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名動京華 第三百六十二章 未雨綢繆

「這樣雖然能瞞得過一時,可是卻瞞不過一世,宋潮和劉晉生雖然貪婪,可是不得不說他們極為狡猾謹慎,而且關係網也很廣,我們作假的話,用不了多久就會被他們識破。」葉洋好意的提醒楊傑說道。

「誰說作假了?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這次準備砸一筆錢出來陪他們玩!反正在南洋損失的可以在寒國和港島賺回來,我就不信他們這還不上鉤。」楊傑聞言陰狠的一笑,讓葉洋倒是第一次見識到了楊傑的陰狠一面。

葉洋知道楊傑有錢,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錢,這一點僅從李沐雪能在燕京運作星耀操作系統發布會一事上就可見端倪。

當然,楊傑跟李沐雪在海外到底有多少錢,這一點葉洋不知道,可是就從五洋酒業和興王葯業目前在歐洲的火爆銷售情況來看,未來兩家企業帶來的豐厚利潤,足以讓所有人都眼紅,包括葉洋本人在內。

不過好在葉洋當初賭對了,下了老本投資六億到浯河經濟開發區,與楊傑一同成立了傑洋集團。隨著今年集團幾家企業的基建工程完工,生產設備安裝到位,最遲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能開始源源不斷的創造效益,到那個時候,葉洋只怕做夢都會笑了。

「你這可是舍本傷人,不是奪妻殺父之仇,一般可不會這麼干,你覺得值得嗎?」葉洋盯著楊傑,沉聲問道。

楊傑聞言洒然一笑,說道:「錢多錢少都能活,看待錢這個問題上,我跟宋潮和劉晉生他們可不同,沒有了錢我依然有工作,依舊可以在體制內上進圖強。可是相比較起來,看錢看的很重的他們,只怕就會相當肉痛了吧!

再者說來,我這也不叫舍本傷人。而是給敵人送去彈藥,不然到時候如何在港島把失去的重新賺回來?而且還有寒國、蘇國以及日國等地,只要遊資一路橫掃,我們就能從中漁利,捨去的能成倍的賺回來。」

葉洋見楊傑已經打定了主意,而且已經有了通盤的計畫,當即不再勸說。而是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給他們兩個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吧!免得他們自以為是。什麼人都敢去威脅得罪,得讓他們知道,這世道已經變了。」

「具體如何做,我到時候會臨時告訴你,錢的事情我來處理,不用你這邊出。另外港島那邊的準備,你們可以提前做,找好你們的操盤手後就跟我聯繫,屆時會有信息給你們。」楊傑說完之後看了看手錶,已經快十二點了。「行了,你今天也累了,我明天還要上班,有事改天再說。」

葉洋在燕京城有房子,這幾天他跑資金也確實累了。聽楊傑這麼說,笑著起身,與楊傑一起走出辦公室,下樓回家休息了。

周二上午不用開會,孔靜駕車把楊傑送到單位後,又去了四合院。

走進辦公大樓,沿路微笑著跟遇到的同志們打著招呼,上到二樓後,又見到了剛上班的蔣晟。

「楊主任早!」蔣晟看到楊傑後,禮貌的點點頭。

「蔣主任早!」楊傑笑著招呼一聲,這才想到還沒告訴顧佳艾,明天見旅遊局那個副司長的事情。

上班的點人來人往,楊傑跟蔣晟也沒多聊,隨意的打了個招呼後,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屁股還沒坐熱乎,宋愛萍就拿著兩份新文件走了進來。

「楊主任,研究中心送來兩份報告,您最好儘快過目一下,然後決定是否呈交上去!」宋愛萍話裡有話,把報告放到楊傑辦公桌上後,見楊傑桌子上的水杯是空著的,又主動幫楊傑倒了一杯水。

「這是什麼報告?有什麼特殊的嗎?」楊傑狐疑的拿起桌子上兩份文件,看著文件問道。

宋愛萍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直接彙報,而是說道:「您最好親自看看,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

楊傑聞言打開文件袋,從印有機密字樣的文件袋中拿出一份文件來,看了看標題,《關於集中外匯投資南洋的建議》,僅從字面上理解,楊傑就大概能猜到寫這份報告的人有什麼想法了。

「國內外匯儲備現在並不寬裕,集中國內的外匯到南洋去進行操作,雖然能獲得短期的一筆可觀收益,但是從長遠來看卻不划算,政治上容易讓我們陷入被動,而且萬一發生風險,港島金融保衛戰我們就乏力了。」楊傑說著打開報告,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

