三個月內築成一道長堤,還要足夠高、足夠寬、足夠堅固,這放在平時是不可想像的浩大工程。可如今是非常時期,不幹也得幹了,只能盡全力去完成它。

少務計畫將巴都城周邊六座平原城郭的民眾都遷到這裡,他們已經陸續出發了。青壯勞力集中在一起,就連守衛國都的精銳野戰軍陣都派出去,少務請求虎娃的幫助,由他出面來主持這項大工程。

虎娃並未推辭,點頭道:「師兄放心,我一定儘力,並將彭山道場中的修士全部叫來相助。派往各地城郭的高人若有返回巴都城者,我也會請他們幫忙。師兄將都城一帶的所有軍陣,還有能組織起的壯丁,暫且都交給我來指揮。」

像這種要求,假如換一種情況、換一個人,國君是萬萬不能答應的。都城守備軍陣,還有國中最精銳的機動野戰軍陣,能夠徵集到的所有壯丁,甚至包括少務的親衛儀仗隊伍,全部都交給虎娃了,少務身邊連侍衛都沒剩下多少。

但這位巴君很乾脆地就點頭了,而且當眾拜謝虎娃。

盤瓠看了虎娃一眼道:「師兄,我感覺你現在的狀況並非最佳,雖未受傷卻很虛弱,有些事情就不要勉強,居中指揮調派即可,我們會全力相助的。」

玄源也說道:「夫君這段時間就不要再親自施法,凡事還有我呢。」

虎娃趕到巴都城後,的確已接近力竭,雖然身為真仙手段高明,但真論神通法力,此刻他還趕不上玄源呢,確實需要好好涵養一段時日。但是事態緊急,也只有他來指揮築堤工程,才是令所有人最放心、也是最有效率的,要不然就得少務親自去了。

可是少務身為巴君要坐鎮都城,還有太多的事情要處置。築堤可不僅僅是築堤,工具和物資的調派,後方源源不斷的糧食補給,還有不斷到達的勞力繼續派遣,這些都需要少務居中協調。雖身在王宮中,也可以想見,如今的巴國各地,已是一片恐慌和混亂。

少務看上去還很鎮定,但想必內心深處已感覺焦頭爛額了吧,可是他又不能表現出任何慌亂,否則臣民就更加不知所措了。

築堤堵山缺,使得巴原中央還留有一片不被洪水淹沒的盆地原野,這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可事情並不是像想像的那麼簡單。

巴都城外有一條河,名巴水。巴水發源於眉山中,向下斜穿這片平原,從眉山與丈人山之間的隘口處流出,最終匯入大江。少務欲築的長堤必須將巴水截斷,假如形成內澇怎麼辦?虎娃推演一番,最終又想了另一個辦法。

根據地勢,在這條河流的上游高處,以大法力崩開一座山峰,將河道一分為二,那條新的河道將沿眉山的一處山坳流到平原之外、眉山山脈的另一側。

在河道分汊處應派專人值守,因這條河流也是巴都盆地的灌溉水源,水小時就向盆地中多分流一些,水大時就向盆地中少分流一些,這樣既能保證田地灌溉又不至於形成內澇。

這個工程雖不像是築堤的規模那麼大,但也足夠艱難,商議之後,最終決定由盤瓠和長齡先生負責,虎娃將請彭山道場中的眾修士相助,將來還可召太乙值守。

商議好諸般事務,虎娃就要在玄源的陪同下去指揮築堤了,少務又問道:「師弟,據你所知,這番水患究竟要持續多久?」

虎娃苦笑道:「我亦難以斷言,但聽聞崇伯鯀大人被天子帝堯任命為中華治水之臣,約定治水以九年為期,師兄就做此準備吧。」

這麼久!巴國群臣盡皆變色。然而虎娃有很多話還沒說呢,崇伯鯀約定治水之期是九年,是因他知道天時恐怕將持續多雨近十年,針對的也是大河流域的情況,而且他清楚在天子以及帝都群臣面前,也不可能再說出更長的時間了。

但巴原的情況與大河流域完全不同。少務想在平原中央造一個「澡盆」抵禦洪水、安置民眾,但整個巴原的地形,就像一個巨大的澡盆。上游洪水漫來,受巫雲山脈所阻,東海會變得越來越大,水將沿著大江的各條支流向上倒灌。

就算多雨的天時結束了,上游的洪水也不再涌下,巴原上大水退去的速度也會很慢,甚至有些地方的地勢會永久改變,要想恢複如初,至少要做十幾二十年的準備吧,這甚至已經是一代人的時間了。

虎娃之所以不明言這些,是巴原民眾將受的苦難已經夠深重了,總要給他們更多的希望,不要在此刻就喪失信心與勇氣。

……

兩個月後,眉山與丈人山之間,一條長達四十餘里的堤壩已初具規模。現在還不好預計洪水到來時的衝擊力究竟有多大,為了務求無失,這項工程可不僅僅是在平地上壘土,先往地下開挖一條溝渠,填塊石為基骨,再壘以夯土。

少務將附近六個城郭的民眾撤到了巴都周圍的平原上,抽其中青壯築堤,這是巴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徵召民夫舉造工事。國都守備軍陣、巴國機動野戰軍陣,甚至包括國君的親衛儀仗都派過來了,日夜不停趕工。

這條長堤是伯勞設計的,根據地勢的不同,頂端高五至九丈不等,基座寬度是堤高的兩至三倍。若沒有虎娃等一眾高人以大神通法力相助,就算少務緊急動用了這麼多人力物力,也絕不可能在三個月內完成。

還好有虎娃、有玄源,更有陸續趕來相助的一眾高人。不少高人持金杖紅節飛赴各地,傳達君令並督促民眾遷移後,返回了巴都,聽聞奉仙君主持造堤,也紛紛趕來相助。眾高人除了施法造堤之外,更重要的是使用種種神通加固堤壩。

虎娃身為真仙亦無保留,傳授了眾人他所悟的各種神通法術,其中最重要的一門秘法,當年在百川城之會上他曾施展過,而如今已推演得更加完善高明,就是那摶土造船的神通。

別看這門神通理論上只要四境修為便可施展,但在這種場合是最有效的,而且有虎娃傳授並講解其妙,對眾大成修士亦很有啟發。

兩個月後,巴君少務也來到大堤上巡視,沒有攜帶國君儀仗,只有區區幾名親衛隨行。他與虎娃並肩走在這道長堤上,兩側正在幹活的民夫紛紛下拜行禮,巴君連連擺手,示意眾人不必拘禮。少務就是來看看工程進展的,就連眾高人也沒有驚動。

虎娃手指遠方道:「四十二里長堤已現,只是還須加高、加寬、加固,按照這個進度,再過一個月應可達到要求。」

少務:「盤瓠師弟那邊,巴水上游分流改道已完工。師弟可知崇伯鯀大人那邊的動靜,他究竟能以息壤神珠阻住洪水多久?師弟能否再去問問,為兄也好心中有數。」

虎娃雖沒有公開宣揚崇伯鯀之名,此事卻沒有向少務隱瞞。虎娃搖頭道:「催動息壤神珠化山脈堵住洪水,須以大神通施法,此刻不便去打擾崇伯鯀大人。但他當初說是半年,但我們是按三個月時間準備。洪水自下界城與攏江城一帶涌至巴都,至少還有十餘天,時間應該是夠了,就看其他各地的情況了。」

少務:「如今我已得到各地陸續回報,大體已布置妥當,有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