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變革(一)

什麼!

王庶一下子呆在了那裡,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怎麼?有什麼不對嗎?」趙諶淡淡道。

「陛下,儒家典籍怎麼可能出現錯誤?」王庶立即道。

「我不是說儒家典籍有錯誤,而是說後世之人對於儒家典籍多有誤解!」趙諶道。

「微臣不懂。」王庶道。

「比方說『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句話世人就有誤解!依照一般人看來,大夫便不用受刑,百姓便不必行禮,此言大錯特錯!」趙諶道。

「那依陛下之見,該當如何?」王庶道。

「上,尊也,下,卑也!『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句話也可以說成是『刑不尊大夫,禮不卑庶人』。不以為某個人是大夫,刑罰就不施加在他的身上!不因為某個人是庶人,我們就可以不用行禮。王庶,你覺得如何?」趙諶道。

「這個……陛下所說似乎也有道理。」王庶思考了許久,點了點頭,道。

這一次他是真的覺得趙諶說的有道理。

「還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歷朝歷代都認為不應該讓百姓知道朝政,不應該讓百姓知道太多的東西,這也是誤解了聖人之意。這句話應該這樣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民眾的知識與素質達到了一定程度,就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權力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如果民眾的知識素質還比較低,就『知之』,朝廷來教育他們,通過教育提高他們的認識和素養。」趙諶道。

他站了起來,走到了窗邊,觀看外面的風景,心中則是在思索儒家的精華、糟粕。

儒家的精華很多,比方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吾日三省吾身」等等都是勸人好學、謙虛,勸人奮進,這些應該保留,還有禮數、孝道等等都可以保留,但是儒家的糟粕也不少,最突出的就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有一定的哲理性,但是號召世人都不要出頭,都不要力爭上遊,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無疑是不利的!人人都存保全之心,人人都不願意冒頭,社會如何能夠發展?至於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奴性教育,一些官本位教育,一些階級教育,趙諶更是不以為然!這些奴性、階級教育對於皇帝的統治大有好處,但是趙諶所要的卻不是以往的封建王朝。

王庶站立在趙諶的身後,此刻卻感覺大汗淋漓。

「朕剛才所說,你贊同嗎?」趙諶道。

「陛下,您這樣理解儒家經典,一般的儒士只怕不能贊同!」王庶道。

「孔聖人死去之後,他的弟子僅僅是記錄了他的一些話而已,他的這些話具體是什麼涵義,這些都是後人的一些解釋!歷朝歷代的那些大儒可以解釋孔聖人之言,朕難道不能解釋嗎?」趙諶道。

「陛下所說的這些和歷朝歷代大儒們的解釋完全不同,未必能夠讓人心服。」王庶道。

「關於儒學,其中絕大多數知識是不用變化的,這個你儘管放心!如果是一些有爭議的,實在不行咱們可以先刪掉!又或者是一些年幼的學子不用學習這部分內容,等到他們長大之後可以將朕的觀點和歷朝大儒的觀點都列出來,寫在書中,看看他們是學習朕的觀點還是學習大儒們的觀點。」趙諶道。

「陛下威震四海,學子們自然是選擇陛下您的觀點了。」王庶苦笑道。

「王庶,你我要開創前人從來未曾開創的盛世,自然要做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們的教育制度自然要和前人完全不同!咱們都知道光靠著儒學根本無法興國,歷朝歷代都以儒學為尊,儒學號稱忠誠,但是歷朝歷代到了末期,百姓都要反對朝廷,可見儒學不可靠!既然如此,不如改變現在的儒學,將儒學發展成我們所要的新學!歷朝歷代,儒學都愚弄百姓,現在我們不再愚弄百姓,而是開百姓智慧,讓百姓明白事理,這樣一來,或許不用蹈前人覆轍。」趙諶道。

「陛下,這樣一來,民智大開,百姓懂得的事情太多了,對於我們治理天下十分不利!百姓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他們對於朝廷的政策有各種各樣的疑問,未必會贊同。」王庶道。

「如果這朝廷是民智大開的百姓選出來的朝廷呢?」趙諶淡淡道。

「朝廷是百姓選出來的?這怎麼可能?」王庶道。

「朕心中有一個龐大的想法,現在可以和你說一說了!」趙諶道。

外面陽光明媚,趙諶、王庶兩人在御書房中,趙諶將後世的一些政治模式講給王庶聽,漸漸的一個上午的時間過去了。

王庶獃獃的坐在那裡,臉色冷汗直流。

「朕所說的你認可嗎?」趙諶道。

「聽起來匪夷所思,這樣一來,陛下您的權利大為下降!微臣忠於陛下,是絕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的。」王庶想了想,道。

