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千里之行 第四十三章 兵馬未動

就在少務巡視邊境諸城時,有兩個消息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傳至巴原各地,尤其是那些一直在關注其動靜的各大勢力耳中。首先便是少務到孟盈丘拜見命煞,欲迎娶一名孟盈丘嫡傳弟子為正妃,結果卻令人一頭霧水,引發了各種議論猜測。

還有一條消息則更多的是在相室國民間流傳,尤其是虎娃當年的足跡曾走過的地方。很多人驚訝地得知,原來巴室國中聲望正隆的彭鏗氏,便是曾在相室國中受萬民景仰的小先生。由於交通條件的限制,民間消息傳播相對閉塞而且緩慢,只有那些特別重大或者令人特別好奇的事情,才會以口口相傳的方式迅速地散布。

官方公告天下的正式消息,都會由採風大人派採風官傳達到各城郭,並由各城郭再派專人到集市和村寨中宣講,因此能夠在最大範圍內讓國中民眾知曉。但超出國境之後,消息的傳播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誰也不可能把採風官派到鄰國去。

神醫彭鏗氏大人之名,在巴室國中幾乎已家喻戶曉,但很多民眾卻不清楚當年相室國的那位「小先生」是誰。少務對此早有安排,將採風官派到了各城郭,向民眾宣講虎娃當年在相室國中的事迹。包括白溪村戰流寇、飛虹城斬兵師、公山村救民眾、訓君女宮嫄、與倉煞同游、斬公子宮琅、得命煞賜不死神葯等等。

眾人聽聞皆驚嘆不已,原來彭鏗氏大人還曾有過這麼多了不得的事迹,其人無形中又蒙上了更傳奇的神話色彩。

而相室國的民眾雖早知小先生的事迹,卻大多不知巴室國那位彭鏗氏大人是誰、又做過哪些事情?相窮當然不會派採風官在國中宣揚這些,但有不少商隊、路人經過相室國各城郭、村寨時,會向沿途民眾講述彭鏗氏的故事——這些都是少務暗中安排的。

相室國的很多民眾終於知曉,原來「小先生」斬殺宮琅、闖關進入巴室國後,先是在彭山禁地救治國君後廩、被賜號彭鏗氏;又遠去武夫丘拜在了劍煞先生的門下、成為其親傳弟子,並結識了化名小俊的公子少務。

這些消息令相室國的民眾非常感興趣,在民間飛速地傳播開來。人們對小先生的景仰之心更深,有意無意間,就連與小先生有關的巴室國新君少務,在傳說中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受到很多人莫名的尊敬。

還有一些事,相室國官方本是沒公開的,比如飛虹城一帶曾出現的流寇,其實就是城郭的軍陣;君女宮嫄縱馬踐踏青苗、衝撞民眾,被小先生出手揍了……,這些內情原先就在當地民間流傳,可如今傳播得越來越廣,很多地方的民眾也都聽說了。

民心之微妙向來難言,國中民眾在景仰小先生、進而對少務有所好感的同時,對相室國宗室也越來越不滿,私下裡的非議也越來越多。這在平時也看不出有多大不妥,該過的日子也照樣過。

可一旦有重大的變故發生,就可看出這番鋪墊的作用,比如相室國與巴室國交戰。而少務要做的,就是等相窮率先挑起這場國戰。這番衝突遲早是難以避免的,少務也知道相窮一直在為此做準備,那麼就主動給對方一個機會,將形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在少務看來,他的目標並不是要征服或覆滅相室國,而是結束其分裂統治的局面。反正如今的巴原五國皆自稱巴國、是繼承了原巴國正統,所以他要戰勝的只是相室國的宗室以及它所控制的軍事力量。而儘可能地要得到相室國民眾最廣泛的支持,避免將事態演化為兩個國家之間全面的戰爭。

對相室國的戰事雖然尚未開始,但戰後的各種事宜都要早做鋪墊,世上懂得「其未兆易謀」道理者,絕不僅止虎娃一人。

至少在此刻看來,少務上孟盈丘求親的影響,尚不如彭鏗氏拜見命煞、表明自己便是當年相室國中的小先生這件事意義更重大。少務利用各種方式,在相室國中散布消息,包括很多當年相室國不想公開傳播的事件內情。

經歷了西荒之行的虎娃,本已打算今後行事定要低調,切忌張揚而過分引人注目,就連成為象煞之師這麼值得炫耀的事情,虎娃也未對任何人提起。可是他一旦亮明小先生的身份去了孟盈丘,隨之而來的「後果」便是名揚巴原,再度成為巴室與相室兩國中最知名、最受尊敬的人物。就連其他三國中,也有不少民眾聽說了有關他的傳聞。

虎娃也只能苦笑,因為他清楚只要自己上了孟盈丘,以當年小先生的身份去拜見命煞,就會有這樣結果。並非是他本人刻意張揚,而少務也只是藉機將此消息傳播得更廣,並沒有編造任何不實之詞。虎娃自己公開做的事情在民間流傳,他也沒有理由去阻止任何人談論。

