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名動京華 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委改革的提議

「你身邊那個新管家,應該是上次襲擊你的人之一吧?」

李松林這句話一出口,讓楊傑臉色一變。

看著臉色有些不自然的楊傑,李松林呵呵說道:「雖然你做的隱蔽,但是千萬別小看了華夏情報部門的實力。」

黃勇沉聲解釋道:「上回你遇襲後,經過叢林戰專家從現場採集到的數據顯示,上山追殺你的人一共有八人,擊斃了七人一人在逃。兩天後你突然外出,設法擺脫安全部門的保護兩個小時,之後孔靜就出現在你身邊,而且還以管家的新身份跟在你身邊。

安全部門從你當時離開的方向判斷,你去的方向是西山,這一點也從路口監控中查了出來,也就是說上回你遇襲之後留下了一個活口,還把她留在了你的身邊,這件事如果不是楊冰幫你掃尾,只怕孔靜已經被抓了。」

楊傑聽了李松林和黃勇的話後,心中頓時一凜,看來他還是太自負太大意了,自以為自己做的天衣無縫,實際上上頭早就知道了孔靜的身份,之所以沒有直接抓捕孔靜,估計還是因為楊傑的關係。

「爺爺,醫術能救人也能殺人,我通過特殊的方法,控制住了孔靜,可以保證她這一輩子都不敢再對我有歹心。」楊傑這麼說,李松林點點頭,不過眼中卻露出一絲疑問,似乎在等楊傑解釋,為什麼要留這麼一個蛇蠍美女在身邊。

「之所以留下她,主要是為了安全考慮,同時也有借她引出幕後黑手的想法。」楊傑這麼一說,李松林這才明白楊傑的想法,笑呵呵的說道:「孔靜的事情。楊冰已經幫你處理好了,以後不會有人再找她的麻煩,只是你自己一定要注意,不要養虎為患,最終害了自己。」

「我明白了!」楊傑點點頭。眼中露出感激的目光,對李松林如此大度而心中感動。

「昨天你在研究中心的表現,上頭已經知道了,鄧老對你的表現十分滿意,說讓你有空到他那邊去一趟,跟他詳細談談金融體制改革的問題。另外也想讓你幫他檢查一下身體。看看能不能出席兩個月後的港島回歸儀式。」李松林這麼跟楊傑說,也是想提醒楊傑,他在燕京做的任何事情,都瞞不過上級首長,因此不無藉此機會敲打他讓他注意小心的考慮。

「好的!這兩天是周末,我明天下午去看望一下鄧老。爺爺您要一起過去嗎?」楊傑點頭表示明白後,對李松林問道。

李松林聞言呵呵笑著點頭說道:「最近悶在家裡感覺骨頭都生鏽了,我就陪你一起去看望一下鄧老吧!順便跟他交流一下國企改革的問題。」

楊傑聞言一愣,國企改革這事情近些年一直在推進,隨著改革開放的力度持續加大,民營企業的競爭力逐漸提高,國退民進的政策實施以來。國企的市場競爭力每況愈下,大量國企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窘境。

下崗這個詞首次出現之後,給工人階級帶來的衝擊難以附加,近幾年來,大大小小的國有企業,不知道破產倒閉了多少,浯河機械廠就是破產企業。

正所謂下崗再就業,下崗了,再就業就難了,雖然民營企業分流了部分下崗職工。但是還有大量的下崗職工在待業上崗,這些或許是改革的陣痛,可是如果不處理好來,將會對華夏未來的發展帶來極大的隱患。

這個時候買斷工齡也成了常態,讓很多年富力強的工人陡然失去工作。推向社會進行重新就業的方式,確實有些飲鴆止渴的感覺,對國家來說是減輕了負擔,但是對工人來說卻是失去了鐵飯碗。

「國企改革經歷過擴權讓利以及承包制之後,到現在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同時對國企布局不合理的結構進行調整。蘇國休克療法之後,證明那一套改革是行不通的,華夏曆來遵行漸進式改革。

從漸進式改革的特點看,改革需要現存體制的推動,因而不得不受到現存體制的束縛,經常要遷就現行體制的利益。因此,漸進式改革的最大不足是改革的妥協性與不徹底性。

推進改革的進程中,有時會出現『進兩步,退一步』,甚至『退兩步』的事例。改革的突破採取了先易後難的順序,相對容易、難度較小的改革大都先期完成了,而「硬骨頭」問題都被留到後面。

而且漸進式國有企業改革是由政府部門主導,由國企經營管理者制定方案、實施、操作的。由於華夏的國有資產涉及面廣、比重高,更因為改革過程中的制度建設滯後、監管不到位,因此,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國有資產流失較為嚴重。

