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黎民百姓 第七章 路遇

如此並不意味著虎娃已掌握了仙家陽神化身的玄妙,他只是選擇了這樣一個契機。當虎娃整頓學宮圓滿、這具仙家陽神化身的修鍊亦圓滿後,方意味著虎娃九境三轉修為的圓滿。

至於九境四轉修為如何突破,那是下一步的修行,也許到了那時,虎娃才能真正求證仙家陽神化身的玄妙。

虎娃與太乙沒有坐車,就在大道上步行。太乙多年後再度涉足與古時不一樣的巴原,當然想多看看世間風貌。以化境之能,飛天之時以神識掃過,諸般人煙景象便可盡收元神。但若想體會真切,最好還是親身走入其中。

少務一統巴原後,世間諸事又出現了什麼變化,也是虎娃感興趣的。出了彭山是野涼城,他們沿著城外大道向巴都城方向走去,這裡是巴原中央最繁華富庶的地帶,大道上行人往來很是熱鬧,沿途有不少村寨,師徒二人一邊走一邊以神念交流。

太乙問道:「師尊如今已突破九境修為,我還以為你不再留戀巴原,將遠遊中華之地。」

虎娃:「我當然有遠遊中華之地的打算,但尊長當年命我行遍巴原五國,其實我還未真正完成,不必急於一時。先待眼下的修行圓滿,再去遊歷一番。」

理清水曾讓虎娃行遍巴原五國,虎娃也的確都走到了,但有些地方,他只是飛天而過,並沒有腳踏實地,如今也打算找機會再走走,算是求證另一種圓滿。如果說世界這麼大,很多人都想去看看,對虎娃而言卻非是這種心境。

高人的世界非常人所能理解,比如在妄境中,便能見證並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遠比現實的世界廣袤無盡;而生死輪迴境中,更是經歷了無盡的世界與年代、穿越了不知多少時空。普通人遠遊,往往存了獵奇、觀覽、玩樂、炫耀等自我滿足的心思,可是世間高人並非如此。

遊歷,對於五境修士突破大成修為是至關重要的,而真正的當世高人,卻未必要親身將所知的天下游盡,哪怕只在山中定坐,不僅能知常人已知的世事,而且能知無盡未知的世界。若純粹是為了遊覽參觀,中華之地也無非是一樣的人煙城郭,而世上總有未獵盡之奇。

太乙:「師尊什麼時候遠遊中華之地,別忘了把我也帶上。」

虎娃:「你曾經遊歷過的地方,比我更多更廣,在蠻荒之外又見到了什麼?」

太乙:「蠻荒之外還是蠻荒,諸多凶禽異獸,尚有異族諸部。」

說話間,他們到達了彭山與丈人山之間的隘口。這裡是巴都城外的關防重地,當年相窮大軍曾在此與巴室國守軍連翻激戰,雙方為爭奪這個戰略要衝都投入了大量精銳軍陣。如今巴原已進入一統後的太平年代,此地早也看不到當年的戰亂痕迹。

由於是一個交通要道,來往商隊都要在這裡歇腳,這個駐軍的關卡也漸漸發展成了一個集鎮。集鎮的中心是大道邊依山而建的塢堡,所謂塢就像一座小型的城郭。四面高牆,裡面可以駐軍,是戰時扼守隘口的要塞。

有駐軍,不僅有運送來生活物資,將士們平時也會買很多東西,最早的集市就是這麼出現的。隨著此地越來越繁榮,短暫或長期停留的人口越來越多,塢堡外又出現了很多建築,最多的就是各種商鋪與寮肆,甚至還有驛站與客棧。

巴原上各大集鎮中的驛站,最早並不是官方的驛卒換馬處,而是供趕路的行人歇腳住宿的地方,只有一個大院子加幾間空屋。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人變得更加富足,在行路中也會更注重享受,於是就有人開設了專門的客棧滿足其需求。

客棧往往和寮肆一體,前面搭個棚子擺上桌案,出售各種食物,後面再修幾間屋子,可以供人住宿。虎娃特意退後幾步讓太乙在前面領路,太乙則走向集鎮中最大的一家客棧前的寮肆。

他們來的時間不巧,寮棚中已經坐滿了人,還有好幾個人正站在那裡等。兩名夥計跑前跑後給客人們上東西,正忙得不可開交,而老闆則一個勁地說抱歉,請後來的客人再稍等。

太乙當然不能讓師尊在這亂鬨哄的寮棚里待著,他站在裡面等座位,虎娃則在寮棚外閑看來往的行人。恰在這時,有兩輛車停在了寮棚外的空地上,車上下來了九個人,當中簇擁著一位衣衫華貴的青年男子。