「皇室子弟,良莠不齊,像是朕,被百姓說為聖君,可是朕的子孫後代,誰也不能保證其中每一個人都如同朕一樣,又或者會出現亡國之君!在這樣的情況下,虛尊皇位,可以保的皇室永遠榮華富貴,這已經很好了!朕不是考慮自己,而是考慮後人,考慮大宋未來!如果朕所說的都能夠得到實行的話,將來天下百姓或許再也不用受興亡之苦,我大宋之強也將真正、徹底、完全超越漢唐,真正雄霸世界,無人可敵!」趙諶道。

王庶根本不敢去想這樣的問題,他只是臉色蒼白低著頭。

「這些事情即使是施行出來,需要的時間也極長極長!朕已經答應過李綱、李若水他們,首先需要保證的是國家穩定,只有在國家穩定繁榮的情況下才會做出一步一步的變革!又或者條件不成熟,朕永遠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而是去交給後人去做……罷了,能夠做多少是多少吧!對了,關於教育變革,你說說還有什麼。」趙諶道。

「是,陛下,各個學堂之中,儒學佔到一半!除了儒學之外,實學現在分為算學、農學、工學、商學,其中算學最為重要,因為算學乃是諸多實學的基礎,編寫算學書籍也最為困難,需要許多人手。」王庶道。

「關於算學,朕心中也有一些想法!咱們現在記數的方法實在是太過繁瑣,朕認為可以將數字簡化起來,你來看看朕的這些記數方法。」趙諶道。

當下趙諶將後世三歲小孩都懂得阿拉伯數字寫了出來,將阿拉伯數字的記數方法告訴王庶。

王庶一邊按照趙諶所寫的寫下來,一邊用心的思考,過了一陣之後他呆在了那裡。

「陛下真乃是學究天人,對於算學都如此精通!」王庶震撼道。

阿拉伯數字本來是印度人發明,一直到了公元八世紀的時候,一個印度數學家將阿拉伯數字帶到了巴格達,之後在阿拉伯世界流行起來!等到了十二世紀,阿拉伯數字才傳入了歐洲,到了十四世紀才傳入中國!不過阿拉伯數字進入中國之後,並沒有受到中國人的重視,一直到了二十世紀初,中國人才開始大規模使用阿拉伯數字!

在國際上,阿拉伯數字被當作是數學進步的最大基礎發明,對於數學的發展至關重要。

而且,趙諶所寫的乃是後世現代社會的阿拉伯數字,這些也是到了十四世紀才正式出現。

「這些不算什麼,朕曾經看過一些色目人記數,和這有些不同,因此加以變化!關於算學,應該由淺入深,先總結出一些簡單的算學規律,如加減乘除等等,然後再加入稍稍高深一些的東西!」趙諶道。

「到時候正式編書的時候可能還需要陛下指導。」王庶道。

趙諶點了點頭。

「除了算學之外,農學也至關重要!孩童學習農學,只是學習一些簡單的知識,如一些節氣歌等等,明白四時劃分,明白何時播種何等作物等等。等到他們年紀稍長,再學習一些簡單的播種方法,用以增長見識。年紀更大的時候,則會學習一些農家經驗。」王庶道。

「節氣歌?現在的節氣歌是怎樣的?」趙諶感興趣道。

「節氣歌各地都不相同,微臣所在的家鄉是這樣說的『西園梅放立春先,雲鎮霄光雨水連。驚蟄初交河躍鯉,春分蝴蝶夢花間。清明時放風箏誤,穀雨西廂好養蠶……』」王庶不明白趙諶為何對這個感興趣,不過還是說了起來。

趙諶笑了笑,這個時代的節氣歌比起後世的二十四節氣歌要複雜得多,不過也好聽的多。

「關於工學,主要是一些圖形之學,比如製作農具、製作船隻,需要先畫圖出來,如何畫圖,期間有什麼規律,這些要交給學子!另外還有一些火藥之學。」王庶道。

「商學則是一些經商之學,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交稅,各地的風土人情等等,都在商學之中。」王庶又道。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什麼?」趙諶道。

「那日里陛下曾經和我說過,全國學堂應該規範化,微臣回去仔細的思考,各地的學堂可以分為各個年級,每個年級所學也不一樣,第一年入學,只需要學會簡單的識字即可,第二年則要學習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