雖然報告說服力很強,可那只是站在經濟學的角度來考慮,沒有從政治上分析。

一個區域性的大國,拿出外匯儲備去跟隨國際金融炒家,破壞其他主權國家的金融市場,這雖然能獲得不菲的經濟回報,可是在政治上卻陷入了被動。

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華夏如果真動用了外匯去做這樣的事,只怕西方國家就有更多的借口針對華夏了。這不是一個成熟的政體所能幹出來的事情,再者說來姜達天昨天的一句無心之言,提醒了楊傑印島國可能爆發的事件,將會極大的傷害海外華人的利益。

如果說華夏政府真到南洋去搞風搞雨了,到時候印島國爆發排華事件的話,那麼國際社會的譴責就會轉移大半到國內,而印島國也有更多的理由來推動那個事情,對華夏來說得不償失,是折大本的買賣。

「這報告直接退回去,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一點政治頭腦都沒有,讓董主任把這份報告封存存檔。」楊傑把報告重新放迴文件袋,甚至連批示都沒留一個,就扔回給了宋愛萍。

隨手拿起桌子上另外一份文件袋,拆開來拿出報告看了看標題,《論金融危機下華人華僑的生存發展之路》,這個題目有點意思,楊傑隨即翻開來認真看起來。

報告主要根據華人華僑在南洋各國的生存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其中利用詳盡的數據,來闡述華人華僑在南洋各國所佔據的經濟地位,從整體上而言,那就是經濟上完勝南洋土著。但是政治上卻鮮有建樹。

報告中有多項建議,比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南洋華人華僑在金融危機下,歸國投資確保資產安全;比如提前聯繫愛國華人華僑,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進行有效預防;比如金融危機影響南洋某國政局動亂,導致社會混亂安全性下降的情況下。華夏軍方派遣撤僑船隊,第一時間趕赴該國。確保華人華僑不因此受到傷害等等。

「好!這篇報告寫的好!」

楊傑看完這篇報告後,忍不住拍案叫絕,相比起前面那片缺乏政治考量的報告,這篇關於華人華僑的報告,顯然言之有物,而且從方方面面都做了分析,甚至還考慮到了南洋可能爆發的華人危機,看來華夏果然不缺人才啊!

宋愛萍見楊傑竟然如此褒獎這篇報告,眼中也露出一絲好奇之色。

因為研究中心那邊送的急,她也沒提前審閱。而是直接送到了楊傑這裡,沒想到竟然有一篇報告能引起楊傑的興趣,甚至當著她的面直言褒獎,可見這篇報告十分讓楊傑滿意。

「社科院亞太研究所邵洋,我要見見這個人!」楊傑看完報告後。注意到標題下方的報告人是邵洋,抬頭對宋愛萍說道。

「好的,我馬上聯繫研究中心,請董主任安排邵洋來見您!」宋愛萍聞言點點頭,拿起桌子上那份被楊傑斃掉的報告,然後笑吟吟的走出了楊傑的辦公室。

「真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看來華夏明眼人還是很多啊!南洋那邊可能蘊含的危險,看來得通過這個邵洋傳達到高層那邊去了。」楊傑把手中的報告放下後,思量著在筆記本上寫上幾點自己的意見,準備等見到邵洋後,再好好聊聊這個情況。

至於桌子上這份《論金融危機下華人華僑的生存發展之路》的報告,楊傑準備讓邵洋成立一個研究課題組,主要根據南洋金融危機爆發後,可能造成的社會動蕩,以及對華人華僑的影響,華夏國內的應對方案等等。

體制內就是這樣,就怕認真二字,只要領導認真了,那麼事情就辦的麻溜的快。

楊傑要見邵洋,宋愛萍給董強打了個電話後,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在社科院工作的邵洋就出現在了楊傑的辦公室門口。

三十多歲的邵洋看上去較為靦腆,帶著一副金邊眼鏡,留著西裝頭,眼眶有些發黑,顯然最近沒有休息好,不過眼珠卻很有神,看臉上略顯激動的表情,就可以猜到此時此刻邵洋那激動的心情。

楊傑在研究中心的表現,無疑是贏得了研究中心眾多專家的尊重,有真才實學的領導,並樂於發掘培養學術人才的領導,是最讓學者們尊敬的人,楊傑無疑此刻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

南洋金融危機應對處理辦公室雖然是臨時機構,可卻是直接對首長們負責的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特殊權力機構。

研究中心形成的報告,將會經過辦公室呈交給最高層領導審閱批示,也就是說能被挑選進研究中心的教授、研究員們,可以有機會把自己的理想轉換為現實,從而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政策,這樣的待遇以前只有最頂級的學術泰斗才有。

「咚……咚咚。」

敲門聲有節奏的響起,楊傑沒有抬頭,沉聲說了一聲「進」後,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