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誘騙

只見楊超怒極反笑,問道:「趙副鄉長,那你是如何向我彙報的呢?」

趙富猶豫了下說:「通過電話彙報的。」

「具體什麼時間?」楊超追問。

人家一旦認真起來就讓趙富為難了,因為他知道那是子虛烏有的事,而打過的電話也會有通話記錄的,一查便知,就算四天前他可能會因為其他事給楊超打過電話,但都幾天過去了,又讓他如何記得起是什麼時候呢,故而吱吱唔唔無言以對。

這時朱四喜出來打圓場,假意批評趙富說:「趙富同志,說話要有依據,千萬不能信口開河啊,你再認真想想,想清楚了再說。」

緊接著,他轉移大家的注意力,對徐風說道:「徐縣,既然您聽說了那樣的事,那麼不管存不存在我們鄉里都會調查的,一定儘快給您一個明確的答覆。」

「嗯,此事關係重大,希望你們抓緊時間調查清楚。」徐風點頭道。

「是。」朱四喜大聲應道,環視鄉里諸人間眼露得色,因為調查權還在鄉里,結果怎樣還是他說了算。

散會後徐風未在鄉里多作停留,徑直返回縣城,駛出圩鎮沒多久,仍留在他身上的小四的手機響起,又是那個「姐夫」打來的,徐風裝小四的聲音接聽。

只聽對方問道:「小四,你們現在在哪?」

「姐夫,我們還在這段路上找人呀,搞什麼鬼,我們都來迴轉了兩趟了都不見人影?」徐風說。

「轉你個頭,人家早就到鄉里去了。」對方怒道。

「呃,難道我們跟目標錯過了,姐夫,你聽誰說的?」徐風問。

「還能有誰,當然是朱四喜了,剛剛他給我打電話,說姓徐的剛離開鄉里回縣城,還說姓徐的已經知道我們威脅村民的事了,要鄉里必須給他一個交代。」說到這裡,對方忽然語風一轉,罵道:「交代個屁,你立刻帶人過去攔截,讓他自己交代在這裡。」

「姐夫,你的意思是殺了他嗎?」徐風問。

「怎麼能殺人呢,是意外車禍知道嗎?」對方說。

「哦,是,明白。」徐風應道。

「好了,快去,動作利索點,別讓人看出馬腳來。」對方催促道,然後就掛機了。

「真夠狠毒的啊。」徐風自言自語道,接著又學著小四的聲音給朱四喜打電話,明著是向其了解自己離開鄉里的動向,實則是套取他的語音證據,不管是剛才的通話還是現在的,他都全部錄音了。

差不多一個小時後「姐夫」的電話再次打來,問事情處理的怎樣了,徐風騙他說剛處理好,正準備給他打電話報告呢,對方又問事故現場布置的沒啥紕漏吧,徐風說小弟們都看過呢,都說沒問題,讓他放心好了。

「姐夫」說那就好並要他們趕緊撤離,徐風說行,同時提出要帶小弟們去外地躲一陣子的意見,對方說也好,徐風說要資金,對方說馬上準備,讓他到縣城後再電話聯繫自己。

結束通話,徐風又給潘龍奎打電話,讓他調集人手候命,到縣城匯合後再聯繫「姐夫」,問清其藏身位置後讓潘龍奎帶人去抓捕,馬到成功,別說是預謀殺害縣領導了,就是謀害普通人也是重罪呀,所以這位「姐夫」蹲班房的命運不可避免。

而朱四喜呢,徐風當然不會讓他逍遙法外,回到縣府後立刻走紀檢程序,特事特辦,紀委很快就對朱四喜實施了「雙規」,有徐風提供的語音證據,更有警方那邊獲得的供述,他的牢獄之災也不可避免。

而隨著朱四喜的落網和供述,他在望水鄉的黨羽們也紛紛被查被撤,使得該鄉出現了不少職位空缺,重要的有鄉黨委書記和兩個副鄉長位子,嚴重影響到該鄉工作的開展,必須馬上補齊。

望水鄉是煤炭產業的核心地帶,該鄉也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任職將必將獲得巨大的政績,為仕途進步增加重量級的砝碼,所以全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該鄉空缺出來的位子上,有資格競爭的人都在爭取,沒資格的人則在觀望看形勢。

而縣領導們也對那幾個位子很看重,都想將之收入囊中,不僅是為了幫助自己的親信爭取,更是為了向全縣幹部展示自己的實力,告訴他們跟著自己是有好處的,進而選擇投靠自己,壯大自身實力。

不過,張駿、池飛虎、梅紹新三方都想到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先過徐風這一關,畢竟望水鄉事件是他捅出來的,誰知道他有沒有打算呢,若有的話他們爭也是白爭,於是紛紛來打探他的意思。

這一日,趁著徐風來彙報分管工作的機會,池飛虎說道:「徐副縣,望水鄉的人事得儘快安排啊,不然非得影響到煤炭產業發展不可。」

「縣長,你們不是在醞釀嗎,我還等著你們早點出結果呢?」徐風說。

池飛虎一愣,注視他數秒後問道:「難道你對望水鄉的人事沒有建議嗎?」

「有,就是不管安排誰,都必須確保不影響煤炭產業的發展規劃。」徐風說。

「就這個嗎,難道對讓誰擔任該鄉黨委書記你沒有合適的人選嗎?」池飛虎確定性問道。

「沒有。」徐風搖頭道,緊接著又補充說:「縣長,關於這個話題昨天張書記也問過我,實話跟你說吧,我也是這樣回應他的。」

池飛虎一震,只因張駿走在自己前頭去了,比自己更早做了準備,他深吸一口氣說:「嗯,我知道了。」徐風隨即告辭離去,而他心裡也確實沒有想要那幾個位子的意思,主要是因為他的麾下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

而梅紹新一方則是由紀委書記危敬宣出面來試探的,因為他在查處朱四喜一干人上很配合,獲得了徐風不少好感,而徐風也很給他面子,不僅一視同仁提出自己的意見,還熱情邀請他一起吃了頓晚飯呢。

因為徐風的態度明確,不摻合望水鄉的人事問題,所以張、池、梅三方為此展開了一場爭奪,而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這種事往往都是以相互妥協的方式解決,最終三方均有收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