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第二部『獨立日』,而是又一部『未來水世界』。」
在首映周末結束之後,各大媒體都開始哀嚎了,比起「007之明日帝國」和「盡善盡美」來說,頂著「影史最高投資」頭銜的「泰坦尼克號」無疑成為了槍靶,而詹姆斯-卡梅隆暴躁的脾氣平時更是得罪了無數媒體,現在媒體紛紛全部都開始落井下石。
在超過八十家媒體的新聞評論——不是影評——之中,足足有六十八家媒體都認為「泰坦尼克號」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表示這部作品是電影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大失誤。關於電腦特效的爭論在此時達到了真正的巔峰——而這一次佔據上風的赫然是傳統電影派。
他們堅持認為,過於重視電腦特效,這將會導致電影失去靈魂,一堆恢弘壯觀的視覺特效附著在一個毫無意義的故事框架上,根本不需要任何敘事技巧,就足以吸引觀眾了。爆米花電影走向極端之後,喪失了故事本身的結構,這對於電影來說是災難性的改變,甚至可能會導致電影產業真正走向沒落。
這些觀點普遍認為,「獨立日」的輝煌始終只是特例,「泰坦尼克號」不僅僅將會成為第二部「未來水世界」,而且虧本金額也將會創造影史新高,甚至可能同時讓派拉蒙和二十世紀福克斯陷入長時間的低谷——雖然不至於破產。
去年關於投資成本不斷增長的爭論,得益於「獨立日」的大獲全勝,電腦特效派輕而易舉佔據了上風;而這一次「泰坦尼克號」首映周末票房的天崩地裂,讓傳統的學院派重新奪回了優勢。
在諸多爭論之中,「紐約郵報」的評論十分有趣,他們認為這是「雨果點金神手的第一次失手」,因為雨果對於「泰坦尼克號」也頗為肯定,雖然他自己沒有能夠出演,但還是推薦了自己的至交好友萊昂納多出演,並且還為了力挺好友客串了一個角色。但現在電影上映之後,首映周末卻徹底崩潰,這也是雨果自金酸莓獎以來第一次看走了眼。
「紐約郵報」別出心裁的觀點引發了不少討論,而且還得到了許多贊同之聲,不少人都表示萊昂納多和雨果友誼現在要經受嚴峻考驗了。
面對著媒體的狂轟亂炸,首批媒體綜評火熱出爐,專業影評人卻給出了不同的觀點,綜合評分七十四分,雖然比不上「獨立日」當初首批媒體綜評的八十三分,但依舊十分出色,這些評論兩極分化十分明顯。在三十四家媒體之中,滿分一百分足足有七個,而五十分以下也足足有六個。
可以看得出來,專業影評人對於「泰坦尼克號」也有些舉棋不定,正如給出了滿分的「紐約時報」所言,「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從來不是完美的,但從視覺效果和情感效果來講,卻始終值得欽佩!」
贊成的人,認為詹姆斯在略顯薄弱的故事主線里充分發揮了視覺特效的作用,複製了「獨立日」式的奇蹟;反對的人,則認為詹姆斯的電影作品始終只能算是一堆視覺特效和刻意煽情的堆積品,在人文思考方面乏善可陳。
相對而言,「007之明日帝國」的媒體綜評就可以說是糟糕了,僅僅只有五十六分而已,幾乎被專業影評人們罵得狗血淋頭;而「盡善盡美」則出人意表地拿到了七十六分的媒體綜評——之所以說意外,就是因為這個分數不算高卻也不算低,中規中矩,對於一部喜劇的劇情電影來說,很難脫穎而出。
在「盡善盡美」的專業評論之中,批評大多針對詹姆斯-L-布魯克斯,「布魯克斯似乎失去了鏡頭裡那種溫柔而深刻的魔力,那種令人歡笑令人落淚的準確情感把握,在這部作品裡略微少了一點化學效應。」
其實七十六的媒體綜評和詹姆斯備受讚譽的「甜心先生」、「母女情深」幾乎持平——「甜心先生」是七十七分,而「母女情深」則是七十九分。但是,在媒體對詹姆斯更為苛刻的情況下,又是如何拿到如此高的分數呢?
