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風卷江湖雨暗村 第四十六章 北下鐵騎多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陳同光選擇守城,實在當前情況之下做穩妥的選擇,也是為著一城百姓著想。西寧城作為邊境重城,有著幾丈余高的城牆,數丈寬的護城河,城中還有無盡守城軍械,實在是守城的最佳選擇,敵人一時半會之間萬難將此城池攻下。

只是死守城池的做法,一般都是在有確定援軍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否則時間一長,人心渙散,糧食耗盡,卻是萬分危險,一旦城破,只怕城中所有百姓,面臨的就是屠城。

如今三月剛過,城外糧田也不曾有任何糧食收穫。城中積蓄存糧,加上軍隊的一應軍糧,就算再怎麼節省,頂多也只能維持兩個余月。不是西寧不願意存糧,而是因著地勢環境的原因,大多數百姓還是選擇了放牧,並沒有多少農耕之人。

尋常時日,百姓能畜牧牲口,一應飲食生活自然是沒有問題。而如今城池封閉,百姓再也不能出城,家中的牲口不但不能成為積蓄,反而是消耗糧草的大戶,一日里就要吃掉幾名壯漢的口糧,而要使不喂,這些牛羊一般活不過幾天,還會日漸消瘦,也是不堪存儲只用。

在決定守城的那一刻,陳同光除了下令召集軍隊進城以外,也聯合了城中一眾主事文官,要他們挨家挨戶撫慰民心,順便勸說百姓,即刻開始宰殺牲畜,上繳官府,統一製成肉乾,或能堅持更長的一段時間,熬過這一次劫難。

西寧城的百姓其實都習慣了這種情況,年紀稍大一些的都經歷過長時間的圍城,知道個中厲害,自然也就應允。陳同光當年在任之時,雖然不曾遭遇過大軍圍城的困境,但也聽前輩提起過,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宰殺城中一切牲畜,莫說牛羊,就是貓狗都不能留。誰也不知道守城要持續多久,要是時日過長,饑荒疾病蔓延,牲畜不單不能成為事物,還會變成許多疾病的主要來源,造成一城災難。

百姓們一時知道守城戰的厲害,二是對陳同光的命令沒有絲毫懷疑,都是別說宰殺牲口,就是要他們的一條命都可以。再者,一旦爆發守城戰,戰後只要城池不失,朝廷自然會補償百姓的一切牲口損失,尋常貓狗都能補償作壯碩牛羊,大家自然也沒有什麼不願意。畢竟城池一破,便立即家破人亡,眾人縱是再有私心惡念,也不敢在宰殺牲口的事情上含糊。

一時之間,西寧城中牲口慘呼不絕,血氣衝天。

而城牆之上,一應兵丁也是開始準備守城所用的一切軍械。現在存放軍糧的倉庫中,原本是放慢了巨石滾木以及一切守城應用之軍械,如今大軍進城,便將軍械搬至城牆上做準備,騰出倉庫存放糧食,嚴加看守。

與此同時,一眾文官也正在領著手下挨家挨戶收繳糧食肉類,一一登記造冊,許諾百倍奉還,卻是要執行統一配給。守城戰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糧食,糧食一旦吃完,整個城池也就死了一般,縱是日後保留下來,城中百姓也是個個不如從前,俱是行屍走肉一般。

一城之中,百姓有多少牲口,是嚴格處於官府管制之下的,故而文官們也不擔心百姓私藏。即是沒有登記的部分,百姓通常也不會太過藏私,一般都願意盡數上繳官府,以求在之後的日子裡每日能多領一口糧食,多一分活命的機會。

西寧百姓經歷過圍城,知道個中厲害,不像尋常江南百姓一般,存有私心,暗藏糧食。要知道,一旦城中糧食耗盡,百姓飢餓難耐之時,死的最早的,往往就是一開始私藏糧食的人家,甚至會比餓死更慘,可能會被餓紅眼的同胞洗劫之後殺死分食泄憤。

而官府收集糧食,乃是登記造冊,算上府庫存余之後,按照上繳糧食多寡,百返其一。也就是官府將所有的糧食按照上繳的多少分到每個人頭上,每人每天可以領取其中一份,百日領完,這也是如今西寧守城戰的極限。百姓起初上繳的越多,所能分到的糧食就越多,從官府補貼中得到的也就越多,故而無人願意少交。

三個月,一百天,正是如今西寧城所能堅守的時限。

向來守城戰之中,如何管理百姓都是一個最大的問題。自古攻伐之戰,見諸史書的,既有真相也不乏謊言。其中謊言,大抵是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苦熬堅持,人道不滅之類的倫常話語。而所謂的真相,就是一旦城中糧草耗盡,百姓就會開始窮盡一切辦法尋找能吃的東西,從老鼠蟑螂,到皮衣靴子,最終易子而食,公然交易菜人,泯滅人性,城池雖存猶破。

