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崛起 第五十四章 玻璃

一座工棚在年後沒幾天工夫,就又在島上的工坊區豎立了起來,工匠們來來往往的搬運著材料,飛快的將工棚搭建起來。

而且於孝天也拋開其他事情,鑽到已經建好的工棚裡面,指手畫腳的指揮著一些工匠,在工棚裡面建起了一座長形的爐子,工棚外面則是一些擺放整齊的坩堝,這些坩堝是剛剛從陸上訂購來的,尺寸式樣也都是於孝天親自要求的。

另外還有成堆的石英石、硅砂和生石灰,沒人知道於孝天這又是要幹什麼,但是也沒人來管他,反正於孝天會的多,肯定不會吃飽了瞎折騰,倒是有人很期待看到於孝天又鼓搗出什麼新鮮玩意兒,讓他們開開眼。

於孝天雖然年前大婚之後,忙於過節的事情,但是卻也沒有把他想要造玻璃鏡的事情給放下,想做玻璃鏡,就要先有玻璃才行,回來之後他就著手開始準備了起來,讓人準備材料,在新劃定出來的工坊區之中給他建起一棟大工棚,並且畫了一個爐子的草圖。

同時他還讓茂盛源通過關係,找到陸上的工匠定做了一批今後用來燒制玻璃的坩堝,這種坩堝和熔鐵水的坩堝不同,是封口的,放置爐中的灰落入坩堝之中,影響到玻璃的成色。

以前於孝天被大學開除之後,曾經為了生計,干過不少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在一家小玻璃廠給人打工。

那個小玻璃廠生產工藝比較簡單,於孝天一看就明白了玻璃是怎麼燒制出來的,原料方面也不是什麼問題。

燒制玻璃其實原料很簡單,不過就是一些石英砂、生石灰、純鹼,先對原料充分碾碎再分別煅燒之後,放入坩堝之中蓋上蓋子開始入窯混合煅燒,然後生成玻璃液,再對其進行脫色處理,就可以得到玻璃液,用玻璃液就可以製成各種玻璃製品。

當初他打工的那家小玻璃廠,工藝技術都比較落後,生產的玻璃器皿也不是很好,但是這也正好比較適合在這個時代使用,讓於孝天意外的學到了一門手藝。

所以他也不耽誤時間,抽出空便開始著手幹了起來,工棚和玻璃爐一起開建,這麼一來工程進度就快了很多,加上提前進料和定製坩堝,等工棚到位之後,就可以開始幹了。

燒制玻璃的玻璃窯,於孝天比葫蘆畫瓢,根據後世學到的一些東西,再結合目前的技術條件,進行了修改,然后土法上馬,倒是沒有費太多的事,就建起了一座土造的燒制玻璃液的玻璃窯。

而原料方面就很容易解決了,南日島本身就有石灰石,讓人採下來之後煅燒成生石灰,然後用水將其熟化,晾乾碾碎過篩待用。

石英石陸上很多地方就有,不值錢,稍微花點錢就可以買來,石英石讓人破碎之後,拈碎成沙,就成了石英砂,過篩之後,選出精細的石英砂,用清水洗一下晒乾就可以使用,甚至連南日島上這段時間也發現了石英石,以後連去陸上買的錢和事件都可以省了,直接就可以就地取材。

其它的都好說,但是眼下他最缺的就只剩下了純鹼的問題,以於孝天的水平和現在的技術,生產出純鹼是不可能的事情,於孝天於是便根據所知,決定採用草木灰來替代純鹼。

草木灰之中富含大量碳酸鉀,碳酸鉀就是純鹼,西方在燒制玻璃的時候,早期幾百年都沒有純鹼使用,也是使用草木灰替代,所以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至於草木灰的獲取,就更不用發愁了,島上本來就雜草叢生,有的是草木灰用,可是於孝天覺得還是用海藻燒制的草木灰含鹼量更大,質量也更好一些,故此讓一些移民或者島上漁民家屬出工,他們海狼出錢,去海邊撈取大量的海藻,堆放在海邊晒乾,然後點燃燒成草木灰,運到新建的玻璃場代用。

如此一來各種事情就基本上迎刃而解,只待於孝天點火準備燒制玻璃了。

正月剛過,於孝天的玻璃場就徹底建好了,另外他還購入了幾船煤作為燃料使用,福建本來就不是缺煤的地方,南方剛好也只有福建有煤,集中在龍岩一帶,明代時候已經開始大量開採了,所以採購一些煤也不是難事。

干這些事情的時候,於孝天沒有對任何人詳細說明他要做什麼,只是告訴手下,按照他的要求準備就可以了,到時候會給他們驚喜的。

所以到他給玻璃爐點火的時候,也沒人知道他到底要做什麼,只是一眾工匠,傻乎乎的看著於孝天指揮他們忙活。

爐子點燃之後,先燒了兩天,將爐子徹底烘乾,另外爐溫也提高起來,於孝天這才開始將石英砂和石灰裝入坩堝送入爐中煅燒。

本來於孝天胸有成竹,覺得問題不大,可是偏偏在剛開始煅燒原料的時候,就出了問題,剛把一些坩堝放入爐中不久,爐子裡面就發出了爆炸的聲音,嚇得眾人都紛紛逃出了工棚,連於孝天也被嚇得一溜煙的溜出了工棚,好一陣子看沒有爆炸聲傳出爐子,這才小心翼翼的帶人回到工棚裡面查看。

