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關機

到了大三巴牌坊,目的不同的兩方就相互告別了。

看著吳可她們朝著景點走去,楚琛和左山(阿超在另一邊)就跟著已經是濠境熟客的趙齊瑞,前往戴子明朋友的古玩店。

說起來,濠鏡真正的古玩店其實並不多,充其量也不到四十家,而且這些古玩店之中,以古舊傢具店最多,那些傢具的式樣都有明清時代的特徵,還有雕花箱子、馬桶等傢具。

不過,對於這些老傢具,除非是特別有價值的東西,一般楚琛都不會購買,因為這些都是從內地農村低價收購來的,然後在這裡加工整新,對於這種處理過的老傢具,楚琛一般沒什麼興趣。

除了專賣老傢具的古玩店之外,其次是經營玉器、銅器、錫器、瓷器、錢幣、郵票、書畫的古玩店。其中又以瓷器生意最興旺,另外,書畫這種代表華夏文化特點的古玩藝術品,生意也不錯。

這樣一路走馬觀花,三人就來到昨天戴子明說的那家古玩店。

走進店裡,楚琛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這家古玩店看起來雖然不大,但裝修布置也頗有品味,至於經營的題材則是古玩雜項。

楚琛剛剛把店裡的情況稍稍打量了一下,就看到一位五十多歲的掌柜模樣的老人,向他們走了過來。

老人用一口相對還算標準的普通話,問道:「請問,兩位是趙總和楚老師嗎?」

兩人對老人認識他們並沒什麼奇怪的,趙齊瑞笑著點了點頭:「戴老來了沒有?」

老人笑著說道:「他和姜總以及我那位朋友已經在樓上了。我帶你們過去……」

說完,老人就帶著三人上了樓。期間,他也做了下自我介紹。說自己名叫毛健誠,祖籍也在京城,是八國聯軍那會才逃到濠境來的云云。

三人跟著毛健誠來到樓上的會客室,只見室內除了戴子明和姜家暢之外,還有一位四十多歲,有些禿頂的男子,此時他們正在喝茶聊著天。

「抱歉,來晚了。」趙齊瑞和楚琛向大家抱了抱拳。

「哪裡,哪裡!是我們來早了……」

大家寒暄了一番。毛健誠給雙方做了下介紹,接著就讓夥計給三人上了茶。

毛健誠的朋友名叫應鳴信,他等夥計上了茶,就把昨天戴子明說的那件瓷器拿了出來。

這是一件清康熙青花虎溪相送圖蓋罐,此罐直口,深腹,圓足,器身以青花滿繪通景式山水人物圖,群山環抱的山間。飛流直下的瀑布和水上亭榭,這一片幽雅美麗的景緻,更襯託人們悠然閑逸的生活。

整個畫面,布局合理。構圖巧妙,氣勢恢宏。繪畫採用斧劈皴法,層層塗染。陰陽相背。山石質感明顯,人物神態自若。筆畫精細生動。線條有力硬朗。藝術格調高雅,儼然一幅韻味十足的文人畫。

上面所描寫的是《蓮社高賢傳》中高僧惠遠「虎溪相送圖」。惠遠是東林寺主持,寺下有泉水,稱虎溪,他送客從來不過虎溪,過即聞虎吼。後來陶潛與陸修靜來訪,惠遠送客,因談話投機,不覺中越過虎溪,彼此相對大笑,後人以此來稱讚高士間的友誼。

此罐青花看上去使用的是康熙年間上等的翠毛藍青料,純藍鮮麗,加之運用傳統繪畫中的「皴」法描繪山水,其瓷繪技藝達到康熙時的頂峰。

另外,此罐無款識,不過康熙時期的官窯作品,許多都是不書寫款識的,正因為如此,近年來仿品極多。

而且,以此罐為模本的現代仿品,目前也充斥於大大小小的藝術品市場。單看青花顏色有些近似,但仔細觀察發現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青花料水發乾,有焦干起泡的現象,胎體偏厚,器內釉厚而白膩不透明;二是青花色淺淡油亮,底釉白中閃黃,修胎極其講究。

這件青花罐到沒有這樣兩種情況,看起來完全是件真品,在場眾人之中,除了楚琛和已經對作偽手法比較熟悉的趙齊瑞之外,其他人都覺得這件青花罐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不對的地方,但戴子明也像毛健誠一樣,感覺這東西總有不對的地方。

「楚老師,您覺得如何?」等楚琛重新抬起頭來,應鳴信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楚琛有些遺憾的說道:「我認為此物並不到代。」