既然如此,虎娃也就順其自然了,不因此自傲便可。

……

藤金和藤花這兩位妖修,自從修成人形走出彭山以來,還是第一次離開國都行游各地見世面,這一路上眼睛都看花了。哪怕見證了一些世間很微小的事物,對他們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大收穫,當少務終於結束巡視要返回國都之時,他們倆倒在車上犯起愁來。

藤金嘀咕道:「這下壞了,等我們一回國都,府宅大門恐怕都要被擠破了。前幾個月師尊不在家,門前都經常熱鬧得跟集市一般,庫房都被送來的各種禮物堆滿了。如今師尊跟著國君公然走了這麼一圈,回去之後,家裡的東西豈不是要裝不下了嗎?」

藤花亦撓頭道:「師尊覺得僕從下人已經夠了,假如有人再送,我們還是盡量拒絕吧,可是有些禮物卻不好不收,否則也會得罪人的,我如今已懂這些道理。我們回到國都就趕緊收拾宅院,整理幾大間空房子出來,好放各種東西,有些不怕日晒雨淋的,乾脆就堆在後院里。」

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虎娃沒回來之前,尚且有那麼多人登門拜見送禮,如今他回來了,他這一路都是與國君同車而行,當年小先生的事迹在巴室國中傳開、如今彭鏗氏的事迹在相室國中傳開,估計很多人都會來給虎娃送上禮物的。虎娃與盤瓠的兩座宅院雖不小,可也沒有大到很誇張的程度,恐怕真是要裝不下了。

藤金琢磨道:「我們準備幾輛車,把一些東西都運到師尊的田莊去,那裡的地方大,實在不行,就專門多蓋幾間庫房。」

藤花深以為然道:「這是個好主意!但家裡的東西都是很貴重的,我們如果不在的話,會不會有人來偷啊?」

藤金笑道:「你覺得會有誰沒事到師尊家來偷東西嗎,除非是吃錯藥了!……再說了,不是還有我們倆嘛,一身修為難道還防不了賊?盤瓠師叔也在啊,鼻子一聞,就知道來了生人。」

藤花卻搖頭道:「我們不能只想到家裡的東西往哪兒放,有那麼多人登門,成天亂糟糟的,定會打擾師尊清修。如此一來,師尊恐怕不會經常留在國都府宅中,而你我也應追隨在師尊身邊。至於盤瓠師叔,他不是當了將軍嘛,以後肯定也會常在軍中,而不是在家中。」

藤金一拍大腦門:「對呀!訪客太多,定會打擾師尊修行,假如每一位上門求見者都跟師尊說上幾句話,師尊就沒工夫干別的事了。嗯,師尊還會離開國都清修,而我們倆也得跟著,反正府中還有很多下人們打理呢。」

這兩位妖修也不笨,猜到虎娃不會在這個時間回到國都長住。而事實果不出所料,虎娃根本就沒回國都,不僅他沒回去,盤瓠與藤金、藤花皆跟隨他半路離去,甚至都沒有驚動國中其他人。少務的隨行護衛雖知這幾位大人是何時離開的,卻不知他們去了何處。

……

少務返回國都之後,下令封盤元氏大人為「前鋒將軍」,這個職銜比軍中最高的四鎮大將軍低了兩級、比各城郭的兵師高了一級,並特賜其享六爵之尊。盤瓠當初被封「汪聲氏」,也是享六爵之尊,如今只是改換了一個新的身份、並擔任了軍中的實職。

所謂爵位,最早是指在國祭之後的賜酒儀式上,座位前能放幾隻酒杯,後來便成了一種象徵性的地位名銜,最低是一爵,最高是十爵。國中的職位,根據任職者的年限長短以及功業大小,都會有相應的爵銜,但爵位本身只是一種虛銜,擁有者未必在國中擔任實職。

虎娃享九爵之尊,卻未擔任國中任何實職,少務與虎娃私下打交道時,更多的是以師兄而非國君的身份。在返回國都的途中,虎娃主動請命,帶著盤瓠以及門下兩位妖修,去執行兩件重要的秘密任務。

虎娃並不熱衷於參與巴室國的政事,他對朝中、國中的爭權奪利也毫無興趣;身為修士,他連不死神葯都會隨手賜人,修行所求只是為了印證大道之本源。

但是另一方面,親身經歷與見證世間諸事,也是印證修行所必需。人不可能在一無所有的虛幻中獨自去修行什麼,對於所遇到的、既願意又應該去做的事情,無論是私事還是國事,虎娃都不會迴避。少務這次請虎娃去做的,便是虎娃不會拒絕的事情。

大俊與瀚雄所在的商隊遇襲之事,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一年,雖曾轟動一時,但已漸漸被人們淡忘。這一年中巴室國發生了太多的大事,比如新君繼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