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龍騰浯河 第二百八十一章 緊急應對

楊傑現在可不是一般人,作為縣委常委副縣長的他,已經是實實在在的縣領導了。

和平鄉平日里都沒兩輛小車進來,突然縣裡十二號車來了鄉里,鄉政府的領導們很快就得到了消息,確認楊傑是去了二都村,鄉領導們這才匆匆從鄉政府趕往二都村見楊傑。

劉翠蓮意氣風發的站在祠堂門口,跟村裡趕來的村民們親切的聊著天,回憶著當年在村裡的歲月,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都感慨著世事變遷,羨慕劉翠蓮嫁了個好人家,生了一個這麼爭氣的兒子。

「小傑,到鄉里去買些紙錢、蠟燭、香,媽跟小舅好久沒回來給你外公外婆掃墓了,今天既然回來了,就好好祭拜一下他們。」劉翠蓮抽空對一旁顯得有些無聊的楊傑吩咐道。

楊傑聞言點頭叫了一聲楊小君,兩人上了車後直接出了二都村,往鄉里趕去。

「翠蓮!」

劉小花來到村前,看到笑容滿面站在人群中的劉翠蓮,忍不住眼眶一紅,高呼一聲後,分開人群擠到劉翠蓮身邊,滿是老繭的雙手,一把抓住劉翠蓮的手,動情的哽咽出聲。

劉翠蓮看著眼前的大堂姐,這才幾年沒見,劉小花竟然已經雙鬢白髮叢生,魚尾紋布滿了雙眼,看上去就跟六七十歲的老嫗一般,讓劉翠蓮感慨萬分。

「大姐,這才幾年不見,你怎麼憑的老了這麼多。」劉翠蓮說著又看到在劉建文和劉建武簇擁下過來的劉解放,笑著說道:「姐夫。我們也有十幾年沒見了吧?身子骨還硬朗吧?」

「托你挂念,身體還行。」劉解放有些緊張,不過好在楊傑沒在旁邊,不然他會更緊張。

「大哥。二哥和二姐他們都還好吧?」劉翠蓮對劉解放點點頭後,又對劉小花問起其他叔伯兄弟姐妹來。

「大哥和二哥這會估計還在果園裡,二妹嫁到新屋村去了,估計要明天才會過來。翠蓮你一路辛苦了,聽說小傑也來了,怎麼沒見到他?」劉小花忍住淚水,雙手依舊抓緊劉翠蓮的手,左右看了看沒見到楊傑,忍不住問道。

劉翠蓮聞言一笑,說道:「好多年沒回來掃墓了。我讓小傑上街去買蠟燭紙錢去了。估計一會就能回來。」

劉二牛和劉朋雖然年紀不小了。可農村人只要還能動,就會繼續勞作,這會正在果園裡施肥的兩人。聽到從村裡趕過來特意告訴他們劉翠蓮回村的村民的話後,扛起扁擔和桶子就往村裡趕。

劉翠蓮可不是以前那個黑不溜秋的丫頭了,自從劉翠蓮嫁人,劉大興趕上阜新鎢礦招工到礦里上班後,姐弟兩的條件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和平鄉距離阜新鎢礦並不遠,阜新鎢礦趕集的日子,四處鄉鎮的村民都會去,對浯東地區的人來說,阜新鎢礦是比縣城更繁華的地方,過年採買貨物也都願意上鎢礦。而不去縣城,可見阜新鎢礦在浯東地區各鄉鎮村民們心目中的地位。

劉大興在阜新鎢礦從普通工人做起,憑藉機靈的頭腦,很快轉正成為鎢礦正式職工,然後抓住機會大膽的承包礦洞開採,賺到第一桶金後並沒有揮霍,而是拿著那筆錢在鎢礦擴展人脈結交領導,很快就在鎢礦嶄露頭角,成為鎢礦各級領導家裡的座上賓。

阜新鎢礦在浯東地區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縣城,劉大興在阜新鎢礦名聲鵲起,和平鄉這些親戚自然與有榮焉。

可是當年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劉翠蓮和劉大興的父母病逝,沒有了父母依靠的姐弟兩,艱難的在村裡生活。

那個時候糧食緊缺,不少村子就連米糠野菜都沒得吃,可想而之姐弟兩的境遇有多困難。

後來吃大鍋飯的時候,沒有壯勞力支撐的姐弟兩,按照工分一天分到的口糧也很有限,在他們年幼的時候,幾乎都是在飢餓中度過。正因為如此,劉大興才對幾年來沒有對他們姐弟伸出過援手的親戚們怨念極深,至今都不願意回來。

劉二牛和劉朋跟劉大興都是堂兄弟,按理來說除開親兄弟,他們的關係算是最親了。但是劉大興在阜新鎢礦發財出名後,他們到鎢礦去找劉大興,每回都是碰壁而回,久而久之他們也就絕了依靠劉大興的念頭。

此次劉建文結婚,去楊家村送請帖的主意,就是劉二牛和劉朋、劉小花等人商量出來的,眼看著劉大興和劉翠蓮越混越好,楊傑甚至都成為了浯河縣的副縣長,這樣的關係如果能利用起來,他們老劉家在鄉里可就真正牛起來了。