再者國企改制過程由於受到少數內部人的操控,許多企業改制都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國有資產私有化,而且是只讓極少數人掌控企業的『權貴私有化』。這種私有化的企業改制給公有財產和職工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損害,繼而不合理地拉大了國民分配的差距……」楊傑一聽李松林要找鄧老談國企改革,頓時滔滔不絕的把華夏國企改革的尖銳問題拋了出來。

對於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李松林等領導人們也認識到了存在的問題,因此楊傑這麼說,並沒有引起李松林的驚訝,而是沉聲說道:「華夏改革本就沒有經驗借鑒,而是摸著石頭過河的一個過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本就在預料當中,為了一盤棋,有時候必要的付出,是可以忍受的,站在全局的角度來看問題,你還要鍛煉啊!」

楊傑聽李松林這麼說,點頭表示受教後,又說道:「國有企業改革表面看是提高國企經營效率的問題,實質是公有制、國有經濟與市場經濟能否結合、如何結合的問題。國有企業改革始終圍繞著政府、企業和市場三者之間關係的邏輯而展開。

經濟學歷來認為,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從理論上看,漸進式改革本身就是一種『次優』的制度變革方式。因此。在國有企業改革取得矚目成就的同時,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不少經濟社會問題和隱患,會加大後期改革的不確定性和成本。

因此針對漸進性改革產生的問題,進行有效的預防和監督,是必要減輕改革成本的一種方式。計委目前的職責已經由計畫經濟時期的全面制定計畫工作。轉換到目前市場經濟的改革引導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強轉變計委的相關職能,使其由計畫職能轉變到改革發展職能。」

李松林聞言心中一動,目光中閃動著精芒,盯著楊傑說道:「繼續說下去!」

楊傑見引起了李松林的興趣,繼續說道:「計委曾長期承擔著華夏政府對綜合經濟管理的職能。但是。隨著華夏由計畫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轉變,華夏計委的功能不斷發生轉變。

如果把計委進行更名,改為華夏發展改革委員會,並把該部門的主要的職責放在管理有關國民經濟全局的事務上,著力制定發展戰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並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減少繁多的行政審批手續。

並可以把經貿委的部分職能和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一同併入這個新部門,使其能承擔新時期新環境下的發展與改革職責,加大這個部門在改革與發展中的權力,使其成為華夏發展改革的指導部門和監督部門……」

李松林聽著楊傑的話,手指輕輕在沙發扶手上點動著,等到聽楊傑說完後。這才轉頭看向黃勇,說道:「打個電話給老大,讓他過來一下。」

黃勇聽了楊傑的想法後,知道這項改革對李家來說,有著極大的好處,隨著市場經濟體質的轉變,計委的存在就顯得有些尷尬了,而楊傑目前提出的這個建議,既能把計委的職能進行根本性的轉換,而且還進一步加強了這個部門的權力。

李輝本就是計委的主任。如果這個部門進行改革,首先獲利的自然就是一把手,李家作為倡議人,在這件事情上無疑掌握著主動權,正因為如此。李松林才會讓李輝親自過來參與討論。

晚上楊傑留在李松林這邊吃了紅燒肉,說實話李松林這邊的廚師手藝那是沒的說,做出來的菜肴堪比五星級酒店的大廚,可是因為李松林身體的關係,吃的較為清淡,口味上自然就不如酒店那邊了。

楊傑嘴巴不算挑,反正一個月也難得來這邊吃頓飯,加上吃飯的時候,不時跟李松林聊聊天,倒是吃的很暢快。

不知不覺等到快八點鐘的時候,李輝才匆匆趕到了西山,走進書房看著含笑跟楊傑聊著天的老爺子,首先上前問好,這才對起身的楊傑點點頭。

「今天晚上叫你過來,主要是楊傑有個提議要跟你商議一下,如果沒問題的話,明天下午我跟小傑去看望鄧老的時候,順便提一嘴。」李松林這麼解釋了一句後,又看向楊傑,說道:「你把剛才說的那些想法,仔細跟你大伯說一下,讓他分析一下。」

楊傑聞言點點頭,隨即把之前跟李松林說過的那些,再次說了一遍,這一次黃勇拿著紙筆,在一旁記錄楊傑說的東西,準備整理好來明天交給鄧老看。

李輝聽著楊傑的述說,眼眸中精芒四射,對計委進行改革,自然符合他的利益,而且對李家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情。隨著部門的改革,內部機構肯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