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李明啟當即動身回了省城,直接去了殯儀館。

這大概算得上是最沒有哀傷氣氛的一場追悼會,李明啟和遇到的那些同事打照面的時候,對方要麼努力做出得了面癱的樣子,要麼對他擠擠眼扯扯嘴角,一副欲說還休的樣子。遺體告別的時候,李明啟最後看了一眼林社長,平時那種可掬的微笑已經看不見了,因為一臉嚴肅而具有了一種陌生化的效果,但化妝師把他的兩邊臉頰弄得紅撲撲的,讓人懷疑他雖然已經死了,卻仍然處在一種爽呆了的興奮之中。

李明啟跟在別的同事後面在遺體告別廳里轉圈兒,輪到跟林社長的太太握手的時候,發現她的兩隻手濕濕的、涼涼的。她埋著頭,戴著一副大大的墨鏡,把自己的面孔遮住了差不多一半,那張平時能說會道的嘴巴抿得緊緊的,只在答謝問候者的時候才從裡面蹦出幾個短短的音節。李明啟心裡不禁唏噓不已。他想起這個鑽石級的安利產品直銷員最常說的一句話,第一是堅持,第二是堅持,第三還是堅持,堅持就是勝利,這是做人做產品的一種境界。她現在在堅持,她還能堅持多久?她將戴著那副墨鏡度過多少漫長的一段灰色的,乃至黑色的時光?這會兒她心裡是否在大聲咒罵:這個該死的王八蛋,怎麼就這樣死了?

李明啟未能聽到關於林社長的悼辭,但他能夠想到,那肯定會讓治喪委員會的同志們大費腦細胞。

林社長是在工作時間偷偷跑出去和情人幽會的,可那能算因工死亡嗎?

也不能算自然死亡。前不久整個報社的職工都去醫院做了一次身體普查,也沒發現林社長有什麼大的毛病,怎麼就這麼經不起折騰呢?

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這樣的形容詞是可以用上的。可是,諸如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呀,這些慣用的溢美之詞就要斟酌了,用在林社長身上,可能就不太妥當。不過,好在漢語語言博大精深,李明啟的那些同事個個又都是操練語言的高手,換一些個詞兒讓家屬滿意,這樣的技術活兒,在他們看來應該不過是小菜一碟。再說,在這種情況下,他家屬把尾巴夾得緊緊的都嫌不夠,還能有什麼意見?

相比於一般的同事,李明啟的心思可能要複雜很多。

他覺得自己是間接殺手。他送給林社長那瓶「西班牙蒼蠅」,很費了一番心思,既有投其所好、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的意思,又有讓林社長在他外出期間多替他擔當的意思,否則,他出差在外,一點不知道社裡的風雲變幻,那怎麼行?沒想到林社長這麼貪玩,恨不得把別人玩死,結果別人沒被玩死,自己倒被玩死了。人生啊人生,常常就是這樣事與願違,動機和效果不統一。

可是,如果沒有「西班牙蒼蠅」,他就是想拼著命玩兒,也玩不了呀。

另外,李明啟覺得,林社長以非正常死亡的形式為他敲響了警鐘。

很多事情是不能勉強的。以自己當時已染沉痾的身體狀況,那樣與小姑娘瘋狂,其實也無異於玩命。只是因為自己年輕,身體底子厚,才躲過了一劫。

林社長之死,已是轟動性的桃色新聞,要是自己當時沒有挺過去,與林社長約好了似的同赴黃泉,那不成為特大性的爆炸新聞才怪哩。那就不是兩條人命的問題,馮老師和他們的寶貝兒子,恐怕也會跟著羞死。

李明啟感冒沒有好,加上前一天晚上嚴重體力透支,這時已是心力交瘁。勉強支撐著做完了遺體告別儀式,從陰冷的遺體告別廳出來,外面強烈的陽光一照,不禁兩腳發飄,精神恍惚起來。他不敢怠慢,給馮老師打了個電話,家都沒回,一頭扎進了省人民醫院。

恰逢五一長假,醫院裡病人沒見少,值班醫生卻少了不少。李明啟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夠不夠住院,怕被怠慢,便有意無意地向給他看病的副主任醫生透露了自己的身份。

省報新聞中心主任,級別也就是個正處,但在別人眼裡,卻是一個可以接近至上權利、熟人更是遍及省市各廳局、人脈資源豐富得沒法想像的角色,官不大,能耐不小。副主任醫生表面上的態度並沒有明顯地好轉,但對李明啟的身體狀況卻明顯地重視起來:領導抽得出時間嗎?當然需要住院啦。你也別緊張,問題不是很大,但小問題不重視,同樣會出大麻煩。領導幹部辛苦哩,報紙越拿越遠,尿越拉越近,都是身體處於亞健康的一種表現。你這個情況好像還有點特殊,恐怕得安排內科、外科的中醫西醫的權威教授作一次會診。李明啟忙問方便不方便。副主任醫生說,是有點不方便,但是沒問題,我來安排吧。沒事沒事,你就放心吧。進了省人民醫院你還不放心?我們院可是全省最權威的醫療機構。

