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兵闕山河 第九十八章 八百加急

右相的葬禮定在後日,吉日吉時。

因秦鈺追封右相為相國公,所以,一應葬禮,十分隆重氣派,算是風光入土。

秦鈺從皇宮出來,親自送右相入土為安。

先皇駕崩,新帝登基後,京城內外,南秦遍地,發生的那些禍亂之事,都隨著相國公入土畫上了句號。

相國公入土後的第二日,李沐清便上了朝。

秦鈺高坐在金鑾殿上,今日與群臣商議關於征伐北齊之事。

年老一輩的朝臣,如左相、永康侯,監察御史、翰林大學士等人,因右相的離去,都顯得蒼老了些,在早朝上的氣氛,也較昔日,沉迷了些,大多箴默。

他們心中清楚,如今雖然他們還有些用處,不到全部都告老退朝的時候,但與北齊這一仗打完,南秦江山穩定了,他們就該退下了。

如今正是培植新人,鍛煉新人的時候。

他們在朝中,如今大多的作用,也就是起到穩固朝局,引導新人的作用了。

但是當秦鈺表明御駕親征,還是頓時遭到了群臣的齊聲反對。

年老的朝臣們連連說不可,皇上龍體關乎南秦江山基業,切不可輕易御駕親征。

秦鈺不理會老一輩朝臣們的反對,看向新一代的朝臣們。

李沐清當即出列,「臣也反對皇上御駕親征,如今,漠北有謝侯爺、裕謙王世子、二公子、九曲關總兵王貴,以及錚小王爺近日也要去漠北,皇上實在沒必要御駕親征。」

崔意芝也出列附和道,「李大人說得對,皇上乃我南秦百姓朝野上下的核心支柱,應該穩坐朝中,穩固朝局。確實不該御駕親征。」

燕亭也出列道,「皇上還是在京中鎮守大後方吧!我南秦又不是無人可用,行軍打仗,目前還用不到皇上出馬。我南秦有的是打仗的人,但是皇上就一個。」

三人連聲反對,頓時,呼啦啦,滿朝文武都反對。

竟無一人支持。

秦鈺看著眾口一致,不由被氣笑了,「朕整日在皇城待著,豈不是成無用之人了?這也不用朕,那也不用朕,這個皇帝不用朕做好了,這樣的話,誰都能坐了。」

群臣大駭,齊刷刷地全部跪倒。

老一輩人連忙惶恐道,「皇上切不可這般言語,您是九五之尊,真命天子,豈能是誰都能坐帝王之位的?皇上可不要嚇臣等。臣等不禁嚇啊。」

秦鈺無言地擺擺手,有些惱地道,「除了動不動就跪地請罪,你們還會做什麼?」

「皇上恕罪!」群臣嚇得頭也不敢抬,年輕天子有著比先皇更恩威莫測強大的手腕和內心。

秦鈺無力地擺擺手,「都起來吧,朕不御駕親征的話,你們說,誰來帶兵,前往漠北?」

群臣互看一眼,燕亭剛要出列,外面有人高喊,「皇上,八百里加急!」

群臣頓時息聲。

秦鈺向外看了一眼,說道,「呈上來。」

小泉子連忙高喊人進殿。

一名傳報官疾步進來,跪在殿中央,呈上加急文書,大聲道,「漠北傳來消息,北齊已於三日前對我漠北出兵,北齊王坐鎮朝局,太子齊言輕親自率兵。」

秦鈺面色一沉。

群臣頓時嘩然。

北齊竟然出人意料的先出兵了?這是怎麼回事兒?齊言輕回朝代北齊王處理朝政不過月余,按理說,北齊不該這麼快就對南秦興兵才是。尤其還是北齊王坐鎮朝中,齊言輕親自帥兵?

這與北齊早先打算大不相同。

難道北齊出了什麼變動不成?

秦鈺看了小泉子一眼,小泉子連忙走下去,將軍報接過來,快步呈給了秦鈺。

秦鈺展開軍報,看罷後,訝異了一下,見群臣都對他看來,他沉聲道,「北齊王后,也就是忠勇侯府之女謝鳳,離開了北齊,三日前,暗中已經到了我國漠北軍營。」

群臣頓時又被驚了一下。

謝鳳竟然在三日前就暗中回國了?

且如今還在漠北軍營?

群臣這都才記起,自從南秦討要謝鳳,北齊一直沒表態。

如今謝鳳看來是自己從北齊回來了!

