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大漠孤煙直 第155章 還願遇險

陸庭舟進宮的時候,天正蒙蒙亮,他站在宮門口和其他朝臣一起等著上早朝。可誰知等了半晌,最後等來的卻是二總管富海。

「各位大人,皇上今早起身的時候,身子不適,這會已經宣了太醫院醫正,今個早朝是開不了了。」富海有些歉疚看著等在宮門口的眾多朝臣。

此時站在最前頭是內閣的幾位閣臣和皇子還有幾位王爺,當即大皇子便道:「父皇身子可有大礙,不行,我要立即進宮看看。」

旁邊的二皇子也不甘示弱,當即便道:「我也前去給父皇侍疾,這身邊的人是怎麼伺候的,怎麼等皇上早起的時候,才發現身子不適。」

富海被兩位皇子你一言我一語地,嚇得冷汗都出來了。

好在內閣首輔許寅這會站出來了,他問:「富公公,不知皇上這會可是蘇醒的,咱們內閣的臣子總該隨身侍奉吧。」

旁邊的傅守恆附和道:「當時如此,若是皇上有什麼吩咐,咱們也要第一時間聽差。」

如今皇上身子越來越差,還不禁女色,這些皇子、臣子嘴上不敢說,可心裡頭生怕皇帝突然就去了。

到時候這天下留給誰,底下這些成年的未成年的皇子,還不得亂成一鍋粥。

富海趕緊道:「各位王爺和閣老們不要擔心,皇上不過是偶感風寒而已,並不需要人隨身侍奉。如今貴妃娘娘、德妃娘娘、賢妃娘娘三位主子,已經趕到乾清宮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一聽自個靠山去了,便不再擔心。

閣老則是借坡下驢,不再提侍疾的這件事。

待眾人依次散去的時候,就見大皇子和二皇子幾人都還在遲遲不願離開,富海也不敢隨便走。

不過他卻悄聲地叫住陸庭舟,道:「王爺,太后娘娘身邊的閻主管方才瞧見我過來,說是我要見著你的話,務必請您去壽康宮走一趟,她老人家想您想的緊。」

大皇子等人本來豎著耳朵聽的,不過聽見是太后娘娘召喚陸庭舟,也並不在意。這京城裡頭,誰不知道太后偏心小兒子。

這回他們這個小六叔在外頭險些把命丟了,太后瞧著兒子回來之後,自然是緊張地很。

閻良是陪著太后到皇帝的乾清宮的,這會皇帝已經昏迷不醒了。太醫院不僅是醫生,但凡在值的沒在值的,都被叫進宮來了。

太后進了內殿裡頭,可文貴妃等人卻被攬在了外頭。文貴妃有些氣急敗壞地說道:「本宮是執掌後宮的貴妃娘娘,如今皇上病了,本宮怎麼就不能進去了。」

德妃雖和貴妃一直不和,不過這會卻是贊同,她附和道:「就是,我們乃是執掌後宮的妃嬪,能和那些閑雜人等等同嗎?你若是再不讓本宮進去,到時候治你一個以下犯上的罪。」

倒是成賢妃一直盯著這個小內監看,並不開口。

這內侍是被懷濟派出來擋著的,是懷濟的乾兒子汪遠。平日里,這些娘娘瞧著他那也是客客氣氣的,見面就是打賞。

可今個一個兩個都要給他治罪,他說不害怕是假的。可是乾爹吩咐了,怎麼的都得把人攔在門外,免得闖進來擾了皇上。

太后此時正一臉蒼白地坐在旁邊,太醫正跪在榻上給皇上診脈。她看著皇帝蠟黃虛浮的臉色,再看著這些太醫擔憂地表情。

突然也不知怎麼地,就想起了先皇。

那次她和先皇又因宸妃而爭吵,不僅為何便提起了當時大皇子的皇帝和宸妃所生的三皇子。

先皇譏諷她,若她真的會教兒子,哪怕大皇子比得上三皇子一半,他就心滿意足了。所以他要將小六從自己身邊帶走,他怕自己會誤了小六。

也正是那一次,太后才發現,先皇是真的厭惡大皇子,並不是她一貫認為的愛之深責之切。或者他從來沒打算將江山傳給自己的兒子,一想到這裡,她就忍不住打冷顫。

若她貴為中宮皇后都不能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那麼一旦三皇子傳位,無論是她還是大皇子,甚至是她的小六都不會有好日子過的,他們會連命都保不住的。

