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設下圈套等人鑽

洪泰二十七年三月初一。

北狄關於和議事宜的草擬文書正式從漠北哈拉和林遞入大晏京師文華殿。這是幾十年的血腥戰爭以來,兩國第一次就和議進行磋商。在這封來往文書里,除了商談議和的相關事宜,北狄皇帝還表示,待和議條文達成共識,北狄將會派太子哈薩爾和烏仁、烏蘭兩位公主到訪大晏,以表誠意,便為姻親之盟。

對此,大晏亦是重視。

三月初二,文華殿擬旨發往北狄,除了就議和的細則商榷改動之外,趙綿澤親自手書:望聚首,共創盛世之景,止亂,休戰,為民生計,盼蒼生少坎坷,再無疆場飲血。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此乃千古不變之定律。

但一片歡歌之下,看似風平浪靜的朝堂,卻暗流洶湧。

二月底,趙綿澤就大張旗鼓的擬旨對第七次北伐之戰的功臣們進行了封賞。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晉王舊部。不論死活,全部予以追封,擢升,委以重任。僅被冊封為將軍的就有十人,誥命夫人有六七人。

其中,原金衛軍右將軍元祐擢升為左將軍,誥封衛國大將軍;原金衛軍左將軍定安侯陳相,誥封為定國大將軍,領五軍都督府右都督事,兼東宮輔臣太保;晉王的親隨侍衛長、武狀元陳景升授昭毅將軍,職涉皇城禁衛軍大統領,掌應天府防務;原征北先鋒營僉事晏二鬼,誥封為三軍營兵馬指揮司指揮……

如此不一而足。官祿,良田,美眷,人皆有封有賞。引得王公大臣紛紛大嘆,皇太孫為人風光月霽,重賢重能,以仁厚治天下,無小肚雞腸,實乃明君之選,大晏福祉可期。

大肆封官加爵的同時,魏國公夏廷德的長子,原輜重營指揮使夏常亦是被趙綿澤委以都察院正二品右都御史一職。而夏廷德本人,一無封,二無賞,就連他下肢需要醫治,請宮中的太醫去就診,都被趙綿澤以「於禮不合」為由拒絕了。

這句「於禮不合」,是趙綿澤因東華門那事,給夏廷德的一記打臉,可偏偏此時打來,夏廷德啞口無言。他的兒子到底高升了,趙綿澤對他也不算薄待。

一顆甜棗,一記巴掌,剛柔並濟,趙綿澤的御臣之術,可謂深得洪泰帝的真傳。

與此同時,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找到魏國公府七小姐的消息傳出的短短三五日內,皇太孫反其道而行,陸續納了吏部尚書呂華銘之女呂綉、兵部尚書謝長晉之女謝靜恬、大理寺卿丁克己之女丁琬柔,曹國公李富山的孫女李琴月為東宮皇太孫側妃,各賜宮殿,以示恩寵。

這是趙綿澤主政大晏以來,第一次納側妃。

先前只與夏問秋為重的皇太孫,一連納了數房側妃,有人猜測是太孫妃身懷皇嗣,不便侍候,皇太孫有心憐惜,紛紛唏噓。

然而,有史以來,君王的枕邊人,都與前朝政務息息相關,覺悟敏銳的人都看出來了,從此在東宮後院,夏問秋一家獨大的局勢將要徹底改寫。這一次廣納側妃之舉,是趙綿澤向大晏權臣拋出來的美餌,籠絡人心之用。魏國公勢大,已令年輕的儲君心生忌憚,一場沒有烽煙的朝堂之爭,將要來臨。

但亦有人傳言,皇太孫從以前的獨寵夏氏一女,到如今大肆納妃的真正原因,只是為了堵住這些王公大臣的嘴,以便接下來順利納入前魏國公七女夏楚,畢竟那個女人的身份敏感,他怕這些人出來阻撓,這才先行示好。

也有人言之鑿鑿,皇太孫雖納側妃無數,可那些夫人們無一不是獨守空房,至今未承雨露,這便是明證。

外界眾說紛紜,版本不一。

到底皇太孫的房幃秘事如何,除了東宮的人,外間並不知詳。可東宮澤秋院,這個趙綿澤與夏問秋二人的愛巢,這幾日里,都不見男主人的蹤影。

趙綿澤連納數個側妃,最生氣最難過的人,莫過於夏問秋。為了此事,她慪氣得果然吃不香睡不熟了,可趙綿澤就像是故意在躲開她,連續幾日都沒有過來。她讓弄琴去請他,只推說政務繁忙,面都不露。