看這些人樣子應該是巴都城中的權貴子弟,他們經常跑到丈人山一帶的山野中遊玩打獵。走到這裡,人和馬都需要休息,寮棚外就有停車歇馬的地方。

這些人過來的時候,眾人都很自覺地讓開,微微躬身露出很恭敬的樣子。那年輕人很滿意,抬頭挺胸進了寮棚,只有虎娃還在門側原地站著沒動。

那年輕人以為虎娃也是這裡的夥計,走過他身邊時看都沒看一眼,順手扔過來三枚陶幣道:「把我們的馬刷乾淨了,再餵飽了。」

虎娃並沒有伸手接,那三枚陶幣就落在了虎娃的腳前,而這夥人已經走進去了。落在最後的一名管家模樣的中年人,扭頭沖虎娃道:「這是你的福分,動作還不利索點!」

虎娃還沒來得及說話,那管家也進了寮棚,車就停在空地上,兩匹馬已經從車轅上被解了下來,看樣子是等著虎娃牽走拴好。這麼多「貴人」一下子擁進寮棚,老闆和夥計也招呼不過來,更沒有誰注意到寮棚外發生的事情。

虎娃苦笑著搖了搖頭,將兩匹馬牽到旁邊拴好,寮棚外有裝著水和草料的石槽,旁邊還有一把竹絲做的刷子。給馬喂上水和草料,虎娃又拿起刷子,將馬身上的灰塵和泥垢刷去,還將鬃毛給理整齊了,讓馬覺得很舒服,然後彎腰撿起了地上的陶幣。

這時太乙已經出來了,不僅是他,寮棚中所有的客人都被轟出來了。看來剛才那幾位貴人喜歡清凈,不想有閑雜人等打擾他們休息。見此情景,虎娃只是微微皺了皺眉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那幾位權貴子弟確實霸道,但世上這種事早已見慣了,人們確實是分等級的。假如是巴君少務,斷不會如此做,但不能強求國中所有的權貴子弟都能表現得像少務那麼親民。

太乙以神念道:「師尊,您這是在幹嗎?」

虎娃看著手中的陶幣苦笑道:「我好多年沒有拿過陶幣了,也沒有幹活掙過錢了。」

虎娃的確從來沒有掙過陶幣,也幾乎沒有用過陶幣。想當初他剛剛離開蠻荒時,山爺倒是給了他不少陶幣帶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可是虎娃還帶著很多別的東西。他來到巴原所見的第一個人是白溪村的老漢田逍,為了感謝田逍請他吃麵湯,虎娃出手就是一小塊黃金。

虎娃成了巴室國國工、彭鏗氏大人之後,國中給的奉養也不是陶幣,如此說來他確實還沒掙過陶幣,更沒有花過陶幣,山爺當年給的那些陶幣,還一直帶在身上呢。今日所遇有些莫名其妙,對他而言也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見師尊這麼說,太乙也笑了,便沒有再多管閑事,靜靜地站到了一旁。虎娃並不打算亮出身份,走在路上就是一名普通的路人。假如讓人知道了他的身份,這集鎮內外不得全跪滿了,就連塢堡中的駐軍都得趕來列隊行禮。

不僅如此,沿途民眾也會聞風而至、望道跪拜,會影響國都內外的大道通行,虎娃也不是沒見過這種場面。

也難怪剛才那年輕人會那樣說話,因為虎娃看上去就穿著最普通的葛衣,散發未冠,腳蹬一雙麻鞋。衣服上雖然沒有補丁破洞,但看上去也很舊了。

虎娃當然不是故意要穿得破破爛爛出門的,其實如果仔細看,便會發現這少年其實非常乾淨整潔,頭髮上無一絲灰塵,連麻鞋都沒有沾上泥土。而且他的衣服看似是最普通的葛布所制,其實是異常輕柔舒適的水布,不僅堅韌甚至水火難傷,堪稱一件寶物了。

只是經過法力煉化後的葛絲水布,看上去並不是嶄新的樣子,就是一件尋常的舊衣服,而那年輕人連看都沒有多看虎娃一眼,怎會留意到他的非同尋常之處。季節是初春,天氣還有些寒冷,虎娃就穿著這麼一層單衣,顯然是身份微寒之人。

或許只能怪玄源最近不在彭山,否則就算虎娃不甚講究,玄源也要將夫君打扮精神了再讓他去學宮,不會是這麼隨意的樣子。而其他人,誰又敢管虎娃大老爺出門穿什麼衣服呢。

過了一會兒,那伙人應是休息好了,魚貫而出。那管家模板的中年人又朝虎娃喝道:「還不快套馬備車!」

虎娃搖頭道:「你們的馬已經喂好刷乾淨了,自己套上車走吧。」

這是很平常也很正常的回答,因為路邊的寮肆雖有停車歇馬的地方,但是套馬備車之類的事情,還是需要客人自己做的。當時情況與後世不同,在巴原上馬車還是很罕見的,一般商隊只能用牛車,因為馬很嬌貴,難以馴服與飼養,御馬更是個尋常人不掌握的技術活。

備馬套車同樣是個技術活,一般人不會,弄不好還會被馬給踢了。那中年人卻勃然大怒道:「你是皮癢了嗎?拿了我家庚良公子的賞錢,還敢偷懶耍滑!」

公子?按巴原禮制,國君之子可稱公子。那年輕人不可能是少務的弟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