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死了

「行,咱們先看看這幾箱。」姜家暢笑呵呵地邊說邊把旁邊不遠處的一隻箱子打了開來。

這個箱子看起來要比其他人箱子要大一些,裡面的東西也不少,其中有一對高近三十公分的青花折枝花卉蓮蓬式蓋罐。

此對青花罐,蓋作蓮子紐,拱圓面,花口沿,子口;罐,高直頸,溜肩;鼓弧腹,呈紐瓜棱狀,腹下漸收;高直脛,脛邊外撇,平底,挖圈足。

楚琛拿起其中一件仔細觀察,發現其胎白堅質,施漿白釉。蓋內沿和罐內口邊露白細砂胎。蓋面、頸和脛部作隱浮雕裝飾;青花繪飾紋樣,呈色青中泛灰。

蓋紐繪兩層蓮子紋;蓋面飾三層紋飾,上下兩層繪蓮子紋,中層飾葉形開光折枝莖葉紋;頸部兩層紋飾,折枝花朵紋和葉形開光折枝蓮紋邊飾;器腹三層紋飾,上下層繪葉形開光折枝蓮紋邊飾,中層為主題紋飾,折枝花卉紋;脛部四層紋飾,橫杆結網紋、葉瓣紋、葉尖紋和同心圓紋邊飾。

一般來說,明清時期的海撈瓷,都是由瓷都和沿海地區的地方窯口燒制的,雖不能與明清官窯瓷器相提並論,但由於來自沉船,具有較明顯的歷史背景,所反映出的文化和歷史價值不可低估。

就像楚琛手裡拿著的這隻青花罐,從種種特徵來看,其應該是清代康熙年間,東南省的地方窯口燒制的,從工藝上來說,肯定不及官窯不惜工本燒制的瓷器。但畫工方面。不但不比官窯遜色,而且看上去還多了一絲靈性。

而且。這對青花罐除了表面有被海水侵蝕的痕迹之外,其它方面都相當的完美。一點磕碰都沒有,也沒有海洋生物殘留,再加上器物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可以說是一對非常不錯的海撈青花瓷,收藏價值也不低。

雖然以現在的市場價格而言,這對青花罐的市場價格也不過五萬左右,但楚琛和趙齊瑞對此都還是比較滿意的。

這隻箱子里,除了這對青花罐之外,還有一對青花大盤。和那對青花罐一樣,除了工藝方面比不上官窯瓷器之外,畫工和品相表現完美,升值潛力同樣也不錯。

等楚琛和趙齊瑞鑒賞過這箱海撈瓷,姜家暢又打開了三個箱子給他們查看,裡面的瓷器品級也和第一箱差不多,這讓兩人非常滿意。

趙齊瑞把一隻康熙時期的青花碗放回箱中,就問道:「我說姜胖子,你這些箱子裡面的海撈瓷。不會都是這種品相的精品吧?」

「這肯定不可能啦。」

姜家暢連忙搖了搖頭,指著左邊的一堆箱子,說道:「只有這些品相比較好,其它的都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不過問題不大。至於這邊這一小部分,都有些殘,但想要出售的話。還是沒問題的。」

趙齊瑞聞言有些好奇,說道:「哦。那先看看這些有殘的。」

「好的。」姜家暢走到一邊,邊打開箱子邊說道:「這些主要是有些衝口。或者爆釉有些嚴重,另外就是表面的附著物太多……」

老話說的好,『瓷器毛了邊,不值半分錢』,如果是那些珍品瓷器,如果殘了到還能值些錢,但眼前的這些不過是海撈瓷而已,趙齊瑞到要看看到底是些什麼瓷器,讓姜家暢有信心賣出去。

「咦!」看到箱子里的瓷器,兩人都有些驚訝,因為光從瓷器的青花發色來看,經驗豐富的兩人,就覺得這些瓷器有宣德青花的特徵。難道這些海撈瓷都是宣德青花瓷?如果真是如此的話,也難怪姜家暢對這些殘器有信心了。

隨後,兩人就分別拿起一件瓷器觀察起來。

楚琛拿的是一隻雞心碗,此器口沿內側修金錢錦文一周,外側為回紋一周。碗心周圍飾貫套花卉紋。碗體外壁近足處均髹蒲葉蓮瓣紋飾。圈足施回紋。碗底有款「大明宣德年制」。

整碗造型古樸大方,釉色淳厚,青花青花呈色濃重青翠,為典型的蘇勃泥青料,紋飾凈雅細膩,頗具宣德青花之美。

只是,這隻雞心碗的表面,除了有貝殼等附著物之外,口沿處還有幾個大小不一的衝口,讓楚琛覺得頗為可惜。

把雞心碗放回了原位,楚琛又把箱子里的瓷器一一拿出來鑒定,發現每一件都呈現出宣德青花的典型特徵,只是每一件瓷器的情況,都和那隻雞心碗差不多,表面的問題都有些嚴重。

「這些瓷器可惜了。」趙齊瑞嘆了口氣,問道:「姜胖子,這批海撈瓷難道就沒有品相好一點的?」

姜家暢也遺憾的搖了搖頭:「沒有,這些瓷器都是在一艘中小型海船里發現的,據打撈的人交待,這些瓷器已經算其中品相好的了。不過,也有可能那些品相不錯的,被他們直接拿到市場上出售了,畢竟這種瓷器都是市場上搶手貨。」