劉翠蓮能趕在劉建文辦酒的前一天跟楊傑回來,對劉二牛和劉朋來說自然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還不知道張家悔婚的兩人,滿懷激動和興奮,小跑著回到了村口,看到了人群中那個打扮洋氣的身影。

「翠蓮!翠蓮!」

還沒近前,劉二牛和劉朋就大呼其名,分開圍堵的人群後,激動的來到仍舊被劉小花握住雙手的劉翠蓮身邊,一時之間忍不住老淚縱橫。

「二牛哥,二哥!」劉翠蓮看著眼前的兩位堂哥,眼眶也不由一紅,放下當年的恩恩怨怨不提,想到年幼時兩位堂哥帶著自己放牛餵豬的日子,劉翠蓮也是頗為激動。

楊傑回到鄉里,到一家煙花爆竹店買了幾掛鞭炮,然後又買了高香和紙錢、蠟燭,備好這些東西後,想了想又到街上買了一些禮品,準備遲點到親戚家的時候,手上能提點東西。

「楊縣長,您來鄉里也不提前打個招呼,我們正準備去二都村見您,沒想到您又回鄉里來了。」和平鄉黨委書記李堯武從吉普車上跳下來。三步並作兩步來到楊傑身前,熱情的說道。

楊傑認識李堯武,上回來和平鄉調研,跟李堯武一起吃過飯。笑著把手中的東西遞給楊小君,這才伸出手跟李堯武握了握,說道:「李書記,表哥明天結婚,提前跟我媽過來看看情況,順便給外公外婆掃掃墓,怎麼把你們給驚動了。」

和平鄉鄉長鄧華山此刻從另外一輛吉普車上下來,聽了楊傑的話後,說道:「楊縣長您母親是二都村人?我們還真不知道啊!」

楊傑聞言笑著跟鄧華山握了握手後,說道:「我媽和我舅出去很多年了。如果不是表哥結婚。只怕我媽也不會回來。」

李堯武和鄧華山聽楊傑這麼說。心知肯定有什麼隱情,不過他們也沒有好奇的打聽領導的家事,既然見到了楊傑。又知道楊傑來和平鄉的目的,他們自然不會再去二都村。

表示明天楊傑的表哥結婚,他們也會去討杯喜酒喝後,李堯武和鄧華山這才告辭返回了鄉政府。

「鄉里的消息到是傳得快,一會兒功夫,鄉里就知道我們下來了!」楊小君把禮品放到後尾箱後,坐上駕駛位,撇撇嘴嘟囔著說道。

楊傑上車後聞言一笑,說道:「進鄉就這麼一條路,我們的車子一進來。征稽所和平鄉收費站的人就知道了,他們看到了難道會不給鄉里打電話彙報?」

「征稽所是交通部門的下屬單位,又不歸鄉里管,怎麼還會給鄉里打電話?」楊小君開著車朝二都村的方向而去,忍不住問道。

「征稽所雖然是交管部門的單位,但是收費站還是建在和平鄉的地頭上,很多時候開展工作都需要鄉里支持,人家難道這點小忙都不幫鄉里?」楊傑說完後,楊小君頓時明白了。

乘車返回二都村後,見村口圍攏的人群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楊小君按動著汽車喇叭,把車開進村口,停好之後,就見劉翠蓮帶著幾人走了過來。

「小傑,這是你大表舅,二表舅,你大表姨去過楊家村,你也見過,這位是你大姨夫……」劉翠蓮笑吟吟的對楊傑介紹著眼前這一群親戚,看著一個個表情激動有些拘束的親戚,楊傑笑容可掬的上前,一一跟他們握手問好,一點架子都沒有。

蠟燭、香、紙錢和爆竹都買回來了,也沒勞煩楊傑和劉翠蓮動手,劉二牛和劉朋的子女們就熱情的上前,一人拿上一些,簇擁著劉翠蓮和楊傑一同朝著村外墓園的方向走去。

十幾年沒有回來掃墓了,劉翠蓮心情自然激動,來到父母的幕前,看著不大的墳包包上長滿了荒草。當年因為窮,墳前也沒有立碑,下葬那會的木牌早就沒有了蹤影,好在劉翠蓮父母埋葬的位置靠近她們家的老屋,所以很容易找,這些年來劉二牛等人清明也會幫著掃墓,因此不至於找錯。

劉建武跟幾個堂兄弟拿著鐮刀、鋤頭、耙子,把墳頭的荒草割掉後,又把墳頭給堆高來,然後又找來石灰灑在墳頭上,以免長荒草。

楊傑跟劉翠蓮把蠟燭和高香點著,插在墳前,又把買來的紙錢在墳前燒上,忙完之後作揖祭拜,整整弄了快一個小時才忙完。

回到劉小花家,看著院里院外貼滿了紅色的喜字,劉翠蓮原本的歡喜不由一收,走進廳屋後,見沒有了外人,這才擔憂的對劉建文說道:「建文,跟小姨好好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張家為什麼悔婚。」

「什麼?張家悔婚!」劉二牛和劉朋聞言頓時手一顫,震驚的轉頭看向劉建文,難以置信的脫口問道:「為什麼?張家憑什麼在這個時候提出悔婚,這不是欺負我們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