戴子明連忙問道:「怎麼,真是那個蔡建軒製作的高仿?」

楚琛回道:「應該說可能性非常大吧。」

這時,應鳴信請求道:「楚老師,您能否詳細的說一下?」

「這是應該的。」

楚琛點了點頭:「首先一點,你們之所以覺得這件器物有些不對勁,是因為作偽者用包漿液做了舊,這種物質雖然能夠仿的比較逼真,但最多也只有百分之九十幾的相似度,比如說……」

楚琛把區別包漿液做舊的特徵給大家介紹了一遍。

「哎!原來是這麼回事!」戴子明等人觀察過後,全都無奈的搖了搖頭。

過了半響,應鳴信又問道:「楚老師,還有別的地方不對嗎?」

「是的,這件青花罐在青料方面還有些問題。」

楚琛說道:「翠毛藍青花料其實用的是滇南珠明料,採用火煅法提煉,使原料中鈷的含量大大提高。鈷料發色的好壞直接與純度和顆粒大小有關,經精鍊後的鈷料不但顆粒細膩,尚含有銅、鐵、錳等微量元素,使得翠毛藍的藍色中微微泛綠閃紫,色調豐富多彩。」

「但這件青花罐,雖然看起來和真正的翠毛藍青花料非常相像,但藍色中並沒有微微泛綠閃紫這個現象,另外。一些細微的表現和真品也有些差異……」

照著楚琛的解釋,應鳴信看過之後苦笑道:「這些差異都比較小。一般的藏家根本看不出來啊!」

戴子明感嘆道:「別說一般的藏家了,連我和毛掌柜都看不出來。說起來真是慚愧啊!」

毛健誠也說道「是啊,這個蔡建軒未免也太厲害了,不過他仿古瓷的水平既然這麼高,完全可以做正當買賣啊,為什麼一定要走歪道呢!」

趙齊瑞嗤笑一聲:「還能有什麼,人心不足蛇吞象唄,有些人眼裡可只有錢,別人的死活他可顧不上。」

應鳴信嘆了口氣:「哎,錢這東西還真是害人不淺啊!就像這件青花罐。原本我其實並沒有買下來的打算,不過因為價格不貴,就貪了便宜,沒想到最後反而損失了十幾萬,雖然錢不多,但也夠鬧心的……」

「算了,這事不說了,楚老師,問您個問題呢。這蔡建軒到底是什麼來歷,怎麼我加入古玩收藏這麼多年,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呢?」

其實,別說他了。要不是前段時間劉老發現了有線索指向濠境,從而給戴子明打了電話,從而提起了這件事情。不然戴子明也同樣不會知道蔡建軒的事情。

接下來,楚琛仔細的向大家解釋了一下蔡建軒的來歷。以及他所產生的危害性。

「說白了,就是怕大家都人心惶惶。給古玩市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知情人士才一直把事情掩蓋起來。」

趙齊瑞說道:「如果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瓷器的價值肯定會引起恐慌性下跌,那別說以此為生的生意人了,那些藏家同樣也好不到哪去,到時不知道多少戶人家要因此而家破人亡了。」

對於這一點,大家都能夠理解,而其中的後果也不用多說,不說別人,應鳴信手上就有價值將近上億人民幣的瓷器,要是蔡建軒的事情搞得路人皆知,那因此而造成的損失,可不是他能夠承受的了的。

正因為如此,應鳴信心裡已經在考慮,是不是要把家裡的藏品先處理掉一些,免得到時真發生了那種情況,搞得自己血本無歸,那真是欲哭無淚了。

「應先生,您對賣這件東西給您的賣家了解嗎?能不能和我們詳細的說一說呢?」楚琛問道。

「這我還真沒多少了解。」

應鳴信苦笑道:「我只知道這人名叫徐岳水,是外籍華人,人大概三十七八將近四十歲的樣子,長得很神氣,至於其這方面就不太清楚了。」

毛健誠有些無語的說道:「不是吧,那你怎麼會買他的東西啊?」

「這很正常吧。」應鳴信顯得有些無辜:「咱們平時買東西不都這樣嘛,只要覺得東西好,誰會去問賣家的詳細信息啊?」

毛健誠嘿嘿一笑,馬上明白自己問了一個蠢問題,有些尷尬的不再言語。

楚琛笑問道:「應先生,那您是在哪遇到他的?這件瓷器是對方送上門的嗎?」

「算也不算吧。」

應鳴信連回憶邊說道:「上上個星期天,我受一位朋友的邀請,去他那參加了一個小型的慈善拍賣會,當時這位賣家正好坐在我旁邊,就聊了幾句,他說他是做瓷器生意的,正好我不是收藏瓷器嘛,就隨意問了他一句,有沒有好一點的清代官窯。」

「當時,他就告訴我,他有這件青花罐,而且還把東西給我介紹了一遍。當時他說的比較實在,不像別的賣家那樣,把自己的東西都誇到天上去了。再加上,他說這件瓷器是他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