北齊王三日前對漠北突然出兵,北齊王坐鎮朝中,齊言輕率兵,看來也與此脫不開關係。

秦鈺將軍報遞迴給小泉子,示意傳下去給眾人看。

小泉子接過軍報,連忙拿下去,遞給左相。

左相手有些抖地接過軍報,看罷,遞給了永康侯,永康侯看罷,遞給了李沐清,李沐清看罷,遞給了燕亭,燕亭看罷,遞給了崔意芝,依次地傳了下去。

群臣都看罷後,軍報又傳回給了小泉子手裡。

秦鈺沉聲道,「事情雖然有變,但我南秦也已經準備妥當了,也不會措手不及,被動打無準備之戰。這些時日,謝侯爺一直在漠北軍營部署練兵,時刻未敢放鬆,如今,雖然齊言輕帶著北齊一百五十萬大軍壓境,但我南秦漠北也而又六十萬軍甲,還是能抵擋到派兵應援時。」

群臣齊齊點頭。

秦鈺又道,「滎陽城距離漠北不足千里的路程,若是緊著些趕路的話,七日定然能到。朕相信秦錚已經得到消息了,他估計會即刻啟程,前往漠北。」

群臣聽到秦錚的名字,都暗暗地鬆了一口氣。

秦鈺掃了群臣一眼,又道,「我南秦如今還有百萬兵馬,這些時日,一直由燕小侯爺籌備操練。」頓了頓,沉聲道,「你們既然不同意朕御駕親征,如今就儘快商定下來,由誰前往漠北,明日一早便出發。」

他話落,燕亭當即站出來,請陳道,「臣願意帶兵前往漠北。」

秦鈺看了燕亭一眼,沒立即應允,而是又道,「漠北有謝侯爺,有裕謙王世子和二公子,以及有九曲關總兵王貴,還有趕去的秦錚和芳華。我軍良將不缺,只需有將百萬兵馬順利地帶到漠北的人就可。到漠北後,統一交由謝侯爺。」

燕亭聞言又道,「臣一定不負皇上所望,定然將百萬兵馬順利帶到。況且,臣曾經在北齊待過半年,對北齊有些事情也是熟悉。皇上派臣去吧。」

秦鈺看著燕亭,又緩緩道,「雖然將百萬兵馬帶到漠北,看似簡單,但關山迢遞,萬不可出什麼錯處,一旦出差錯,漠北無兵救援,就會危矣,我南秦江山也會危矣。」

燕亭又立即表態,「臣去北齊時,來往走了一趟漠北,對沿途道路,也熟悉。」

秦鈺看著他,不客氣地指出道,「你雖然有能力,對兵法謀事也精通,但是有時候過於急於求成和容易蘸火即著,莽撞行事,若是你去,朕對你有些不放心。」

燕亭頓時大翻白眼,「皇上,我也沒你說的這麼不靠譜吧?這些時日,我可出過一分錯?」

秦鈺不再理他,看向群臣,「還有誰可擔此重任?」

燕亭不滿,大叫,「皇上,臣保證順利將大軍帶到漠北,可以立軍令狀。」

秦鈺依舊不理他。

這時,崔意芝出列,上前道,「臣願前往漠北。」

「你不好好在兵部待著,供應後勤糧草,去前線湊什麼熱鬧?」燕亭頓時噴崔意芝。

崔意芝對他笑笑,平緩地說道,「我自幼也學兵法,對行軍打仗,也破通些。京中有皇上坐鎮,糧草軍餉什麼的,誰都能來做。而去前線,卻不是誰都可以。」

燕亭一噎。

李沐清這時上前,「臣願帶兵前去。」

秦鈺轉頭看向李沐清,緩緩點頭,「若你不曾受傷,身子無恙,帶兵前往漠北,朕心屬意的人選,當屬你合適。不過如今,你剛回京城,又剛經歷了相國公之事,還是暫且留在朝中,趁機休養些時日吧。」

李沐清搖頭,「臣身體無大礙。」

燕亭立即道,「你身體怎麼叫無大礙?鄭孝揚如今日日盯著你吃藥,你這是無大礙?還是在京中養著吧。」

一直沒說話的鄭孝揚此時撓撓頭,開口說,「盯著李大人吃藥這事兒,不如就換個人來,臣對帶兵打仗,兵法謀略,也通些。」

「你如今只是一個小小的史官,不夠格,一邊待著去。」燕亭大手一揮。

鄭孝揚一噎,頓時瞪眼,「燕小侯爺這是瞧不起史官?」

「不是瞧不起,你一個史官,打什麼仗?你若是去漠北,北齊還以為我朝中無人可用了呢。」燕亭嘴毒地道。

鄭孝揚不由懊惱,轉向秦鈺,打著商量到,「皇上,我比燕小侯爺靠譜多了,要不您給我升陞官?」

群臣都嘴角抽了抽,這鄭二公子可真是個人才,在金殿上朝議時這般討官,千古來只他一人了吧?

燕亭也沒料到鄭孝揚竟然這麼不要臉,無語片刻,道,「你可真令人刮目相看!」

鄭孝揚對他眨眨眼睛。

秦鈺笑了一聲,對鄭孝揚道,「你這史官剛做幾日?還是先緩緩吧,若是朕因此就給你陞官,以後這滿朝文武,都來找朕陞官了。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