這一看於孝天就哭了,他把事情想的有點太簡單了,覺得坩堝不是什麼麻煩的事情,但是問題正好就出在坩堝上,他定做的這些坩堝之中,有大半的坩堝不符合要求。

放入爐子加溫之後不久,一大半的坩堝就發生了爆裂,結果使得他第一步試驗就宣告失敗。

於是他只得停工下來,將不合格的坩堝淘汰掉,再從陸上訂購新的坩堝,運回來先加熱試驗,選出可用的坩堝繼續試驗。

如此折騰了一個月的工夫,原料和坩堝的問題才基本上解決,接著他將各種原料混合到坩堝之中,蓋上蓋子再次放入爐子裡面開始焙燒。

經過長時間的焙燒之後,爐溫升高到了一定程度,坩堝中的原料也開始融化產生反應,逐漸的被燒成了玻璃液,但是這種玻璃液取出之後,試驗了一下之後,發現顏色太重不說,而且還很多氣泡,這樣的玻璃即便是做成玻璃製品也很不美觀,製作玻璃鏡根本就不能用,質量上甚至沒法和現在的西方所產的玻璃相比。

所以如果想要得到好的玻璃原料,那麼就必須對玻璃液進行脫色處理,於孝天想了半天才想到以前玻璃廠是用現成的脫色劑,對玻璃進行脫色處理,脫色劑好像是二氧化錳和硝酸鈉。

可是這時代他去哪兒弄這樣的化工原料呢?所以他只能想辦法找替代品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氣泡的問題,倒是好解決,稍微加入一些食鹽,作為催化劑,然後通過不斷的攪拌玻璃液,就可以派出玻璃液裡面的氣泡,即便是不能完全排出也不妨,只要氣泡變得非常小,肉眼難以看到就行,不影響玻璃的使用。

於孝天絞盡腦汁想了很長時間,最後想到了只能用硝石來取代硝酸鈉使用,於是他繼續試驗,折騰了又足足一個月的時間,甚至連爐子都重新改造了一次,最終總算是得到了接近無色的玻璃液。

於孝天看著被攪棒拉出的滾燙的玻璃液,這下樂開花了,不管怎麼說他總算是成功了,玻璃液滴下來之後,凝結成了玻璃珠,被他送到退火窯之中退火,省的降溫太快造成玻璃內部應力不均開裂。

最終他得到了幾個接近物色的玻璃珠,顧不上這些玻璃珠還有點燙手,他就抓了起來,被燙的嗷嗷直叫,但是也捨不得撒手。

等眾人見到了這些不規則的玻璃珠的時候,才知道於孝天這段時間忙活什麼了,一個個看著這晶瑩剔透的玻璃珠,都驚訝的下巴快要掉到地上了。

有點見識的人知道這是什麼,像跟著他去陸上辦事的親衛和趙麻子,見過世面了,當然知道這是玻璃。

但是沒見過世面的人,怎麼也不敢想,於孝天居然能在島上自己做出水晶來,一個二個都把這些玻璃珠當做了水晶。

於孝天給眾人解釋了一番,告訴他們這玩意兒可不是什麼水晶,而是被世人眼下稱之為琉璃的東西,不過又不同於中國人製作的那種琉璃,中國古代生產的玻璃含鐵元素多,顏色比較深,而且因為所含元素不同,顏色也不同,沒有真正生產出這樣的無色玻璃。

倒是泰西人會生產這種玻璃,不過賣到大明之後的價錢高的嚇死人,於孝天專門將送給蘭兒的那面小鏡子拿給眾人參看,眾人才知道這麼小小的玩意兒,居然價值上百兩銀子,更是被驚得一個個都只顧倒吸涼氣了。

再想一下,於孝天現在居然也折騰出了這種玻璃,要是他們以後南日島也能產出這樣的東西的話,那結果是……

理事堂的人包括其他人的瞳孔立即都變成了方形,一個個滿眼冒金星了起來。

「哈哈!現在你們知道我於某人的本事了吧!以後大傢伙都等著發財吧!除了做玻璃鏡之外,這些玻璃還能做成很漂亮的杯碟花瓶,照樣也都值老鼻子錢了!」於孝天這會兒也獻寶一般給眾人顯擺著,嘴巴笑的幾乎要咧到耳朵後面了。

「大當家果真大才!真想不出大當家還有啥不會的東西,哈哈!不過大當家,這琉璃鏡上的銀子是咋弄上去的?這個大當家也知道嗎?」王宏拍著於孝天的馬屁,對於孝天問道。

「那是自然了!不過這件事不可說,不可說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