李明啟住進特護病房後就把手機關了,每天打針吃藥,中西醫調理,重點補充睡眠和補腎,副主任醫生說,一提到腎人們就想到是性功能減退,其實不對,至少不全面,從中醫學的觀點來看,腎乃先天之本,主耳、主髓海、主精、主骨、主水、主一身之陽氣,所以比較複雜。還是那句話,我們已經是朋友了,你就一切放心吧。

一個禮拜下來,李明啟感冒完全好了,元氣也慢慢地恢複了。

李明啟的精神剛好起來,便開始想自己的事。

他用腳趾頭一想都知道,在他請假外出和生病住院的這段日子裡,他的那兩個競爭對手不可能閑著,一定在加緊活動。

誰不活動誰是傻子。

不過,林社長之死,讓事情的格局起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一些對自己有利和對自己不利的情況,需要重新評估和進行新的排列組合,因為有些人的態度是跟著社長走的。社長死了,他的影響力也就消失了。這就需要重新洗牌。對於兩個競爭對手來說,可謂有喜有憂。

奇怪的是,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忽略了李明啟。這也難怪,在他們眼裡,競爭副總編輯的三個人選,李明啟的綜合實力最弱。人都不在社裡露面,一副無為而治的樣子,要麼是天真幼稚,要麼是自己對自己都沒有信心,報個名陪著玩一玩兒。

無為而治?

如今什麼世道?你要無為,肯定沒治。

兩個人無論怎樣在社裡社外活動,其基本套路無非是抬高自己打壓對方,可能的區別,不過是看人說話,到哪座山唱哪支歌,到哪座廟拜哪尊佛。對於和自己關係鐵的,有話直接說;對於和自己關係一般的,有話好好說;對於和自己關係欠點火候的,察言觀色著說,即使不能把人家拉攏過來,也要爭取讓他保持中立,投棄權票,投別人的票就糟糕了,一得一失,等於有了兩張票的差別。

正因為兩個人勢均力敵,反而彼此的力量都被對方消耗了不少。

五一長假結束,正式上班的第二天,單位的民主評議開始了。

看得出,那兩個候選人經過了充分的、精心的準備。

報刊社論似的語調,嚴密的條理性和邏輯性,加上把握適度的激情,分析當前形勢,展望美好未來,每一個人的發言最後都獲得了掌聲。

李明啟的競選演講卻顯得十分隨意,他談得最多的是對社會和生活的感悟。他沒有提林社長半個字,但極其巧妙地利用了前報社最高行政長官之死對每一個人神秘內心的觸動。他的每一句話似乎都有所指、暗藏玄機,但決不裝腔作勢,盛氣凌人,而是極有親和力和穿透力,平實、率性而且非常誠懇。

令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李明啟對於自己昨天在省報上發表的長篇文章隻字未提,而關於這篇文章的神秘背景,卻早就在坊間傳開了。

四月底,國務院公布《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李明啟的文章是針對該條例發表的時事評論。本來,這樣的文章算是應景之作,也沒有什麼可說的,而且應該出自時事理論部,與新聞中心關係不大。

但這篇文章卻大有來頭,都知道,省報每一位名記後面都會有一座靠山。想不到的是,李明啟的靠山居然是陸海風書記。據說這次就是省委書記陸海風親自點的將,甚至連題目都是陸海風書記親自擬定的,說陸海風書記對這篇直指公務員以權謀私的文章讚不絕口,省委秘書處送稿子過來的時候要求全文照發。這些天李明啟神龍見首不見尾,原來是躲到橘園小區的省委接待處寫文章去了。這個傢伙,平時不哼不哈的,卻大有來頭。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虛懷若谷,大智若愚,後生可畏呀。

總而言之,李明啟在副處級以上幹部的民主評議會上,表現堪稱完美。當場投票,當場驗票,他得票最高,比一個競選人高出十一票,比另外一個競選人高出八票。

散會之後,從會場回辦公室的路上,不斷有人湊過來跟他打招呼,朝他擠眉弄眼地笑笑,或者拿胳膊肘捅捅他,或者很快地豎起大拇指在他胸前翹一兩下,或者乾脆提醒他別忘了他。李明啟臉上掛著的那種笑容,像中了彩票大獎忍不住想狂喜一番又必須拚命憋著以免輕易露富的樣子,不斷地回應別人的招呼。他心裡很清楚,這些人無非向他暗示,他的得票中有自己的一份貢獻,他們已經提前在把他當副總編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