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人們之所以認為「生死時速」是黑馬,就是因為其僅僅投資兩千八百萬,這實在太過不可思議了。但同時,「生死時速」的成功也告訴了人們,投資不是一切,成本不是所有,動作電影也不應該是固定模式,就如同「洛杉磯時報」所說:更換一個角度,動作電影也可以重新煥發生命。
雖然才僅僅上映了兩周時間,但「生死時速」表現出來的強勁勢頭已經足以說明了太多問題,兩周累積票房七千三百萬美元,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雖然累積票房還沒有真正達到一億美元,但已經基本上是鐵板釘釘的結果了,各大媒體都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討論「生死時速」最終票房突破兩億的可能性,這就證明了,一億早就不是目標,而兩億才是。
這對於「紐約郵報」來說是一個噩耗,天大的噩耗。
寄予厚望的「狼」慘敗而歸,即使爆發出一千八百萬的首映票房數據,也依舊被「生死時速」完爆,從口碑到票房,完全沒有任何優勢,哥倫比亞影業上上下下鬱悶不已:這就是好萊塢,一個發行的決策失誤不見得會毀了一部電影,但至少讓收益損失三分之一。
可是比起哥倫比亞影業來說,「紐約郵報」的憤怒和鬱悶更加洶湧。
「生死時速」先是用首映票房數據狠狠地給了「紐約郵報」一個耳光,三千萬級別的首映成績簡直是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當時就已經有媒體幸災樂禍地等著看「紐約郵報」的笑話了。
可是「紐約郵報」不服輸,因為決定一部電影成敗的必須要看次周跌幅,所以他們把所有希望押在了「狼」身上。可是現在,「生死時速」又用兩千七百萬的次周票房,僅僅百分之十一的跌幅,幾乎是沒有任何爭議地讓所有質疑聲都閉嘴,實現一場絕對的完勝!
科林-邁勒知道他輸了,所有新聞媒體都知道票房賭局已經出結果了,目前「生死時速」的累積票房已經高達七千三百萬,即使第三周「生死時速」票房暴跌百分之六十,他們依舊有八成機會突破一億門檻,但是從次周那堪稱逆天的跌幅就可以看出來,顯然要期待電影進入第三周之後票房雪崩,這幾乎比六月份出現雪崩還要困難。
好萊塢的票房走勢是有一定規律的,很多時候人們可以從首映票房加上首輪影評就推測齣電影最終的票房落腳區域,在得到次周票房跌幅的數據輔助之後,基本就可以得到確定。這是因為整個市場的票房走向是符合數學規律的。
類似於「生死時速」這樣的情況,次周跌幅百分之十一,就說明了整個市場對這部作品的追捧,再加上目前整個媒體綜評和觀眾評分走勢,就可以看到電影的第三周跌幅絕對不會超過百分之三十五。
那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生死時速」的第三周周末很有可能拿到一千七百多萬美元的票房,再加上之前的七千三百萬累積票房,這就是……整整一億美元了。
所以,所有人都知道,「生死時速」的票房賭局,「紐約郵報」輸了,不僅輸了,而且輸得很是徹底,沒有面子也沒有里子,完全的慘敗。
可是,面對這樣的情況「紐約郵報」應該怎麼辦?僅僅兩周就正式道歉?「生死時速」的累積票房還沒有真正突破一億的時候就繳械?他們不能這樣,他們現在完全是騎虎難下,只能是硬著頭皮繼續挺下去,抱著唯一的信念繼續堅持下去:
「生死時速」沒有邁過一億門檻的一天,他們就沒有輸!