所謂「老瘦男子廋詞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為『不羨羊』;小兒呼為『和骨爛』;又通目為『兩腳羊』①」,便是說得這種境況。

因著眾人都知道這等厲害之處,故而從決定守城的那一刻起,便由官府嚴加管控,一應籌備,力求避免這等人間慘況發生。然而一切準備,只在事前,一旦情況真到了那一步,卻是誰也沒有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的。

好在西寧百姓都還算通曉事理,雖然許多人家都是藏下了羊油奶干一類既能保存,十分果腹的東西,但絕大部分糧草肉類還是盡數上繳,以期能渡過此劫。官府對這種情況也是心知肚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深知凡事不可做絕,還是留有一線生機給百姓,以免激起民變,發生百姓開城降敵的笑話事件。

從消息傳出那一刻起,城中就有膽大的百姓開始出逃。不過因著官府一早封閉了城門,軍隊又是在時刻嚴加巡邏,倒也沒有流失多少人口,百人之中不過逃走了兩三人,俱是青壯膽小之輩,留之也是無用,頗有官府存心將其放走,省的他們在城裡禍亂人心的意思。

大宋律法嚴明,這等守城戰中,無論軍民,一旦逃走,就是死罪中的死罪。除非身懷巨富,或者有莫大人脈,否則逃走之人自此成為黑戶,戰後天下海捕,一旦被抓住,輕則處死,懸屍轅門,以敬效尤;重則凌遲連坐,誅殺三族。故而尋常人也不會起了逃跑的心思,還是一應堅守城中。

加上陳同光在西寧城不僅有莫大的人緣,也有百戰百勝的傳說,百姓對他不說完全信任,至少還是比較放心,此時情緒也還算穩定,只是免不了擔驚受怕,倒不曾有人敢鬧什麼幺蛾子,城中防務一時順遂,固若金湯。

孫向景領命鎮守糧倉,也是知道其厲害之處,不單要防著姦細混入毀去糧食,更要防著百姓冒死前來盜糧,肩上責任重大。好在有數百名官兵與他一起守護,他自己有頗通蠱毒一脈,接下命令後片刻便當著眾人的面在糧倉附近布下了蠱陣,多番警告。一夜過去,眾人驚訝地看見糧倉方圓百米之內,蚊蟲鼠蟻整整齊齊地死了一拳,將糧倉包圍起來,頓時知道這俊秀小孩兒所言非虛,自然不敢起不合適的心思。

第二日一早,西夏人的大軍來到了西寧城外。看著城門緊閉,城內血氣衝天的景象,西夏人也知道陳同光決意守城,一時也是無奈,但也在預料之中,旋即開始了一應準備。

攻城之戰中,無非就是強攻和圍困兩種法子。強攻速度最快,但是傷亡大,成功率低,中間需要各種攻城器械,製作耗時良久;而圍困則是見效緩慢,依賴補給,消耗極大,但勝在以逸待勞,只要撐到城中糧草耗盡,民心潰散,整個城池便能不戰而破,順利拿下。

唯一的關鍵就是,大宋的援軍什麼時候趕到。

西夏人此番前來進攻,自然是做好了萬全準備,知道要圍城打持久戰,自然是儀仗著李元昊的大軍在好水川大獲全勝,重創宋軍,宋軍短時間內無力支援西寧。就算一段時間之後,大宋朝廷重新整理了西北防務,李元昊也大可以再進攻一次,將一眾宋軍拖住,令其不能援助西寧,直到西寧城破,被生生困死。

不知為何,西夏人這一次,牢牢咬住了西寧城,大有不破城池,誓不罷休的氣勢。

西寧城外,鉛雲低垂,隱隱颳起了雪風,似乎天氣回寒,就要下雪一般。

天地之間,無盡壓抑低沉。

數百里外,蘭州城中,莫之代也是受到了西夏大軍開往西寧的密報,一時在書房中眉頭緊鎖,大為苦惱,幾番提筆,又緩緩落下,無盡糾結。

怕是有半個時辰之後,莫之代才狠狠一咬牙,將手中的密報湊近火燭,一把火將其燒成灰燼,同時將案頭已經寫了幾漢字的奏摺一柄燒毀,一時癱坐在椅子上,靜靜沉思。

許久之後,他又舉起筆來,快速寫作幾封書信,一一用火漆封好,交給信賴之人,著他連夜送出,不得有誤。

※※※

①宋,庄綽《雞肋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