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憶風流 第185章 美麗的誤會

肅冷的北風從城門口長長貫入,帶著辜二高亢的聲音,瞬間凍寂了汴京城門。

狂風高高揚起辜二的衣袍,也讓他高舉在手上那一道黃澄澄的聖旨,格外的引人注目。

聖旨帶來的是景昌帝的意思,聖旨的內容,將對城門處的僵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眾人皆驚,也靜,只有鄧鵬飛激動得頓時喊叫出來。

「聖旨來了!聖旨來了……兄弟們,陛下的聖旨終於來了,你們要相信我……」

他的呼喊聲,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回應。

這時,蕭乾卻帶頭拜下。

「臣蕭乾接旨——」

鐵甲在身,他無法跪下,但姿勢甚是恭順。

眾人瞥他一眼,這才跟著回神兒,齊刷刷拜了一地。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辜二跳下馬來,頭盔的系帶勒在下頜下面,將他一張有著刀疤的俊臉半隱在光線里,幾乎看不清表情。

不過,墨九覺得這個人似乎從來都是沒有表情的,從她認識辜二的第一天起,在那個「瘦馬」集結之地,到處都是玉體橫陳,香軟酥胸的姑娘,他卻視而不見,如今……即便事關無數人的性命,想來他也應當不會在意吧?

就在她抬頭的一瞬,辜二突然看了她一眼。

墨九打個噴嚏,差一點兒沒被他眸中涼意刺得哆嗦。

今日的辜二,是殿前司都指使揮,他手上的聖旨,代表的是景昌帝,是從臨安府千里迢迢而來的聖諭。聖旨一讀,對蕭乾來說,不是天堂,就是地獄,不會有第三種可能了。

所以,辜二這冷冷的一眼,分明不是好的結果?

她把手指縮入衣袖之中,默默攥了攥拳心,莫名有些忐忑。

這個時候,辜二袖口一翻,抬手展開聖旨。「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樞密使蕭乾領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率北征軍於至化三十一年奉敕蕩寇,北上抗珒,收復均州、金州、唐州、蔡州、穎州等淮水一線城池,爾後從漢水渡江,在臨兆大破珒兵,於汴京府力抗珒國三皇子完顏修,令珒國皇帝完顏敘自刎,珒國滅亡,歷時僅短短數月……蕭乾功績昭昭,當千秋以訟,朕亦銘感五內。此旨,令蕭乾大軍於汴京府稍做休整,安頓好邊防軍務,便可還朝。朕在臨安,切切盼之,並將對北征大軍悉數犒勞……」

每一個字,辜二都讀得非常清晰。

隨著他渾厚的聲音直入天際,墨九懸著的心終於一點點放下。

這樣的聖旨,才像是東寂……她對他的個性,還是了解的,屠戮肯定非他本意。

畢竟蕭乾還沒有反,更沒有明確表示要隨北勐而棄南榮。

甚至墨九都在懷疑……從小生長在南榮的蕭乾,內心不僅猶豫,還有可能更偏向於南榮。南榮不僅有他的父系親屬,還有他同生共死的兄弟,他怎麼會輕易棄之不顧?

如果東寂真的敕令逮捕他,那才真的把他永遠地推向了北勐一方。

「謝主隆恩!」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又是一陣謝恩聲響過耳際,墨九抿緊嘴巴抬頭,看辜二不慌不忙地合攏聖旨,將頭盔取下,抱在胳膊窩兒,又環視眾人,一字一頓冷冷道:「陛下另有口諭——將在外,事易變,但朕初衷不改。當日旨意,一如既往有效,軍務大事皆由蕭使君一人獨斷。」

一人獨斷?

一人獨斷……

當初這句話就曾經讓無數朝臣反對,鬧得人心惶惶,如今宋熹舊事再提,讓在場的無數人都鬆了一口氣,當然,不包括鄧鵬飛和他那一些下屬部眾。

鄧鵬飛在走南的壓抑下,身子掙扎著,雙目圓瞪,幾乎不可置信地望向辜二。

「不——不可能的,辜將軍,末將親聽宮裡李公公傳來的口諭,怎會弄錯?」

辜二冷笑一聲,「鄧將軍的意思,你沒有弄錯,錯的人是我?」

論職務,辜二遠遠高於鄧鵬飛。論與皇帝的親近程度,像鄧鵬飛這種剛剛提拔上來的將軍,見到皇帝的機會都屈指可數,又怎敢隨便質疑皇帝身邊的紅人辜二所說的話?更何況,辜二手上拿著的可是皇帝聖旨,那個東西又哪裡做得了假?

想到自己的命運,鄧鵬飛膝蓋一軟,「嗵」一聲軟跌在雪地上,一臉的不可置信和不甘心。

好不容易提升到了將軍,原本以為捉了蕭乾,立得大功,從此將要飛黃騰達,怎會是如此結局?