也許,「生死時速」的票房會出現大崩盤,下周周末直接下跌百分之八十,然後最終票房就停在九千九百九十萬上;也許接下來的電影更有衝擊力,下一周是麥考利-卡爾金,再下一周是「獅子王」……「生死時速」的前景不容樂觀。
這是暑期檔,競爭完全白熱化的暑期檔,這就是「紐約郵報」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賭局還未分出勝負!」
這就是「紐約郵報」在目睹了六月第二周周末票房之後的新聞標題,在這篇新聞之中他們表示,雖然目前「生死時速」勢頭強勁,而且「狼」的表現也不如預期,但從客觀事實來說,「生死時速」累積票房「僅僅」只有七千三百萬,確實沒有邁過一億門檻,所以勝負依舊是一個懸念。
另外,「紐約郵報」依舊嘴硬地認為,「生死時速」不能算一部佳作,雖然觀眾十分捧場,但依舊不能掩飾它故事空洞、場面局限、格局簡單的事實。他們顯然對之後即將登場的「真實的謊言」抱有更大的期待。
他們甚至還呼籲觀眾應該抵制這部作品,因為「生死時速」的成功只會繼續助漲雨果的氣焰——他們使用了「助漲」這個動詞,就好像助紂為虐一般。在報道之中,他們強調,雨果作為快速崛起的人氣演員,他的以自我為中心對於整個好萊塢的明星發展機制是一個巨大的傷害,這是必須杜絕的。
在「紐約郵報」的筆下,雨果就是好萊塢的毒瘤,他的存在就是好萊塢覆滅的決定性因素。
最後,「紐約郵報」又對接下來兩周即將上映的作品進行了展望,並且大加讚賞,認為今年的暑期檔無弱手,每一部作品都有創造佳績的潛力,接下來的暑期檔北美票房排行榜競爭勢必會更加激烈也更加好看。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這場賭局的走勢將會如何!連續兩周的劣勢不會打擊我們的自信,只會更加堅定我們對抗的信心和決心:我們絕對不會向耍大牌的自大行為妥協!」
「紐約郵報」的最後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彷彿是在對抗黑手黨惡勢力一般,但卻掩飾不了他們內心的恐慌和空虛。顯然,即使是「紐約郵報」也知道,他們已經輸掉了一半,剩下一半其實也沒有多少遮掩了,距離遮羞布被徹底扯下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科林很生氣,也很失望,但這卻是一個死局,他可以不斷抹黑雨果的名聲,但卻沒有辦法阻止「生死時速」的票房上漲,也沒有辦法阻止觀眾走進電影院。面對這樣的局面,科林有些沮喪,但更多還是憤怒。可以預見的是,「紐約郵報」這份全美銷量前十的報紙,已經完完全全站到了雨果對立面,沒有任何迴旋餘地了——雖然似乎女巫審判之後就已經如此了。
「紐約郵報」的叫囂和口號還是引發了一些討論,現在大部分媒體都已經完全站到了雨果這邊,就好像當初質疑「生死時速」前景的媒體之中他們根本不存在一般,現在他們就和雨果同氣連枝地一起「對付」十惡不赦的「紐約郵報」。
這就是媒體,變臉比川劇還精彩。
可是,對於雨果來說,他卻不打算給予任何回應。一切都用事實說話,這就是最好的回應。
伴隨著話題的不斷升溫,雨果的人氣也緊跟著「生死時速」的強勢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潮。比起站在攝像機背後的簡-德-邦特來說,出現在大屏幕上出生入死的雨果成功虜獲了所有觀眾的芳心,也正如媒體記者的觀點所說,「生死時速」才是一部完完全全屬於雨果的電影,這部電影將雨果的個人魅力發揮到了極致。
曾經參與過「奪寶奇兵2」、「蝙蝠俠歸來」製作的伊恩-布萊斯(Ian.Bryce),這一次擔任了「生死時速」的執行製作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表示,「你問我們對這部電影有信心嗎?當然沒有,在觀看電影成片之前,所有人都沒有信心,我們認為這就是一部票房五千萬、六千萬的動作電影,希望它能夠在錄像帶市場上有出色表現。」
「但是當我們在五月底組織內部審片時,所有人的態度都發生了變化,雨果在大屏幕上呈現出來的魅力,即使是男人們也都感覺熱血沸騰,那種陽剛而果敢、硬朗而強勢的個性讓人不由自主就為他傾倒。所以,當我們觀看完電影時,幾乎所有人都衝去了理髮店,理了一個和傑克一模一樣的寸頭。」伊恩如此說是有直接證據的,因為他此時就留著一個寸頭,而且頭髮已經長出來一些了,看起來的確像是三、四周之前打理的模樣。
但不管伊恩說的話是不是真的,記者們沒有辦法去找二十世紀福克斯內部試映會成員一一進行確認,不過伊恩的話卻從側面可以看得出來,「生死時速」對於觀眾的影響力,而雨果更是依靠傑克這一形象成為了新一代偶像。
事實上,即使不尋找二十世紀福克斯內部成員進行確認,「男人就是寸頭」,這句話也已經開始在美國的大街小巷裡流傳,特別是進入夏天之後,願意進入理髮店將頭髮剪成寸頭的男人越來越多,而拉著男友走進理髮店將頭髮剪成寸頭的女人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
這一切就好像當年「壯志凌雲」上映一般,湯姆-克魯斯扮演的麥德林掀起了一股男人加入軍隊的狂潮,如今雨果在「生死時速」里的言行舉止也引領著一股風潮,成為了潮流的指標!