答案是雨果-蘭開斯特。
羅傑-埃伯特在「芝加哥太陽報」的簡評里如此說到,「充滿諷刺和尖銳的浪漫愛情喜劇,卻擁有一個嚴肅而深刻的內核。僅僅是這樣一個劇本,就值得滿分一百分,我不願意更改整個故事裡的任何一個細節,哪怕一個字。」
羅傑也是如此打分的,滿分一百分,推薦四星滿分給出了三星半。
在諸多評論之中,幾乎每一位專業影評人都對劇本給予了關注,並且單獨做出了評論。
「劇本之中俏皮而尖銳的智慧,延續了蘭開斯特在『日出之前』里的風格,繼而更近一步,將一個重要的人生內核包含在這個簡單的浪漫愛情故事當中,作為編劇,蘭開斯特的筆力令人刮目相看。」
「細膩而真實的角色塑造,幾乎每一個細節都值得細細品味,似乎每一個人都可以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子,那種觸動內心的脆弱和孤獨,讓電影散發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
「如此簡單的故事卻傳達出如此有力的思想,這在當代電影之中已經十分罕見。」
「尼科爾森、亨特、金尼爾將會輕易贏得你的喜愛,他們的角色在故事之中散發出一種真實而美妙的殘缺感,卻令人不得不喜愛他們。這一份功力即使是資深編劇也不見得做得到,而蘭開斯特用他敏銳的觸感出色——甚至精彩地完成了這項任務。」
「整個電影里有如此多優秀的地方,在對話之中,在台詞之中,在表演之中,而電影成功地將這些『瞬間』都串聯了起來。蘭開斯特又一次取得了成功,這是繼『日出之前』之後,又一部深刻展現了台詞魅力的作品。」
「難以想像這僅僅是編劇的第二部正式作品,老道的筆觸、精緻的細節、生動的人物、深刻的思想,那成熟的魅力令人忍不住細細品味。」
「蘭開斯特又一次做到了,做到了以一個小品般的故事注入強大的人生智慧。令人側目。」
可以說,雨果所撰寫的「盡善盡美」劇本得到了眾口一致的稱讚,美國編劇工會的許多資深編劇在私底下交換意見時都認為,這個劇本讓人想起了當年伍迪-艾倫的「安妮-霍爾」。作為一位並不高產的新晉編劇,雨果所獲得的矚目著實超乎想像。
扣除僅僅以客串身份出現的「肖申克的救贖」不說,目前雨果的兩部編劇作品,「日出之前」和「盡善盡美」,都絕對可以說是發揮出了超高水準,令人讚不絕口。這也讓人們想起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其實雨果是古典文學專業出身的。
雖然說「盡善盡美」的成品略顯薄弱,沒有能夠達到詹姆斯此前作品的高度,但得益於劇本的出色和三位主演的傑出表演,這才使得媒體綜評達到了七十六的高度。
「芝加哥論壇報」那充滿諷刺的評論更是對「盡善盡美」做出了總結,「雨果-蘭開斯特的劇本是一百分,詹姆斯-L-布魯克斯的導演是五十九分,傑克-尼科爾森的表演是九十分,海倫-亨特的表演是八十九分,格雷戈-金尼爾的表演是九十一分。所以,這部作品是八十分。」
「芝加哥論壇報」給出了八十分的評分,並且以最惟妙惟肖的方式表達了對這部作品的看法。
在「盡善盡美」上映之前,人們就一直在好奇著:沒有雨果的參與,這部作品還能取得成功嗎?作為編劇,雨果是否擁有真材實料?脫離了雨果的演員號召力,這部作品的成績又將如何?
現在,首映周末結束之後,答案一一揭曉,雖然說「盡善盡美」的首映票房不盡如人意——這也僅僅只是相對而言的,但毋庸置疑的是,雨果作為編劇的才能得到了眾口一致的肯定,甚至有人已經開始高呼雨果是「編劇天才」了,不僅因為兩部作品均贏得認可的超高效率,更因為雨果的學術背景,不同於雨果的演員和歌手都是業餘出身,在編劇行業,雨果可以算是半個專業人士出身。
雨果作為編劇的才能再一次得到了肯定,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但所有人都知道,「媒體綜評」僅僅只是一個衡量標準而已,除非作品能夠拿到金球獎、奧斯卡,依靠獎項讓投資取得回報,否則,票房就是各大電影公司對於成功的唯一標準。而現在對於「盡善盡美」來說,情況顯然不樂觀——五千萬美元的高額投資,卻僅僅換來了首映一千三百萬美元的票房,即使超過成本線都十分堪憂了。
難道,雨果的魔力真的消失了?難道,作為編劇,雨果的名號真的不管用了?
更重要的是,除了「盡善盡美」之外,正如「紐約郵報」所說的,「泰坦尼克號」的票房也一塌糊塗,在短短一周之內,雨果所選中的兩部作品就齊齊遭遇了滑鐵盧,這是不是意味著好萊塢流傳已久的「點金神手」終於失效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這是不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開始,這是不是雨果王朝崩潰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