渙散的目光怔忡一瞬,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冷不丁仰頭,巴巴看向蕭乾。「蕭使君,蕭使君,你聽末將一言,此中定有誤會!末將與使君並無私仇……」

「來人啦!」蕭乾冷冷一哼,打斷了他,目光刀子似的剜過去,在鄧鵬飛畏懼中帶了一絲哀求的目光注視下,慢慢開口,「把陣前鬧事、圖謀不軌的昭武將軍鄧鵬飛及其同夥一併押送汴京大牢,隔日處斬,以儆效尤……」

這便是「一人獨斷」的可怕之處了。

他一個「殺」字,就將有無數的人頭落地,而且無須向臨安請示。

在場的禁軍頓時涼了身子,有一些人慶幸自己膽小,之前沒有去動他,僥倖得活一命。而那些鄧鵬飛的部眾們,一聽他這句話,面色一白,面面相覷不已。他們深知蕭乾為了「殺雞儆猴」,肯定不會放過他們,束手就擒的結果,肯定是必死無疑了。

沒有人甘心輕易赴死,一群人嚷嚷著,便如飛蛾撲火一般,朝蕭乾殺了過來。

「逆賊蕭乾!拿命來!」

「反正老子活不成,也不要你們好活……」

「蕭使君,這都是被你逼的,我們原本只是聽令!」

刀槍聲鏗然而響,天上的鵝毛大雪,紛紛揚揚落下,城門口,一道道野獸般的厲聲長吼,一道道瀕臨死亡的凄厲慘叫,一雙雙嗜血的眸子泛著紅彤彤的血光……不過轉瞬之間,兩幫人馬就廝殺在了一處。

蕭乾靜靜觀望著,一身甲胄閃著森森寒光,眸子如萬年冰川,一隻扶在劍梢上的手卻越握越緊,手背上的青筋似乎都要在這一場廝殺中暴裂開來……

但他始終端坐馬上,身姿一動未動,也一直不曾開口。

直到反抗的禁軍終於沒有了聲音——要麼敵死,要麼棄械投降,場上徹底安靜了下來,他冷冽的目光才涼涼一掃,望向在場眾人。

「活下來的人,已然死過一次,就不必再殺!留他們一條生路吧。」

漫天的飛雪妖嬈的飛舞著,空氣里死一般的靜寂。

那些禁軍沒有料到,他們投降了,卻得到了活命的機會。

可躺在地上的屍體——包括鄧鵬飛,卻無奈去見了閻王。

生死一線的反轉,讓那些僥倖從鬼門關活過來的禁軍怔愣一瞬之後,如同得到閻王的特赦令,什麼恨什麼仇都沒有了,對蕭乾也只剩下感激,不由跪在雪地上,對他重重磕頭,感激涕零,稱他大人大量。

墨九看著蕭乾濺了鮮血的肩膀,眉頭蹙了一下,又不得不佩服。

這個蕭六郎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懂得役人之心啦?那些滿臉感恩的人,已經忘記了他們的頭兒鄧鵬飛,可蕭乾顯然沒有忘記自己的人。

默默地向前走了幾步,他黑色的皂靴踩在融了血水的雪地上,停了下來。

「遲重人呢?在哪裡?」

磕頭的人,安靜了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回答。

天地之間,除了寒風的呼嘯聲,再無其他。

好一會兒,才響起一個禁軍懼怕的聲音,「稟,稟蕭使君,鄧鵬飛哄得遲大將軍給你寫了那封信,爾後才告之遲大將軍臨安密令,不,不是臨安密令,就是鄧鵬飛的圖謀……遲大將軍不願遵從,又不敢抗旨,在蕭使君入城前一刻鐘,在府中嘆了幾句愧對使君栽培……就,就抹脖子自盡了。」

時間仿若被定格,人群靜止不動,所有的聲音,也都消失了。

蕭乾冷峻的面孔,微微蒼白。

他沒有動,一步也沒有動,就那般佇立在染血的雪地上。

可墨九卻分明看見他雙肩微微一晃,扶劍的手緊了又緊。

遲重,一個錚錚男兒,他打得下城池,殺得了敵人,卻抗不過一道旨意,也越不過自己的心。

墨九眼窩一熱,一種無法言說的悲涼浮上他的心。

都說「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遲重用他的生命詮釋了這句話。

可他所有的無奈與遺憾卻都留在了那一封遺書上,「遲重不愧天地,不愧家國,望陛下善待吾之妻兒,父母。叩謝!」

蕭乾慢慢拔出長劍,鋒芒緩緩滑過他的指尖,帶出了一絲鮮艷的血沫,染在劍身上,可他卻絲毫沒有感覺到疼痛,緊緊握住劍柄,手臂微微顫抖著,久久不穩,好一會兒,「錚」一聲響,長劍落地,深深插入了雪地上,他清淡的聲音,似乎不帶半分感情,被嚎叫的寒風送入了長空。

「厚葬遲大將軍!」

時人信奉人死後,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