說起來,海撈瓷的出現,雖然引起了收藏家們的興趣,但一開始,他們也不過是覺得好奇,只是為了增添新的品種。當收藏家們在這些隨意收購的海撈瓷中,發現許多見所未見的瓷器時,發現許多珍品重器時,一開始是懷疑,然後是驚愕,最後是醒悟。於是海撈瓷開始變得走俏起來。

雖然事先已經有了預料,但聽到這個答案,趙齊瑞和楚琛還是覺得有些遺憾。

接下來,兩人就接著鑒定,因為現場有三萬多件瓷器,他們的時間又不多,最後決定就進行抽檢,反正姜家暢在內地還有產業,趙齊瑞也不擔心他騙了人跑路。當然,話雖然這麼說,關係著幾百上千萬的生意,對趙齊瑞來說,還是馬虎不得。

不過。在場的三個人都不知道,楚琛鑒定這些東西。只需要直接用異能感應一下就可以了。這件事情雖然不能說出去,但也杜絕了姜家暢耍花樣的可能性。

當楚琛和趙齊瑞在那鑒定的時候。姜家暢則在旁邊為兩人介紹著這些海撈瓷的一些情況。

「這部分瓷器表面的附著物,都是有可能清洗乾淨的,至於洗不洗就看你們的意見了。」

趙齊瑞說道:「這不廢話嗎?能洗乾淨的幹嘛不清洗?」

姜家暢呵呵一笑:「趙總,這你可能不太清楚,有些買家還就喜歡上面留一些附著物,不然他們很難相信瓷器都是海里撈出來的。」

還別說,市場上確實有這種情況,一開始這些在海底沉睡了許久的瓷器,還被發現的漁民們清洗得乾乾淨淨。但有些買家就是不信。於是,為了讓買家相信出售的是真正的海撈瓷,這些漁民們一開始往往賭咒發誓,甚至拿出身份證證實自己的漁民身分。

後來,隨著生意越做越多,漁民們發現,那些滿身砂漬或者沾有海洋生物的海撈瓷,反而不用多費什麼口舌,於是。有些瓷器乾脆就不清洗了。當然,這麼做的不過是一般的瓷器,如果是剛才那些宣德青花精品,能清洗乾淨的。最好還是洗乾淨為好。

時間過的很快,倉庫里的海撈瓷也抽檢了大半,這時。姜家暢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他走到這邊接了電話。說了幾句後,就收起手機又走回了原位。

隨後。姜家暢就笑著說道:「還真是巧了,我的一位朋友,正好新打撈了一些海撈瓷要送過來,據說有一些還是比較特殊的品種。」

「什麼特殊的瓷器?」趙齊瑞好奇的問道。

「他電話里也沒多說,反正他也快到了……」

說到這裡,大家就聽到門外傳來了停車的聲音,姜家暢接著說道:「應該就是他們,咱們一起出去看看?」

「行……」

四人走到倉庫門口,就見一位將近四十歲,膚色黝黑的大漢向他們走了過來。他身後還跟著兩位抬著箱子的手下。

大漢快步走上前,和姜家暢握了握手,粗聲粗氣的說道:「哈哈,姜老闆,這次又要麻煩您啦!」

「只要你多給我點優惠,我還想你經常來『麻煩』我。」姜家暢笑眯眯的說道。

「嘿,這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嘛!」大漢嘻嘻一笑,但言語上卻再沒有什麼過多的表示了。

姜家暢對大漢的性格非常了解,嗤笑道:「你這傢伙就喜歡光說不練,實在沒意思。」

大漢不以為意,笑著說道:「我這也是小本生意嘛,希望姜老闆能體諒一下。」

「得了,你每次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

姜家暢悶哼一聲,隨後為雙方介紹道:「這是京城來的趙總和楚少,都是行里人。」

說著,又指著大漢,向楚琛和趙齊瑞介紹道:「這是陶春海,現在也算是熟手了,說不定以後會有合作的機會。」

陶春海見姜家暢對趙齊瑞和楚琛非常客氣,馬上就表現的熱情的不得了,連忙伸出手來,和兩人打了個招呼。

趙齊瑞和楚琛也都伸出手和對方握了握,又寒暄了幾句。

這時,姜家暢說道:「好了,你剛才說你撈了些特殊的瓷器?快拿出來給我們看一看吧。」

「好的,好的……」

陶春海連連點頭,隨後就把手下抬過來的箱子打了開來,指著時面的幾隻青花茶杯,說道:「就是這些,款識叫什麼『五良大甫吳祥瑞造』,這樣的瓷器我還是頭一次看到,怎麼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