「皇太孫真的沒有去找那些狐媚子?」

這時,夏問秋斜躺在床上,臉色蒼白,說話時,幾近咬牙切齒。在邊上侍候的弄琴,微垂著頭,不敢拿正眼看她,只低低回應。

「回太孫妃,奴婢都打聽了,皇太孫這幾日晚間,都宿在書房裡,哪裡都沒去。」

「那個人的殿中……他也沒去?」

聽她聲音冷厲,弄琴肩膀僵硬了一下,自是知道她說的是誰,不由支吾。

「太孫妃……」

「說!」夏問秋瞪她。

「是,皇太孫他,是,是有去楚茨殿,但好像都是看看七小姐的傷,並未留宿,待一會,就離開了……依奴婢看,皇太孫待她,未必有待太孫妃這般上心。」

「你懂什麼?」夏問秋氣咻咻的哼了一聲,騰地坐了身來,語氣越發地生了恨意,「他若是留宿了,那才叫未上心,這般拿她當祖宗一般供著,那才叫真真上心了。」

輕「哦」一聲,弄琴不敢答話。

「太孫妃——」

一道低喊,抱琴風風火火地跑了進來。

「太孫妃,又有一封……您的信。」

聽到有信,夏問秋微微一震,「咯噔」一下,心臟霎時罩上一層不好的預感,驚懼不已。瞥了抱琴一眼,她飛快地撕開緘口,抽出信紙。

「太孫妃尊鑒:萊州和登州刺殺夏七小姐一事,雖未成功,但我等亦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如今,錦衣衛滿城搜查,逼得我等不得不暫離應天府避難。故而,太孫妃的一千兩白銀酬勞太薄,請加付一千兩黃金,要現錢,不二價。給您三日籌備,三日後酉時,城西城隍廟,不見不散。若不然,為生存計,只好將此事公諸於世,或交由錦衣衛知曉。望太孫妃海涵,刀口舔血之人,活著不易,逼於無奈,拼個魚死網破,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豈有此理!瘋了,這些人瘋了!」

夏問秋握著信紙的手,微微發顫。

不僅為了被人敲詐勒索一千兩黃金,而是因為錦宮的人,竟直接點名指出是她買兇刺殺夏楚的人。

眼下,登州的案子是錦衣衛在查辦,錦衣衛特立獨行,素來無情寡義,若東窗事發,綿澤會不會護她,她再不敢保證,說不定,最後連父親也一併搭進去。

恨到極點,她側過臉來,冷冷地盯著垂手立於一側的弄琴,甩起一個巴掌,就狠狠毆在她白皙的臉上。

「好你個賤婢,膽敢陷害我?」

弄琴頓時被打懵了,眼中有淚水在轉,卻不敢捂臉,也不敢哭出來,雙軟一軟,「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她的床榻前面。

「太孫妃,奴婢不知,到底何事?」

「還裝!」夏問秋面色煞白,惱羞成怒,指著她,手指頭一陣發顫,「若非你害我,錦宮的人,怎會知道是我?」

弄琴仰起頭來,委屈地搖了搖頭。

「奴婢,奴婢沒有說過呀。他們也沒有問過,奴婢也不知他們為何會知曉……」

「蠢貨!總歸也是你留下了蛛絲馬跡!」夏問秋焦慮不安地低吼一句,罵咧了幾句,想想還是不解氣,掀開被子,抬腳踹在弄琴單薄的肩膀上,見她一個踉蹌摔倒在地上,掩面痛哭,這才撐著床沿,氣苦不已地咬著牙,面目猙獰地看著她。

「你說這點小事都辦不好,我要你有何用?我還不如一刀結果了你,免留後患!」

弄琴面色一白。

想到她有可能滅口,忙不迭地叩頭。

「太孫妃,饒命,饒命……」

「哼,這點出息。」

夏問秋惡狠狠地瞪著她,又看了看在邊上嚇得發抖卻不敢吭聲的抱琴,正想說話,突地肚中一陣絞痛,來勢洶洶,比前幾日更凶更烈。她沉了沉臉色,趴在榻邊上,任由大滴大滴的汗水落下來,一陣喘氣。

「算了,念在你打小侍候我,這一回就算了,再有下次……」

「謝太孫妃,謝太孫妃。」弄琴哽咽著叩了兩個頭,見她面色難看,趕緊過來扶著她的胳膊,急切地道,「太孫妃,你又不舒服了?奴婢這就去叫林太醫來。」

「不必了!」

夏問秋白著臉,擺手阻止了她。

惡狠狠地抹了一把汗,她突地看向嚇傻的抱琴。

「你出宮一趟,捎個信讓我哥入宮來見。」

「是。奴婢遵命……」

抱琴鬆一口氣,慌亂地跑了出去。弄琴則是抽泣著扶了夏問秋躺下來。

「太孫妃,真不找林太醫嗎?」

看著搖擺不停的帳頂流蘇,夏問秋沒有回答。腦子裡這才從著急中反應過來,她先前忘了問抱琴,這封信是從哪裡來的。

錦宮的人,怎能把信送入東宮?

眼睛一陣模糊,她滿頭是汗地按著絞痛的小腹,眉頭狠皺著,突然冷冷一笑。

「不能再等了,那小妖精不除,我夜不安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