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錦繡輕歌 第十二章 心坎

春蘭在一旁看著二人,聽著二人的對話,心中歡喜感嘆,王爺和王妃是真的開始互相有心了。蹉跎了這麼多年,何等不易?她只希望未來別有什麼大變動,這樣平靜的日子就很好。

吃過早膳,英親王進宮去了。

英親王妃開始吩咐人收拾東西。

春蘭一邊收拾著衣物一邊道,「王妃,您出府去法佛寺小住,這府中的中饋誰來打理呢?」

英親王妃蹙眉,尋思片刻道,「你去西院一趟,將劉側妃請來。」

「你要用她打理府中的中饋?」春蘭立即睜大眼睛。

英親王妃點點頭,面無表情地道,「以前,我不爭,不作為,是因為一個男人無心。無論你做什麼,男人無心都是不抵用的。但如果一個男人有心了,他的有心雖然晚了點兒,但只要對錚哥兒有利,我就得抓住。」

春蘭不太明白,「王爺既然有心了,您不用費力去抓,心也是您的。您更沒有必要將中饋交給劉側妃啊。」

「春蘭,我問你,這麼多年,劉側妃為人如何?」英親王妃看著春蘭問。

春蘭想了一下,「為人還算脾性溫和,雖然嬌媚,但也不是魅惑爭寵之人,一心撲在王爺身上,府中的中饋從來不插手,連邊角也不觸動。沒有大優點,但也不曾有大錯處。」

英親王妃聞言笑了,「她脾氣溫和,是因為早就知道王爺的心是空的,無論是誰,這府中的女人,都填不滿。包括我。她不魅惑爭寵,也是因為知道我不屑女人那種下作伎倆,也不准許這府內有這樣的伎倆。吃穿用度,包括王爺的恩寵,該有她的,一定會有她的。她不碰觸府中的中饋,那是因為,即便她想碰觸,我也沒給過她機會。」

春蘭點點頭,對英親王妃埋怨道,「這麼多年,奴婢勸了您多少回。雖然說王爺的心是空的,但您的心呢?又何曾對王爺上過心?就如二公子說的,若是您將您打理花草的心用在對付王爺身上,他早就被您拴住了。何至於劉側妃、大公子如今在這王府立穩了腳跟,站了一席之地?您看看,右相府哪裡有這等事情?永康侯府更是沒有!就連左相府,也沒有。只有英親王府有個庶長子。如今外面人談起咱們二公子來,一準提到和他不和睦的大公子。」

英親王妃扯了扯嘴角,搖搖頭,「皇室和宗室與一般的大臣府邸家內院畢竟不同。皇宮裡,四皇子上面,照樣不是有三位庶長子提前出生?皇室和宗室對血脈子息很看重。當年嫁入府來,原因你也清楚,我們三年不圓房,如何有子嗣?那時候,他過不去心裡的砍,不敢碰我,我也……哎,總歸這麼多年,也是孽緣。」

春蘭自然最清楚王爺和王妃這些事兒,也跟著嘆氣。

「行了,你先停下手中的活,去請她過來吧!不給她機會,她如何出漏洞?我如何對付她?」英親王妃打住想法,對春蘭擺擺手。

春蘭聞言終於明白了王妃的打算,恍然地點點頭,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計,快步走了出去。

英親王妃站在窗前一邊擺弄花草,一邊等著劉側妃。

不多時,劉側妃跟著春蘭身後來到了正院,她一臉疲憊睏倦,眼底有著深深的痕紋,幾日前得英親王妃罰閉門反省,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挨罰,讓她深切地體會到了,即便他有庶長子,有個出色的兒子,但英親王府這後院內當家做主執掌生死大權的人還是英親王妃。

她已經有好多天連王爺的影子都沒看到了。

多閉門一天,她的心就多一天的不踏實。尤其是,他從閉門之日起,連她兒子也沒有見到一面。外面發生了什麼事兒,她絲毫消息都得不到。

這麼多年來,她第一次真正地恐慌了起來。

人在不得好眠又日夜憂心恐慌下最容易使得容顏憔悴。

尤其是,她見到春蘭去請,在不明所以心中沒底不知道王妃找她做什麼的情況下。更是心中忐忑不安。這份不安不止是來源於王妃,更多的是來源於王爺轉變的態度。

在這英親王府內安逸了多年,王爺對她雖然不太好,但是對秦浩是沒得說。母憑子貴,她也享受到了王爺偶爾的溫和言語。但她發現,年前和年後這段日子,王爺漸漸地變了。變得對秦浩不盡心了,她的住處也不去了。