可當皇帝登基之後,行事越來越荒誕,她才發現先皇說的竟是對的。

她的長子真不是為君之人。

太后木然地看著對面床上躺著的人,想著這些年來他寵信道士皇帝,想著他宣召那些只有十來歲的小姑娘進宮。她忍不住就作嘔,她的兒子為何會變成如何這般模樣。

此時外間不斷傳來斥責之聲,懷濟守在皇上床邊,目不斜視。而閻良則是站在太后的身後,小心覷了眼太后。

整個宮殿,明明站著那樣多的人,卻是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

太后抬頭朝殿門口望了一眼,淡淡道:「閻良,你讓她們閉嘴。」

閻良低聲應道,便急急地走了過去。

文貴妃這會還拿汪遠撒氣呢,就見閻良從裡面走出來,她面色一喜忙道:「可是皇上醒了,宣召我們進去。」

德妃和賢妃也拿眼睛瞧著他,閻良壓低聲音道:「太醫正在給皇上診治呢,還請幾位娘娘稍等片刻,可不能大聲喧嘩。要是再吵著裡頭,可就不是奴才出來了勸諸位娘娘們了。」

閻良是誰的內侍,大家都清楚地很。一時間連文貴妃都老實了。

三人見自己今個是進不去的,又不敢隨便離去,只得在外間找了位置坐下。可心中卻是忐忑不安,要是皇上真出了什麼事情,這大齊的江山得交到誰手上去?

不止是皇宮之中瀰漫著不安的氣氛,皇宮之外就更加混亂了。大皇子的寧王府和二皇子的康王府,全部的幕僚都聚集在一起。

而這邊謝舫剛坐著馬車回家,結果下了馬車,上台階的時候,一頭就載了下去。要不是後頭的管事及時扶住,只怕就要摔的頭破血流了。

當時管事就喚了守門的小廝,一起將人抬進了府裡頭。謝家又急急忙忙地去京城最大的醫館福善堂請大夫,沒一會的功夫,全京城幾乎都知道,謝閣老在自家門口差點摔死。

結果正被家中丫鬟伺候著換衣裳的許寅聽到後,差點跳起來罵這個謝不倒奸詐。因著謝舫自從中了兩榜進士之後,無論是在翰林熬資歷,還是在外放,到吏部當尚書,都是一步一個坑,走得極其紮實。

而就像許寅如今貴為首輔,都曾經有失意的時候。所以與謝舫政見不和的人,背地裡譏諷他就是個不倒翁,左右逢源,後頭就有人乾脆給他取了個諢名,謝不倒。

當初謝樹元聽見的時候,險些都要氣死。

可偏偏謝舫很是淡然,還頗為自得地說:這等誇獎之話,還輪不到一般人身上呢。

謝舫倒下去了,謝家上下一片混亂,都忙著給老太爺侍疾呢。

就算是有人上門拜訪的,這會都被擋了回去。

謝家的孝子賢孫,這會都等在老太爺院子裡頭呢。老太太一見自家老頭子,是被抬進來的,當即嚇得差點昏過去。

所以這邊福善堂的大夫給老太爺治病,許繹心給老太太治病。

自從許繹心嫁進來之後,老太太一想到太后那威嚴的模樣,別說是給她下馬威了,就連重話都不敢說一句。況且許繹心是朝廷欽封的長寧郡主,你就算想教訓她,也得掂量掂量自個的身份。

不過這會,許繹心很是貼心地給老太太診脈,待過了會才對蕭氏和閔氏道:「兩位太太不用擔心,祖母不過是受了驚嚇而已,卧床休息幾日就行了。」

這邊的謝樹元臉上還有焦急之色呢,謝清駿就是一片淡定了,他瞧著他爹關心則亂的模樣,安慰道:「父親,祖父吉人自有天相,您也不必過於擔心。」

謝樹元輕嘆了一口氣,又道:「你祖父若是為著咱們,也不必這麼大年紀還在閣臣的位置上苦熬著,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不爭氣。」

其實謝樹元這話說的也沒錯,在尋常人家,六十歲的老人那都已經頤養天年,兒孫滿堂了。謝舫也兒孫滿堂,可是他不僅得在閣臣這個位置上站著,還得繼續往前進。

畢竟一個閣臣的家族,和一個右都御史的家族,實在相差太大。只要謝舫不倒,謝家在帝都就是頂級的官宦家庭。

可要是謝舫倒下,以謝樹元如今的官位,謝家只能退到了二流的位置。

謝舫本意是想培養謝樹元入閣的,可是他觀察了這些年,才發現這個兒子手段能力都不差,可有時候卻婦人之仁。特別是在處理後宅之事上,他拿不出當斷則斷的果決。

而且一旦謝樹元入閣,謝清駿再入閣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總不能你家三代都入閣吧。

相較於兒子,謝舫反而是對這個孫子,抱有更高的期望。他覺得謝清駿完全可以將謝家帶到一個從所未有的高度,就好比東晉之時的,王謝之家。

「父親何必這般自責,許寅許首輔比祖父還年長七歲呢,照舊還替皇上分擔解憂。咱們儒學門生,之所以讀書,不就是為了治國平天下。祖父這等才能,若是只在家含飴弄孫,反倒是朝廷的損失呢。」謝清駿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