按理說,即便是王妃關她反省,她頂多不能出門走動,王爺若是甘願去,誰也不敢攔的。

可是,這麼多天,她沒等到,心漸漸有點兒發涼。

英親王妃隔著窗子看著劉側妃,她心思通透,自然能猜出劉側妃憔悴很多的原因。府中關於家主和主母以及兩位公子和兩位側妃的一舉一動都會如雪花般地傳開。那日英親王和她一起在落梅居用膳的事情被她知道,她跑來對她多加言語試探,她第一次突然發作了她,關了她緊閉。就是要讓人看看,她這麼多年,不是沒有能力管制劉側妃,只不過不屑於管罷了。

劉側妃這些年一直以秦浩得英親王喜歡重視沾沾自喜,對於秦錚雖然是嫡子,但是名聲不好,則是不怎麼看得上,認為除了頭頂上的嫡子身份,一無是處,將來若是丟了世襲的爵位,前途定然慘淡,抵不過她的兒子。府中的人這麼多年見大公子越來越出息得皇上器重,已經私下在觀望風向,本來庶長子差一籌的待遇卻都暗暗地比肩的嫡子待遇了。儼然當做兩個主子在供著了。

她以前一直不管,也是基於想鍛煉他兒子自己長本事。府中有個如此出色的庶長子,對於嫡子來說,人人都覺得是壞事兒,可是她卻覺得未必是壞事兒。若是秦浩八年前不曾對秦錚做過什麼,導致丟失兩日,五年前不曾做過什麼,導致他重傷,那麼,如今秦錚也不是現在無人敢惹的秦錚。

他的兒子她比誰都清楚,這也是當初德慈太后活著的時候對她提點的。若是想讓錚哥兒不弱,就不要過多地干涉和限制他周圍的成長環境。

那句話說得雖然隱晦,但以她的聰明自然是聽懂了。

德慈太后指的無非是秦浩這個庶長子。

因德慈太后是國母,英親王是嫡子,所以,對於庶出的子嗣高傲的她向來看不上。所以,她也絲毫不懷疑她是為了那根庶出的孫子。她更疼的人,更看到眼裡的人,更捧在手心裡的人,是她的兒子,她的嫡孫秦錚。

是以,她也就留下了秦浩。

哪怕八年前,秦錚被找回來,她恨怒得想殺了那個孩子,但還是理智地留下了。

那個孩子,將來要留給他的兒子去對付,才是他的成長。

如今,他的天地已高,心胸開闊,喜好自在,肆意洒脫,才讓她覺得驕傲。秦浩已經不配做他的對手。她才漸漸地明白,暗暗佩服德慈太后慧煉明達。

但是,即便他不是秦錚的對手,但是作為母親,她也不想讓這個庶長子因為傍了左相府的那顆大樹,而枝葉太繁茂,針刺太多。

總要壓一壓,拔一拔,除一除,別太高,聽話一些。

那麼,自然要先從他的出身算起,他的根基鬆土,也就是劉側妃了。

對於內院側妃這等身為侍妾的女人來說,她的兒子還沒成天之前,英親王就是頭的天。

「王妃,劉側妃來了!」春蘭來到門口,對裡面輕聲稟告了一聲。

英親王妃收起一切想法,平和的聲音傳了出去,「進來吧!」

春蘭挑開簾幕,對一臉倦容的劉側妃道,「側妃,王妃在侍弄花草,您進去吧!」

劉側妃點點頭,走進了中屋畫堂。

她剛一進來,便看到英親王妃立在窗前,背影猶如少女,雖然年過四十,但是風韻猶存。她暗暗吸了一口氣,當年的崔氏二美,天下能有幾個人比得過?她勉強擠出些笑意,給英親王妃見禮。

英親王妃緩緩轉回身,對劉側妃擺擺手,「妹妹坐吧!」

劉側妃仔細地打量了英親王妃一眼,緩緩地坐在了下首的椅子上,今日來這裡,不如以往多年來每日里來這裡輕鬆,她有些拘謹。拿不準今日英親王妃找她來要打什麼算盤。見英親王妃不開口,她試探地問道,「王妃找妾來可是有要事?」

這麼多年,英親王妃的手段雖然沒怎麼使在後院,但是她也不是沒領教過她的手段。

八年前,她的兒子走失兩日,被找回來後,她的秦浩險些掉進府里的荷花池丟了命。

從那之後,她就認清了!什麼作為也不敢做了!同時也叮囑秦浩,只盼著他快些長大。

「王妃有什麼話就說吧!妾一定遵從,您是不是來商議大公子大婚的日子?一切由您和王爺做主就成。」劉側妃開口便遞出了一張軟牌,如今在她看來,什麼也不如他兒子順順利利地將左相府的小姐娶到府里來的重要。

英親王妃笑著搖搖頭,「是也不是。」

「怎麼說?」劉側妃提起心。

「妹妹這些年服侍王爺辛苦了,對王爺身上,我這個正妃反而沒有妹妹做的多。」英親王妃離開窗前,來到桌前,倒了一杯茶,遞給劉側妃。

劉側妃一驚,騰地站了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